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436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docx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docx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5月16日-5月31日)

尴尬的指纹机(今日谈·“实起来”难在哪)

何宏涛

《人民日报》(2015年05月17日01版)

  某地在发放一项惠农补贴时,为了防止虚报冒领,引进了先进的指纹机,以核实领取人身份。

提取备份指纹忙活了大半年,年底发放时,却遇到了尴尬。

原来,干了一冬天农活,很多村民手指裂了口子,明明是同一个人同一个手指头,就是通不过指纹机的验证。

  引入指纹机的初衷是好的,堵住冒领漏洞也是应该的。

但是,因为不了解农民生产生活状况,指纹机最终难以发挥作用。

可见,新技术、高科技再厉害,如果盲目引进,也只会延误工作、造成浪费。

  先进的指纹机,折射出的是工作中“实”的缺失。

现实中的情况千差万别,只有去到现场、深入基层,决策才可能切合实际。

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或者上网点点鼠标,干不好工作。

比如指纹机,如果能经常拉一拉群众的手,了解农民,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尴尬了。

“为官择人”与“为人择官”(人民论坛)

李拯

《人民日报》(2015年05月18日04版)

  《新唐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窦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人,虽然垂垂老矣,但仍然受到重用。

有一次讨论朝政,窦诞“昏谬失对”,李世民于是下诏自省说,“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反思自己徇私故人而滥授官爵。

千载之下,“为官择人”与“为人择官”的经验与教训,仍然引人深思。

  为官择人,根据岗位要求甄选人才,实际上是选贤任能、量才授任;为人择官,为特定的人量身定做、安排官职,本质上就是任人唯亲、“萝卜招聘”。

前者出于公心,后者发乎私情;前者为人才提供上升通道,后者为关系洞开方便之门;前者捍卫用人的公平公正,后者污染纯洁的政治生态。

是为官择人,还是为人择官,答案不言自明,但总有一些单位一些人在这个问题上“拎不清”。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在使用干部的问题上,任人唯贤是“正派的路线”。

从那时起,“坚持五湖四海”,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用人原则。

然而,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看,“为人择官”的潜流正在冲击公平的堤坝。

有的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态,把公职当做私产,决不能让“外人”染指;有的忙于编织关系网络,提拔“自己人”;有的甚至因人设岗、因人设职,不惜为亲近之人搞私人订制……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任人唯亲是其共同特点,因私废公是其共同危害。

  用人腐败是最危险的腐败。

如果说财物腐败只是涉及权钱交易,污染的是水流,那么用人腐败危害的是党组织肌体,污染的是水源。

在“为人择官”的逻辑下,以私人情义侵蚀公共资源,以圈子文化取代公平正义,最终必然坠入用人腐败的泥淖。

一些腐败分子在用人上搞小圈子,以私相授受而始、以先后落马而终,人前“同气连枝”、狱中“同病相怜”,不能不令人警醒。

  面对任人唯亲的歪风,有人形象地讽之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歪风之下,必然导致热衷走关系、图攀附而不尚实干、实绩的沉闷氛围,我们的事业就会停滞。

如果“荫亲”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那么好干部如何脱颖而出,更孰与破难题、促改革、平天下?

事实告诉我们,“为人择官”只会带来人才的逆淘汰,“为官择人”才能激发政治生态的正能量。

  历史上有两个“不市私恩”的故事。

西晋大将羊祜举荐贤才而焚烧荐稿,认为“拜官公朝,谢恩私门,臣所不取也”;宋朝宰相范纯仁引荐人才而不加以笼络,认为“朝廷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

今天,改革大潮奔涌向前,要“把那些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来”,首先就要堵住“关系”的罅隙、打开公平的闸门。

如此,才能让一切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

善“补漏”者能“补天”(人民论坛)

纪东冲

《人民日报》(2015年05月19日04版)

  有一类职业,不事创造只为修补,以延续事物的生命,确保秩序的运行,镶补百姓的日子。

比如旧时走街串巷“打铜锣补锅的”,今时从事各种修理的,不妨称之为“补漏者”。

从性质和特点看,今天的很多工作其实也属于这种“补漏”。

  有修路的,就有养路的。

有“出嫁”的,就有“作嫁衣”的。

有写美文的,就有为之编辑校对的。

一言以蔽之,有“开创者”,就有“补漏者”。

二者和谐相生,相辅相成,前者开红花,后者绽绿叶;前者唱主角,后者担配角;前者能出彩,后者保障不出事。

这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也是事物发展的本分。

  然而,对于“补漏者”来说,所取得的最大成绩也不过是平安、如常、有序。

企业违法排污,人们首先想到环保部门失职;城市“看海”,市政管理部门首先会被问责;煤矿发生事故,安全保障部门难辞其咎。

但当这一切没有发生,“补漏者”的功劳又容易被忽视。

拯斯民于水火,挽狂澜于既倒,往往被奉为英雄。

但“补漏”于平时,不致发生水火、狂澜,谁又认为其价值可与英雄比肩?

在“补漏者”那里,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又该如何弥合二者之间的差距?

  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评判“补漏者”的功劳与价值。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有8844.43米,但马里亚纳海沟的水深达1万多米。

万物一理,如果说“开创者”是从零开始“创造高峰”,那么“补漏者”却是从水底开始“填平海沟”。

尽管“补漏者”的最好价值看起来只是零,但实际创造价值却未必输于“开创者”。

对二者的评价,又怎么能以零为起点?

一些地方的项目之所以出现安全事故,就在于只看到“创造高峰”的价值,忽略了“填平海沟”的能力。

如果不致力于“填平海沟”,把各种安全隐患“归零”,一旦发生事故,把所有创造的“高峰”填进去,恐怕也填不满,岂非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般而言,很多事故、错误、失误的发生属于“小概率事件”。

“补漏”工作没有做,或应付了事,有时事故也没有发生。

但这只表明,发生事故的条件没有齐备。

一旦齐备了,真“补漏”者就会万无一失,假“补漏”者则会一失万无。

想起那位“史上最牛校长”叶志平,如果没有多年来引导学生进行安全疏导训练,汶川特大地震中,又怎么会有2200多名师生1分36秒内全部安全转移的“零伤亡”奇迹?

从叶志平反观当下的社会:

有几所学校如他这样注重安全疏导?

有多少场所的安全隐患没有排除?

又有多少人真正重视起“补漏”工作?

  “补漏”就像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多些补漏、补位、补牢、补齐,就多一分“后方稳固”,“前方开创者”也才能更好地冲锋陷阵。

勿以“补漏”是陪衬而觉低微,勿因“补漏”不显山露水而向隅叹息。

善“补漏”者能“补天”。

“好作品”向何处寻(人民论坛)

李树杰

《人民日报》(2015年05月20日04版)

  一部好的作品不仅会对社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对一些人的人生也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它能让人变得更加坚强,让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强大,让人生的坚持和目标更加笃定。

曾几何时,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部《平凡的世界》,成为许多青年人精神世界的“圣经”,成为他们一生中战胜苦难、经受磨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品力作,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这些年可以称之为“经典”的好作品似乎越来越少。

能创作出给人以无穷精神力量,让读者为其作品人物命运魂牵梦绕、激动得吃不好睡不香的大家并不易寻。

走进偌大的书店,虽满眼的热闹花哨,却很难找到一本真正想读的好书。

  面对当前这样一个大潮迭起、乘风破浪的时代,应该说我们缺的不是生活和素材。

比如轰轰烈烈的发展和改革浪潮,力度空前的反腐败斗争,都应是作家求之不得的创作源泉。

可一些优秀的作家却好像集体失忆、集体失踪,或者躲在象牙塔里不能自拔。

呈现给读者的作品,泛滥而缺乏精品、急功近利而缺少沉淀。

要么是期期艾艾、陶醉于小我世界,要么是挖一些故纸堆,借古人消块垒,要么是阴暗晦涩,沉迷于盗墓、官场黑幕之类,要么就是娱乐万岁,俗不可耐。

打开电视,观众看到的多是勾心斗角的宫斗剧、胡拼乱凑的穿越剧,以及俗套老套的家庭肥皂剧。

有时胡编乱造和虚假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一人消灭了一个鬼子小队,20世纪20年代的女主角竟然手拉拉杆箱优哉游哉上火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一些写出好作品的作家,如茅盾、柳青、赵树理、老舍、路遥等,无不把艺术生命的根深深扎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无不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萃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描绘出独特的故事、人物、心理和命运起伏。

路遥为写《平凡的世界》亲自下到煤窑当煤黑子,赵树理更是天天和农民滚在一起。

但我们现在一些作家敢说脑子中真有“生活”?

好多写农民的知道农民、农村多少?

好多写所谓官场的,又到底了解干部多少?

创作不真诚,作品只能到处弥漫着主观虚设和种种矫情。

  每一代人都需要经历精神的成长,每一个民族都需要持久不断地焕发青春活力。

作家梁晓声曾说,人应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地理的故乡,另一个则是精神上的故乡。

他进一步说,让更多的人从青少年时期就拥有良好的精神故乡,是作家肩负的时代责任。

眼下,我们的作家正肩负着这个重要的责任。

站在时光的河流之上眺望,从黄土高原的窑洞,到繁华都市的街头,30多年的时空变迁,给我们的小说和作家创作带来多么宽广的创作空间。

让我们的作家努力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这也是亿万读者最为真切的呼唤。

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统一战线重要作用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中央统战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2015年05月21日01版)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是永恒的主题。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党中央隆重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统战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对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提出明确要求,为扎实推进各领域统战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指导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使之成为具有深刻历史印迹、铸就不朽历史功勋的“传家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

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统一战线的本质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

这是党中央立足大局、把握规律、直面问题作出的科学论断,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力量弱小时需要统一战线,为什么力量强大、长期执掌政权了还需要;搞革命需要统一战线,为什么搞建设、搞改革还需要,体现了高度的历史继承性和现实针对性,把对统一战线地位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

初掌政权是赶考,长期执政是更艰难的赶考,永恒的考题是人心,永远的考官是人民。

目前,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的广泛联盟,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族界、宗教界、新的社会阶层、港澳台海外等各方面统一战线成员达数亿之多。

把这些方面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我们的事业才有更稳固的基础。

  当前,我们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一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面对宏伟的事业、艰巨的任务,单靠我们党“千里走单骑”是不行的,必须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奋斗。

推动发展,离不开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创新创造;深化改革,离不开统一战线形成最大公约数、汇聚正能量;维护稳定,离不开统一战线发挥理顺情绪、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特殊作用;促进统一,离不开统一战线在争取港澳台海外同胞人心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因此,统一战线的任务不是减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