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2环境问题附解析.docx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2环境问题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2环境问题附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2环境问题附解析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2:
环境问题(附解析)
“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湿地的破坏与保护”等生态环境问题是高考重要命题点。
以区域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危害、成因与治理,是重要考查方向。
考向1 环境问题
[模拟诊断]
(2019河北高三期中)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图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局部地形图,甲、乙两县为国家级贫困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该地区的脱贫,政府规划建设一条地方性公路,最合理的选择方案为
A.①B.②C.③D.④
2.据图分析甲县精准脱贫不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A.合理开发煤炭资源B.根据地形特点发展立体农业
C.大力发展旅游业D.整体移民搬迁
3.两县在脱贫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有
①过度开发导致煤炭资源枯竭
②破坏植被,加剧土壤盐碱化
③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④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加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1.D
2.D
3.C
【解题思路】
1.题意表明,政府规划建设这条地方性公路是为了该地区的脱贫,因此该地方性公路应尽可能多的连接居民点,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口脱贫。
图中①、②、③方案只是连接了两个县城,沿途几乎没有连接其它聚落,排除A、B、C。
图中④方案中途连接多个聚落,利于该地区脱贫,D符合题意。
故选D。
2.图中显示,甲县境内为煤炭资源分布,合理开发煤炭资源,让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和财政收入,有利于脱贫,排除A。
图中显示,甲县境内多山,平地较少,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可以根据地形特点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当地脱贫,排除B。
当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风情独特,山区景观优美,适宜发展旅游业,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居民收入,利于当地脱贫,排除C。
整体移民搬迁不太现实,且成本过高,不利于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特色,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3.煤炭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因此过度开发会导致煤炭资源枯竭,①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地形起伏较大,而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蒸发量、降水较少的平原地区,因此当地很难出现土壤盐碱化,②不符合题意。
图中显示,当地地形起伏大,加上当地地壳比较活跃,区域内多暴雨,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符合题意。
随着当地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排放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增大,导致当地污染加重,④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名师点睛]
1.环境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
2.主要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
主要问题
具体措施
环境污染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废弃物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破坏
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资源短缺
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考向预测
考向2 可持续发展
[模拟诊断]
(2019蒙阴县高考模拟)甘肃张掖是我国玉米制种基地,有“金张掖”之称。
近年来,张掖不少地区进行了土地整理,把一小块的田地整成一大块一大块的田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张掖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受寒潮影响小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D.降水变率小,旱涝灾害少
5.张掖玉米制种基地的土地管理
A.提高了土壤肥力B.促进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C.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D.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防治荒漠化
6.促进张掖玉米制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是
A.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产业结构
C.发展节水农业,防治荒漠化D.扩大制种业面积,获取规模效益
【答案】
4.C
5.B
6.C
【解题思路】
4.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河西走廊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种子的质量更高;相比东北,河西走廊水资源不足,沙漠广布,降水变率大,张掖属于西北内陆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大;东北黑土肥沃,张掖多沙漠,土壤肥力不如东北。
据此选C。
5.根据材料,张掖玉米制种基地的土地管理是把小块的田地整成大块的田地,这样做不会提高土壤肥力、也不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但以小集大,促进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该方式扩大了生产规模,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可能会加剧荒漠化。
据此分析选B。
6.绿洲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该地发展农业最可能引发的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因此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应以发展节水农业为主;该地地处河西走廊,地势较为平坦,且降水少,发展制种业一般不会导致水土流失;该地水资源短缺,不适宜扩大制种业面积,会加剧水资源的消耗;该题是针对制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并非区域发展措施,B也不符合要求。
结合上述分析本题选C。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名师点睛]
1.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路
(1)分析各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过程、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2)了解各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3)了解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4)分析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
②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
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促进对外开放。
⑥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
⑧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灾体系。
2.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经济效益
①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②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生态效益
①防止生态环境恶化;②降低污染,净化环境;③保护土地,提高土壤肥力
社会效益
①改善农民生活环境;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发展清洁生产的意义
经济效益
①延长生产链,增加收入;②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污染治理费用
生态效益
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社会效益
1改善了人们生存环境;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考向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模拟诊断]
(2019广西高三专题练习)在荒漠广布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常导致绿洲和荒漠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读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位变化图。
完成下列各题。
7.“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距县城
A.0~20km
B.20~40km
C.40~60km
D.60~80km
8.“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A.植被覆盖率较高
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D.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9.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C.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
D.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
【答案】
7.A
8.C
9.D
【解题思路】
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7.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图示中0-20km的距离,地下水位最低,因该是“生态裂谷”的位置,A正确,故选A。
8.结合材料,在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
因此“生态裂谷”附近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降低,A项错;由于气候干旱,水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导致风力加大,风力的侵蚀作用加强,B错;由于地表植被减少,土质疏松,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C对;根据图例读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的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地下水位较低的绿洲区,D错。
故选C。
9.“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D对。
在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A错。
森林消耗水量大,不适宜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错。
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C错。
故选D。
(2018新课标Ⅱ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3/s
10.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11.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答案】
10.B
11.B
12.D
【解题思路】
本题组以汾川河流域降水后水文特征的变化为载体,考查植被对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0.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关,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项错误。
11.第5次只有两天,历时不长,①错;第5次降水,时间较短,但降水量在几次降水中接近降水最多的第3次,降水强度大,②对;前面连续的几次降水,导致地下水含量增加,达到饱和,大量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势汇入河流,形成洪峰,③对;植被对径流汇聚的作用每次降水都相同,④错。
B项正确,A、C、D项错误。
12.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能够提高河流含沙量。
第5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项错误。
裸露坡面植被覆盖率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前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C项错误;经过连续的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将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堆积物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故D选项正确。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名师点睛]
1.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方法
(1)根据材料信息判断
材料中如果出现“干旱”“过度农垦”“过度放牧”等词语,则初步判断是荒漠化;材料中出现“植被破坏”“过度樵采”,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材料中出现与“围湖造田”类似的词语,则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是湿地破坏等。
(2)根据区域特征判断
如果试题以区域图为切入点,先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区域环境特征判断环境问题。
具体如下:
区域特征
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
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地区
荒漠化
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且植被稀疏的地区
水土流失
山地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平原耕作区
水土流失、湿地减少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土地荒漠化
(3)根据统计图表要素判断
通过分析图表所包含的地理要素来判断,如果图表材料显示的是耕地面积和湖泊、河流面积变化,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或破坏;如果显示的是森林与河流含沙量的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如果显示的是放牧数量与植被疏密关系,则可能表示的生态问题是荒漠化等。
2.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
原因
3.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
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环境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
例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2)针对不合理人类活动的对策
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例如,毁林开荒—退耕还林;围湖造田—退耕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
(3)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
例如,我国南方丘陵山区,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的荒漠化治理,除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限时训练
(45分钟)
(2019浙江高三)近年来,厦门、上海等地的“萤火虫主题公园”引发风潮,由此形成了下图所示的接单、采购、捕捉、快递发货等环节完善的萤火虫产业链。
大量捕捉最终会导致萤火虫的减少,社会呼吁“拒绝残忍的浪漫,请放过萤火虫”。
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萤火虫买卖流程属于典型的电商模式,影响电商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信息、交通B.资源、能源C.劳动力、政策D.资金、技术
2.江西赣州成为萤火虫最大输出地,其原因有
①当地农民有捕捉萤火虫的经济诉求②当地山地环境利于萤火虫生长
③当地有发达的萤火虫养殖基地④靠近萤火虫的主要消费市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地球当天进入了本年度生态赤字状态,已用完了地球本年度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总量。
下图为1990—2015年地球生态超载日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图示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表明
A.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4.根据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趋势,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C.提高资源利用率
D.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2019湖南高三)下图曲线表示北京市十多年来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和环境用水量(指美化城市环境、协调自然生态平衡等用水)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表示生活用水量的曲线数码代号是
A.①B.②
C.③D.④
6.北京市近十多年来用水量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农业用水量B.工业用水量
C.环境用水量D.生活用水量
7.下列叙述符合题意的是
A.城市化导致①曲线数值逐渐增加B.人口外迁导致②曲线数值逐渐下降
C.回收利用雨水使③曲线数值下降D.全球变暖导致④曲线数值快速增长
(2019湖南高三)2018年2月26日,全球种子库迎来启用10周年庆典。
该种子库位于斯匹次卑尔根岛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高于海平面约130米。
其储存的种子样本已超过100万份,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
下图示意斯匹次卑尔根岛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该种子库远离“天灾人祸”。
“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指
①地理位置偏僻②寒流流经③纬度高④北极熊的故乡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9.全球变暖对该种子库的威胁主要是
A.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地震频发,破坏种子库
C.降水增加,湿度增加D.冻土融化,融水渗入
10.在全球种子库的建设工作中,有多个国家参与。
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D.合作性原则
(2019广东高三月考)产业生态化是指产业生态系统模仿自然生态循环,通过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的耦合及资源共享,追求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产出的最小化。
下图为2005—2015年广州市产业生态化水平综合演变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年增长率最快的时段是
A.2005~2007年B.2007~2009年C.2009~2011年D.2013~2015年
12.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的演变,会导致广州
A.城市规模扩大B.失业人口增多
C.生态环境转好D.植被覆盖增加
13.2008年广州产业生态化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建设落后,交通拥堵频发B.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发展
C.工业发展迅速,能源紧张D.金融危机,生产效率下降
(2018全国高三课时练习)无定河位于陕北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之一,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向东北流经毛乌素沙漠南侧,后向东南流经黄土高原,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在清涧县注入黄河。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4.下列对无定河上游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B.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C.与下游相比,含沙量较大D.径流量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15.由于过度发展种植业,在甲、乙两地出现了不同的环境问题。
下列对于甲、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
A.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B.甲——土地荒漠化,大量引水导致过度灌溉
C.乙——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D.乙——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导致风力侵蚀
(2019定远县育才学校高三月考)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为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年均温低,蒸发弱
B.山地降水丰富
C.积雪融水丰富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17.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大西洋B.北冰洋
C.太平洋D.印度洋
18.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2018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属于天堂雨林(世界三大雨林区之一)的一部分,现正以每小时50个球场速度被毁。
下图为满目疮痍的雨林局部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9.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有
①修建穿越雨林的公路
②毁林开荒,种植油棕树
③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④砍伐森林,出口木材,换取外汇收入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为了拯救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A.减少载畜量B.采育结合,实现综合开发利用
C.扩大耕地面积,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D.禁止砍伐,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
参考答案
【答案】
1.A
2.C
【解题思路】
该题考查区域环境特点及地理信息的分析处理。
1.本题以近年来涌现的“萤火虫主题公园”为背景,考查交通运输业与商业网点的关系。
电商发展需要依赖网络信息平台和物流业的发展,所以影响电商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信息和交通。
故A正确。
2.江西赣州位于赣江上游,为山区,经济落后,当地农民有捕捉萤火虫的经济诉求,同时,山区为萤火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萤火虫主题公园主要分布在上海、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江西赣州距市场较近。
萤火虫养殖需要相当专业的科学技术,我国目前尚未有大型的萤火虫养殖基地。
故C正确。
【答案】
3.B
4.C
【解题思路】
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据图可知,生态超载日逐年提前,原因主要是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消耗的速度加快,B项正确;资源更新周期变短,会使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提高,该日期应推迟,排除A项;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也会使地球的环境承载力提高,该日期应推迟,排除C项;经济下滑,使资源的需求减少,地球承载的压力减小,该日期应推迟,排除D项。
综上所述,答案为B。
4.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会加大资源的消耗,使生态超载日更加提前,A项错误;人口合理容量主要由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决定,不能主观调整,B项错误;为遏制生态超载日提前,人类应合理开发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项正确;地球能产出的资源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增加,D项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答案】
5.A
6.C
7.A
【解题思路】
5.由图可知,①②较高,因为北京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可知二者应为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但①呈上升趋势,②呈下降趋势,结合实际情况可知①为生活用水量,因为近年来北京重工外迁,工业用水量下降;但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使得生活用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随科技进步,农业用水下降,③曲线应为农业用水量;人们对环境要求提升,④曲线会呈上升趋势,故④曲线为环境用水量。
据此分析本题选A。
6.由图可知,①②较高,因为北京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可知二者应为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③④应为农业用水量和环境用水量。
但④呈上升趋势,③呈下降趋势,因为近年来环保需求越来越大,可知④为环境用水量。
结合图中具体数值,可知环境用水量变化幅度最大。
据此分析本题选C。
7.由图可知,①②较高,因为北京人口众多,工业发达,可知二者应为工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其中,①呈上升趋势,②呈下降趋势。
结合实际情况可知①为生活用水量,因为近年来北京重工业外迁,工业用水量下降,并不是人口外迁所致;但北京市的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使得生活用水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此为城市化的结果。
③④分别为农业用水量和环境用水量,由于科技进步,农业用水量相对减少,使③曲线数值下降,并非因为回收利用雨水导致的曲线数值下降;④曲线为环境用水量,其数值快速增长并非是因为全球变暖,而是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所致。
据此分析本题选A。
【答案】
8.C
9.D
10.A
【解题思路】
8.该处附近流经的洋流主要为北大西洋暖流,故②错误,ABD错误。
斯瓦尔巴群岛是挪威的属地,但南距挪威大陆北海岸还有657公里,地理位置很偏僻;气候恶劣和寒冷,人迹罕至,这里是北极熊的故乡,岛上的北极熊多达5000多头,比人还多。
C正确。
9.“种子库”位置高于海平面130米左右,即便以后格陵兰的冰盖融化或者南极洲的冰层完全消融了,海平面上升了许多,它也不会被淹没。
A错误。
地震频发与全球变暖关系不大,B错误。
种子库深入山体120米,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永冻土地带,受降水影响较小,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冻土融化,影响种子库安全,故C错误,D正确。
10.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成全球性问题,这要求地方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