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3213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会上的讲话      一、全面总结20xx年全县烟叶工作  20xx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县烟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市烟草公司决策部署,围绕“坚守红线、稳定规模、转变方式、提质增效、促农增收”的中心任务,立足精品发展的总体定位,狠抓烟叶生产各项工作,取得了“三个近年最好”的显著成效。

一是烟叶计划完成率近三年最好。

全县收购烟叶3万担,计划完成率100%,比20xx年、20xx年分别提升29.87、19.03个百分点。

二是烟叶等级质量近三年最好。

全县上等烟比例41.1%,比20xx年、20xx年分别提升13.1、1.95个百分点,上中等烟比例首次达到100%,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和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均创下近三年新高。

三是烟农增收情况近三年最好。

全县烟农总收入达4161万元(含k326特色烟叶等相关补贴),其中收购正价3751.6万元(不含补贴),亩产值达到3467.5元(含行业各项补贴),实现烟叶税825.4万元,户均收入16.12万元。

全县烟叶收购正价25.01元/公斤,加上K326特色烟叶补贴等相关补贴,烟农实际均价达到27.74元/公斤,各项产质指标创我县烟叶生产发展来的最好水平。

  回顾这一年的烟叶工作,我们有效地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落实精准调控,烟叶生产保持平稳发展  全县烟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烟草行业“烟叶三年调控”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市烟草公司下达的计划任务组织生产。

同时,也考虑到涪陵烟叶连续三年歉收的实际情况,全县烟叶工作站在保产业发展、保烟农收入的高度,确立了“既要守住计划红线、也要保住发展底线”的指导方针,稳控结合,科学调控,着力优化生产政策,按照1200株/亩做实移栽面积并开展专项督查。

各种烟乡镇按计划种植面积的110%来分解落实,在下半年叶斑病大面积发生的情况下,确保了3万担计划收购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技术落实,烟叶品质特色稳中向好  坚持“优质、特色、生态、安全、高效”的发展方向,努力生产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高品质烟叶。

一是大力推广生态改善技术。

全县共组织施用有机肥1900吨,平均亩施150公斤,同比增加50公斤。

推广烟蚜茧蜂9.8万亩,其中烟叶上推广1.2万亩,绿色生态防控实现全覆盖;在大农业方面,以青菜头作为目标作物,推广8.6万亩,占全市大农业蚜茧蜂放风比例的50%左右。

二是深入落实先进适用技术。

冬耕清残、配方平衡施肥、地膜栽培、“321”移栽、三段六步式烘烤到位率达到100%。

在市烟草公司推广“三项主推技术”中,我县已经率先开展了水肥一体化作业,推广水肥器110台,657座烤房全面开展采烤分一体化,地膜残留清除实现全覆盖,另外,我县自主研制的开沟压膜器在各烟县也广泛进行了推广,起垄覆膜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是大力推广特色品种。

与重庆中烟合作打造武陵山县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规模化种植K326特色品种8760万亩,收购2.1万担。

据重庆中烟反馈,在今年重庆中烟组织专家开展的6次烟叶评吸质量暗评中,我县K326品种的评吸质量在全市烟县中始终名列首位,香气质和香气量丝毫不逊于云南优质产县的烟叶。

  (三)稳定投入水平,烟县基础设施管护到位  近年来,烟草行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烟叶基础设施建设。

20xx年,在焦石、罗云、武陵山3个乡镇规划设计烟田机耕路13.5公里,水池6976立方米,修建惠民路40公里,显著改善了烟县生产生活条件。

围绕全县3万担的烟叶计划,当前各类烟叶基础设施项目已趋于饱和,全县烟叶基础设施工作的重心已经实现了从“建”到“管”的过渡。

在行业投入基础上,20xx年县政府投入40.8万元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管护基金,用于部分烤房炉体、自控仪、循环风机、烤房门、彩钢棚、鼓风机等设施设备的维修和更换。

通过加大投入,保障了烟叶生产各类设施设备的运行正常,有效满足了烟农需求。

  (四)发挥产业优势,烟叶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全县烟叶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以现代烟草农业为载体,发挥产业优势,引导烟农持续增收,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发展规模种植。

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全市烟农户均规模46.5亩,40亩以上职业烟农种植面积占总面积78.4%以上,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是强化降本增效。

深入落实“减少一个工,增收一百元”,全县专业化育苗、散叶收购实现100%覆盖,专业化机耕、植保、烘烤分别达到64.2%、83.2%、100%,20xx年全县烟农亩均用工19个以内,较全市平均水平降低6个,亩平用工成本仅为1340元。

三是推广特色品种。

在全县1000米以下海拔县域大力推广K326品种,工业补贴后烟农售烟均价达到28.35元/公斤,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真正实现了烟农增收、财政增税和行业增效的多赢目标。

  二、新形势下我县烟叶生产的发展思路  20xx年,国家局“三年调控计划”顺利完成,全国烟叶产量从5400万担减少到4100万担。

然而,随着国民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时期,烟草行业的增速逐渐趋缓,卷烟产销量下降、单箱消耗量下降、烟叶出口量下降等现实的变化,原有的“三年调控”目标难以匹配行业当前的发展速度,烟叶库存总量仍然有9000多担,库存水平达39.6个月,同比增加2.1个月。

这意味着在“十三五”时期,烟叶生产“严控规模”依然是整个烟草行业的大背景。

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涪陵烟叶产业依靠数量规模发展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这就需要我们深刻转变思想观念,立足现有计划,走出一条有质量内涵发展的新路子。

如何提升质量、转型发展,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切实提升烟叶品质。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当前烟叶买方市场的强势主导下,定向培育、定制栽培、订单生产已成为烟叶生产的大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将烟叶生产发展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提升品质、打造品牌上来。

据了解,目前重庆中烟原料采购战略已经从外省转移到市内,并在全市布局了K326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充分体现了优质原料在卷烟品牌竞争中的核心地位,而优质原料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依然是稀缺资源。

“打铁还需自身硬”,涪陵烟叶要想在未来卷烟品牌原料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立足精品发展战略,在扎扎实实提升质量上下狠功夫,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今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使优质原料的特色风格得到深入挖掘和充分彰显,不断满足工业企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

  二是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烟农增收致富。

烟叶生产的基础在烟农,烟农稳则产业稳。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保障烟农利益,促进烟农增收,就必须实现烟叶产业的转型升级。

要向科技创新转型。

把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烟农增收的重要支撑,重点抓好提高烟叶质量抓创新,在提高户均规模、提高亩均收入、新技术应用、减工增效上下功夫,促进烟草科技成果转化。

要向绿色生态转型。

要从减少资源消耗、废弃物循环利用着手,多种措施推进土壤改良,积极推进水肥一体化,提高肥料利用率,加快地膜等废弃物回收再利用。

要向全产业链转型。

发挥烟草行业优势,依靠烟农合作社,大力拓展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

切实提高种植烟县域非烟产业及非烟季节育苗工场、烤房和烟用农机的综合利用,从市场定位、生产组织、技术指导、销路衔接等全过程,探索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经营产业链。

  三、20xx年主要工作安排  20xx年是全县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之年,也是涪陵烟叶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之年。

我们要按照“精益生产、精品发展、彰显特色、提升水平”的总体思路,转变观念,转化方式,转型发展,着力打造涪陵特色烟叶名片,促进烟农持续增收。

20xx年全县烤烟指导性种植面积11700亩,计划收购产量3万担。

  

(一)坚持稳控结合,把好过程关口  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意识,将严控规模和稳定产量结合起来,切实保证合同总量不超不欠。

一要做好计划任务分配。

各乡镇计划种植面积和合同收购数量如下:

焦石镇5000亩、13000担,罗云乡3000亩、7600担,马武镇500亩、1300担,武陵山乡3000亩、7600担,大木乡200亩、500担。

各乡镇在落实计划种植面积时要按照上述种植面积上浮10%进行落实,确保3万担计划收购任务完成。

二要抓好关键节点管控。

严把地块落实、合同签订、物资供应、烟苗发放、合同收购等各道关口。

各乡镇要与烟草部门一起深入开展宣传发动,及早完成合同草签。

面积落实要到村到社、到户到株,并组织人员对上报面积进行实地丈量、核实,坚决杜绝多签少种。

三要抓好基本烟田保护。

基本烟田是实现涪陵烤烟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县烟办要出台基本烟田相关保护制度。

由县烟草公司牵头、各种烟乡镇参与,以种烟村为单位,围绕烤房、烟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划定基本烟田保护县,任何乡镇、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改变用途,不得闲置或者撂荒,未经许可不得在保护县内发展其他产业。

  

(二)优化扶持政策,释放发展活力  20xx年,烟草行业收购价格政策将与去年基本持平,K326品种的价格增幅由原来的10%降低到5%,但仍然享受工业企业100元/担的补贴。

散叶收购、专业化烘烤等补贴与去年一致,地膜增厚及回收每亩分别补贴20元、30元。

市烟草公司每亩专门投入20元用于购买烟叶种植保险。

按照有利于提高等级纯度、有利于促进市场销售的原则,市烟草公司还将制定专门的产后补贴标准。

各乡镇要持续稳定扶持政策,每亩补贴标准不得低于150元,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投入方式,将补贴资金用在解决保障烟叶生产和服务烟农发展亟需的项目上。

比如:

烟农特别关注的烤房设备、烟叶采收、运输田间路网维护和保养;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生产用工劳动力的保障等方面,要有效地发挥政策的引领和配套作用,解决烟农所盼所需,推进烟叶产业发展。

  (三)坚持质量至上,推动提质增效  要将提升烟叶质量,保障优质原料有效供给上升到全县烟叶产业战略发展的高度,着眼精益生产、精品发展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烟叶从种到采到烤到收的生产管理理念,进一步挖掘潜力、彰显风格。

一是按照中棵烟的长势长相标准,以烟叶成熟度为核心,全面落实冬耕清残、配方平衡施肥、地膜栽培、“321”移栽、打顶抹芽、三段六步式烘烤等常规技术以及水肥一体化、采烤分一体化、地膜回收“三项主推技术”。

二是深入推进K326特色优质烟叶种植带建设,以成熟度为中心,加强工商互动,按照工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持续优化K326品种的配套栽培和烘烤技术措施,不断提升K326烟叶的品质和工业可用性。

三是进一步强化收购管理,全面实行分品种、分部位、分时段收购,与工业企业一起制定收购标准,特别要做好K326品种收购眼光的统一和单收单调工作,确保烟叶等级质量和纯度。

  (四)巩固脱贫成果,促进烟农增收  烟叶产业作为我县后山乡镇的支柱产业,不仅是烟农收入的重要来源,还解决了周边农户的就业问题。

今年,我们要继续发挥烟叶在促农增收、推动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作用。

一要积极开展烟叶主业增收。

深化烟农专业化服务,开展机械化作业,进一步提高专业化机耕、植保的服务力度,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提高烟田集中度,推动连片规模经营,支持和引导职业烟农优先发展烟叶生产,重点培育40亩以上的职业烟农,建立一支150人左右的职业烟农队伍。

二要全面拓展多元经营增收。

充分利用烟草设施设备,开拓烟农增收渠道,指导合作社利用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农机设备、闲置库房等,积极拓展蔬菜种植、副业加工、果蔬经营等多元化经营,推动设施综合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经营,进一步拓展烟农增收渠道,保障烟农收入增加。

  (五)完善目标考核,量化考核指标  为确保20xx年全县烟叶生产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加强对全县烟叶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要完善考核指标。

20xx年,全县烟叶生产更加注重质量目标的考核,收购量按100%进行考核,要求在面积落实阶段按计划面积的110%予以落实,并按此目标任务考核,对产量任务完成率低于90%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同时将扶持政策落实、合作社建设和运行一并纳入考核,县烟办要针对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方案,各项考核指标均要进行量化。

二要抓好当前工作。

各乡镇要迅速行动,贯彻落实此次会议工作安排部署,召开宣传发动会,做好计划面积的层层分解,积极协调20亩以上烟农规模化种植的土地成片流转。

烟草部门要及时抓好冬耕清残和育苗准备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