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设计怀抱世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1481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设计怀抱世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设计怀抱世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设计怀抱世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用设计怀抱世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用设计怀抱世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设计怀抱世界.docx

《用设计怀抱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设计怀抱世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设计怀抱世界.docx

用设计怀抱世界

用设计怀抱世界

  十年,对于建筑项目本身来说,或许不值得一提。

一个优质的大型工程,周期也远不止十年,建筑是滞后的艺术,就是因为其进展的缓慢。

但十年,对于一个新兴的、正在路上的、以设计怀抱世界的设计研究室而言,却是值得感动与值得思考的。

特别是当这个设计研究室的主人是一对夫妻搭档郭锡恩(LyndonNeri)和胡如珊(RossanoHu),有着相同星座却又是正反两种不同能量的时候,我们更是好奇他们的世界,他们的信仰!

  1

  “未来,你能找到建筑专业的工作吗?

(Willyouhaveajobinorchitedure)”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胡如珊高中毕业,来自传统的台湾家庭。

父母觉得“创意”不那么靠谱,哥哥姐姐们学的也都是工程类,比如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但冥冥中,正犹豫着选择去念哪所大学哪个专业的她通过姐姐认识的朋友一一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0fCaliforniaBerkeley)念建筑三年级的郭锡恩,了解建筑是什么。

从小就很喜欢画画,特别是空间立体性的东西的郭锡恩,在Berkelry毫无疑问地首选了艺术专业,但却在大学二年级,迫于菲律宾从商的父亲希望儿子修读有前景的、实业性专业,选择了最容易从艺术转向的工程一一建筑。

他很有心思很有准备的拿出相当艺术的建筑作品向这位思想独特的小姐展示与分享。

“原来建筑可以做这么有意思的东西!

”达成共识的两人也开始了在Berkelry的基础学习。

  在之后,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学校。

胡如珊前往了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University),一个有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的学校,那里更注重培养的是思考者,而不是执行者,更强调理论、哲学体系,要求个体的反思性、批判性和分析性。

郭锡恩则前往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那里注重实实在在的完成不论是建筑单体,或景观,或他们两者结合的实际项目。

但命运之神早已将他们捆绑在一起,让他们成为生活的佳偶,精神的伴侣。

  2

  “我们找到了我们自己的‘方向’:

作为设计的桥梁。

  在美国,胡如珊在RalphLernerArchitect、SOM、TAC建筑事务所,郭锡恩在MichaelGraves&Associates建筑事务所做了将近十年的建筑项目。

上海外滩三号项目,将他们带到了中国上海。

当时,胡如珊正孕育着他们的第三个孩子,郭锡恩独自在MGA担任亚洲项目总监。

这个项目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借着项目的东风,他们做出了一个关乎命运的决定。

于2004年,他们在上海成立了如恩设计研究室(Neri&HuDesignandResearchOffice)(相对于大家现在广为熟知的余庆路88号,当时的办公地址还是在兴国路63号)。

  “刚开始的时候,项目比较少,我们才有时间去做着我们想要做的事情――《视觉暂留一一建筑师绘话上海》。

初衷是我们看到建筑师们都在低头做项目,没有相互间的交流,也没有更多的思考。

于是我们就找了在上海的中国建筑师、国外建筑师,总15位,每位相同的15个问题,我们很惊讶他们的回答和思考是如此的不同。

我们当时的资金相当有限,但我们毅然拿出项目盈余的一部分,请了两位实习生,一位是建筑专业,一位是电影专业,让他们从美国过来帮我们完成这部出版物。

现在这部书仍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也从中受益匪浅,我们找到了我们自己的‘方向’。

现在我们也想做在北京、在深圳的建筑师系列,但却分身乏术了。

”郭锡恩如此说到。

  此后,他们陆续收到了设计项目的订单。

胡如珊回顾着说:

“大家多半将我们理解成室内设计公司,甚至是只接奢侈、高端项目的酒店、住宅项目。

但其实不然,从建筑类型上来说,我们是都愿意去尝试的,特别是商业、文化设施,但也要看客户和我们之间的交流程度。

”如同密斯初到美国,尝试设计了一系列的住宅,主导因素还是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需要。

但好的建筑师就是那样,不论是什么样的项目都能显示出他的卓越,空间体验的变革,实验设计想法。

  上海水合项目,他们找到了品读上海空间的语言。

你在公共空间中就可以看到私人空间中的一些个人行为,比如穿衣、漱口,你在私人空间里也可以窥视公共空间中每个人的行为。

这样就很有意思,空间有着丰富的故事性,有着当地的归属性,有着不同的层次性。

也正是这个项目,他们被全球的建筑业界更多的理解:

原来如恩设计研究室的建筑做得其实比室内更好。

这也让他们很欣慰。

长沙的万科售楼处,他们更是将他们对文化设施的理念加入到商业项目中,实践着自己的设计理念,为今后的那些可能的文化建筑做着充足的准备。

  从去年开始,如恩设计研究室在伦敦、纽约建立了自己的办公室。

“但这真的不是因为我们的高瞻远瞩,而是时间与机会的来临。

”郭锡恩解释到。

伦敦是竞赛项目,经过16家进6家进2家的激烈角逐,作为最年轻的建筑事务所,如恩设计研究室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他们以“砖”这一特殊元素,取得了符合英国地缘联接的项目。

“这是与在中国做设计极为不一样的地方:

你的项目在今天或许可以融入周边,但你不知道明天周边会发生什么。

中国的地缘变化太快。

”在纽约的则是一个住宅项目和为JeanGeorges所做的改造项目,在巴西也是一个住宅项目。

  3

  “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

……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做设计品牌店其实只是后来呈现的状态,他们最初是想做一个产品品牌,就像ALVAALTO,在设计空间的时候,为了配合空间设计一系列的产品。

一开始,郭锡恩和胡如珊是希望找到当地的产品设计师来帮他们完成产品设计,但却发现没有合适能力的设计师。

大多数人没有见过那么多美好的产品,没有亲手触摸过那么多新鲜的产品。

于是他们就想,何不先搭建一个平台?

  郭锡恩进一步解释着:

“当然这个平台一一现在的设计共和(DesignRepublic)和我们如恩设计研究室的模式不同,他存在部分的投资。

我们当初挑选品牌的唯一准则就是这件产品是‘最好的’,有着‘有意思的设计想法的’。

那么就有了TomDixon,有了MarcelWanders。

当然之后出于商业考量,也有了B&B等等有着经典设计感,却未必那么有意思的产品。

”外滩5号的设计共和,更像是一个产品博物馆,而不是商店。

产品被按照主人的兴趣随意陈列着。

“朋友们也都这么样说:

你们到底是要展示呢?

还是要售卖呢?

我们或许更想让人们知道有这么样的一个平台,有这么些好的产品,你们亲自来看看,亲手来摸摸,设计才能真正进入你的骨髓,你才能真正了解设计的创造力。

”  在江宁路511号的设计共和设计公社(DesignRepublicDesignCommune)则被完全打造成一个设计中心(designhub),它不仅拥有产品展示区域,而且拥有展览/会议的区域。

“我们希望它是集论坛、展览、教育为一体的平台,通过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来参与本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设计交流,回应世界多元化的设计文化氛围。

”胡如珊补充着,“我们在做设计共和设计公社的时候,推出了一本《设计共和语录manifesto》,它有点像当年毛泽东语录的红皮书,在其中收录了我们欣赏的那些大师们的箴言,分享给大家。

教育、出版、展览是我们的方向,也是我们作为交流的方式。

去年,在那里的讲座有一些,但还不多,也不够丰富。

今年,我们现在也正在做着策划,希望能够让它更有活力一些。

  “如恩制作(neri&hu)”是郭锡恩和胡如珊的自主产品品牌,它更是先于设计共和之前,两位真正想做的品牌。

品牌产品也正是传承中国文化、技艺,又是适合现代中国生活的新产品方向。

如恩制作包括了三块的内容,一是家具,一是灯饰,一是配饰。

产品皆形成于搭配空间的初衷,深受客户喜爱。

很多国际品牌,如Moooi、BDBarcelona、Classicon、GandiaBlasco、Lema、StellarWorks等也陆续邀请郭锡恩和胡如珊设计产品。

英国公司DeLaEspada从去年开始负责生产制造销售一系列如恩制作的产品。

  4

  “乌托邦(Utopia)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也就不需要设计的存在。

而恶托邦(Dytopia)是面临着各种问题的,且这些问题是被放大的,更需要通过设计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阿道司?

赫青黎(AldousHuxley)的《美丽新世界》里,人们失去了个人情感,失去了爱情;失去了思考的权利,失去了创造力。

在乔治?

奥威尔(Geomeorwell)的《1984》里,思想自由是一种死罪,独立自主的个人被消灭干净,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受到严密的控制。

在加拿大当代著名女作家MargaretAtwood的小说《女仆的故事》(《TheHandmaid'sTale》)里,涉及了当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

战争威胁、阶级压迫、种族歧视、环境污染、人的物化等等。

通读过这些的胡如珊更愿相信所谓的恶托邦,她忠实着她的信仰:

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更好的面对和选择她所得到的一切,经历的一切。

  郭锡恩则从8岁开始就念圣经,一直相信里面所说的事情,至今为止,依旧每天做着祷告。

即使在伦敦项目竞赛宣布结果的那一天,明确知道业主对于他们设计团队不是第一首选,但仍然相信头顶的那一束光。

“我仿若听到上帝就这件事情已经给我一个答案了:

你们的能力实际还是有所不足,但是我这次给予你们这样的机会。

希望你们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前行。

”郭锡恩神圣地说着,“就在宣布结果前的一个小时,因为业主兄弟俩的意见相左,最终有了奇迹的诞生。

我只能说信仰让我们更加坦然地走现在的路。

  在中国当代的文化语境下,他们明了未来的挑战。

胡如珊:

不管是时代迷失,还是自我迷失,做设计的人的最终的目的都是想要“发声”,表达自己想要宣讲的内容。

如何以设计的方式将内容转换、抽象,更好的发声,这就是我们要做的。

郭锡恩:

我现在已经49岁了,一切都还是时间的问题。

现在的技术,信息都太快了,更好的应对它们所带来的改变,一方面,自我调整,一方面,努力学习,提高能力。

  TwothingsIaskofyou,LORD;donotrefusemebeforeldie:

Keepfalsehoodandliesfarfromme;givemeneitherpovertynorriches,butgivemeonlymydailybread,Otherwise,Imayhavetoomuchanddisownyouandsay,‘WhoistheLORD?

’OrImaybecomepoorandsteal,andsodishonorthenameofmyGod,(我求你两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赐给我。

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

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

恐怕我饱足不认你,说,耶和华是谁呢。

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神的名)。

仅以此句,作为如恩十年“以设计怀抱世界”的终点与起点。

  郭锡恩:

设计就是everything

  胡如珊:

我想当音乐家

  S:

什么人或事对你们设计思想的形成影响重大?

  郭锡恩:

在伯克利,每个学生只要图纸画得好就可以拿到高分。

我也为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对自己异常的有信心,私下更是会觉得“我就是能比教授画得好,怎么样”。

带着这样的想法和从不审视自己的心态前往哈佛,在那里真的是让我改变了。

我遇到了我的导师RafaelMoneo,他让我真正意义上的学会去发现,探秘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其实还是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高,因此需要加倍的努力去学习。

  胡如珊:

对我们设计思想形成影响重大的人很多了。

勒?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理念,L?

怀特的住宅空间,包括做小型项目的CarloScarpa。

  S:

如恩设计研究室的出发点是什么?

你们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胡如珊:

创建如恩建筑设计研究室,出发点也不是仅仅在于研究。

建筑主要就是解决问题的,任何问题都是需要前期的调研,可以说研究只是过程中的有理有据。

每个项目都有它的独特性,它或在城市中心,或在城乡交接处,或在郊区,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地缘地点,人群特性,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只是尽可能的去发现,发现那些被忽略的地方,由此找到我们独特的突破口。

这就如同一张关系网,不同状态的项目,与之相关的线我们会提取出来。

  郭锡恩:

我们的设计理念,正好有着这么样的5个执念可以概括:

1.偷窥式凝视VOYEURISTICGAZE;2.在风景之中BLURRINGBOUNDARlES;3.物性的诱惑OBJECTHOOD;4.文化的改造REBRANDINGHlSToRY;5.新旧的置换EXHIBITINGCULTURALTEXTURE。

我们注重的不仅仅在于项目区域本身的地理环境脉络,同时也注重他的社会文化脉络。

但建筑最终是要营造一种空间体验,空间自身内部的界线,空间与外部的界线。

  S:

设计对于你们意味着什么?

  胡如珊:

前面说过的,设计就是解决问题。

如果没有问题就不需要设计,但前提是解决问题本身就有着超乎于设计自身的内容存在,你需要先破解那个问题本身才能谈到设计。

  郭锡恩:

设计对我而言,就是everything。

设计是基于任何生活最基本的内容,今年获得普利斯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ban),他最大的成就就在于他向社会解答,解决了社会最需要的设计。

设计就是需要解决这些最底层,最根本的问题。

  S:

在工作中,两位如何配合,有怎么样的分工?

  胡如珊:

学校培养方向的不同或许就是造成我们不同工作模式和工作分工的一个溯源。

我可能在建筑项目的前期和收尾工作中更为得心应手,郭锡恩就会有各种不同的设计想法,一直在向前冲。

  郭锡恩:

胡如珊就会非常理性清晰的知道我们的客户的诉求点在哪里,然后一直对我的方案给予不同程度的回馈意见,一直在以批判性的方法推进我们的设计前行。

建筑师是有一些强迫症的,他们必须有着自己的个性和自大的性格,才能在建筑这条道路上继续坚持。

这或许也是我令人着迷的地方啊!

  S:

作为成熟的设计师,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难做的是什么?

  胡如珊:

正如前面多说的,设计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这里面更多的是寻找到一种平衡,比如业主,比如材料,比如技术等等,我们自己想要卓越,但如何将那么多关系摆平,找到最适中的平衡点。

  郭锡恩:

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我们还在建筑的路上,这一切都过于早的去说些什么了。

  S:

用一首歌或者旅行目的地类比自己的设计,谈谈你们的设计思考与期待。

  郭锡恩:

我就用一首歌吧。

《AmazingGrace》,中文翻译为《奇异恩典》,也有人称《天赐恩宠》,是美国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乡村福音歌曲。

  amazinggrace,howsweetthesoundflatsavedawretchlikeme。

  Ioncewaslostbutnow,llmfound,

  wasblindbutnowIsee。

  t”wosgracethattaughtmyhearttofearandgracemyfearrelieved

  howpreciOusdidthatgraceappear,thehourifirstbeIieved。

  throughmclnydangers,toilsandsnares

  wehavealreadycome

  t”wasgracethatbroughtussafethusfarandgracewilIleadushome。

  whenwe”rebeentheretenthousondyears

  brighlshiningasthesun。

  we”venolessdayst0singgod”spraise

  thanwhenwefirstbegun。

  胡如珊:

外太空,天空。

最近,听了一位NASA工作人员的讲座,让我对外太空有了更多想要了解的欲望。

就像我们说设计是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如果时间不是一个维度,而是一种立体的维度,那么我们的空间体验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S:

你们自己的品牌如恩制作Deri&hu,尝试了更多中国手工技艺,包括参与了朱哲琴“世界看见”的活动,如何在产品中,既表达了传统文化又适应现代新生活方式,你们是否找到一条独特的道路?

  胡如珊:

我们在做了紫砂杯、漆器之后,朱哲琴找到我们和我们聊了一下,她也是想往这条路上走。

那么与我们不谋而合,我们也就参与了起来。

但实际通过了解和尝试之后发现,工艺、材料、供应商这些环节都是很难

  F找到的。

云南的黑陶、浙江的纸制,一个技术通常就需要你耗费大量的时间在当地,而我们实在是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为之践行。

所以我们还是相当庆幸,我们之前就尝试了紫砂,并且将它作为一件经典产品长期在设计共和中展示、售卖。

  S:

最喜欢的一件日常生活用品?

  郭锡恩:

如果可以选择自己设计的产品的话,那么我的选择是我们的紫砂杯。

它不仅是传统工艺的现代诠释,在我们这么多年的产品线中也是相当经典的保留。

当然更为特别的是,它赋予了我们一些纪念意义,它是我和胡如珊合作的第一件产品。

  胡如珊:

我现在还想不到。

等到采访的最后,我会回答你。

  现在我可以回答你了,白色T-SHIRT和牛仔裤。

他们是最好的设计,简洁、干净、耐久。

让人舒服又时尚。

  S:

你们眼中的彼此?

  郭锡恩:

她一直都是悲观的。

我是乐观的吧!

  胡如珊:

我是负能量,他是正能量吧!

他一直不停地向前冲,我一直不停的在原地。

  S:

你们小时候候是怎么样的孩子,和现在的变化?

  胡如珊:

我小时候应该是非常外向的。

现在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更喜欢留有单独相处的空间是和时间,或许说现在变得更有深度。

我现在更倾向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特别是以一对一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沟通的比较深入。

我们是不太喜欢派对的人,觉得要面对的人很多,没有办法很好的交流。

我和郭锡恩也是都喜欢美食的,这点应该没什么变化。

  郭锡恩:

我们家庭的环境,我哥哥弟弟都不太爱说话。

那么每次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我爸爸都直接说让老二来招待,那么我就无形中被培养为“外交官”的身份。

  我是非常自信的人,一直都向前看,并不会向后回忆什么。

但是在3年前,胡如珊生病的时候,我开始有一些变化,我开始会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

  S:

如果不从事建筑设计,你们最希望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郭锡恩:

我比较简单――艺术家。

我从小最热爱的。

  胡如珊:

想和能是两回事,如果仅仅是想的话,我希望是音乐家,但我没有那样的能力,退而求其次吧,或者是指挥家。

  S:

如何保持思维的敏捷性?

  郭锡恩:

幽默。

  胡如珊:

咖啡和巧克力。

  S:

保持学习的方法?

  郭锡恩:

有求知的欲望,有强烈的好奇心。

我是从小就喜欢读小说的,小说或许是能够让人产生灵感和无限幻想的。

有一句这样的话,读书和旅行,至少要有一样在路上。

  胡如珊:

差不多也是这样。

读书是很好的方式,它能让你知道更多未知的东西。

交流,和不同职业、经历的人交流,也是一种方式。

  S:

推荐些有意思的书籍?

  郭锡恩:

JuIianBarns《Asenseofending》(《终结的感觉》),是我们最近在读的书。

  胡如珊: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MarkStrand的诗《AlmostInvisible》。

  S:

如果给你一个长假,你们最想去哪里?

  胡如珊:

星星。

这也比较符合最近流行的热剧《来自星星的你》吧!

笑。

  郭锡恩:

我的奶奶今年已经105岁了,我其实最想去的一直都是有家的感觉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