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0902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高二年级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

150分钟分值15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多小时。

B.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杜绝侃侃而谈、废话连篇的工作作风。

C.他性格热情、大方,豁然开朗,很让大家喜欢。

D.这篇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有力,材料丰富,文字精当,堪称不刊之论。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11月3日与12日,北京机动车辆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人数增加

大约300万人次左右。

B.解决老百姓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最主要的办法是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C.在一个不太大的空间里,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十几颗甚至上百颗恒星聚成的恒星集团称为星团。

D.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或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一项是()

(1)在众多的杰出人物中,能集文治和武力于一身,①,既继承又开拓,踣而屡起,挽狂澜于既倒,②,改变国家面貌、民族命运的人,无疑是罕见的巨人、伟人。

(2)命运,其实是最公平的。

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法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③,收获也最多。

A.①将理论与实践融合②扶将倾之大厦③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①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②扶大厦之将倾③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C.①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②扶将倾之大厦③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D.①将理论与实践融合②扶大厦之将倾③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二、现代文阅读(9分)

(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宋以来,接地气的词、小说、戏曲的兴盛,促成了中国文化的下移,由此导致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因时而变。

在承袭固有的诗文传播之外,如何使词、小说、戏曲担负起像诗文一样宣传正能量的职责,不仅要突破“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更要面对的是文化下移带来的意识形态有效传播途径的探索。

戏曲与意识形态的传播,虽有深刻的关联,但官府因其“不登大稚之堂”而疏于管理。

随着戏曲从业人员的壮大,题材内容思想的拓边扩界,“优孟衣冠”式的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勾栏瓦肆的演出,这导致“违规越礼”之事时时有之。

如《墙头马上》,剧中李千金与裴少俊在后花园违规越礼,颇为大胆。

此类传播有违儒家教化,这一现象逐渐引起官府的警觉,于是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也多了起来。

“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等条文在《元史·刑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

明承元风,逐渐强化。

《御制大明律》云:

“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之同罪。

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

明初,朱元璋盛推《琵琶记》。

《琵琶记》出现之前,蔡伯谐、赵五娘的故事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内容多为蔡伯谐应试及第,抛亲弃妻,被暴雷

轰死。

高明感于蔡伯谐行为有违教化,故在“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创作动机的驱使下,把原本负心题材的故事,演绎成“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谐”的教化剧。

朱元璋之子朱权,潜心戏曲,援引“治世之音安以乐”,为《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鸣锣开道,并云“杂剧者,太平之胜事,非太平则无以出”。

理学家丘岑继承高明戏曲遗风,言“借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

清初流传甚广的《桃花扇》与《长生殿》,更是接续“资治通鉴”之史家意识,使情摆脱了晚明一己自由之立场,而放到一己之情与国运相关的宏大叙事之中。

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是易知易晓。

丘溶直言,经书所载三纲五常,不如诗歌吟咏性情,容易感动人心。

“近世以来做成南北戏文,人人观看,皆能通晓,尤易感动人心”,使人“手舞足蹈不自觉”。

在感发人心这点上,丘溶不但看到了卑体戏曲与尊体诗歌的一致性,而且体悟到“性情”传播的个体差异性。

戏曲传播的另一个特性是剧场的群体接受。

戏曲批评界崇尚场上之曲,鄙弃案头之书,这种批评旨趣反映了舞台性之于戏曲的重要,而对舞台性的衡量离不开台下受众的接受。

丘溶著作中曾记录群体受众的面部表情:

“座中观者不下数百人,往往有感动者,有奋发者,有追悔者,有恻然叹息者,有法然流涕者。

”相较于诗文的个体阅读接受,戏曲之剧场的群体接受,更显示出戏曲传播的宽度及其演员、观众互动的特殊性。

(选自《有宋以来戏曲传播的有效利用》,有删改)

4.下列对官方重视戏曲传播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戏曲虽然地位不如诗文尊贵,但与意识形态的传播有着深刻的关联,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途径之一。

B.戏曲不登大雅之堂,且妄撰词曲,在演出中常有违规越礼之事,未能充分发挥意识形态传播的功效。

C.戏曲从宫廷娱乐逐渐转为勾栏瓦肆的平民演出,文化下移也迫使官方重视意识形态传播途径的改变。

D.戏曲传播易知易晓,且受众广泛,传播面大,可以成为有效而广泛地传播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

5.下列表述,不属于官方重视戏曲传播举措的一项是

A.元明时期拟定了针对戏曲的法律条文,以法律形式对戏曲进行禁限和倡导。

B.明朝统治者盛推能宣扬儒家伦常、实现传播教化的经典戏曲,如《琵琶记》。

C.明朝朱权认为杂剧是“太平之胜事”,支持《太和正音谱》的戏曲文献整理。

D.创作者怀着“只看子孝与妻贤”的创作动机,改编戏曲内容以宣扬教化。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折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文是个体的阅读接受,戏曲是剧场的群体接受,因此戏曲比诗文更能打动受众,更具有传播的广泛性。

B.《御制大明律》中的“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体现了官府借戏曲传播意识形态的意愿。

C.清初流传的《桃花扇》与《长生殿》,将一己之情与国运相融合,不但具有教化功能,而且接续了史家意识。

D.虽然有“诗文为贵,词曲为卑”的陈旧文体观念,但在感发人心上,卑体戏曲与尊体诗歌具有一致性。

(本题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曼德拉的光辉岁月

黄家驹有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叫《光辉岁月》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这首歌正是黄家驹创作献给南非黑人人权精神领袖曼德拉的一首对自由的颂歌。

歌中唱道:

“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这既表达了黄家驹对曼德拉的敬仰,也诠释了曼德拉的信仰。

据说,有人曾经给曼德拉翻译《光辉岁月》的歌词,他听到最后潸然泪下。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于12月5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逝世,享年95岁。

这位南非“斗士”几乎用自己整个青春和壮年为代价,为抗争不公平的种族隔离奉献了全部力量,并最终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与敬意,成功推动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

1918年7月,曼德拉生于南非东开普省一个村庄里的一个显赫家庭。

他先是在教会学校学习,然后进入福特哈尔大学(FortHare),当时这所大学是专门为南非黑人设立的为数不多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但他因参加一场抗议活动(与一学生团体选举的争议有关)而被学校开除,后来他逃到约翰内斯堡,在那里学习法律,成为科班律师。

他和他的朋友、同为斗争英雄的奥利弗•坦博创办了南非第一家黑人律师事务所。

在约翰内斯堡的日子里,他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以及反对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

1944年,他成为解放运动组织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并在1961年非国大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UmkhontoweSizwe)成立后成为该组织的领袖。

一年后,他因“非法越境”和“煽动工人罢工”的罪名被捕,被判监禁五年。

1964年,还在服刑的他与非国大其他活动分子在臭名昭著的“瑞佛尼亚审判”(RivoniaTrial)上被控阴谋颠覆,被判终身监禁,随即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铁窗生涯。

在监禁期间,他曾与种族隔离政府官员秘密谈判,最终于1990年2月11日被释放。

在此九天前,南非解除了对非国大的禁令。

1991年,南非议会投票废除了一系列作为种族隔离制度重要基础的法律;1993年,曼德拉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时期最后一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4年,南非首次组织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获胜,他本人也以62.2%的支持率当选为南非首位民选黑人总统。

曼德拉宽广的心胸,推动饱经种族压迫之苦的南非超越仇恨、走向和解。

和平实现了民主过渡。

1995年,他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南非此后

的稳定与和解奠定了基础。

1999年6月14日,任满一届的他履行诺言,功成身退,自此过起了漫长的退休生涯。

南非官方曾用一种独特的形式,将曼德拉的政治生命“法定”为67年。

2009年11月11日,第64届联大通过决议,将曼德拉生日——7月18日定为“曼德拉日”,以表彰曼德拉为“和平与自由”所作的贡献,2010年曼德拉92岁诞辰,成为第一个“曼德拉日”,一个人的自然生命符号,就此和政治、历史戏剧性交织。

即便反对曼德拉的人也承认,曼德拉有感染力、号召力和顽强的斗志,在漫长的67年政治生命中,他不畏挫折,不受威逼利诱,执着地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种族隔离制度在南非已存在了漫长的3个世纪,且南非历史上从未有过统一的、多种族平等相待的国家,他的政治目标曾被认为迂阔而不切实

际,不同色彩和谐共处的“彩虹国”,仿佛注定只能存在于幻想中。

谁又能想到,他和同时代无数黑人、白人、其它有色人种中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顽强奋斗,竟真的能让“彩虹国”从天上降临人间?

正如BEYOND乐队的致敬之曲《光辉岁月》中所唱的那样,这位传奇政治家“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历尽艰难,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做出了杰出贡献,“问谁又能做到?

(摘编自《网易新闻》)

7.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为南非黑人人权精神领袖,曼德拉的一生为黑人权利奔走呼号,历尽艰辛,他或许有过彷徨,但他从不退缩,终于赢得世人敬仰。

B.在曼德拉年轻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以及反对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成为解放运动组织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创始人。

C.曼德拉与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时期最后一位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本人也当选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

D.鉴于曼德拉为“和平与自由”所作的贡献,7月18日,从此和政治、历史产生了联系,不再只作为他个人的自然生命符号而存在。

E.曼德拉是新南非的缔造者、非洲人民的骄傲,文章运用插叙的手法回顾了曼德拉的传奇一生,表达了对曼德拉一生丰功伟业的赞美。

8.请简要概括曼德拉为追求“光明和自由”所作的努力。

(6分)

9.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引用了黄家驹的《光辉岁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10.曼德拉的逝世是巨星的陨落,他的“光辉岁月”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示?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本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韦安石,京兆万年人,应明

经举,累授乾封尉,苏良嗣甚礼之。

永昌元年,三迁雍州司兵,良嗣时为文昌左相,谓安石曰:

“大材须大用,何为徒劳于州县也。

”特荐于则天,拜并州刺史,又历德、郑二州刺史。

安石性持重,少言笑,为政清严,所在人吏咸畏惮之。

长安三年,为神都留守,兼太

子左庶子。

时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皆恃宠用权,安石数折辱之,甚为易之等所忌。

尝于内殿赐宴,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数人于前博戏。

安石疏奏曰:

“蜀商等贱类,不合预登此筵。

”因顾左右令逐出之,座者皆为失色。

则天以安石辞直,深慰勉之。

时凤阁侍郎陆元方在座,退而告人曰:

“此真宰相,非吾等所及也。

睿宗践祚,拜太子少保。

时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潜有异图,将引安石预其事,公主屡使子婿唐晙邀安石至宅,安石竟拒而不往。

睿宗尝密召安石,谓曰:

“闻朝廷倾心东宫,卿何不察也?

”安石对曰:

“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计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下无信谗言以致惑也。

”睿宗矍然曰:

“朕知之矣,卿勿言也。

”太平于帘中窃听之,乃构飞语,欲令鞫之,赖郭元振保护获免。

出为蒲州刺史。

无几,转青州刺史。

安石初在蒲州时,太常卿姜皎有所请托,安石拒之,皎大怒。

开元二年,皎弟晦为御史中丞,以安石等作相时,同受中宗遗制,宗楚客、韦温削除相王辅政之辞,安石不能正其事,令侍御史洪子舆举劾之。

子舆以事经赦令,固称不可。

监察御史郭震希皎等意,越次奏之。

于是下诏,安石为沔州别驾。

安石既至沔州,晦又奏云:

“安石尝检校定陵造作,隐官物入己。

”敕符下州征赃。

安石叹曰:

“此只应须我死耳!

”愤激而卒,年六十四。

(选自《旧唐书·韦安石传》)1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之引蜀商宋霸子等数人于前博戏引:

招引

B.时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潜有异图潜:

暗中

C.安石不能正其事正:

正确对待

D.安石尝检校定陵造作,隐官物入己造作:

营造1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计/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下无信谗言/以致惑也。

B.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计/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下无信谗言以致惑也。

C.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计/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下无信谗言/以致惑也。

D.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计/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下无信谗言以致惑也。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良嗣十分器重韦安石,认为他是栋梁之才,不该在州县这些地方官任上耗费时光,特意把韦安石推荐给武则天。

B.韦安石为人刚正不阿,对倚仗武后宠信而胡作非为的武三思及张易之兄弟也毫不留情,多次指责羞辱他们。

C.太平公主打算谋反,想拉拢韦安石,但韦安石拒绝了她;又因为韦安石在睿宗那里揭发了她的阴谋,于是就构陷拘捕了韦安石。

D.韦安石为政清廉严明,深受官民敬畏;在朝中任要职尽心尽力,敢作敢为;晚年因得罪小人遭贬谪陷害,最终忧愤而亡。

1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因顾左右令逐出之,座者皆为失色。

则天以安石辞直,深慰勉之。

(2)子舆以事经赦令,固称不可。

监察御史郭震希皎等意,越次奏之。

 

四、诗歌鉴赏(题型注释)

(本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小题。

卜算子

张元幹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1)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2)明河:

即银河;(3)斗:

指北斗星。

15.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在表情达意上准确生动,试作简要赏析。

16.词的最后两句备受后世人的推崇,这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请作简要分析。

 

五、默写(题型注释)

17.(本题6分)名篇名句默写。

(1)《雨霖铃》中通过描写动作、神态来表现离别时的依依不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风流儒雅,指挥若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4)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想到孙权当年虽然叱咤风云,但是他还会随时间流逝而湮没,找寻无处,于是感叹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六、语言表达(11分)

18.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划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20个字。

(6分)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面对面》记者在对他专访时问道:

“你幸福吗?

”莫言回答道:

“不知道。

”记者继续追问:

“绝大多数人觉得您这个时候应该高兴,应该幸福。

”莫言称:

“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

我现在压力很大,忧心忡忡,能幸福吗?

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我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首得诺奖,莫言已被捧到了神一样的高度,然而记者的提问却没有得到“回复”,莫言无比真诚地阐释了自己为难的原因——一直不觉得有多幸福,但在别人眼里恐怕不得不幸福。

可见,观察幸福起码有两个角度:

(1)。

显然,前者才是最真实的答案,也较后者重要得多。

其实,人人皆有苦恼和焦虑,幸福

(2)。

19.解读下面的漫画《玩大了》

(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

(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

七、作文(60分)

20.(本题60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地铁站口,在城市街头我们都曾遇到过拾捡废纸的老人,他们为补贴家用拾捡废品变卖,不过北京地铁站口一名自称为“四惠大爷”的老人却很特别,他为了感谢平日递送给他报纸的陌生人,便亲手制作了一些卡片,发放给进入地铁的市民。

路人每给这位“四惠大爷”送一份看过的报纸,大爷都会深深鞠一躬,双手接过报纸,说声谢

谢,并递上这样一个感恩卡。

“再怎么着急,也别忘了吃早饭”“大家每天都给我报纸,感谢您”……卡片上朴素的语言,令许多网友感动得“泪奔”,有网友评论说:

“这寻常的感恩和热心,这么简单而强烈”,“拿到卡片心里暖暖的”。

这种来自普通人细致入微的温情语言再次将路人感动。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何理解和感悟?

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茕茕孑立”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B项“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C项“豁然开朗”是指道理一下子明白了。

2.C

【解析】

试题分析:

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

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

A项,“大约”与“左右”重复。

B项,两主争锋。

出现双重主语。

“关键”与“办法”。

D项,成分残缺。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中,第

(1)句根据上下文对仗的特点,即可选定正确选项;第

(2)中横线前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命运”,其后分句的主语是“强者”,两者之间最好用一个兼语句,使前后两者连接起来,因而选择③。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B

5.D

6.A

【解析】

4.

试题分析:

B项“不登大雅之堂”与官方是否重视无关;“妄撰词曲,违规越礼”不符合官方意识形态,谈不上“充分发挥”与否的问题。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易错警示】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

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此题B项“不登大雅之堂”与官方是否重视无关;“妄撰词曲,违规越礼”不符合官方意识形态,谈不上“充分发挥”与否的问题。

选项曲解文意。

5.

试题分析:

D项为创作者的自觉创作行为,不属于官方举措。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

命题的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或改变句子之间的关系,还有是偷换句子中的“概念”。

此题D项“创作者怀着‘只看子孝与妻贤’的创作动机,改编戏曲内容以宣扬教化”属于创作者的自觉创作行为,不属于官方举措”,选项混淆范围。

6.

试题分析:

A项因果关系牵强,从诗文和戏曲“接受”的差异性,不能推出“更能打动受众”和“广泛性”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等。

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

此题A项因果关系牵强,从诗文和戏曲“接受”的差异

性,不能推出“更能打动受众”和“广泛性”,强拉因果。

7.AD

8.

①在约翰内斯堡,他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以及反对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是“非国大青年联盟”的创始成员,后又成为“民族之矛”的领袖。

②他因“非法越境”和“煽动工人罢工”的罪名被捕,被判监禁五年;后又被控阴谋颠覆,被判终身监禁,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铁窗生涯,在此期间,曾与种族隔离政府官员进行秘密谈判。

③他当选为南非首位民选黑人总统后,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南非此后的稳定与和解奠定了基础。

(每点2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

①文章开头用《光辉岁月》作为引子,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叙述曼德拉自由而抗争的光辉一生做铺垫。

(2分)②文章结尾用《光辉岁月》作结,在内容上表达对曼德拉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在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圆合。

(2分)③两次引用黄家驹的《光辉岁月》,概括曼德拉的传奇一生和他的丰功伟业,凸显他为非洲民族解放、团结合作、发展进步贡献毕生精力的伟大。

(2分)

10.

①人生要有一个伟大的目标并为之执着追求。

曼德拉的一生都是为了黑人的自由和人权而战。

②为实现人生目标要不怕挫折和失败。

在漫长的67年政治生命中,他不畏挫折,不受威逼利诱,直到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③心怀天下时,要有担当,不慕名利。

虽然曾度过长达数十年的铁窗生活,虽然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但1999年6月14日,任满一届的曼德拉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已经实现,遂履行诺言,功成身退。

④建立良好的社会制度与规则是保证公平的前提。

曼德拉这位南非“斗士”几乎用自己整个青春和壮年为代价,为抗争不公平的

种族隔离而奋斗,直至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南非此后的稳定与和解奠定了基础。

(每点2分,若答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7.

试题分析:

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手法、风格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相应手法分析要注意准确性,D.“创始人”表述错误,应是“创始人之一”或“创始成员”。

C.“首位黑人总统”表述错误,应为“首位民选黑人总统”。

E.“插叙的手法”错误,应该用“倒叙”手法。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再细细比较,发现错误点。

考点: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

抓住第4段“在约翰内斯堡的日子里,他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以及反对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斗争”,第5段“一年后,他因“非法越境”和“煽动工人罢工”的罪名被捕,被判监禁五年”,“随即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铁窗生涯。

在监禁期间,他曾与种族隔离政府官员秘密谈判”,第8段“1995年,他签署《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解法》,宣布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为南非此后的稳定与和解奠定了基础”这些关键句子加以筛选整合即可。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开篇与结尾的作用。

开篇就应想到“为下文作铺垫”类似的术语,再读一读作品,还要想到“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兴趣”这样的术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