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演进轨迹及路径创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7148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演进轨迹及路径创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演进轨迹及路径创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演进轨迹及路径创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演进轨迹及路径创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演进轨迹及路径创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演进轨迹及路径创新.docx

《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演进轨迹及路径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演进轨迹及路径创新.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演进轨迹及路径创新.docx

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演进轨迹及路径创新

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演进轨迹及路径创新

  摘要:

价格宏观调控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新中国60年我国保持了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在于我国的价格宏观调控在理论、原则、目标、模式、手段、绩效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演进。

适应了经济体制转换和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的要求。

新中国60年的价格宏观调控实践也充分说明了必须在政府职能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转变与优化、推进民生类价格体制改革和构建广义价格调控宏观体系四个方面进行路径创新才能保持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

  关键词:

价格宏观调控;60年演进;政治经济学、价格水平

  中图分类号:

F726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7―5194(2009)05-0091―05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历了不同的经济体制阶段,价格宏观调控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也经历了巨大的演进,通过梳理这些演进的轨迹与特征,更好的为提高价格宏观调控水平积累经验和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建国初,在1949年-1950年4月的短短一年时间里我国就经历了四次与资本家的物价稳定斗争,并且取得了胜利,这几次物价稳定的斗争是经济战役的重大胜利,结束了旧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历史。

物价稳定的斗争和旧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历史,让我们深刻的明白,物价能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固与社会的安定团结,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利益和谐,价格又是各方利益的交汇点,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休戚相关。

价格是利益分配的调节器,不仅仅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工具、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更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阀门”。

因而价格宏观调控能否很好的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直接牵涉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正是我国对价格宏观调控一直以来的高度重视,新中国60年取得了物价稳定的巨大成就。

据统计,1953―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6.1%,同期的物价水平的上涨率为1.1%,而1979―2008年,经济增长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了9.9%,同期的物价水平的上涨率为5.7%。

虽然我国的价格总水平存在几次严重的价格上涨,但结合经济增长率一起考查,总体上基本保持了稳定,取得了物价稳定的巨大成就。

  

  二、新中国60年价格宏观调控的演进轨迹

  

  新中国60年经历了不同经济体制之间的转变,1949―1957年,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市场调节机制为主的经济体制;1957―1978年,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1978―1992年,经济体制为行政调控与计划调控为主、市场调控为辅的二元经济体制,1992年后,市场调控为主、行政调控与计划调控为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于在不同的商品生产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价格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运行机制、调控体系、方法、手段和途径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我国的价格宏观调控也就具有鲜明的历史演进轨迹特征。

  1,价格宏观调控的理论演进:

从管制价格论向有限调控论演进。

  宏观调控一词在计划经济时代好像没有,张宇(1992)等就认为,物价水平的波动与控制(宏观价格)的核心问题的真正出现是在我国只是经济体制改革以后的事情,或者只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物价总水平的控制才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时根据刘瑞(2006)的考证,宏观调控这一提法的形成经历了从“宏观调节”到“宏观控制”再到“宏观调控”的过程。

陈学彬(1995)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稳定价格总水平在传统计划经济与现

  代市场经济的根本差别,在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上,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宏观价格稳定的目标是通过对微观价格的直接控制来实现的,宏观价格调控与微观价格调控混同,但并不等于没有宏观价格调控,因而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价格的宏观调控本质,但没有用宏观调控这个词罢了。

同时一般人都认为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是计划价格管理体制,实际上,由于我国在1956年才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1949―1952年是新民民主主义社会,1953―1957年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同时也是“一五”计划时期,才开始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在1949―1952年的稳定物价的调控手段主要还是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遵循了价值规律的要求,也是运用了价格宏观调控的方式的。

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存在价格宏观调控的思想与行动。

  价格宏观调控是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价格形成机制和运行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演进脉络看,价格宏观调控的理论经历了从主张完全自由放任的自由价格论到主张国家对价格进行控制的管制价格论再到主张国家对价格适度调控的有限调控论的演进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价格进行管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政府定价占据绝大部份,当时的经济思想认为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才能避免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发展演进到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市场经济也有缺陷,要实行有限的宏观调控。

因而从主张国家对价格进行控制的管制价格论到主张国家对价格适度调控的有限调控论的演进。

  2,价格宏观调控方式:

从“三大平衡”向“社会总供求平衡”演进。

  1957年陈云同志所作的《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报告里明确提出了“三大平衡”理论,即财政收支平衡、信贷平衡、物资供需平衡,以及它们之间统一、协调的综合平衡。

由于计划时代的物价水平波动主要原因是由于商品短缺所致,在这种短缺经济下对稳定物价水平的解决依靠陈云同志的“三大平衡”理论,即通过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压缩基本建设投资,通过增加物资供应,缓解社会购买力和商品供应之间的矛盾,控制财政赤字和加强信贷约束来实现的。

  改革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参与了国际化的进程,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影响日益加深,因而计划经济时代的“三大平衡”理论也从“三平衡”到了“四平衡”(物质、财政、信贷与对外收支平衡)。

由于市场经济时代是总需求不足与结构性失衡与同时存在,稳定物价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是供给管理政策,而在市场经济时代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综合使用。

同时从物价水平波动的经济规律可以知道,社会总供求的失衡是物价波动的基本原因,因此国家要稳定物价水平就必须坚持保持社会总供求的总量与结构平衡的基本原则。

  3,价格宏观调控目标的演进。

  

(1)从定性向定性与定量的综合演进。

旧中国和国民党时期通货膨胀的历史让老百姓对物价波动极其敏感,所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物价水平保持机关监督转换为以法律手段为主的社会监督。

但是,价格宏观调控并不等于不需要集中了,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还是需要价格管理的集中,因此是从过度集中转向分权与集中协调演进。

  7,价格宏观调控绩效的演进:

从经济“大起大落”向经济平稳增长演进

  经济绩效如以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为标准,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古典型增长(古典型增长指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国民经济产出总量绝对下降,即出现负增长),即是一种大起大落的增长模式,经济稳定性弱;而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增长型发展,(增长型发展指增长率不会下滑到负值的周期,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如果国民经济产出总量并不绝对下降,而是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则为增长型发展)经济稳定性增强。

但是,如果以物价水平的波动为标准的话,由于计划时期的手段是行政手段,行政手段的特点是立竿见影,控制力强,没有时滞,因此价格总水平基本保持了稳定,价格上涨的幅度与速度有限;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主要运行经济参数的间接调控,具有时滞、对微观价格的控制力下降。

在物价水平波动方面,价格宏观调控绩效上,计划价格宏观调控比市场价格调控的绩效似乎更好。

这里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计划时期的价格水平是被控制的,因而价格水平的上涨不是通过价格来表现而是通过短缺经济时代的实物配给制和排队购买来表现的,是一种效率的损失,价格控制一放开,价格上涨就出现了就是很好的证明,因此价格宏观调控的经济效率绩效即以价格信号引导经济的均衡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上,60年的价格宏观调控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价格调控显然比计划价格调控远为优越。

  

  三、建构和完善价格宏观调控的创新路径

  

  1,政府职能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价格宏观调控之略。

  新中国60年的物价水平波动的历史告诉我们,通货膨胀与经济高速增长并存,在国家追求高速发展的时期也伴随着通货膨胀。

我国一直以来在实现国强民富的目标下,有追求高速度经济增长的愿望和倾向,但在追求高速度时,必然存在资源、环境等约束,推动物价水平的上升;特别是当前地方政府在政治晋升的压力下,以经济增长速度为考核指标的环境中,有追求高速度的内在倾向,它会导致物价水平的波动。

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确定经济增长的目标,把经济增长目标确定在实现经济长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上。

同时要健全和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从以经济增长指标为主转变到以社会经济效益指标为主的考核机制上来。

  同时新中国60年的物价水平波动的一大原因是投资的高速增长与波动,因此稳定物价就必须控制和压缩投资规模。

要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到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彻底改变投资驱动型发展模式,走消费驱动型、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的模式。

其中,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前提。

总之一句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物价稳定的基本方针,是新中国60年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石。

  2,经济结构转换与优化:

价格宏观调控之基。

  新中国60年的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失衡。

当前我国农业、能源、交通运输和原材料工业等基础产业与加工工业之间发展不平衡,“重重工业、轻轻工业”的发展模式,供给不足的矛盾仍是价格总水平波动的主要原因,这其中我国的农业基础性地位不牢固导致价格水平的波动尤为突出。

因为在一个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的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新中国60年的历次通胀都伴随着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如在1994年中国高通货膨胀启动因素中,首当其冲就是农产品价格,1994年农产品上升对零售物价变动的影响达70%;1995年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33%。

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商品看,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物价上涨贡献度高达80%。

2007年到2008年中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80%以上的贡献也来自食品类产品。

同时我国长期存在的城市偏向型体制,工农产品之间的剪刀差,城市与农村之间长期不合理的比价关系,都严重制约了“三农”问题的解决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影响了物价水平的稳定。

当前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不和谐的因素是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扩大,农业地位依然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稳定存在隐患,因此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确实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建立农产品的价格调节基金和专项补贴基金,完善对农产品提供者和农村居民的补贴政策,推进农村的综合改革,真正提高农产品生产能力和效率,为和谐社会的物价稳定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价格宏观调控的基础在于实现经济结构转换,切实转变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产业间和内部的优化升级,才能够破除价格水平结构性波动的障碍,保持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

  3,推进民生类价格改革与规制:

价格宏观调控之本。

  自古以来“民生无小事”,新中国60年来稳定物价的历史进程告诉我们老百姓生活必需品即基本民生类价格稳定,整个物价水平才能稳定,社会才能安定团结。

物价水平的波动深刻影响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会直接影响到大多数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的日常生活。

当社会上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处于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