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政治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文化生活专题0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0306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政治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文化生活专题0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文化生活专题0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文化生活专题0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文化生活专题0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三政治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文化生活专题0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政治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文化生活专题0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解析版.docx

《届高三政治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文化生活专题0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政治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文化生活专题0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政治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文化生活专题03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解析版.docx

届高三政治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文化生活专题0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A卷解析版

精品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政治系列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融合。

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合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使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

这个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应做到不失本色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答案】C

考点:

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5000年历史。

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

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

由此可知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迁

④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考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的特点

3.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

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表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各地民居“各具特色,异中有同”表明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故选项B说法准确。

选项A项夸大了自然条件的作用,故排除;选项C虽然说法准确,但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选项D说法错误,错在“同一”,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的特征

【名师点睛】图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路遥用“凤凰涅槃”的方式将自己平凡的生命与他的作品融为一体,用爱和责任铸就追求梦想的“路遥精神”,惠泽亿万大众的心灵,成为千千万万读者励志向前的动力和精神财富。

这体现了

A.劳动和奉献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B.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D.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答案】B

5.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这些体现了

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

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

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持续进取

④爱国主义贯穿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斗争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冯桂芬的“若要雪耻,莫如自强”、康有为的“刚健、有为”、孙中山的“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愚公移山”的精神等,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相精神,也体现了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艰苦奋斗之中,③④两项符合题意;①项表述准确但不合题意,排除;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②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是D项。

考点:

中华民族精神

6.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

著名学者楼宇烈曾说过,到底是中国文化影响了佛教,还是佛教影响了中国文化,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也不怎么重要了,佛教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骨髓里面去了。

这主要说明

A.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B.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C.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D.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答案】B

考点: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7.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号召,工匠精神不但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持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有人认为,工匠精神往下了说就是尽心尽责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往大了说就是民族精神。

由此可见

①工匠精神是我们应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②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持续丰富

③工匠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之一

④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故排除;工匠精神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之一,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持续丰富,②③表述准确;题肢④表述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8.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冷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A.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B.中华文化内部存有差异和冲突

C.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D.洗浴文化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C

【考点定位】文化的多样性

【方法技巧】选择题解题方法

方法1:

关键词(句)法,就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句),然后通过度析、比较选出能够体现这些关键词(句)的题肢。

方法2:

归纳法,就是根据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做法和要求,即从个性中找到共性。

方法3:

排异法,就是排除观点准确但不符合设问要求或材料没有涉及的题肢。

方法4:

排谬法,就是排除观点不准确或不符合事实的题肢。

9.《重读抗战家书》收录了32位抗战英烈的家书32封,时间跨度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

该书真实体现了全民族抗战、保家卫国的伟大历史图景。

在现时代,抗战家书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

③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题肢③说法错误,因为抗战家书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故排除;题肢④说法错误,因为抗战家书是一种优秀文化的体现,应该是根源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

中华民族精神

10.2019年1月26日,“文化点亮世界”系列活动在京启动,此次活动计划利用四年时间,每两月聚焦一个“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让中国文化真正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外城市进入中国大众视野。

展开此系列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推动文化传承与保护,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推动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促动世界文化逐步同一

③带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壮大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答案】B

考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11.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思想,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胸怀。

今天,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这体现了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②中华优秀文化既具有继承性,又能与时俱进

③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

④特有的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求同存异,不可分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故排除。

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故题肢④说法错误。

它与今天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问题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既具有继承性,又能与时俱进,同时也说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名师点睛】厘清几点认知。

(1)对于继承和发展,不是要先继承,后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因为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二者的这种关系可用记关键词法去把握)。

(2)对文化的继承,是批判地继承。

无论是对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还是对外来文化、本土文化,也无论是民族文化、世界文化,都要批判地继承。

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一概继承。

(3)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并不矛盾。

(4)不能认为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发展。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实现文化的发展,持续创造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根基。

所以我们要准确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2.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

重要原因在于它们

①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②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③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以特殊的音乐形式体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1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快速的键盘输入取代了手写汉字,汉字的日常书写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光明网曾做过“汉字书写调查”,85.2%的被调查者认为,全国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

请你撰文谈谈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标题可为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

C、立足实践,创新汉字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

【答案】A

【解析】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我们要谈谈汉字的重要性,所以标题能够为书写汉字,传承文化,选A;B强调了批判继承,不选;C强调了创新汉字,与材料无关;D强调了书法,不选。

【考点定位】汉字的作用

【方法技巧】选择题解题方法

方法1肯定排除法,就是在组合型选择题的题肢中找出一个或两个特别有把握的准确题肢,然后排除不包含这些题肢的选项。

注意:

在逆向组合型选择题中,要排除包含准确题肢的选项。

方法2优选法(比较法),在诸多题肢都符合题意时,比较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

方法3归纳法,就是根据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做法和要求,即从个性中找到共性。

方法4评析法,就是对事例本身实行综合评价,要特别注意使用辩证思维,坚持一分为二,不能以偏概全。

1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下列观点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与这句话不一致的是

A.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答案】D

15.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个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长远影响。

“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包容性B.阶级性

C.民族性D.地域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反映了中华文化能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从而促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

故A准确;BCD不附合题意。

本题答案选A。

考点:

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6.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

A.殷周时期的“敬德保民”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秦的统一促动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D.宋元明时期产生的理学

【答案】C

考点:

本题考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下列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有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②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

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考查调动和使用知识的水平。

难度中等。

①体现的是奉献精神,不选;②体现的是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不选;③的意思是,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不过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的祖国,体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应选;④的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体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应选。

故答案选C项。

18.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体现在CCTV舞台上。

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表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文化寓于中华文化之中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答案】A

考点:

中华文化的特征

19.2019年1月25日,锡剔《紫砂梦》在南京紫金大戏院隆重重上演,这是一部百丁蜀紫砂壶的创业历史,更是一曲丁蜀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抗争到底,用生命奏响的紫砂之歌。

由此可见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③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④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①说法不对,传统文化若能顺应社会发展,则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说法不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不是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题干中的材料表明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关系。

20.“我们实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

”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因为()

A.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持续丰富

D.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答案】B

考点: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1.与欧美拼音文字主要靠听觉分析不同,汉字作为象形文字,主要靠视觉会意,这在某种水准上决定了东西方两种文化思维的不同走向。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借助汉字的丰富意蕴与读者的视觉会意,时间的逝去,空间的转换,景物的变化,心事的喟叹,尽在寥寥16字之中。

与诗经同一时期的希腊史诗则多为鸿篇巨制。

这说明()

①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影响文化发展与传承

②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③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各民族文化之间存有着差异

④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汉字与欧美拼音文字的不同,这在某种水准上决定了东西方两种文化思维的不同走向。

这说明文字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影响文化发展与传承,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各民族文化之间存有着差异。

①③准确且适合题意;②④说法准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

本题考查我们的中华文化。

22.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是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称。

这个艺术旺盛的生命力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薪火相传、博大精深

②尊重差异、兼收并蓄

③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④沿袭传统、洋为中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木卡姆艺术集说、唱、乐、舞等艺术形式为一体,这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博大精深;木卡姆艺术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故①②③符合题意,答案为A。

④错误,文化发展并不是一味地沿袭传统,而是要批判地继承。

23.某地通过电视、网络、短信展开“城市精神”征集提炼活动。

在规定时间内,共收到网络回复、短信数万条,受到数百万网友的注重。

活动主办方也即时通过网络将所征集的提炼表述语实行选登。

征集过程和结果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该市的“城市精神”最后凝结为二十个字,其中的四个字是用戴叔伦的“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来解释。

下列诗句与戴叔伦此诗句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A

24.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存有着种类繁多的地方方言、风俗、建筑等。

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现出文化的特点。

A.多样性和公益性B.继承性和批判性

C.民族性和区域性D.先进性和时代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为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性。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准、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的,各民族文化既有本民族文化的个性,也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材料中“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存有着种类繁多的地方方言、风俗、建筑等”说明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区域性,故C选项符合题意,能够入选。

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5.电视剧《琅琊榜》获得中国观众一致称赞,登陆海外以来也受到各国友人的狂热追捧。

除了精彩的剧情广受好评之外,剧中医女出身、精于药疗的靖王之母更是让友人们在看剧时忍不住赞叹中医药的神奇和风采。

《琅琊榜》获得好评

①说明优秀中华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

②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③创新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手段与方式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答案】B

考点: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的特征

二、非选择题(3小题,总计50分)

26.《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推出的一部大型美食类纪录片,其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甫一上映,就受到观众的好评。

材料一:

夏日早晨,云南香格里拉。

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藏族姑娘卓玛正在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

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

糜子,又叫黍,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安徽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促成了人们恬淡保守的气质,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毛豆腐……(第三集《转化的味道》)

秋日的清晨,在内地的湖南,稻田里的禾花开了,也到了苗族人制作腌鱼和腊肉的时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烤炉上滋滋作响的肉夹馍饼,大铁锅里翻腾滚动的芋头炖肉,肌红脂白肉色鲜艳香气浓郁透明若纸的金华火腿……《舌尖上的中国》不但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乡愁纪录片。

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特色食材,传达出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引起了天南海北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材料二:

它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还有食物的演变过程,包括广袤的祖国山河。

它虽是美食纪录片,但充满了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充满了浓浓乡愁。

结合材料,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15分)

【答案】

①《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食材、传达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

②云南香格里拉精灵般的松茸、安徽南部独有的毛豆腐等,体现了各地区受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其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大地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汉族人喜食的黄馍馍、苗族人擅长的腌鱼和腊肉,无不体现出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④《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天南海北观众强烈的感情共鸣,体现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⑤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文化,人民群众也享受文化。

人们制造美食,人民又享受美食,《舌尖上的中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饮食文化需求。

(每点5分)

【考点定位】博大精深的表现,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创造的主体。

【解题技巧】“体现类”主观题的设问一般有“体现了什么?

”、“怎样体现?

”“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

”等。

此类题的解答相对不难,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接着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然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对应措施或做法。

27.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纽带,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我们排除万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请简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15分)

【答案】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3分)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分)

②只有持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3分)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3分)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3分)

考点: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主要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28.2019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新春系列活动陆续登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推动中国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2019年“欢乐春节”在多国同时启动。

2019年12月19日,由罗马尼亚欧亚艺术团组织的大型舞台音乐剧《丝绸之路》,在布加勒斯特阿尔库波剧场举行;2019年1月9日,“中国春节体验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体验展”涵盖了中国春节知识趣谈、剪纸、猜灯谜、写春联等民俗艺术表演和展示;1月15日,“中国诗词新年音乐会”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欢乐春节”作为对外文化交流领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重要品牌,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