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8372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德国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德国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德国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德国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国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

《德国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国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

德国考察报告范文4篇

德国考察报告范文4篇

  2017-10-02本文目录德国考察报告范文赴德国农机化体系现状考察报告瑞士德国生态农业考察报告赴法国、德国司法考察报告出国考察报告根据国家计委等七部委《企业闲置设备调剂利用管理办法》的精神,为做好闲置设备的调剂利用工作,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投资效益。

  进一步推动二手设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更多有进口二手设备需求的企业有机会参与国际采购。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于4月18日至4月30日组织国内的有关企业组团参加了德国卡尔斯鲁厄国际二手设备博览会。

  德国二手设备博览会创办于1995年,每年举办一届,根据德国总理GerhardSchroeder创办的持续发展顾问委员会统计:

在全球最大的二手设备展(RESALE)年均展出世界范围内10亿欧元的设备。

  每年有大约10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参展商带来了约160,000台的库存,世界各地的10,000多位买家怀着浓厚的兴趣参加了现今世界上二手机械设备领域最大的专业展览会。

  展览的设备范围从发电机到机械搬运、信息技术设备和加工设备到电厂设备、医疗技术系统、测量和检测系统以及农用设备。

  商用车、机器人和自动控制、废品处理和回收设备以及化工和制药设备也在展览范围。

  参展公司中,德国公司占一半以上,意大利、法国、新西兰和英国共有上百家公司参展,二手设备博览会将进一步推动二手设备市场的发展。

  我协会已连续四次组织代表团参加德国二手设备博览会,展览期间团组成员在融洽的氛围下积极踊跃参与相关业务商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参加德国二手设备博览会期间还重点访问了奥地利大型二手设备公司Hesse(海瑟)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位于瑞士日内瓦的瑞中经济促进会,对这些欧洲主要的机械设备制造国在机械设备、尤其是二手设备的维修以及流通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对欧洲二手工业设备领域的现状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团组成员结合本职工作,在本次出国考察的过程均有不菲的收获。

  欧洲的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已经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欧洲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历史,各国在工业生产领域的法制十分健全,在机械设备的社会化分工非常精细,各个行业协会拥有严格有效的行业准入和约束机制,设备的管理和调剂主要由各区域的机械设备行业协会进行专业指导和提供信息及咨询服务。

  众多欧洲的设备制造公司、二手设备公司展览及销售公司大多是各级机械设备行业协会的会员,接受统一的信息服务和统一的管理。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利其器必先顺其治,先进的理念和严格的制度确保二手设备市场的有序发展。

  在设备的流通方面,企业的私有化体制决定了欧洲工业企业在固定资产投入,尤其是设备投资方面非常谨慎,没有盲目的投资扩充和其它主观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在有必要投资的情况下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供应商,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将最具竞争力。

  而欧洲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设备的开发和更新日新月异、市场对新产品的不断需求,使各企业不断更新所适用的设备,被替换下来的设备就成为二手设备流入市场。

  二手设备不同于陈旧或劣质设备,很多情况下只是因为企业转产造成设备更新,和新设备相比其性能和品质上的差距并不大,二手设备却在价格上极具优势,因而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私有化以后的东欧国家重点采购对象。

  欧洲的很多机械设备制造商对其所提供的设备实行终生跟踪服务制度,对于原购买方停用的设备大多采取回购、更新,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新用户要求后再次投放到市场销售。

  高超的机械设备品质确保了用户对二手设备能够继续提供较高生产性能的信赖。

  欧洲国家每年都举办众多的二手设备交易会,而设备行业协会对会员单位的信息支持又在供需双方搭起了畅通的桥梁,因此设备的流通非常活跃行业协会联合二手设备的专业展览公司举办的国际推介活动也是促进西欧二手设备流向国际市场的有利渠道。

  通过本次参加德国二手设备博览会和访问奥地利海瑟(Hesse)二手设备公司及瑞士瑞中经济促进会,充分认识到二手设备的采购对于企业节约资金、实现企业投入与产出收益最大化的重要意义,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体会到企业对现有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不断更新的必要性,做好二手设备的调剂和流通工作对设备的转让方、采购方和设备的充分利用都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近几年来与欧美各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行业协会都有接触和来往,以后还将定期和不定期组团前往参观考察和交流,进一步推动二手设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更多的国内企业有机会参与国际采购。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经验交流办公室:

王娟娟5月15日赴德国农机化体系现状考察报告德国考察报告范文

(2)|返回目录赴德国农机化体系现状考察报告农业部赴德国农机化体系建设与管理培训团一行16人,于3月3日至3月22日,先后到德国黑森州农业协会、DLG农机检测中心、巴伐利亚州农林部、巴伐利亚州农机培训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欧盟农业代表处进行了培训,到GRIMME、AMAZONEN等农机生产企业和3家农业企业(AgriculturalEnterprise相当于我国的农场、农户)进行了参观和考察。

  通过培训交流及实地参观考察,培训团成员对德国的农业服务体系、农机检测程序、农机培训体系、农机科研开发及农机生产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学到了不少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新的理念,取得了较大的收获。

  经过归纳总结,现将有关学习考察情况分述如下:

一、德国的农业机械化体系德国现有耕地面积1730万公顷,约占其国土面积的一半。

  其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约290多万公顷。

  在农业生产中,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前,全年农业企业经济收入为430亿欧元,其中约一半为畜牧业收入,在畜牧业中,牛奶的收入占90%,是农业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战以来,德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企业每户经营的面积呈增长势态,企业数量则表现为一直在下降,农业企业数量从1949年的160多万个下降到目前不到100万个,其中面积2公顷以上的农场为41万多个(平均每个农场规模为41.4公顷);农业从业人数从1949年的481.9万人下降到的94万人,农业从业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1950年为24.1%,1900年为38.2%,到则只有2.5%;每一个农民供养的人数由1950年的10人,上升到的128人,在这个过程中,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机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德国的农业与农机管理与服务机构德国的农业管理部门主要是各州的农林部,我们考察的巴伐利亚州农林部(BavarianStateMinistryforAgriculturalandForestry)由管理渔业、种植业、农业工程等8个协会(StateInstitutes),5个教育与研究机构、1个技术发展中心、3个科研管理部门、1个培训中心和1个农场,以及7个地区政府农业部门和农村发展部门,47个县农业办公室、61个农业学校组成。

  主要负责有关农业的政策建议及政策实施、农业保险及补贴等农业支持、成人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以及农业科研应用等。

  德国农业服务功能主要由农业协会(TheGermanAgriculturalSociety)来承担。

  农协是一个自上而下组成的民间团体,由基层农协、区域农协、州农协及全国农协4级组成。

  如:

全德农协由16个州农协组成;而在我们考察的黑森州,农协则由24个区域农协、2370个基层农协组成,代表了本州3.3万农业企业(AgriculturalEnterprise,相当于农场和农户)的利益,约占全州农业企业的90%。

  农协帮助农企解决其科技、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把农业企业的问题反映给政府,通过影响立法来解决问题。

  在农业机械化服务方面,过去德国各州农林部都设有负责农机组织协调和质量监管的技术办公室,主要负责直接与农业企业沟通,及时向农机生产企业反映农业机械的质量、性能等问题。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前还有6个州有这方面的机构,其中的3个为州农林部下属机构,80%的经费由州政府支付,20%由农业企业支付,另外3个为私人企业。

  农协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其经费来源主要靠会员会费收入,没有财政支持。

  在黑森州,农协会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会费,每户农业企业50欧元,第二部分则按农业企业土地面积大小收费,约8-10欧元/公顷。

  随着德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是由于农业企业数量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会费收入也在逐年减少。

  二是由于为了增加社会就业岗位,规定农民年满65周岁退休,把农场交给年轻人经营,目前退休人员数量很大,支付退休金压力很大。

  另外,德国农业还面临农民工资在增长,面包价格在增长,而原料(小麦)的价格却一直在下降的尴尬状况,从度开始,德国农民的收入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二)德国的农机检测工作DLG—DeutscheLandwirtschafts-Gesellschafte.V.(德国农协)由4个主要部门组成,其中的一个部门即是从事农机、电子检测及动植物产品测试的部门。

  德国农协农机检测机构总部设在法兰克福,有工作人员50多名。

  德国农机检测机构还与欧洲12个国家的农机检测机构联合成立了欧洲农机测试网络(ENTAM),在农机检测上形成专业分工的框架,如德国的大型农机具目前已不在其本土进行检测,而是送往丹麦的一个农机检测室进行检测,通过这样的专业分工,使每个国家的检测机构都不搞面面俱到的小而全。

  德国法兰克福检测中心目前主要从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及养殖设备、草坪设备的检测。

  DLG农机检测中心是非盈利机构,在政治上与经济上独立于政府之外,其收入主要来自成员应付、服务收费和社会补助等。

  通过检测的产品,可贴上DLG质量保证的标识(类似我国的农机推广许可证),这既可以看作农机生产企业质量过关的标识,还可以认为是农民可以认可购买的标识。

  DLG对测试结果,以Intetnet、专业杂志和测试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示。

  DLG农机检测按照ISO、CE等公用标准进行检测,对暂时没有标准的由DLG自己制定。

  其检测内容分三类:

一是全面测试。

  包括安全测试,保养测试和可操作性测试,从而使农民可以放心购买。

  这个测试的程序是实地检测和使用检测后,由测试委员会提出检测报告。

  二是部分性能的专项测试。

  三是代企业对新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对提供企业出具测试报告,同时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供企业进行产品改进。

  该机构1年可以完成600多次全面检测和多个专项检测。

  在德国,企业所有的农机检测项目都不是强制性的,农机检测机构所有检测项目也是收费的。

  DLG的部分检测能够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主要是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针对机械噪音检测等,通过在检测设施设备建设上也给予一定的资助的形式给予经费补助。

  (三)德国的农机职业培训由于欧盟的成立,农业政策趋于统一,各州政府对农业政策的作用有限,只是做更多的调查,供欧盟协调,在政策制定上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因此,各州政府现在更重视农业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应用服务。

  巴伐利亚州的农林部设有农业培训中心,中心又分为3个学院,其中之一是农机技术学院。

  在德国,年轻人在基础教育通过后,在就业前,需要进行类似我国职业技术培训的一种培训。

  分为3年,四个层次,一是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二是实践操作技能;三是管理应用能力;四是专业技能培训,这个阶段属于进一步深造的过程,可以选择。

  巴伐利亚州农机技术学院建主要进行农机操作、维修方面的培训。

  经过基础教育之后的青年人(16-19岁),自己提出申请,由州政府下达计划和资金资助,到学院进行培训,学习结束后,经过考核颁发证书,这些学生毕业后90%到农业企业从事其与其培训相关的工作。

  同时,该中心还承担短期的农民技能培训,培训是基本免费的,农民自愿参加,每年大约有500-600人接受这项培训。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教具丰富。

  学院有很多非常先进的农机具作为教具使用,这些都是各生产企业提供的资助。

  学员在学习的同时,又进行了机具的选型,对农机生产企业而言,这实际上起到了培训与选型推广的结合。

  (四)德国农机科研及开发生产情况慕尼黑工业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工业技术院校,该院校设有专门的农业机械研究所。

  所长K.TH.雷钮斯博士介绍,该研究所1/3的工资由政府支持,其余2/3经费由承揽项目来支持。

  该研究所每年可获得政府、企业共计1200万欧元的项目经费。

  进入该学院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前2年(1-4学期)为基础学习,不分专业,这期间1/3的学生要被淘汰(德国大学没有入学考试,生源质量良莠不齐)。

  5-9学期进行分专业学习,第10学期进行毕业答辩,如通过技能、管理能力培训的还可获得Master称号(类似我国的某专业职称称号)。

  目前,德国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印度,按德国技术进行中型(45马力)拖拉机生产。

  德国农机专家针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农机企业运行方案,包括8个部分。

  一是建立私营体制;二是企业与高校、专业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科研开发;三是与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统筹发展;四是生产要有规划,引进技术不要贪求技术的高新,而要注重适用;五是要重视安全保护(产品质量)。

  政府在这方面要发挥作用;六是企业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七是要有比较好的图书刊物等技术资料来源;八是建立员工培训、项目管理、外语等支持系统。

  在慕尼黑大学进行培训后,我们先后考察了位于下萨克森州的两家德国农机制造企业GRIMMER公司和AMAMZONE公司。

  GRIMMER公司是一家拥有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培训、市场销售与服务多部门的综合性大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设备十分先进和专业化。

  该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土豆机械生产商,产品涵盖了从种植、收获到储藏的各类机械,产量占到欧洲总产量的60%,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规格型号从2行到8行,售价从0.35万欧元到8万欧元不等。

  该公司的2行播种机及2行和4行的收获机等小型的土豆生产机械今年已出口到我国内蒙、甘肃(定西)、河北(张家口)、广西(北海)等土豆生产区。

  AMAMZONE公司是生产耕作、播种、施肥、农药喷施等农业机械的公司。

  公司集科、工、贸于一体,有自己的科研队伍,还与大学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拥有1000公顷的产品试验基地。

  该公司1883年创建,产值达到1.8亿欧元,在德国农机企业中排名第四,产品60%出口。

  公司的市场销售部门设有中国出口部,有专人负责,,通过在北京的代理商麦尔西公司新疆进口了该公司一些耕作机械。

  最后,我们参观了两个农场,这个两个农场耕地面积均为120公顷左右,主要种植土豆和洋葱。

  整个生产过程,从整地、种植、植保、收获、分级、运输、存储等都实现了机械化。

  在农业机械化作业方面,这些农场主要依靠自己的机械,在作业高峰,也可以相互调剂机械,合作经营,大大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二、主要体会通过20天的学习和参观、考察,我们认为,德国在农业、农机服务管理体系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经验值得我们研究,通过学习这些好的东西,可以使我们在农机化发展中少走弯路,可以更加有效的加强对我们农机化的管理服务,使我国农机化能在先进国家的经验基础上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德国在二战后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机(农业)管理服务体系在整个农业方面,自上而下地建立起了覆盖90%以上农户的农协组织,该组织可代表农户利益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协调各种关系,涉及到科技、法律、文化及政治、政策等方面。

  向农户提供法律、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使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组织化和有序化。

  在农机管理、服务上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体系,有隶属政府的农业机械办公室,进行组织协调、质量监管和维权,还以政府统一组织形式,向农企提供技术培训,强化了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提高其技术素质,从而使从业人员能有效合理的使用先进的农机,并掌握一些科学的管理方法。

  通过DLG农机检测,在安全、使用等性能上把关,从生产者和用户双方的利益出发,架起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保证了双方的利益。

  在农业机械维修方面,完全实行了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由销售商负责的售后维修服务体系。

  

(二)在农机化发展中,政府提供了必备的财政支持在德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是由政府按需下达培训计划,并提供经费;在科研、检测方面,政府也给予了很大的财政支持,这对农机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政府对农业企业修建库房等基础设施有一定的补助。

  对于农业机械使用的燃油,德国规定每升柴油国家免除0.21欧元的税,即农业企业凭购油发票和申请,由政府部门以环保税的形式返还。

  目前德国柴油市场价格每升约为0.95欧元,燃油补助相当于与市场价格的22%。

  在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也有类似的政策。

  (三)在农机化发展理念上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新理念德国专家认为,只有农业劳动力减少了,才会有更多的人从事其他服务性行业。

  而转移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主要靠工程技术。

  不能认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就会使农业劳动力失业增加,其实,工业生产的同时,劳动力也在减少,很大一部分人员转而从事了服务业,并不是发展就必须产生失业。

  他们还认为,不能因为农业劳动力减少了,就说农业不重要了,农业对社会贡献依然很大。

  不能用落后的生产方式来留住农民,以减少就业的压力。

  德国在历史上,曾经试图通过限制农业的发展来控制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但是实际上几乎没有产生作用,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仍然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过程。

  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有一些问题还不能说透彻,对农机化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农业发展政府调控十分重要从欧盟农业政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农业问题与工业问题不一样,农业是一个特殊的部门,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控,需要政府适当调控,特别是在农业还不发达的阶段,政府的干预十分重要。

  二是政府的调控除了为了保护和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目的外,还应强调增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尤其要把生产与销售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三是政府调控应在WTO绿箱政策的框架内进行,主要采取直接补助的方式,投入基础设施项目,促进结构调整和平衡发展(发展初期是以政府收购方式来保护农民利益),另外,还对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进行补贴。

  四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在总支出中占较大比重,整个欧盟每年1000亿欧元预算中,其中50%,即500亿欧元用于补助农业,以政府干预的方式来使农民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平。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德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的学习与研究短时间的学习、参观,要深入透彻的了解德国的农机化发展状况、先进技术、理念是不可能的,对德国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很肤浅的,要较透彻、准确地把握其发展政策、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等问题,必须有更多的时间。

  德国农机的发展有很多好经验,也同时存在许多问题,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对我国农机化健康发展十分有益,因此,建议国家派出这方面的研修生进行专题研究。

  

(二)积极促进中德农业机械化合作与交流德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农机产品大量采用其工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如发动机技术、变速技术、安全防护技术等,因此,应加强与德国在农机工业技术方面的交流,使我国农机工业能跟踪、跟随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以实现与国际的同步发展。

  可以采用派留学生的方式,学习德国的先进技术。

  另外,德国农机企业和研究单位对与中国合作生产农业机械、向中国市场销售德国产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愿望,我国农机部门应邀请德方企业、院校、科研单位到中国交流、考察,建立合资、独资企业,把德国技术引入中国,提高中国农机产品的水平,再将产品推向世界。

  (三)强化政府对农机化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政策体系,从法制、财政等方面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要继续强化我国的农机推广许可证制度,搭建起我国农机企业与农户的信任桥梁,维护双方的利益。

  要加大政府对农机职业培训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要加强对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的安全性能、环保等各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保证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

  要从财政方面增加对农机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加快农机产品技术升级,加快对国外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消化,全面提升我国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

  3月27日附考察团成员:

刘伦才(贵州农机局)、黄聿颂(青岛农机局)、王衍(农业部农机化司)、胡伯印(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胡伟(天津市农机局)、田继来(河北省农机局)、韩战省(山西省农机发展中心)、舒伟军(浙江省农机局)、孙员(江西省农机局)、祝培礼(山东省农机监理站)、程双进(河南省农机局)、王友根(湖北省农机办)、李友华(湖南省农机局)、谭仁忠(湖南省农机局)、罗守军(重庆市农机局)、杨柳(四川省农机局)瑞士德国生态农业考察报告德国考察报告范文(3)|返回目录瑞士德国生态农业考察报告应瑞士、德国农业部的邀请,以部科技教育司魏百刚副司长为团长,部国际合作司、科技教育司、种植业管理司、上海市农委、山东省农业厅等单位组成的中国生态农业考察团一行6人,于8月19日至9月3日对瑞士和德国的生态农业进行了考察。

  考察团在当地农业官员的陪同下,先后考察了有关生态农业科研、教育、生产、加工、流通等60多个单位,并与瑞士联邦政府农业局的官员进行了交流。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瑞士是一个中立国家,国土面积4.1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占25%,牧场占25%,森林占25%,高山、湖泊、河流占25%。

  总人口约700万,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古罗马语4个语区。

  劳动力384万人,其中从事农业的占4.7%,工业占26.0%,服务业占69.3%。

  1999年GDP3770亿瑞郎,其中农业40亿瑞郎,占1.1%。

  瑞士有7.8万个农业生产单位,其中5.5万个纯农业生产单位,每个农场平均种植面积18公顷。

  目前生态农场已发展到5000多个,包括种植、养殖等,有机农产品的面积占8%左右,有机农产品比例居世界各国之首。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35.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0万公顷,森林1039万公顷,草场560万公顷。

  人口810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占1.5%。

  农业人口人均占用耕地10公顷。

  德国的生态农业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德国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

  目前德国共注册生态农场8400多家,面积40多万公顷,占农用土地面积的2.5%,有机农产品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

  二、瑞士、德国农业的主要特点

(一)改革促进了瑞士农业特别是生态农业的发展。

  1992年,瑞士联邦政府农业局针对农业发展存在的政府支出增长过快、国内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农业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面临加入WTO等问题,颁布了第7个农业发展报告,决定对农业进行重大改革。

  政府制定了四项改革目标,即增强瑞士农业的市场竞争力;放开农产品市场;建立更有效的生产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改革分两步推进,第一步从1992年开始,主要是把价格政策和收入政策分开,减少政府定价的范围,同时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进行机构改革。

  第二步从1995年开始,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直接支付制度。

  通过改革取得了五大成果,即农民收入趋于稳定;政府取消了农产品保护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