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 湘教版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 西部大开发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8124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 湘教版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 西部大开发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 湘教版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 西部大开发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 湘教版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 西部大开发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 湘教版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 西部大开发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 湘教版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 西部大开发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 湘教版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 西部大开发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 湘教版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 西部大开发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 湘教版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 西部大开发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 湘教版 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南方与北方 西部大开发 学案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湘教版必修三第一章第三节第2课时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学案Word版含答案

南方与北方西部大开发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南方与北方的划分和范围,掌握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限制性因素和发展方向。

2.理解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3.能对某一区域发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发展方向。

一、南方与北方

自主预习

1.划分界线:

①秦岭-淮河一线。

2.区域差异:

特征

具体表现

温度带

跨越②暖温带、③中温带及寒温带

自然资源

平原面积④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限制性因素

⑤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⑥水土流失严重

面临问题

调整⑦产业结构、扩大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温度带

跨越⑨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区

自然资源

水热丰富,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⑩水力资源等丰富

限制性因素

⑪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⑫地形破碎

面临问题

⑬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3.思考教材P21-22活动提出的问题。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从哪些方面比较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2)从北京、哈尔滨、武汉和广州的气温和降水图分析我国南、北方气候各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3)我国南、北方植被类型的差异如何?

(4)我国南、北方河流的流量差异如何?

答案 

(1)气候、植被、河流流量和地形等。

(2)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

(3)南方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北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4)北方河流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小;南方河流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

反思归纳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南方与北方是针对东部地区而言的,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

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自然条件差异

  区域

项目

南方

北方

地理位置

约32°N~34°N以南

约32°N~34°N以北

地貌

以丘陵和低山为主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气候

①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②年降水量>800毫米

③4500℃<积温<8000℃

④夏秋季东南沿海多受台风影响,长江流域有梅雨、伏旱天气

①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②400毫米<年降水量<800毫米

③积温<4500℃

④夏季多暴雨,春季干旱多沙尘天气,春旱、夏涝、寒潮灾害影响大

河流

水量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汛期较长

水量小、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汛期较短

土壤

红壤、砖红壤

棕壤、钙质土、黑土、黑钙土,部分地区有盐碱土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区域

项目  

南方

北方

工业

资源条件

水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煤、石油和铁矿资源丰富

工业生产

轻工业发达和综合性工业基地

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

农业

耕地类型

以水田为主

以旱地为主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粮食作物

以水稻为主

以小麦、玉米为主

居民生活

主食

以大米为主

以面食为主

传统民居

房屋多尖顶,墙体轻薄,注重通风、散热、排水

房屋多平顶,墙体严实厚重,注重防寒保暖

传统交通

以船为主

以马为主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最冷月均温0℃等温线。

(3)地形比较完整与比较破碎的分界线。

(4)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5)以旱作为主和以水作为主农业的分界线。

(6)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7)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8)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练习巩固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

(1)~

(2)题。

(1)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耕地面积南方大于北方

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答案 

(1)C 

(2)B

二、西部大开发

自主预习

1.目的:

为了缩小地区差异,加速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范围:

包括西部地区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湖南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比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3.自然资源:

矿产、油气、水能、⑱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

4.制约因素:

⑲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5.意义:

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异,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⑳国内市场需求,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可将西部地带的

资源优势变为

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6.思考材料P23活动提出的问题。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P22“图1-19新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范围”及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71.4%,2019年末人口3.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6%,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55个少数民族中约有50个左右集中在西部,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有突出的优势。

(1)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是什么?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2)西部地区的优势是什么?

(3)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 

(1)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优势:

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3)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反思归纳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条件与重点措施

练习巩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2)题。

(1)我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是为了(  )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协调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2)与西部地区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  )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

B.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

D.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的动力基地

答案 

(1)B 

(2)C

课堂小结

[知识提纲]

[强化记忆]

歌诀法记忆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

以北为旱地,多用水浇灌;东北春小麦,作物一熟年;华北冬小麦,两年能熟三。

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两或三,水稻为重点。

水文特征变,北河汛期短;有冰流量小,水浑位变显。

南河流量大,水位变不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

气候分界线,五个大方面:

无霜生长期,长短南北反;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线;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植被界以南,绿色为常年;亚热阔叶林,热带雨林南。

以北温草原,落阔叶广泛;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无边。

课堂检测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

答案 1.B 2.C

3.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在20世纪末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用斜线表示)。

(2)简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

(3)在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要重点抓好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建设。

答案 

(1)略。

(2)西部地区多是干旱、半干旱区和高寒区,距离海洋远,交通不便;乡镇企业不发达,产业结构不合理;近代工业起步晚;改革开放晚等。

(3)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活动指导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材P21~22活动

提示 1.

   区域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自然条件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土壤

棕壤、钙质土、黑土

红壤、砖红壤

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生产

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工业生产

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调整产业结构任务紧迫

第一产业比重较小,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交通运输

主要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

水路、公路、铁路运输都很便利,尤其是水路运输很发达

对外开放

开放程度较低,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对外开放相对较早,开放程度较高,外向型经济成就突出

2.点拨:

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无统一答案。

解答本活动题的关键是选取两个合适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必须能反映南方和北方的典型特征,便于查找资料。

对区域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应尽量客观,不应主观臆断;所提出的区域发展方向应有针对性、有根据,说得出道理。

教材P23活动

提示 1.西部地区的绝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社会经济比较落后,因此,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沿海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

2.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实施西部大开发主要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注重于公平。

分层训练

[基础过关]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四组地形区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  )

A.四川盆地—阿尔泰山—云贵高原—祁连山

B.柴达木盆地—天山—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长白山—青藏高原—横断山

D.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

2.我国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注意了很多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注意改善生态环境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③借助沿边贸易优势,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基地 ④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⑤利用草场的资源优势,加强牧区建设,发展好畜牧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④⑤

答案 1.A 2.D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

分析完成3~5题。

3.关于③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4.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5.有关①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答案 3.B 4.B 5.C

结合课本“南方与北方”和“西部大开发”部分内容,回答6~7题。

6.我国西部地区的地理差异主要有(  )

①甘、新多戈壁沙漠,藏多湖泊 ②陕、甘、宁地势低平,云、贵、川地形崎岖 ③新疆的河流皆为内流河,西藏的河流皆为外流河 ④青藏高寒,甘肃干旱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7.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A.南重北轻,东轻西重B.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C.南重北轻,东重西轻D.南轻北重,东重西轻

答案 6.A 7.B

8.综合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北方民居主要特征的比较

北方民居

南方民居

方位观

墙体特点

严实厚重

轻薄

房顶坡度

较小

较大

房檐

逐渐加宽

房尾进深和高度

逐渐加大

建筑成本(同等面积)

房屋间距

较小

材料二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有众多的菜系和各式风味,北方菜以鲜、咸入味,南方则以甜、香著称。

山西人爱喝醋,四川人、贵州人、湖南人则以“不怕辣”闻名。

(1)我国南方与北方在住宅民居上的不同特点反映了我国由南向北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

我国北方冬季________________,因而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厚重。

房顶坡度由南向北逐渐________________,则反映了我国降水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2)我国川、贵、湘地区,气候________________,因而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驱湿气。

答案 

(1)地理环境 寒冷干燥 减小 由南向北递减

(2)湿热

[能力提升]

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9~10题。

9.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B.劳动力成本低

C.淡水资源充足D.交通运输便捷

10.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改革开放更早B.科技实力更强

C.产业基础更好D.经济腹地更广

答案 9.D 10.A

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

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邮票上的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12.三地民居的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地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答案 11.C 12.D

13.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秦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秦岭位于陕西省中南部,介于关中平原与汉水谷地之间,东西长400~500千米,南北宽100~150千米,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主峰太白峰海拔3767米。

北侧断层陷落,山势雄伟,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南坡长而平缓,海拔高度逐渐降低。

广义的秦岭西起甘、青两省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包括西倾山、岷山、迭山、终南山、华山、崤山、伏牛山等,东西延伸千余千米。

秦岭山地南北地理差异十分显著,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1)设计一表格,以表格形式概括说明上述图文资料内容,并完成表格。

(2)年降水量北坡山麓为600~700mm,南坡山麓为750~900mm,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秦岭—淮河一线两侧,除了气候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差异外,在社会文化方面差异也很明显,请举例说明。

答案 

(1)(表格名称、行项目、列项目、内容)地形地貌、范围位置、分界等。

(2)一是受秦岭山地的阻挡,夏季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二是雨季长短不同,秦岭以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以北正好相反。

(3)主要是因为淮河两岸的气候不同,尤其是积温不同,淮河以北积温较低,淮河以南较高。

(4)如北方人戏剧唱腔嘹亮,刚毅雄壮,而南方人的戏剧唱腔柔和委婉。

如骑马乘船;饮食;民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