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8080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docx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docx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汇总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2、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当溶质在溶液中有离解,缔合和生成络合物的情况下,对摩尔质量的测定值各有什么影响?

答: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分子质量靠的是依数性,即依靠溶质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

注意,依靠的是粒子的数目而不是分子的数目。

如果发生缔合或解离,自然是导致所测得的粒子所并不等同于分子数,那测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自然有偏差。

解离使粒子数增多,表观上是分子数增加,于是测得的分子量变小。

缔合和生成络合物使粒子数减少,于是测得的分子量比实际的要大。

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根据什么原则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太多太少影响如何?

答:

根据溶液凝固点的下降值考虑加入溶质的量,加入的溶质的量约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0.5℃左右。

加入太多,因为浓度大了,就不是稀溶液,就不满足依数性了。

加入太少,会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不明显,测量误差会增大。

4、凝固点降低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

它能否用于电解质溶液?

答:

凝固点降低公式适用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和强电解质稀溶液。

其次溶剂凝固点不应太高或太低,应在常温下易达到。

如:

水、苯、环己烷等。

当溶质在溶液里有解离、缔合、溶剂化或形成配合物等情况时,会使测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在电解溶液中不适用上式计算。

5、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会产生过冷现象?

过冷太甚对结果有何影响?

如何控制过冷程度?

答:

过冷现象是由于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在温度降到凝固点以后,没有晶体析出而达到过饱和状态的现象,原因一般是由于寒剂温度过低,降温过快或溶液中较干净,没有杂质晶核。

在冷却过程中,如稍有过冷现象是合乎要求的,但过冷太厉害或寒剂温度过低,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温度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

因此,实验操作中必须注意掌握体系的过冷程度。

对于溶液而言,过冷太甚还会导致溶剂大量析出,mB变大,Tf变小,显然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浓度溶液的凝固点,引起测量误差。

控制过冷程度的方法:

调节寒剂的温度以不低于所测溶液凝固点3℃为宜;为了判断过冷程度,本实验先测近似凝固点;当溶液温度降至高于近似凝固点的0.5℃时,迅速取出冷冻管,擦去水后插入空气套管中,以防止过冷太甚。

6、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是否可用增加溶液浓度的办法来增加ΔT值?

为什么?

答:

不可以,原因是只有稀溶液才具有稀溶液的依数性,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值与溶剂的粒子数成正比。

才满足:

7、什么是稀溶液依数性质?

稀溶液依数性质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

非挥发性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后,其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冰点降低、渗透压等值只与溶质的分子数有关而与溶质的种类无关,这四种性质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稀溶液依数性质与以下因素有关:

只取决于溶剂的种类、数量和溶质粒子的数目。

8、测定溶液凝固点时若过冷程度太大对结果有何影响?

两相共存时溶液系统和纯溶剂系统的自由度各为多少?

答:

过冷程度太低,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

对于溶液而言,过冷太甚还会导致溶剂大量析出,mB变大,Tf变小,显然回升的最高温度不是原浓度溶液的凝固点,引起测量误差。

溶剂系统的自由度为1,溶液系统的自由度为2。

9、什么叫凝固点?

凝固点降低的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

它能否用于电解质溶液?

答:

纯溶剂凝固点是固体与液体成平衡的温度,溶液的凝固点是固体溶剂与溶液成平衡的温度。

不同晶体具有不同的凝固点。

凝固点降低的公式适用于于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和强电解质稀溶液。

其他电解质溶液不能用。

10、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空气夹套?

过冷太甚有何弊病?

答:

为了防止过冷太甚;过冷程度太低,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

11、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实验测量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答:

实验测量成败的关键是:

控制过冷程度和搅拌速率。

控制过冷程度的方法:

调节寒剂的温度以不低于所测溶液凝固点3℃为宜;为了判断过冷程度,本实验先测近似凝固点;当溶液温度降至高于近似凝固点的0.5℃时,迅速取出冷冻管,擦去水后插入空气套管中,以防止过冷太甚。

本实验规定了搅拌方式:

将冷冻管插入冰水浴中,缓慢搅拌,使之逐渐冷却,并观察温度计温度,当环己烷液的温度降至高于近似凝固点的0.5℃时,迅速取出冷冻管,擦去水后插入空气套管中,并缓慢搅拌(每秒1次),使环己烷温度均匀地逐渐降低。

当温度低于近似凝固点0.2-0.3℃时应急速搅拌(防止过冷超过0.5℃),促使固体析出。

当固体析出时,温度开始回升,立即改为缓慢搅拌,一直到温度达到最高点,此时记下的温度即为纯溶剂的精确凝固点。

每次测定应按要求的速率搅拌,并且测溶剂与溶液凝固点的时候搅拌条件要完全一致。

12、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加入萘的时候,不小心将萘附着在内管壁上,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

若不小心将萘附着在内管壁上,则溶液中的溶质含量将减少,导致所测温差偏小,溶质摩尔质量偏大。

13、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要先测近似凝固点?

答:

先测近似凝固点,可防止过冷太甚。

过冷程度太低,则凝固热抵偿不了散热,此时温度不能回升到凝固点,在低于凝固点时完全凝固,就得不到正确的凝固点。

先测近似凝固点,可准确判断过冷程度,减小凝固点测量误差,使误差范围小于0.006℃以内,保证测定值得准确性。

14、当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测定的结果有何意义?

答:

当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缔合、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时,可根据溶质在溶液中的表观摩尔质量与真实摩尔质量相比,可以求出溶质在溶液中有解离度、缔合度、溶剂化程度及配位数。

15、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测定环已烷和萘丸质量时,精密度要求是否相同?

为什么?

答:

不同,因为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环已烷的用量远远大于萘丸,如果要达到相同的相对误差,测定环已烷质量的精密度要远远的小于萘丸。

因此在测定环已烷的质量时,使用移液管量取体积再乘以密度;在测定萘丸质量时,精密度要求高,因此用电子天平测量。

16、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在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

首先溶质能在此溶液很好的溶解,不出现解离,缔和,溶剂化和形成配合物等现象,另外此溶剂的凝固点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应很容易达到。

17、为什么纯溶剂和稀溶液的的凝固曲线不同?

答:

由相率可知,在一定外压下,纯溶剂在凝固点时的条件自由度为零,在冷却曲线上可得到温度不变的水平线段。

而溶液在凝固点时的条件自由度为1,其凝固点随溶液浓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冷却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线段。

在纯溶剂的冷却曲线中,曲线中的低下部分表示发生了过冷现象,即溶剂冷至凝固点以下仍无固相析出,这是由于开始结晶出的微小晶粒的饱和蒸气压大于同温度下普通晶体的饱和蒸气压,所以往往产生过冷现象,即液体的温度要降低到凝固点以下才能析出固体,随后温度再上升到凝固点。

溶液的冷却情况与此不同,当溶液冷却到凝固点时,开始析出固态纯溶剂,随着溶剂的析出,溶液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凝固点不断下降,在冷却曲线上得不到温度不变的水平线段。

因此,在测定浓度一定的溶液的凝固点时,析出的固体越少,测得的凝固点才越准确。

同时过冷程度应尽量减小,一般可采用在开始结晶时,加入少量溶剂的微小晶体作为晶种的方法,以促使晶体生成,溶液的凝固点应从冷却曲线上待温度回升后外推而得。

18、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寒剂温度的温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为什么?

答:

寒剂的温度以不低于所测溶液凝固点3℃为宜,实验时寒剂应经常搅拌并间断地补充少量碎冰,使寒剂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寒剂温度对控制过冷程度影响很大,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寒剂温度的温度过高会导致冷却太慢,过低则测不出正确的凝固点。

19、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为什么实验所用的内套管必须洁净、干燥?

答:

因为的内套管是用来装纯溶剂环己烷的,如果内套管不是洁净干净的,那么测得的就不是纯溶剂的凝固点,而是参有杂质的溶液的凝固点,会导致测得的凝固点不准确。

20、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搅拌速度的控制是做好本实验的关键,在实验过程中怎样控制搅拌速度?

答:

本实验规定了搅拌方式:

将冷冻管插入冰水浴中,缓慢搅拌,使之逐渐冷却,并观察温度计温度,当环己烷液的温度降至高于近似凝固点的0.5℃时,迅速取出冷冻管,擦去水后插入空气套管中,并缓慢搅拌(每秒1次),使环己烷温度均匀地逐渐降低。

当温度低于近似凝固点0.2-0.3℃时应急速搅拌(防止过冷超过0.5℃),促使固体析出。

当固体析出时,温度开始回升,立即改为缓慢搅拌,一直到温度达到最高点,此时记下的温度即为纯溶剂的精确凝固点。

每次测定应按要求的速率搅拌,并且测溶剂与溶液凝固点的时候搅拌条件要完全一致。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

哪些是环境?

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

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如何校正?

 

提示:

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

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

 提示:

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燃烧热的测定

1.在使用氧气钢瓶及氧气减压阀时,应注意哪些规则?

 

答:

(1)氧气减压阀应严禁接触油脂,以免发生火警事故。

 

(2)停止工作时,应将减压阀中余气放净,然后拧松调节螺杆以免弹性元件长久受压变形。

  

(3)减压阀应避免撞击振动,不可与腐蚀性物质相接触。

1、开机的顺序是什么?

  

答案:

打开电源---热量计数据处理仪—计算机。

(关机则相反)  2、搅拌太慢或太快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

搅拌的太慢,会使体系的温度不均匀,体系测出的温度不准,实验结果  不准,搅拌的太快,会使体系与环境的热交换增多,也使实验结果不准。

  3、萘的燃烧热测定是如何操作的?

燃烧样品萘时,内筒水是否要更换和重新调  温?

  

答案:

 用台秤粗称萘 0.7 克,压模后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其重量。

  在实验界面上,分别输入实验编号、实验内容(发热值)、测试公式  (国标)、试样重量、点火丝热值(80J),按开始实验键。

其他同热  容量的测定。

内筒水当然要更换和重新调温。

  4、燃烧皿和氧弹每次使用后,应如何操作?

  答案:

应清洗干净并檫干。

  

5、氧弹准备部分,引火丝和电极需注意什么?

  

答案:

引火丝与药片这间的距离要小于 5mm或接触,但引火丝和电极不能  碰到燃烧皿,以免引起短路,致使点火失败。

  

6、测定量热计热容量与测定萘的条件可以不一致吗?

为什么?

  

答案:

不能,必须一致,否则测的量热计的热容量就不适用了,例两次取  水的量都必须是 2.6 升,包括氧弹也必须用同一个,不能换。

  

7、量热计热容量的测定中,“氧弹充氧” 这步如何操作?

  

答案:

①卸下氧弹盖上的进出气螺栓及垫片,旋上导气管接头,并用板  手拧紧;  

②关闭(逆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  

③打开(逆时针)氧气钢瓶总阀门,至指针指向 10 Mpa 左右;  

④打开(顺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使指针指向 2.5Mpa→充氧 1min;  ⑤关闭(逆时针)氧气钢瓶的减压阀;  ⑥用板手旋松导气管接头,取出。

垫上垫片,拧紧螺栓。

 

 8、实验过程中有无热损耗,如何降低热损耗?

  

答案:

有热损耗,搅拌适中,让反应前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水低,且低的温  度与反应后内筒水的温度比外筒高的温度差不多相等。

  

9、药片是否需要干燥?

药片压药片的太松和太紧行不行?

  答案:

 需要干燥,否则称量有误差,且燃烧不完全。

不行。

  

10、如何确保样品燃烧完全?

  

答案:

充氧量足够,药品干燥,药片压的力度适中其他操作正常。

 

 11、充氧的压力和时间为多少?

充氧后,将如何操作?

  答案:

 2.5MPa,充氧时间不少于 60S。

  用万用电表检查两电极是否通路(要求约 3 至 18Ω);检漏。

    

×  

12、搅拌时有摩擦声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

说明摩擦力较大,由此而产生的热量也较多,使结果偏大(数值)。

  

13、本实验中,那些为体系?

那些为环境?

  

答案:

氧弹、内筒、水为体系;夹套及其中的水为环境。

  

14、压片时,压力必须适中,片粒压的太紧或太松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案:

片粒压的太紧,使燃烧不完全,结果偏小(数值)。

  片粒压的太松, 当高压充氧时会使松散药粉飞起, 使得真正燃烧的药品少了,  结果偏小(数值)。

  

15、写出萘燃烧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答案:

C10H8(s)+12O2(g)→10CO2(g)+4H2O(l)  

16、水桶中的水温为什么要选择比外筒水温低?

低多少合适?

为什么?

  

答案:

为了减少热损耗,因反应后体系放热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使体系与环境的温度差保持较小的程度体系的热损耗也就最少,低一度左右适合,因为这个质量的样品燃烧后体系放热大概会使内筒的温度升高大概两度左右,这样反应前体系比环境低一度,反应后体系比环境高一度,使其温差最小,热损耗最小 

17、充气太少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

燃烧不完全,结果值偏小。

18、在燃烧热测定实验中,哪些是体系?

哪些是环境?

有无热交换?

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答:

体系:

内筒水,氧弹,温度计,内筒搅拌器。

环境;外筒水

实验过程中,由于对流和辐射,存存在热消耗。

采取措施

(1)量热计上方加盖,减少对流;

(2)外筒内壁和内筒外壁皆镀成镜面,减少热辐射

溶解热的测定

1.如何用本装置测定液体的比热?

 

答:

测量出一个过程中液体温度上升的值和此过程吸收的热量,便可得出液体热容。

采用本装置将液体加热到高于室温的温度后冷却,再将体系加热到某高于室温的温度,记录下加热的时间及电流值,重复几组实验。

由于已知待测液体的质量和加热电阻的电阻值,通过𝐼2𝑅𝑡=𝑐𝑚∆𝑇,以液体温度变化值为横坐标,加热的热量为纵坐标,进行直线拟合。

拟合直线的除以𝑚即为溶液的比热。

当然,由于需要温度的准确值,需知到每格代表的温度数。

 

2.如果反应是放热的如何进行实验?

 答:

可采取这样的方法:

所用的仪器装置和流程大体不变,只是先加入样品,溶液升温,待溶液温度下降图线走平稳后再用电加热升温,之后再冷却,然后重复实验,仍可用上述公式来计算溶解热,不过这个过程时间较长。

 

3.温度和浓度对溶解热有无影响?

如何从实验温度下的溶解热计算其它温度下的溶解热?

 

答:

温度和浓度都有影响,因为溶解热是溶解过程中微观上,固态晶体的溶解、与水分子的作用(水合)、扩散(稀释)的总效果,所以温度和浓度都会影响到以上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以及相应的热效应。

通过基尔霍夫公式可用一个温度下的热效应求另一个温度下的热效应,只需知道定压热容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4. 如何用本装置测定液体的比热?

 

答:

对于液体来说,温度对等压热容的影响很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认为𝐶𝑝为常数。

将待测液体温度调整到室温附近时,再将体系在保温杯中加热到某高于室温的温度,记录下加热过程当中的时间、及恒定电流的电流值。

同时对一已知的比热的物体进行相同操作,对比可得其比热。

重复做平行实验数组。

由温度变化格数与加热时间及电流比可得其比热。

 

5. 如果反应是放热的如何进行实验?

 

答:

需要已知待测液体的比热,可以通过在空气中冷却的办法,记录下散失的热量,相当于硝酸钾试验中热补偿法的反作用。

 

6. 温度和浓度对溶解热有无影响?

如何从实验温度下的溶解热计算其它温度下的溶解

热?

 

答:

温度和浓度都有影响,对于固态晶体的溶解、在水合,形成水化膜、扩散时有差别,所以温度和浓度都会影响到以上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以及相应的热效应。

浓度过大时,溶液由于活度的影响,导致溶解和稀释时溶解热改变。

 

由基尔霍夫公式可以借助定压热容的变化,从一个温度求另一个温度下的热效应。

 

 

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绘制

1.若蒸馏时仪器保温条件欠佳,在气相到达平衡气体收集小槽之前,沸点较高的组分会发生部分冷凝,则T—x图将怎么变化?

答:

若有冷凝,则气相部分中沸点较高的组分含量偏低,相对来说沸点较低的组分含量偏高了,则T不变,x的组成向左或向右移(视具体情况而定)

2.平衡时,气液两相温度是否应该一样,实际是否一样,对测量有何影响?

答:

不一样,由于仪器保温欠佳,使蒸气还没有到达冷凝小球就因冷凝而成为液相。

所以要多沸几次,力求凹槽内的液体组成接近气相平衡组成。

3.样品混合液测定时,可以粗略配置不同乙醇体积分数的溶液,为什么?

答:

因为实验中只需要得到同一温度下气相和液相的组成,在配制溶液的时候,不需考虑具体的比例。

4.平衡时,气液两相温度应不应该一样?

实际是否一样?

怎样防止有温度的差异?

答:

平衡时气液两相温度应该一样。

不过实验时,由于传热升高温度的问题,会使系统过热,而气液两相温度出现差异。

5.样品混合溶液时,可以粗略配制不同乙醇体积分数的溶液,为什么?

因为实验只要测不同组成下的沸点、平衡时气相及液相的组成即可。

体系具体总的组成没必要精确。

①若蒸馏时仪器保温条件欠佳,在气相到达气体收集小槽之前(图3-5),沸点较高的组分会发生部分冷凝,则T-x图将怎样变化?

 

答:

会导致气相冷凝效果较差,T-x图上移。

 

②平衡时,气液两相温度应不应该一样?

实际是否一样?

怎样防止有温度的差异?

 

答:

两相温度应该一样,但实际是不一样的。

通过调整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能较好得减小温度的差异,一般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溶液下1/2较好。

 

③样品混合液测定时,可以粗略配制不同乙醇体积分数的溶液,为什么?

 

答:

因为实验只要测不同组成下的沸点、平衡时气相及液相的组成即可。

体系具体总的组成没必要精确。

 ④收集气相冷凝液的小槽体积大小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为什么?

 答:

有影响,气相冷凝液的小槽大小会影响气相和液相的组成。

 ⑤阿贝折射仪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答:

不能测定强酸、强碱等对仪器有强腐蚀性的物质。

 ⑥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

A.影响温度测定的:

温度计的插入深度、沸腾的程度等; 

B.影响组成测定的:

移动沸点仪时气相冷凝液倒流回液相中、测定的速度慢等

 

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①什么叫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什么叫正常沸点?

液体的沸点与外压有何关系?

 

答:

在一定温度下,纯液体与其自身的蒸气达到气液平衡时,蒸气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该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当饱和蒸汽压等于外界压力时,液体开始沸腾,此时对应的温度称为沸点。

当饱和蒸汽压恰为101.325kPa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正常沸点。

 ②本实验方法能否用于测定溶液的蒸气压?

为什么?

 

答:

不可以,因为在纯液体的测定中,液体会随温度的升高而蒸发,如果是溶液,其溶剂挥发后浓度将会改变。

不同浓度的溶液其饱和蒸汽压不同。

 

③等压计U形管中的液体起什么作用?

冷凝器起什么作用?

 

答:

U形管中的液体用于观察系统的压力与大气压是否相同,以及封闭液体,防止气体进入AB管。

冷凝器用于回收U形管中蒸发出来的液体,避免抽干。

 

④怎样从数字式低真空测压仪的示数得到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答:

饱和蒸汽压=低真空测压仪的示数+大气压 ⑥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防止空气倒灌?

 

⑤能否在加热情况下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漏气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

不能。

加热过程中温度不能恒定,气-液两相不能达到平衡,压力也不恒定。

   漏气会导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体系内部压力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无法达到平衡,从而造成所测结果不准确。

⑥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防止空气倒灌?

答:

若出现空气倒灌,则汽液平衡时,B管液面上方的气体不只是待测液体的蒸气分子,还含有空气,则此时测得的压力并非蒸气压。

 

⑦实验时抽气和漏入空气的速度应如何控制?

为什么?

 

答:

气压调节应缓慢并控制U型管通过气泡的速度至一个一个气泡通过。

(容易使BC管的水蒸干?

) 

1.在停止抽气时,若先拔掉电源插头会有什么情况出现?

 

答:

会出现真空泵倒灌。

 

2. 能否在加热情况下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漏气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

不能。

加热过程中温度不能恒定,气-液两相不能达到平衡,压力也不恒定。

 

  漏气会导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体系内部压力的不稳定,气-液两相无法达到平衡,从而造成所测结果不准确。

 

3. 压力计读数为何在不漏气时也会时常跳动?

 答:

因为体系未达到气-液平衡。

 4. 克-克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才适用?

  

答:

克-克方程的适用条件:

一是液体的摩尔体积V与气体的摩尔体积Vg相比可略而不计;二是忽略温度对摩尔蒸发热△vapHm的影响,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可视其为常数。

三是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5. 本实验所测得的摩尔气化热数据是否与温度有关?

 答:

有关。

 

6.本实验主要误差来源是什么?

 

答:

装置的密闭性是否良好,水本身是否含有杂质等。

1.本实验在测向环己烷加异丙醇体系时,为什么沸点仪不需要洗净、烘干?

 

提示:

实验只要测不同组成下的沸点、平衡时气相及液相的组成即可。

体系具体总的组成没必要精确。

 

2.体系平衡时,两相温度应不应该一样?

实际呢?

怎样插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在溶液中,才能准确测得沸点呢?

 

提示:

两相温度应该一样,但实际是不一样的,一般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溶液下1/3较好。

 3.收集气相冷凝液的小槽体积大小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为什么?

 提示:

有影响,气相冷凝液的小槽大小会影响气相和液相的组成。

 4.阿贝折射仪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提示:

不能测定强酸、强碱等对仪器有强腐蚀性的物质。

 5.讨论本实验的主要误差来源。

 

提示:

影响温度测定的:

温度计的插入深度、沸腾的程度等;影响组成测定的:

移动沸点仪时气相冷凝液倒流回液相中、测定的速度慢等

 

液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1当Fe3+、CNS-浓度较大时,能否用式(3-16)计算FeCNS2+络离子生成的平衡常数?

 

答:

不能。

当Fe3+、CNS-浓度较大时,Fe3+与CNS-生成的络合物组成复杂,而这些不同的络离子的溶液颜色也不同,会影响消光值,从而影响Fe3+、CNS-、FeCNS2+平衡浓度的计算,进而影响平衡常数。

 

②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有无关系?

 

答:

平衡常数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无关,只与温度有关。

 ③ 测定Kc时,为什么要控制酸度和离子强度?

 

答:

平衡常数受氢离子的影响,因此,实验只能在同一PH下进行,故而要控制酸度。

另外,本实验为离子平衡反应,离子强度对平衡有很大影响,所以,在各被测溶液中例子强度应保持一致,实验时,加入硝酸钾就是为了作为辅助介质,控制离子强度一致。

 

④ 测定消光度时,为什么需空白对比液?

怎么选择空白对比液?

 

答:

因为溶液也有吸光度,而且溶液的吸光度会随着波长变化。

如果不用空白溶液校正,扣去溶液的吸光度,则测得的吸光度之会偏大,有较大误差。

一般选用标准溶液或蒸馏水作为空白对比液。

(铁离子溶液本身有颜色,有吸光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