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8024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水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水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水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水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

《水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docx

水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报审表

(编号:

)A-JL-02

合同号:

ZXTJ-2监理单位:

河南高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平顶山中亚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致(总监理工程师)付新生先生:

现报上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工程技术、工艺方案,方案详细说明和图表见附件,请予以审查和批准。

附件:

技术、工艺方案说明和图表

承包商日期

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驻地监理工程师日期

工程管理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工程管理监理工程师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定的意见:

□同意

审定结论:

□修改后再报批

□不同意

总监理工程师日期

附注:

特殊技术、工艺方案要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一般由工程管理监理工程师审批。

由承包商呈报三份,审批后工程管理监理工程师和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各留一份,退承包商一份。

京港澳高速公路驻马店至信阳(豫鄂省界)段

改扩建工程ZXTJ-2合同段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

施工技术方案

 

河南省平顶山中亚路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驻信段改扩建工程ZXTJ-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四年六月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范围………………………………………2

第二章分项工程概况…………………………………………………………2

第三章开工准备情况…………………………………………………………..3

第四章工期安排………………………………………………………………5

第五章施工方案及主要工艺…………………………………………………5

第六章工程创优实施方案……………………………………………………15

第七章质量保证、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措施………………………………17

第八章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项目、频率和方法……………………………21

第九章雨季、冬期施工措施…………………………………………………25

第一十章附图……………………………………………………………………26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1、京港澳高速公路驻马店至信阳(豫鄂省界)工程招、投标文件,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

2、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工程施工规范、试验规程、工程质量评定标准、验收标准,《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本项目设计技术标准。

3、我单位多年从事公路、桥梁工程及高等级公路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管理经验,对本工程现场的调查及公司人员、技术公路、资金等综合情况。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投标文件、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写工作中,严格按设计要求认真执行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安全施工、质量优良。

2、深入推进标准化施工的原则,认真贯彻《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要求,以“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为出发点,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树立行业文明施工形象。

3、保证安全、保障通行、确保施工进度、效益最佳的原则。

4、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各项工序施工中,对于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要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路桥施工中的先导作用。

5、合理安排好现场施工,文明施工,做好环境保护。

二、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1+900-K23+800,位为驻马店市境,为京港澳高速公路加宽扩建,路线走向与老路相同,设互通式分离式立交1处,路线全长11.9km。

为原有路基宽28m双向四车道双侧扩建为路基宽42m双侧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Km/h,原路面横坡为2%,拼宽后的路面横坡与老路横坡一致,改造后的土路肩横坡为4%。

路面结构层自上由下为:

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10cm密级配沥青碎石+同步沥青碎石下封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设计工程量为: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361376m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79971m2。

基层材料为4.5%水泥稳定碎石,7天抗压强度4.5MPa,底基层为4%水泥稳定碎石,7天抗压强度为3.5MPa,施工时应根据以上强度要求,对水泥剂量进行适当调整。

基层压实度要求≥98%,底基层压实度要求≥97%。

现拟定在左半幅K14+848~K15+121段,长278m,做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

三、开工准备情况

(一)技术准备

1、收集相关的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业主对该工程的具体要求,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对标准和规范进行学习;

2、接到设计文件以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3、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核的同时,对沿线进行施工调查。

根据工程特点着重收集下列资料:

3.1交通运输条件及便道布置;

3.2施工设备的运输方法及条件。

4、组织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及相应技术培训,办理开工报告,会同监理单位进行开工前检查;

5、工地试验室进行相关的配比试验与验证及原材料的检验等;

6、测量队进行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密,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放线,做好高程、宽度等测量工作。

(二)水泥稳定碎拌和站建设情况

我标段水稳拌合站拟设置在主线K18+500左侧50m处,该位置基本位于我标段(K11+900-K23+800)中部位置,靠近我标段空心板梁场、混凝土拌合站及项目经理部,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水电充足。

充分利用既有临时征地的特点和现有设施情况,水稳拌合站长159米,宽101米,共计16059m2,水稳拌合站采用24cm砖墙砌筑半封闭围墙,墙高2m,围墙刷涂白漆,坚实、稳固、整齐美观,四角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在拌和站入口设计彩门及值班室。

拌和场区内外规划有生活区、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储料区、运输车辆停放区及洗车池、污水沉淀池、排水系统等设施。

拌和站内在相应位置设置工程告示牌、厂区平面图、安全生产警示牌、安全生产宣传牌、消防保卫牌等,在出入口、拌和楼设置禁止、警告、指令标示,在控制室及拌和楼设置操作规程和主要技术指标,配合比标识牌悬挂于控制室醒目位置。

具体布置详见附图《水稳站平面布置图》。

1、拌和楼的设置

(1)根据工程情况及进度计划,我方在拌合站配置一台山东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WCB-600型拌和机,拌缸长度3米,拌和机产量为600吨/小时,具有微机控制及电子显示装置,材料计量系统采用称重式电子计量微机控制,称重精度为:

水≤±0.5%,骨料≤±2%,水泥≤±1%,计量设备必须经计量监督局标定后方可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不定期复检,确保计量准确。

(2)拌和楼总长45米、宽5米,设立于拌合站西侧。

(3)拌和机目前配置5个集料仓、3个各可储100吨的水泥桶仓。

所有设备改装在设备进场安装时同步实施。

(4)拌和机的集料仓搭设防雨棚并设置料仓隔板,隔板高度1.2米,确保不串料,同时在集料仓顶部设置钢筋焊接筛网,过滤大于级配最大粒径的集料。

在拌合楼上料区侧安装4个喷淋装置,防止扬尘飞散。

2、储料区的设置

(1)拌合站南北走向(与拌和楼冷料仓排列平行)按四档规格材料分隔成4个储料区,各区面积为1500平方米,各区之间采用2.5米高(30cm厚)混凝土墙进行分隔,混凝土搅拌站及梁场也作为备用储料区。

不同集料分层、分类堆放,在各储料区醒目设置材料标识(标识上注明:

料名、规格、产地、收料人)

(2)拌合站储料区和场区道路硬化分为三层:

垫层采用20cm片石,基层采用10cm碎石,面层采用20cm混凝土铺筑。

(3)储料场地设彩钢瓦顶棚,顶棚为轻型钢结构,高8米,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雪等要求。

(4)配备碎石冲洗机和砂子过筛机,保证粗细集料级配准确。

3、工地实验室、办公区、生活区设置

工地试验室及办公住宅区,由于水稳拌合站靠近既有的项目部及工地实验室,所以在其基础上进行完善即可(在拌各场区加建一组生活用房)。

工地试验室主要进行原材料及混凝土强度等及水稳相关试验。

设置标准养护室一间,用于混凝土试件、水稳无侧限试件制取前及养生。

4、场区交通设置

(1)拌合站出入门口设置于拌合站西侧,出入门口宽度为12米,出入门口外即为施工便道。

(2)场区道路进入后由西向东至拌合站南侧,向北通向项目部、中心试验室及办公生活区,场区道路总长度为165米,宽度为6米。

5、拌合站用水设置

拌合站用水分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在拌合楼南侧挖掘一口井作为水源,经检验合格后用于生产。

6、拌合站用电设置

拌合站用电向供电局申请250KV用电,从邻边村上电线杆接入拌合站,在拌合站内靠南侧设立配电箱,供应生活及生产用电。

采用三相交流电,用电线路全部埋于地下,设置三级漏电保护,在配电室、分配电箱和开关箱分别设置漏电保户器,确保用电安全。

同时配置一台PL-330发电机,确保停电状态下能正常生产。

7、其他布置

(1)场区门口南向内10米设立300平方米的办公及生活区,向内35米设立150平方米的停车场,场区门口外设立16米长度的60吨地磅。

(3)拌和站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小于1.5%;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并用M7.5砂浆进行抹面,在拌合站东北侧设置污水沉淀池,排水设施设立于材料隔墙下侧和场区道路旁,雨水、污水经排水设施后汇入沉淀池。

(4)在门卫室门口和拌合楼控制室外放置消防灭火设施。

(三)材料准备

施工前检查各种材料的来源和质量,向试验专监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供货单位必须提交最新检测的正式试验报告。

各种材料都必须在施工前以“批”为单位进行检查,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

对各种矿料是以同一料源、同一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材料为一“批”,对水泥是指从同一来源、同一次购入且储入同一水泥罐的同一规格的水泥为一“批”,材料试样的取样数量与频度按现行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取得建筑材料进场审批表后方可组织材料进场。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的检查项目和频度,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其质量须符合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

1、水泥:

根据设计图纸和投标文件的要求,并报项目公司审批,水泥选用确山产“同力”牌325号散装水泥。

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的检查项目,对水泥按“批”进行抽样试验,其质量须符合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

每批水泥进场必须附有清单,说明厂商名称、水泥种类及数量及厂商的试验证明。

2、粗集料

底基层试验段骨料选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要求石质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表面粗糙的优质石料,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并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冲击性,以确保质量,其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集料压碎值<30%,有机质含量≤2%,硫酸盐含量≤0.25%。

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的检查项目和频度,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其质量须符合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

3、细集料

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杂质并有适当颗粒级配的石屑。

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的检查项目和频度,对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其质量须符合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

4、水

直接采用当地地下水。

(四)施工人员及设备准备

1、选择专业施工队,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要求每个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体现出当代建设者的精神风貌。

针对本工程施工环境和地理条件,教育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和环保意识,组织各工种的岗位培训。

人员安排情况如下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或岗位

学历及专业

工作年限

赵耀辉

47

一级建造师

项目经理

本科

25

王春杰

35

工程师

生产副经理

本科

12

李传东

44

高级工程师

总工

本科

20

葛崇俊

48

工程师

路基工程师

本科

22

安亚彬

49

工程师

路基工程师

本科

23

袁豪杰

40

试验工程师

试验室主任

本科

16

李郧

31

工程师

试验员

本科

7

崔超云

43

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本科

22

刘启民

34

工程师

测量工程师

本科

11

武民乾

41

工程师

计量工程师

本科

18

齐艳胜

40

助理工程师

专职安全员

大专

18

宋群法

34

工程师

专职环保监督员

本科

10

2、调配性能良好的设备运至施工现场,并根据设备配置计划,分批进行检修保养,保证设备完好率。

配备齐全试验测量仪器,并根据检定周期及时送检,确保工程开工前仪器齐全、精确、完好。

机械设备投入情况如下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进场日期

1

水泥稳定土混合料拌和设备

WBC600

1套

2014.03.15

2

水泥稳定土混合料摊铺设备

ABG423

1台

2014.06.20

3

装载机

ZL50

2台

2014.06.20

4

自卸汽车

20T以上

20台

2014.06.20

5

双钢轮压路机

CC522

1台

2014.06.20

6

振动压路机

XS202L

3台

2014.06.20

7

胶轮压路机

XP301

2台

2014.06.20

8

地磅秤

SCS-100

2台

2013.05.15

9

洒水车

6000L

4台

2014.05.15

10

碎石冲洗机

1台

2013.03.10

11

砂子过筛机

1台

2013.03.10

12

拓普康全站仪

1

2013.03.10

13

水准仪S3

2

2013.03.10

(五)混合料配比设计

根据本项目的设计要求,底基层所选定的水泥稳定土结构为以碎石为骨架,水泥为结合料的骨架密实型结构。

7天浸水抗压强度3.5Mpa,水泥参考剂量4.0%,压实度(振动成型试验法)不小于97%。

标准试验及配合比设计我部试验室在监理代表处中心试验室及本项目技术咨询机构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的参与及指导下完成,在开工之前,混合料配合比方案必须经驻地办确认、总监办审核后方可使用。

1、要求标准试验必须按以下步骤进行:

(1)取经过批复的工地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筛分(水洗法),以合格材料进场后多次筛分的平均值为该档材料的级配结果。

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

要求组成混合料的级配应符合水泥稳定粒料级配的规定。

水泥稳定粒料级配

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

31.5

19.0

9.5

4.75

2.36

0.6

0.075

水泥稳定底基层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5

(2)取经过批复的工地实际使用的水泥,按不同水泥剂量分组试验。

底基层水泥剂量按3.5%、4.0%、4.5%三种比例进行试验。

制备不同比例的混合料,用振动成型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3)根据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按要求压实度制备混合料试件13个,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天,浸水一天后取出,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4)水泥稳定碎石7天浸水无侧限平均抗压强度R应满足的要求,本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设计强度为3.5Mpa。

(5)试件室内试验结果抗压强度合格判定按下式计算:

Rd/(1-ZaCv)

式中:

-该组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MPa;

Rd-设计抗压强度,MPa;

Za-保证率系数,高速公路保证率95%,此时=1.645;

Cv-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6)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配合比。

(7)根据最佳配合比做水泥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试验,并通过试验确定应该控制的延迟时间。

2、生产配合比验证

标准试验及生产配合比设计我部试验室在监理代表处中心试验室及本项目技术咨询机构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的参与及指导下完成。

对原材料进行了相关试验,经过取样筛分进行级配合成,结果如下:

混合料合成级配

矿料组成

下列筛孔(mm)的通过率(%)

用量

37.5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19.0-31.5mm

18.0%

100

99.6

14.6

0.5

0.5

0.5

0.5

0.5

9.5-19.0mm

32.0%

100

100

97.1

14.5

0.9

0.7

0.6

0.6

4.75-9.5mm

20.0%

100

100

100

98.4

6.9

1.2

1.0

0.8

石屑

30.0%

100

100

100

100

99.0

63.1

27.4

13.2

合成配比

100%

100

100

81.0

49.5

26.0

18.2

9.6

2.6

级配中值

-

100

100

77.0

48.0

27.0

22.0

11.5

1.5

控制上限

-

100

100

86.0

58.0

32.0

28.0

15.0

3.0

控制下限

-

100

100

68.0

38.0

22.0

16.0

8.0

0.0

我部试验室水泥剂量采用4%进行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延迟时间试验,试验结果见下表:

击实试验结果

项目

试验一

试验二

试验结论

水泥用量(%)

4.0

4.0

4.0

含水量%

4.5

4.5

4.5

振动成型击实干密度g/cm3

2.417

2.419

2.419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7天静压法成型强度试验结果汇总表

水泥

剂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平均值(Mpa)

R0.95(Mpa)

4.0

6.7

6.4

6.2

6.0

6.3

6.4

6.4

6.5

6.3

6.3

6.2

6.2

6.4

6.3

6.1

延迟时间对强度和干密度的影响

延迟时间(h)

0

3

4

5

6

干密度(g/cm3)

2.419

2.391

2.358

2.324

2.288

抗压强度

R0.95(Mpa)

6.1

5.7

5.2

4.1

3.89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级配符合设计要求范围,根据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4.0%水泥剂量强度符合设计及《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延迟时间不大于6小时,具体生产配比为:

水泥用量4.0%,最大干密度(振动成型)2.419g/cm3,最佳含水量4.5%,1#碎石(19.0-31.5mm):

2#碎石(9.5-19.0mm):

3#碎石(4.75-9.5mm):

石屑:

(0-4.75mm)=18%:

32%:

20%:

20%。

(六)施工现场准备

1、落实临时施工设施,进行队伍调迁安置。

2、进行现场平面布置以及各种标牌制作。

3、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确定安全防护和环保措施。

4、选定好机具、设备进场行车路线,确保工程有序进行。

5、施工用电主要采用当地现有电网,个别无法通电的施工点面根据电能需要,适当配备功率相应的发电机组;施工用水利用当地居民用水。

6、施工便道: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修筑临时便道,以方便机械和原材料及时运送至施工现场。

四、计划开工及完工时间

计划开工时间:

2014年06月25日;

计划完工时间:

2014年06月25日。

五、施工方案及主要工艺

试铺路段的施工是工程施工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验证底基层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混合料的技术性质的重要手段;是为决定正式生产提供可靠的矿料配合比、水泥剂量及含水量的基础。

因此我标段高度重视试铺段的施工,要求各级技术人员必须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记录试铺段的真实数据。

1、铺筑试验段的目的:

(1)验证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

1)调试拌和机,测量计量的准确性,确定各料斗的转速流量关系。

2)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

3)全面检查材料和试铺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包括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混合料因时间的延迟而对成型路面强度的影响。

(2)确定一次铺筑的合适厚度和松铺系数(约为1.25~1.35)。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1)混合料配比的控制。

2)混合料摊铺参数,包括摊铺机的熨平板调整、夯锤大小设定、行进速度设定、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

3)含水量的增减和控制方法。

4)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和初压、复压、终压及成型的碾压步骤,确定压路机的数量,压路机类型组合,压路机型号与吨位,压路机振幅、频率与行走速度的组合等。

明确具体的碾压时间,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静压与振压最佳遍数。

5)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6)施工缝处理方法。

(4)确定施工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修订施工组织计划。

(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序,缩短延迟时间,

(6)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

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办法和前后厂的协调方式演练。

水泥稳定底基层试验段施工工艺框图

混合料指标

运输

摊铺

碾压区段

碾压

验收指标

基层:

水泥剂量:

4.0%

最佳含水量:

4.5%

最大理论密度:

2.419g/cm3

混合料外观:

拌和均匀

25T自卸汽车,

摊铺宽度:

7.7m,

摊铺温度:

不低于5℃

压实厚度:

18cm

松铺系数:

1.278

摊铺速度:

1.7-2.0km/min

夯锤频率:

5级

振动频率:

4级

找平方式:

钢丝引导高程

K12+660~

K12+900右幅

初压、复压:

1台振动压路机、1台胶轮压路机各压4遍,共8遍,速度:

2.0-3.5km/h,

终压:

1台双钢轮压路机压2遍,

速度1.5-1.7km/h,

压实度:

≥97%

厚度:

≯-10mm

(钻芯代表值)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钢尺)

纵断高程:

+5、-15mm

(水准仪)

横坡度:

±0.3%

(水准仪)

试铺路段的铺筑,严格按交通部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操作。

在试铺路面的铺筑过程中,我标将请监理工程师一起参加,检查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是否符合要求,观色、取样,并记录试验与检测结果,检查各种技术指标情况,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必须力争一次铺筑成功,使试铺基层成为正式路面的组成部分。

否则应予铲除。

2、下承层检验与施工准备

(2.1)在摊铺前一定要对下承层的高程、宽度、横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