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7894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docx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docx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篇一: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主要奠基人亚当.斯密曾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第一篇第一章《论分工》中举过一个经典的例子,即一个粗工每天最多只能制造20枚针,甚至连一个针也制造不出来,而经过分工后,10个人每天可以制造48000枚针。

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只要能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参与分工,就可以获得利益。

在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今天,斯密的论断在一个国家如何参与国际分工以提升自身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方面依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比较优势依然是世界范围内国际分工的基本原则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地位。

似乎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该学说提出了挑战,但事实证明比较优势学说依然是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

例如战后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一国应寻求差异性产品的规模扩张以参与国际分工,但产品差异性的最终形成归根结底要以比较优势作为基础。

再例如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学说中提出,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离不开基本要素的拥有和可获得性要素的形成,但无论是先天基本要素的优势,还是后天获得的要素优势,依然是以比较优势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依然是一国的比较优势。

二、加工贸易是国际分工的产物

加工贸易,即指一国企业开展对外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加工贸易业务的总称,是指企业全部或部分进口境外原材料、零部件(包括深加工结转上游企业的成品或半成品)经加工增值后再出口境外的一种贸易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相对来说处在和平与发展的环境之中,这为大多数国家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各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分工加剧,加工贸易正是在这一国际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

根据国际分工的相关理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是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准则。

以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在相当一段时期,应集中发展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避免将资源用于不具比较优势、效率较低的行业。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加工贸易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效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促进本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三、中国目前的加工贸易现状

20多年来,我国通过开展加工贸易,扩大了出口,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995年,加工贸易在全国的外贸比重已急剧上升至47%,特别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1999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1844.6亿美元,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3606.5亿美元的51.1%,2001年和2002年,这一比值分别为47%和48.7%,2003年上半年为46.2%。

加工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缺乏高质量、高信誉度品牌等弱点,加速融入世界国际分工体系的步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外资的吸引,改革开放以来至2000年,我国实际吸引外资约3400多亿美元,其中港、澳、台三地投资约占60%,而三地在内地投资的90%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港、澳、台三地集中在加工贸易方面的投资已分别占我国吸引外资的75.7%和78.2%。

二是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管理方法,近年来,机电产品,如飞机、船舶等,尤其是it行业的加工贸易发展很快,以机电产品为例,2002年,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1169.9亿美元,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32.5%,占机电产品出口的74.5%;进口671.4亿美元,同比增长49.5%,占机电产品进口的43.1%。

三是有利于扩大就业,据统计,我国现有加工贸易企业约10万家,吸纳的就业人口大大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市场过剩的矛盾,同时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四是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工贸易发展带来的

上下游关联度的加强及追求原材料本土化以降低加工成本等,无疑给国内相关产业的厂商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江苏省昆山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周边上下游厂家共同形成的“雁行”模式效应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五是有利于地区经济的繁荣,根据2002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前10位地区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山东、辽宁、福建、天津、浙江、北京和河北,而这些地区又基本上是我国区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篇二:

论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摘要:

近几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中已占据半壁江山的重要地位。

事实表明,随着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方式的日益变化,加工贸易越来越成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贸易方式,我国应牢牢抓住这一契机,针对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从指导思想、管理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进一步鼓励、规范和促进加工贸易的全面发展,以提升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关键词:

国际分工;加工贸易

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主要奠基人亚当.斯密曾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第一篇第一章《论分工》中举过一个经典的例子,即一个粗工每天最多只能制造20枚针,甚至连一个针也制造不出来,而经过分工后,10个人每天可以制造48000枚针。

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只要能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参与分工,就可以获得利益。

在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今天,斯密的论断在一个国家如何参与国际分工以提升自身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方面依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比较优势依然是世界范围内国际分工的基本原则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了比较优势的概念,H-O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比较优势学说的地位。

似乎二战后的国际贸易实践对该学说提出了挑战,但事实证明比较优势学说依然是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则。

例如战后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一国应寻求差异性产品的规模扩张以参与国际分工,但产品差异性的最终形成归根结底要以比较优势作为基础。

再例如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学说中提出,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离不开基本要素的拥有和可获得性要素的形成,但无论是先天基本要素的优势,还是后天获得的要素优势,依然是以比较优势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依然是一国的比较优势。

二、加工贸易是国际分工的产物

加工贸易,即指一国企业开展对外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加工贸易业务的总称,是指企业全部或部分进口境外原材料、零部件(包括深加工结转上游企业的成品或半成品)经加工增值后再出口境外的一种贸易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整个世界相对来说处在和平与发展的环境之中,这为大多数国家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各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分工加剧,加工贸易正是在这一国际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

根据国际分工的相关理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是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准则。

以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在相当一段时期,应集中发展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避免将资源用于不具比较优势、效率较低的行业。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通过加工贸易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有效地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促进本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三、中国目前的加工贸易现状

20多年来,我国通过开展加工贸易,扩大了出口,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增强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1995年,加工贸易在全国的外贸比重已急剧上升至47%,特别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半壁江山,1999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1844.6亿美元,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3606.5亿美元的51.1%,2001年和2002年,这一比值分别为47%和48.7%,2003年上半年为46.2%。

加工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缺乏高质量、高信誉度品牌等弱点,加速融入世界国际分工体系的步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外资的吸引,改革开放以来至2000年,我国实际吸引外资约3400多亿美元,其中港、澳、台三地投资约占60%,而三地在内地投资的90%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港、澳、台三地集中在加工贸易方面的投资已分别占我国吸引外资的75.7%和78.2%。

二是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管理方法,近年来,机电产品,如飞机、船舶等,尤其是IT行业的加工贸易发展很快,以机电产品为例,2002年,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1169.9亿美元,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长32.5%,占机电产品出口的74.5%;进口671.4亿美元,同比增长49.5%,占机电产品进口的43.1%。

三是有利于扩大就业,据统计,我国现有加工贸易企业约10万家,吸纳的就业人口大大缓解了我国劳动力市场过剩的矛盾,同时充分发挥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四是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工贸易发展带来的上下游关联度的加强及追求原材料本土化以降低加工成本等,无疑给国内相关产业的厂商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江苏省昆山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与周边上下游厂家共同形成的“雁行”模式效应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五是有利于地区经济的繁荣,根据2002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前10位地区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山东、辽宁、福建、天津、浙江、北京和河北,而这些地区又基本上是我国区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加工贸易是一把“双刃剑”,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加工贸易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出口导向部门与国内大部分产业间存在阻隔现象,发挥加工贸易“溢出效应”带动国内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还不够;二是加工贸易的总体附加值不高,赖以发挥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极易被东南亚、非洲等一些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所取代;三是长期以来加工贸易“遍地开花”和“漫山遍野”的经营格局给海关等部门的监管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加工贸易监管尚存在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走私,不仅造成国家巨额税款流失,还直接影响了国内市场的供求平衡,冲击了国内一些支柱行业和民族工业;四是加工贸易发展势头与海关现行监管模式不相匹配,据统计,全国海关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管理的人员只有3000人左右,而加工贸易企业有10万家左右,且70%的加工贸易海关监管人员仅从事室内单证作业,而实际监管实物的人力严重不足,极易给不法企业“钻空子”。

因此,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及海关加工贸易管理的现状迫切要求从指导思想、管理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进一步鼓励、规范和促进加工贸易的全面发展,并借此良好势头,更好地提升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四、中国在促进加工贸易良性发展过程中应做的努力

1.应积极鼓励加工贸易朝良性方向发展。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1999年12月在苏州的一次全国性加工贸易会议上,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优化存量、控制总量、规范经营、提高水平”的十六字方针,并强调要进一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开展好加工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贸易业务。

从长远看,我国必须不断创新加工贸易业务开展的形式,加大规范加工贸易管理模式的力度,从而确保加工贸易趋于良性方向发展。

2.应不断提升加工贸易的层次。

现状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形式仍然主要以简单、初级加工为主,加工的总体附加价值不高,巴比娃娃在中国的加工附加值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学说中把生产要素分为基本要素和获得性要素,其中后者系需要通过长期投资和后天开发创造出的因素,对于一国比较优势乃至竞争优势的形成更为重要。

因此,中国在发展加工贸易过程中,应注重形式的转向和层次的提高,主动和积极地参与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等项目和产品的加工和国际分工,通过OEM、ODM、分包等方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零部件生产与组装能力,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生产创造条件。

可以说从长期看,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档次与附加值,扶持和鼓励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产业,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向。

3.应有选择的发展加工贸易项目。

因加工贸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已变得日益明显,从国家长远规划出发,应积极鼓励健康、低污染的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限制生产落后、资源浪费、高污染的加工贸易合同的审批,引导加工贸易走上“绿色”之路,这同时也符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

从出口角度看,入世以来,我国部分口岸出口的农产品屡遭欧盟、日本等国家的退运,主要问题就是“绿色壁垒”。

因此,我国应加强对WTO规则、环保立法和贸易措施的研究,帮助企业把握出口产品国际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项目,以促进加工贸易健康有效地发展。

4.应进一步规范加工贸易企业的管理。

“漫山放羊”的格局严重制约了加工贸易的长足发展,也给管理带来了困难。

要想使加工贸易走得好、走得远,就应当积极研究国际惯例做法,学习新加坡等国家将加工贸易由“漫山放羊”向“圈养”集中规范管理转变,划出一定的区域,做到内外有别,从事和不从事加工贸易有所不一样。

自2000年4月27日全国已批准设立38个出口加工区,加工区设立在当地开发区内,区内只设置出口加工型企业、仓储企业和物流等企业,由海关实行封闭、集中和高效监管。

5.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加工贸易管理效率。

我国应加快海关等加工贸易监管部门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的建设,充分发挥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作用,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防止骗取出口退税和逃汇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外经贸经营秩序。

例如,借助部分大型加工贸易企业内部完善的企业管理系统,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对企业实行联网监控,实现加工贸易的电子管理,提高加工贸易的监管效率。

参考文献:

1.(英)斯密(Smith.A.)著,杨敬年译.国富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3.张二震,马野青.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篇三:

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农业的地位

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农业的地位

前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

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1978年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不仅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以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1%人口的奇迹,而且带动和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

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既可能受到国际市场的不利冲击,同时也对国际市场有着巨大影响。

本报告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及结构变化特征;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农业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益以及加入WTO后过渡期的影响;第三部分揭示了中国农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关键问题;第四部分提出了中国农业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体系的战略思路与政策建议。

一、中国农业:

增长与结构变化

(一)农业与中国经济增长

农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1978年,农业仍然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28.1%,吸纳了高达70.5%的就业人口。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1978-2003年间,中国GDP年平均实际增长率达9.4%。

尽管农业部门(4.5%)没有取得工业(11.6%)和服务业部门(10.3%)的高增长率,但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增长,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顺利推进。

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经济向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转型,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也伴随着大规模的结构性转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

到2003年,农业占GDP的份额下降到14.6%,就业份额下降到49.1%。

在外贸结构中,农业出口份额由1980年的26.7%下降到2003年的4.9%,进口份额由33.8%下降到4.6%。

(二)农业增长的绩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农村人民公社和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等体制变革阶段。

1978年以前的人民公社体制以及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严重束缚农民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业结构单一,农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群众积极性,1978-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实际年均增长率达5%,蔬菜水果分别达7.5%、7.2%,而棉花则高达19.3%,远远超过20世纪60-70年代的增长率(表2)。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从长期短

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人均食物占有量大幅增长。

中国农业增长最突出的贡献是解决了近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究竟是什么创造了中国农业增长的奇迹?

许多研究表明,这既包括改革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创新的巨大作用(Fan,1991;Lin,1992),也离不开技术进步的贡献(Huang和Rozelle,1996;Fan和Pardey,1997)。

同时还包括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

(三)结构变化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的推进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肉类产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等的食品需求大幅度增加,农业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

在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5%扩大到2003年的32.1%,水产品由1.6%上升到10.6%,而种植业则由80%下降到50.1%。

作物结构:

农作物面积中,粮食面积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80.3%,下降到2003年的65.2%,而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高价值经济作物面积不断上升,由19.7%增加到34.8%(图5)。

其中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面积逐步下降,而玉米面积随着畜牧业增长对饲料需求的增加略有增加。

经济作物中,蔬菜、水果面积增加比较显著。

畜牧业:

过去单一养猪型的畜牧业逐步转变为多种牲畜和家禽养殖协调发展。

到2003年生猪占畜牧业产值的份额降低到46.7%,家禽份额扩大到占29%,养牛业10%,养羊业5.9%。

(四)食品消费结构

中国不仅解决了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

第一,农村和城镇居民的粮食和蔬菜人均消费量呈明显减少,肉类、水产品消费增加。

如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比1983年减少了45%,农村居民减少14%;城镇居民人均蔬菜消费量下降了29%,农村居民人均下降18%。

城镇居民人均肉类产品消费增加46%,农村居民增加69%。

城镇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增加65%,农村居民增加93%。

第二,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依然较大。

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差距为35.5%(1983年为56%);蔬菜消费差距从1983年的1.3倍缩小到2003年的1.1倍。

猪牛羊肉消费差距由1.9倍缩小到1.6倍。

食油消费差距从2倍缩小到1.5倍,禽肉从3.1倍缩小到2.9倍,水产品从5.2倍缩小到2.9倍。

第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扩大。

1985-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活消费支出差距从2.1:

1扩大到3.4:

1;食品支出占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从57.8%下降到45.6%,城镇居民家庭的食品支出比重从53.3%下降到37.1%(图6);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差距从2.0:

1扩大到2.7:

1(国家统计局,2004)。

二、中国农业与世界贸易体系

(一)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益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农业不仅实现快速增长,结构变化显著,而且逐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加深了与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体化。

与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保持一致,中国农产品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中国农产品出口由1992年的不到113亿美元,增长到2003年的212.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5.8%;农产品进口由53亿美元增加到18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2.3%(表5)。

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欧盟、加拿大、巴西之后的世界第5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除欧盟、美国、日本之外的第4大农产品进口国,对世界农产品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尽管中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升级,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份额呈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13.3%,下降到2003年的4.8%,进口份额由6.6%下降到4.6%。

而在许多贸易伙伴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出口仍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新西兰的商品出口总额中,有59%是农产品,智利达39%,巴西32%,澳大利亚26%,泰国17%,加拿大13%,美国10%。

中国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实绩显示,农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分享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国农产品出口仍然具有重要的外汇贡献。

1992-2003年的12年,中国外贸顺差累计2426.5美元,农产品净出口累计513.3亿美元,占21.2%。

其中,1992年农产品净出口26.2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60%以上,2003年23.5亿美元,占9.2%。

其次,对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乘数2002年为1.66,相当于1美元农产品出口能够额外产生1.66美元的经济活动;每1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近28个就业岗位(程国强,2004)。

表7显示,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占76%以上的份额,而且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对中国农业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农产品进口缓解了农业资源短缺压力,促进了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农业资源配置的优化。

(二)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世界贸易体系?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在较大的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既充分享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利益,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使更多的国家受益。

世界银行的数据表明,2003年中国是除法国外世界上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输入国,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55%,仅次于德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

尽管中国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加,由1992年的15.8%,增加到2003年的19.4%(表9),越来越融入世界贸易体系,但相对整个中国经济而言,农业的贸易依存度并不显著。

从国际比较看,2002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占农业国内增加值的比重只有9.3%,而美国为41.1%、欧盟34%、俄罗斯36%。

其政策含义在于,中国农业增长更多地依赖内生需求,农业资源主要被配置到解决国内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

与此相反,农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的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泰国等,农业贸易依存度则高达99-175%。

这意味着这些国家

的农业部门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促进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这些国家的农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三)农业进一步对外开放:

加入WTO的后过渡期

尽管目前中国农业参与世界农产品贸易的程度相对有限,但实际上,自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对外全面开放市场的壁垒已经基本消除。

尤其是从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