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7859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18’)T34一定是分析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4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

科学社会主义(3’)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辩证法部分

认识论部分

唯物史观部分(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

科学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

专题一唯物论(基本只考选择题)

考点1:

世界与哲学的关系(易考单项选择题)

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例如,哲学是一种世界观。

世界观是哲学。

×

考点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易考选择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根据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能不能同时在一起)。

根据不同回答划分为可知论(有同一性)和不可知论(没有同一性)。

主观唯心:

人的意识决定一切。

Eg.陆王心学/我思故我在

1、唯心主义客观唯心:

神或第三方的意识决定一切。

神主要出现在宗教中,所以只要出现宗教都选客观唯心。

第三方主要指绝对精神、理、数。

2、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

唯心主义有两种情况可知

不可知

考点3: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含义(易考选择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素朴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是物体构成的。

古希腊: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火构成的)

泰勒斯(认为世界是水构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

儒、道、法等六家

※只要题干中说“古希腊人说”或“中国古人说”,就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是原子构成的。

形而上学:

片面、孤立、静止、否认矛盾(这四个特色中任何一个犯了都可以选择形而上学)

全面+联系+运动+承认矛盾=辩证法

※近代形而上学永远不会出中国古人,全是西方的;

考试中看到形而上学就是错误的;

题目中出现“原子”两个字就选形而上学。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区分物质与物体: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即,把所有物体的共性抽象出来就是物质,物质只是一种概念。

考点4: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易考选择题)

⑴人脑

出题点意识产生的条件

⑵参加人类社会实践

Eg.狼孩虽有人脑,但未参加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故不具备意识。

考点5:

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易考选择题)

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①只要物质不要运动,会导致形而上学。

Eg.刻舟求剑。

②只要运动不要物质,会导致唯心主义。

Eg.慧能的树叶和风,其实是心动。

考点6:

运动和静止(易考选择题)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一般结合古诗词出题。

例如,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03年真题)

※考试中注意关键词。

比如定、落、鸣、幽。

考点7:

物质运动与时空(易考选择题)

物质的存在形式是运动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时间:

一维时间的珍贵,一去不复返

空间:

三维

有限性:

当主体是个体时,出题范围是有限性;eg.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时空的特征无限性:

当以群体为单位出题时,考查无限性;eg.人类代代相传,是不灭亡的

相对性:

当以比较形式出题时,考查相对性;

绝对性:

不出题。

考点8: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易考选择题)

恩格斯在他的著作《反杜林论》中反对杜林提出的世界统一于存在,因为存在包括物质和意识。

提出世界统一于物质。

考点9: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易考选择题)

※实践是本部分最重要的一个点(每年都考)唯物论考选择

认识论考分析

出题点:

1、实践的定义: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动物不具备。

直接现实性:

强调“做”这个字的都是直接现实性

2、实践的三个特征自觉能动性:

强调突出“想”的活动

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人的活动,和定义重合,所以不重要

.生产劳动实践: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eg.农民种田、工人修路

3、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处理人与人的关系eg.人脉

科学实践:

不出题

实践哲学定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

时空

物质

运动意识

 

专题二辩证法

※1(一对关系)+2(两个特征)+3(三大规律)+4(四种方法)+5(五种范畴)=15

五种范畴

四种方式

三大规律

两个特征

一对关系

 

※联系+发展=两大特征

考点1:

联系(不出分析题只考选择)

:

1、客观性:

联系不以人的主观臆想所转移

事物内部

出题点:

联系的特征出现过2次万事万物都有联系事物与事物

2、普遍性:

整个世界

(大纲要求背诵)“中介”:

任何联系都有中介(可以是人或事物)eg.父母与孩子间的中介是血缘

3、多样性(10年新增考点,14年考的可能性很大):

特指联系的形式的多种多样,与内容无关。

模拟题:

下列属于直接联系的是:

_AC_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B生产力与哲学C国体与政体

考点2:

事物的永恒发展(易考选择题)……3(三个选择题考点)+1(一个分析题考点)

1、发展的定义: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考查发展和运动的关系

2、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的交替

选择题点合乎历史前进方向

3、新事物的判断标准:

具有远大前途

尊重客观规律

分析题点:

发展的过程性(结合科学发展观出题)

模板:

从两个角度答题

(1)新事物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eg.中国共产党

(2)旧事物退出历史舞台也需要一个过程eg.国民党

考点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易考分析题)

考点4:

矛盾及其两大基本属性(易考分析题)

考点5: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考)考点3-9: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考点6: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易考分析题)

考点7:

矛盾分析方法(易考分析题)

考点8:

量变质变规律(易考选择题)

考点9:

辩证否定观(易考选择题)

(1)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

地位: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作用: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四大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遇到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这个原理回答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内外因原理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对立|统一

斗争性同一性

相互排斥相互分裂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有条件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原理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普遍性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方法论:

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遇到启示、作用、影响、意义这四个词,从方法论角度答题

原理不同事物存在的矛盾不同

特殊性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矛盾不同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通过个性表现。

※eg.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两次飞跃”答题,用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③内外因原理内因:

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事物发展方向

eg.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夸大了外因的作用

外因:

外部矛盾,外交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影响事物发展方向

※结合中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出题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④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次矛盾)

原理主要矛盾:

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次要矛盾:

影响事物的发展方向

方法论: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个点,重点抓主要矛盾)

(2)量变质变规律

1、量变的两种形式数量的增减

次序的变动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阶段性、局部性)

3、地位: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

4、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新增考点

※当看到时间和年代,用总的量变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当看到空间和地点,用总的量变中的局部性部分质变

(3)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否定观)

分析题模板:

作用: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1、否定之否定是一种自我否定

2、否定之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3、否定之否定也是发展的环节

4、否定之否定是扬弃,即批判的继承

※当遇到“前进性”、“曲折性”(2012年十八大多次提及)字眼时必须用否定之否定规律。

考点10: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五种范畴)

第一,原因和结果

因果联系不但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也是确定和不确定的关系。

分析题点:

只要看到“引起”这个词就用因果关系

出题点举例:

地壳运动引发了地震,在这一对关系中,因果是确定的,不能

选择题点:

颠倒(地震不能引发地壳运动)。

但地震可以引发核泄漏,这里地震又

变成了因。

所以,在一对关系中因果是确定的,在多对中是不确定的。

第二,必然性和偶然性…………频繁考点

出题点1、必然性即确定性;偶然性即不确定性

2、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

3、只要必然不要偶然会导致机械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又会导致宿命论;

只要偶然不要必然会导致准意志论。

第三,可能性与现实性(不出分析题)

区分可能性和现实性(标准是发生还是没发生)

掌握三个区分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标准是现实中有无实现条件)

是指在人类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不可能发生

区分抽象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可能性(标准是现实中条件是否充分)

第四,现象和本质……频繁考点

区分真象和假象真象是正确的反映事物本质

出题点假象是错误的反映事物本质

假象等于错觉?

×假象是现象——客观

错觉是感觉——主观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

第五,内容和形式………09年新增考点,原则上不出题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与内容。

唯一的出题点即形式主义。

考点11:

辩证思维方法(易考选择题)……四种方式

(1)归纳和演绎……最基本的方法

归纳——个性到共性

演绎——共性到个性

(2)分析和综合……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

分析——整体到部分

综合——部分到整体

(3)抽象和具体

感性抽象上升抽象上升理性抽象

(对现象的认识)(对部分本质的认知)(对事物整体本质的认知)

(4)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逻辑=“修正”过的历史

考点12-13:

辩证法的一对关系

考点12:

规律及其客观性(易考分析题)

考点13: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易考选择题)

一对关系: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规律的定义:

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考查规律与联系的关系

选择题点:

2、规律的客观性

※当出现藐视×、创造×、消灭×、认识√、利用√、改造×、改变×这些词,考查人与规律的关系3、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相同处:

都是规律,都具有客观性

主体不同

状态不同

自然规律

自然现象

盲目的、自发的

社会规律

有目的的、自觉的

不同处:

 

分析题点:

如果遇到“建设生态文明”、环保类分析题,必用以下模板:

(1)找问题:

人类没有尊重客观规律,过度发挥主观能动性。

(2)解决方案: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合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专题三认识论

考点1: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易考选择题)

1、实践主体是指具有实践能力的人类。

Eg.植物人丧失实践能力,不是实践主体。

2、多选题点:

实践客体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客体。

考点2:

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易考选择题)

主体客体化=主体对象化主体风格融入客体,成为客体的一部分。

Eg.莫言的

1、相互作用语言思想风格融入其作品中

客体主体化=客体非对象化客体进入主体并成为主体的一部分。

Eg.早餐人吃鸡蛋,鸡蛋进入人的身体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如何区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

主体先动:

主体客体化

客体先动:

客体主体化

2、自然分为天然自然:

人类出现前

人化自然:

人类出现后※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人类世界

3、实践的三个环节(多选题点)第一,确定实践的目标计划或方案;

(大纲要求背诵)第二,运用现实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

第三,对实践活动进行反馈和调节。

考点3:

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辩证关系)……认识论中最重要的分析题点

选择题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念。

分析题点:

为什么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前提、基础。

考点4: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易考选择题)

考点5: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易考选择题)

考点6: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易考选择题)

考点4-6:

认识的来源

解释:

西方哲学中有197种流派,除马克思主义哲学外,还有196种,我们将其余196种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为以下三种,并进行区分:

1、唯心主义先验论

(先天经验)

①否认客观世界主观唯心主义:

天赋与生俱来②承认天赋③否认实践④承认辩证法

客观唯心主义:

天赋神赐予

2、机械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人是机器,是形而上学的看问题

①承认客观世界②否认实践③否认辩证法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①承认客观世界②承认实践③承认辩证法

考点7:

认识发展过程的两次飞跃的关系(易考分析题)

两次飞跃的总共公式:

实践认识实践

(来源)(检验标准)

考点8:

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易考分析题)

第一次飞跃:

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定义: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

特征:

具有直接性、具体性

地位: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低级阶段)

表现形式:

感觉、直觉和表象(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2、理性认识定义:

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特征:

具有抽象性、间接性

地位: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表现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三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3、只要感性认识不要理性认识会导致经验论,导致经验主义;

只要理性认识不要感性认识导致唯理论,导致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4、第一次飞跃的过程:

⑴收集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⑵进行加工整理※十六字方针: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5、选择题点:

区分“感性认识中有理性因素”和“理性认识中有感性因素”

举例,“感中有理”即A和B都是第一次见C,但A举得C很优秀,B却觉得C并不优秀。

“理中有感”即

考点9: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易考选择题)……10年后大幅修改考点

1、理性因素定义:

即人的理性思维

对人的活动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指导、解释、预见

2、非理性因素定义:

即指人的情感、意志、幻想、想象、直觉、灵感、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因素

对人的活动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动力、诱导、激发

考点10: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易考分析题)

第二次飞跃:

理性认识实践

两步走①理性认识付诸于实践

②看付诸于实践的理性认识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第二次飞跃只有获得真理才算成功

考点11: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易考选择题)

反复性考查的是过程;无限性考查的是时间。

考点12: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具体性(易考选择题)

1、真理的定义:

真理即正确的认识

2、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仍有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也具有客观性

引申考点①真理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客观的统一。

×

②反对两种主观真理观第一,马赫主义:

大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第二,实用主义:

有用的就是真理(混淆真理和价值的区别)

3、真理的绝对性的表现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这是绝对性(客观角度)

人有能力认识客观真理(主体角度)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

4、真理的相对性的表现真理在深度上需要深化(纵向)

真理在广度上需要扩展(横向)

真理在进程上需要向前推移10年新增说法

※只要看到恩格斯的人的思维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立刻选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只要真理绝对性不要相对性会导致绝对主义;

只要真理相对性不要绝对性会导致相对主义,相对主义会导致怀疑主义,进而导致诡辩论。

补充:

相对主义、诡辩论、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是三个独立的不同的理论。

Eg.人一次也不能踏入这条河流……相对主义诡辩论

5、真理的具体性原理:

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分析题点)象的、无意义的。

考点13: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与统一(易考分析题)

真理与谬误之间是对立:

真理是正确的;谬误是错误的

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统一:

二者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有条件的)

考点14: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易考分析题)……新增考点

选择题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

主观符合客观

实践的特点:

直接现实性

考点15: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易考选择题点)……新增考点

真理的确定性: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此外再无别的客观标准

真理的不确定性:

历史局限性

补充考点:

1、真理和价值(结合思修部分出题)

(1)真理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

(2)真理是一元的,价值是多元的

(3)真理是统一的,价值是多样的价值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2、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必然王国:

共产主义社会出现之前的所有社会……此岸

自由王国:

共产主义社会……彼岸

在今天,必然是自由的限定和前提条件

总结:

认识论部分的三大重要的分析题点: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真理的特征

 

专题四唯物史论(=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马克思的两大独创唯物史观社会如何发展

人如何发展

剩余价值

考点1: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易考选择题)

选择题点: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在:

(1)在社会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上,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

(2)在人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上,唯物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认为历史是由英雄人物创造的

考点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易考选择题)

1、社会存在定义:

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1.看到”风俗、习惯”就选社会心理

2.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区分看有无阶级性

组成:

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

其中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起决定作用,也是最能体现物质性的内容。

其余两个起影响作用。

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

2、社会意识的组成

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

Eg.意识形态:

有阶级性,如哲学、艺术、宗教、文学、道德、政治等

非意识形态:

无阶级性,如语言、数学、心理学、逻辑学等

考点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易考分析题)

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方面,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另一方面,社会存在的方向决定社会意识的方向

2、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不平衡性)

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历史继承性

客观题或主观题

能动的反作用积极地促进

消极的阻碍

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考点4: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易考选择题)

1、定义:

人改造自然的能力就叫做生产力。

2、组成:

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其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

当问及生产力三因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或生产力二因素:

劳动者、生产资料

科学技术是一般生产力(或称间接生产力)

考点5:

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易考选择题)

1、定义:

人在改造自然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或物质利益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2、组成: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此处可结合毛中特第八章出题: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国企的工资

多种分配方式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私企工资

外企工资

按生产要素分配:

其他未提起的包括分红、股票等都属于此类

考点6: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易考选择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的相互作用表现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当它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它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引申补充:

“1托5”

AB

物质意识…………唯物论

实践认识…………认识论A决定B积极促进

社会存在社会意识B对A有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生产关系…………历史观消极阻碍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考点7: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易考选择题)

1、经济基础:

是指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是一种生产力吗?

×

是一种生产关系吗?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吗?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经济基础

不适应生产力

2、上层建筑的分类思想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

即意识形态

政治上层建筑(核心)政治法律制度eg.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

相关组织设施eg.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政治上层建筑,而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政治法律思想——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政治上层建筑

考点8: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与矛盾运动(易考选择题)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能动的反作用)

当它为新的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推动生产力和整个社会前进的进步作用;

当它为旧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起阻碍生产力和整个社会前进的反动作用。

考点9:

社会形态的内涵及其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易考选择题)……了解性考点

引申考点:

按人类发展进程,分为三大阵营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社会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自由而又全面

多选题考点:

1、从人的发展状况来说,人类的发展经过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以及自由而又全面发展社会。

2、从经济发展状况来说,人类的发展经过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以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