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进万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7278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沼气进万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沼气进万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沼气进万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沼气进万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沼气进万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沼气进万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沼气进万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沼气进万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沼气进万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沼气进万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沼气进万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阳信县农业局

二〇〇七年三月

第一章项目摘要

一、项目名称

阳信县沼气进万家工程

二、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项目负责人:

阳信县农业局位于阳信县阳城四路716号,现有干部职工120余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专业人员35人,设16个职能站股。

近几年来,农业局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技术推广,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003至2005年,连续三年实施了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全县50万亩小麦全部实现良种化、优质化。

2006年,实施了国家玉米良种补贴项目,承担国家“阳光工程”项目。

先后被评为全省“科技推广先进集体”“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单位”。

阳信县被国家农业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先后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

三、建设地点

阳信县水落坡乡、劳店乡、商店镇、阳信镇、河流镇、洋湖乡、温店镇、流坡坞镇、翟王镇

四、建设期限

建设期限为4年。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实施以沼气建设为核心的“一池三改”100000户。

新建“常规水压型”高效沼气池100000个,改厕、改圈、改厨各100000个。

由服务网点配备进出料设备、甲烷检测和维修设备各200套。

六、投资估算及来源

项目建设总投资262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8000万元,自筹18200万元。

七、组织管理

1、成立阳信县户用沼气建设领导小组及户用沼气建设与实施技术指导工作小组。

县政府与项目镇签订责任状,实行量化目标管理,一包到底,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2、以县能源站为技术依托,县农业局和各项目镇抽调高、中级农艺师、充实县、镇、村农村能源技术力量,完善三级技术指导与服务体系,工作人员分片包干,进村入户,加强建设指导和技术服务,保障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

3、实行建设准入管理,施工队伍组织专业建筑队伍承包建设,施工人员必须获“沼气生产工”资格证书,持证上岗,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4、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培训,真正使户用沼气工程成为一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民心工程,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渠道。

八、编制依据

1、《农业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关于申报2007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通知》

2、《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

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及主要内容》

5、《编写2007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方面的要求》

6、其它有关文件和规定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依据和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六中全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战略部署。

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基本特征之一。

开发和节约能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这对农村能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一方面,目前农村居民生活用能仍以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低效燃烧方式为主,制约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并且造成严重的室内外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优质能源,势必进一步加剧农村居民对优质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商品能源供应短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条件差,制约了常规商品能源在农村的推广应用,并且成本高,多数农民难以负担。

因此,要充分利用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村能源产业,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生产、生活节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既缓解国家商品能源供应的压力,又使农民用上优质能源。

以沼气建设为重点,引导农民改圈、改厕、改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把沼气建设成一个大产业。

二、沼气项目的发展现状

沼气建设在我县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七十年代初期国家为了解决农民燃料问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建立了组织机构和技术队伍,开始试点探索建设了大量的沼气池,当时由于结构和工艺所限,存在着产气率低,结壳和沉淀严重,出渣出料困难,劳动强度大,冬季不产气等问题,致使沼气池使用年限短,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基层发展沼气的积极性。

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各地新池型高效沼气池的推广,长期围绕沼气发展出料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由于阳信、惠民、博兴相继实施了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项目,“四位一体”、“猪—沼—果”等生态能源模式突破了沼气池冬季不产气的局面,拓宽了沼气功能,沼气的综合效益得以更好地发挥。

进入21世纪以来,沼气建设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阶段,全市的沼气建设结合当地实际得到了稳步发展,在蔬菜区重点推广了“四位一体”模式,种养结合形成了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的生态模式。

在果树(苹果、梨、桃、枣)种植区重点推广了“猪—沼—果”生态模式,以果园为依托,为果品生产提供优质无公害肥料,提高了果品质量,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发展。

“一池三改”充分尊重群众意见,从实际出发,重点放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上,改厕、改圈、改灶相结合,生态富民家园建设同农民致富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重点在街道整齐,院落布局合理,群众收入较高的村庄建设,使农民逐步达到家庭居住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

据2006年底统计,全市已建成“四位一体”模式481组,“猪—沼—果”模式282组,生态富民家园500户,一池三改3038户,户用沼气池2570个,小沼工程8处,在建大型沼气工程1处,沼气池总数达6879个。

阳信的沼气同全市一样经过了从认识—发展—再认识—再发展阶段,70年代建设了大量的沼气池,在全市起到了带头作用。

三、项目发展的资源条件

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大规模养殖,饲养业取得长足发展,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畜牧百强县。

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动力,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目前,全县大牲畜存栏量21.2万头,猪22.1万头,羊存栏15.2万只,家禽饲养量277.2万只,建有集约化养殖场100个。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县承担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提供了资源保障。

第三章项目发展前景、建设规模

沼气是指各种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在密闭的容器里被各类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叫沼气。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占60%左右)和二氧化碳(40%左右),此外,还有少量的氢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氮气和氨。

一、社会效益

(一)户用沼气投资小见效快回报高。

现在户用沼气技术已很成熟。

一个农户圈养2—3头猪,建个8立方米“三位一体”的常规水压型户用沼气池(出料方便,产气量大),可年产沼气300立方米,基本满足4—5口之家全年生活用能;年可提供沼液400担,沼渣10多立方米,投资在2620元左右。

一年所节省的燃料和电费、施用沼肥使粮食增产等,一个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在800元左右。

除去各级政府的补贴,农户一年就可收回投资。

(二)户用沼气使农民变得勤奋和聪明。

要使一个沼气池全年产气,就必须有足够的原料;而要解决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问题,就需要农民学科学、学文化,提高种植养殖的技术,才能用好“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等生态种植养殖模式。

为此,人们不得不勤奋,不得不上进,不得不聪明。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又进一步调动了他们科学致富的积极性。

(三)户用沼气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将沼气用于温室大棚,不但可以提高棚内温度,还供给了二氧化碳(气肥),促进农作物增产。

可使黄瓜增产36%—69%,菜豆增产67%—82%,西红柿增产92%;沼液浸种可使粮食每亩增产5—10%;沼液用作果树,农作物喷肥,可增强抗病和防冻能力。

将沼气用于储粮,不但减少化学农药的消耗和粮食损失,还解决了粮食储藏中的污染问题。

把沼气用于水果保鲜,可保持水果品质,延长供货时间,提高市场经济价值。

沼渣用于施肥,栽培食用菌,可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无公害产品产量。

这些技术已在江苏省东海涟水得到初步利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四)户用沼气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由于人畜粪便经过沼气无害化处理,消灭了传染源,切断了疫病传播渠道,可以把农村环境卫生问题解决在家居和庭院之内。

同时,利用沼渣沼液,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不但使土壤中的有机质成分提高,农作物病虫害明显下降,也使水体污染的现象得到了控制。

改造了农户的厨房、猪舍、厕所,改善了自然村的道路和村容村貌,发展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提升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下了基础。

二、建设规模

我县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共建沼气池10万个,总投资达26200万元,以建沼气为主,结合改厨、改厕、改圈。

建设生态家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并以沼气为依托,发展多种沼气生态模式:

1、“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是依据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同一块土地上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日光温室大棚有机组合在一起,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建立一个生物种群较多、食物链结构健全、能流、物流较快循环的能源生态系统工程,成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一个新模式。

2、“猪—沼—果”生态模式,“猪—沼—果”能源生态模式,以果园为依托,主要利用房前屋后或果园建设畜禽舍、沼气,构成养殖—沼气—种植经济格局,简单的说,在果园或靠近果园的家院里,建设一个8—10立方米的沼气池,通过养猪的猪粪作为沼气池发酵的原料。

一个沼气池每天所产的沼气可满足3—4口之家的生活用能。

沼液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18种微量元素可作为饲料添加剂养猪,有助于动物营养供给,提高机体免疫力,用沼液、沼渣作肥料,不仅能提高果品的品质,而且能大大降低果品的农药残留。

这种模式适宜在苹果、梨、桃、枣园里建设。

3、“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模式,在农村以户为单元建成一个沼气池,在建沼气池的同时,进行改圈、改厕、改厨即为“一池三改”目的是通过沼气池对人畜粪便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处理,产生沼气、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料。

每户在猪圈下面建一个容积8—10立方米的强回流沼气池,沼气池与猪圈、厕所相联通,每户单设厨房,厨房内配套建设燃气灶台,厨房四周墙壁贴1.5米高的白瓷砖墙围或粉刷白石灰,燃气灶管线等设施配套齐全,每户单设厕所与猪圈分离,与沼气池相联通,厕所四周墙壁贴1.5米的瓷砖墙围或用水泥抹墙壁,猪圈建在沼气池上面,冬季建成太阳能暖圈。

通过建设“一池三改”型户用沼气池,所产沼气可以替代柴草、煤炭或液化气烧水做饭,干净又省钱。

4、“一池二改”户用沼气模式,一池二改的主要内容为改厕、改厨,即建一个沼气池,对原有厕所、厨房进行改造,原理同“一池三改”。

5、生态富民家园模式,生态家园富民模式是整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建设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能源生态模式工程。

从农民最基本的生活单元内部着手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土地、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形成农户基本生产生活单元内部能流和物流的良性循环。

生态家园模式是沼气池建设与农村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与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省柴节煤灶和小风电相配套,该模式的利用可实现家庭居住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

该模式的利用,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等问题,优化了农民的生活环境,特别是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的配套使用,让农村群众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干干净净的生活。

6、“猪—沼—酒”能源生态模式,其具体做法是在院内建一个10立方米以上的沼气池,在沼气池上建猪圈,冬季在猪舍上盖棚,猪粪便入池发酵,沼气做酿酒的燃料,酒糟喂猪,改变过去用粮食直接喂猪的习惯,增加了一道酗酒工序,实现了粮食多次转化利用,大大降低了养猪成本,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链,既增加了经济效益,改善了环境,又转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以户为单元的“猪—沼—酒”庭院生态经济模式,使养殖与加工生产与生活多业结合,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多层次利用,改善了庭院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转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能源、环境、经济、生态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7、大型沼气工程,主要是100立方米以上的沼气池,用于大型、中型、小型养殖场,集中处理粪便,建有气柜,为农户配送沼气,重点解决养殖场的污染问题。

三、建设标准

(一)设计依据

1、《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标准图集》(GB/T4750—2002)

2、《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质量检查验收标准》(GB/T4751—2002)

3、《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GB/T4752—2002)

4、《农村家用沼气管理设计规范》(GB/T7636—87)

5、《农村家用沼气管理施工安装操作规程》(GB/T7637—87)

(二)沼气池建设工程质量标准

建设容积为8—10立方米,池型“常规水压型”,采用“单砖漂拱”工艺。

设计要求科学合理,方便美观;使用要求达到自动进料,配备自动或半自动出料装置;工程质量要求符合《农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质量检验验收标准》(GB/T4751—2002)及相关工程技术质量规范。

(三)“改圈”工程质量标准

圈舍要与沼气池连通,圈舍向进料口保持一定倾斜面,粪便自流入池,水泥地面,混凝土预制板圈顶,露天部分冬季采用塑料薄膜采光保温,雨天防止雨水流入沼气池。

(四)“改厕”工程质量标准

改建厕所不少于2平方,厕所要干净卫生,与沼气池、猪圈科学组合,一体设计,一体建设。

要求安装蹲便器或溜槽,粪便自流入池,有条件的要建设沼液循环冲刷式厕所。

(五)“改厨”工程质量标准

厨房改造要洁净明亮,采用新式节能炉灶,灶具、沼气调控净化器、输气管道等安装规范美观并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砖垒灶台,瓷砖贴面,地面硬化,墙壁四周1.5米以下贴瓷砖,1.5米以上刷白,顶棚吊顶。

第四章建设条件

一、建设条件

(一)自然环境条件

阳信县地处鲁北黄泛平原,东南与滨城区为邻,东与沾化县接壤,北与无棣县接壤,南距济南140公里。

阳信县地理位置优越,205国道、滨大高速路过县境,交通十分便利。

阳信县境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呈现倾斜,微坡起伏,形成了缓岗、浅洼、微坡相间三大地貌类型。

本项目拟建村地势均较高,且较为平坦。

(二)气候气象条件

本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适宜,四季分明。

1、气温

年平均气温12.2℃

极端最高气温40.1℃

极端最低温-21.5℃

采暖期为119天。

2、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66%

3、年平均降雨量599.1mm

年最大降雨量600—700mm

降雨主要在7、8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8%,达310.0mm。

4、风

年平均风速3.36m/s

年平均最大风速21.3m/s

年最多风向 西南风 频率12%

次主导风向 偏东风 频率8%

5、积雪

最大积雪深度 23.0cm

6、蒸发量

年均蒸发量1118mm

7、冻土最大冻土深度47.0cm

8、日照

年平均日照时间2752.5h

(三)交通运输条件

205国道、滨大高速路过县境,县城与各乡镇之间均有公路相通,距省会济南14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二、项目区选址原则、建设地点

根据《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和《通知》精神,本项目在地点选择确定时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

逐级传达、村内公示后,由农户提出申请,填写《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农户自愿申请表》,进行筛选确定。

2、相对集中连片,发酵原料充足的原则。

要求选定的项目镇相对集中,项目村沼气入户率不低于50%,项目户发酵原料相当于3头猪单位以上的养殖量。

3、经济实力相对强,具有相应资金自筹能力的原则。

要求所选项目镇、村、户不仅群众建池积极性高,而且还要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和资金自筹配套能力。

4、技术规范、综合建设的原则。

根据群众申请意愿,按照沼气池规范设计、规范建设与改厕、改圈、改厨同步进行。

根据上述选址原则和要求,项目建设选址确定为水落坡乡、劳店乡、商店镇、阳信镇、河流镇、洋湖乡、温店镇、流坡坞镇、翟王镇854村100000户。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估算依据

《2006年第二批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单元投资标准》

《山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

《山东省安装工程综合定额》

《滨州地区材料预算价格》

阳信县示范池建设投资参考价格

当地材料现行价格及设备询价

现行投资估算的有关规定

二、投资标准及说明

根据估算依据和况算结果,执行下列综合单位投资标准:

1、沼气池投资1160元/个;

2、灯、炉具280元/户;

3、改厕180元/户;

4、改圈650元/户;

5、改厨350元/户;

6、进出料设备、检测和维修设备由服务网点筹资解决,不列入本项目投资。

合计每户“一池三改”2620元。

三、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新建“一池三改”100000户,总投资26200万元。

根据项目要求和实际,本项目资金筹措采取下列途径解决:

1、申请国债投资8000万元;

2、自筹18200万元。

详见附表一:

沼气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第六章项目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户用沼气工程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冯一江任组长,县财政局局长、县农业局局长、县发改局局长、县畜牧局局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和项目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资金配套、人员物资调配、实施方案审定及项目建设实施的检查、督促、指导工作。

农业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付组长,能源站和有关站股长及能源技术管理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建设与实施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技术路线和操作规程的制定、管理和检查指导。

县政府与实施镇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量化目标管理,一包到底,项目镇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2、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以县能源站为技术依托,县农业局和各项目镇抽调高、中级农艺师,充实县、镇、村农村能源技术指导力量,完善三级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体系,工作人员分片包干,进村入户,加强“一池三改”建设指导和技术服务,保障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

3、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职业准入制度

沼气池建设和“三改”安装,实行职业准入管理,施工队伍组织专业建筑队承包建设,按合同管理,实行包建设、包质量、包建后服务。

施工人员必须获得“沼气生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确保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

4、广泛宣传,加强培训

通过广播、电视媒体和举办培训班、专题讨论等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技术培训活动,利用外地先进经验和本县示范池建设的典型实例,充分宣传发动,让“一池三改”建设的意义、效益、前景达到家喻户晓,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科技素质,使户用沼气工程成为一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全民工程,成为引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渠道。

二、保障措施

1、建立公开招标采购制度。

对户用沼气灶具及配件等关键设备和项目建设需要的水泥等主要原材料进行公开招标采购。

招标活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2、建立合同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技术服务等依法订立合同。

各类合同明确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处罚条款以及双方权利、义务,严格合同管理。

3、建立项目公示制度。

所有项目都建立项目公示栏,对建设任务、资金补助、物资分配等情况进行公示,接受村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4、建立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建立项目资金专用帐户,专帐专管、专款专用,严格任何单位和个人截留、挪用项目资金。

5、加强监督管理。

县农村能源站要加强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组织专门人员驻村入户,监督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中标单位按照合同供应设备和做好售后服务。

6、实行档案卡管理和编号标志管理。

严格按照农业部要求,订制项目户档案卡片,对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档案卡一式2份,分别由建池农户和县能源站保存。

在建池同时,同步在设施上刻上编号、建设时间等永久性标志,以便检查验收和建后跟踪服务。

7、加强项目信息化管理和汇总上报管理。

配备网络管理设备,严格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定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项目进展和已完成项目的档案资料,为上级部门信息公布提供保障。

8、配套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

根据项目户的分布状况,配套建设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购置进出料设备、甲烷监测和维修设备,搞好建设、安装、监测和维修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行。

第七章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

一、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4年,即2007年至2010年,2007年开始实施运行。

二、进度安排

1、2007年完成20000个沼气池建设;

2、2008年完成20000个沼气池建设;

3、2009年完成30000个沼气池建设;

4、2010年完成30000个沼气池建设;

5、2010年开始100000个沼气池全部投入使用。

第八章财务评价

一、产品成本分析

经估算生产期内项目年均总成本费用5691.3万元。

其中固定成本2113.65万元,变动成本3577.65万元,详见附表二:

沼气工程成本效益估算表。

二、产品销售收入及利润估算

本项目2010年共建成沼气10万个,沼气供气量4500万立方。

生产期年均综合收入13725万元,年均利润8033.7万元。

详见附表二:

沼气工程成本效益估算表;

附表三:

沼气工程项目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九章结论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解决农村脏、乱、差和畜禽粪便随意堆放的现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产、生活质量,杜绝各类流行疾病的发生;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作物品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同时,可缓解我县能源日趋紧张的状况,推动循环型农业发展和资源节约型农业建设,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附表一

沼气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序号

项目

投资额

1

建设投资

26200

1.1

建设投资静态部分

26200

1.1.1

建筑工程

23400

1.1.1.1

沼气池投资

11600

1.1.1.2

改厕

1800

1.1.1.3

改圈

6500

1.1.1.4

改厨

3500

1.1.2

设备购置

2800

1.1.2.1

灯、炉具

2800

1.1.3

安装工程

1.1.4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1.5

基本预备费

1.2

建设投资动态部分

1.2.1

涨价预备费

1.2.2

建设期利息

2

流动资金

3

项目投入总资金

26200

单位:

万元

指标名称

单位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2027年

20年

合计

20年

平均

沼气投入使用个数

20000

40000

70000

100000

沼气供气量

万立方

900

1800

3150

4500

沼气建设及供气成本

万元

1244

2488

4354

6220

113826

5691.3

固定成本小计

万元

462

924

1617

2310

42273

2113.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