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促成小学数学心动课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6717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如何促成小学数学心动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如何促成小学数学心动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如何促成小学数学心动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如何促成小学数学心动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如何促成小学数学心动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如何促成小学数学心动课堂.docx

《浅析如何促成小学数学心动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如何促成小学数学心动课堂.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如何促成小学数学心动课堂.docx

浅析如何促成小学数学心动课堂

浅析如何促成小学数学心动课堂

 

显周小学吴晓波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注重高效课堂的促成。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氛围,要让学生享受课堂,享受幸福,从而达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根据学生需要,创设舒适的教学情境

我们先来听这样的趣事:

国内某一流大学中文系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发现正在上小学的孙子的语文教材中一首古诗的注释错了,就给孙子纠正,第二天上课,教师讲这首诗,孙子兴冲冲地举手指出这个问题,不料老师兜头一盆冷水:

只有书上的答案是唯一正确的。

孙子马上遭到班上学生的耻笑,此后,孙子再也不听爷爷的了。

这说明什么呢?

老师不是回答学生所需要的,更是一味地崇拜教材,一味地相信权威。

这是新课程理念下不提倡的。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将数学知识直观化、情境化,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数学课充满情趣及活力,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掌握数学知识。

在教学《比的认识》时,我拿出一瓶同学们常喝的早餐奶问学生:

“这种早餐奶的标签写道奶及纯净水的比是7:

3,请同学们讨论一下‘7:

3’说明了什么?

”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趁机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工厂要配制这样的早餐奶1000升,需要奶和纯净水各多少升呢?

”学生们的情绪更高涨了。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交流,对学生的诸多解题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随后我指出今天学习的新的解题方法——按比例分配,顺利进入教学。

这样的教学,学生人人动脑、个个参及,带着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投入到学习中去,确保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教师为辅,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

如今的课堂就是要给学生所想、学生所需的知识,就是要让学生心动、让学生手动、让思维牵动的高效课堂。

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例如:

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们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同学们情绪高涨,思路各异,有的小组竟然用了五、六种画圆的方法,如用圆规画圆;把圆形物体放在本上沿着它的边画圆,用绳子和铅笔画圆;用图钉、绳子和铅笔画圆等等。

在用绳子和铅笔画圆时,中间的学生按住绳子,其余同学用接力的方法把圆完整,还有的转不动笔就干脆转本子。

应该说:

只有在课堂教学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促成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三、师生互动,课堂让学生心动

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把、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就是:

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才是心动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也就是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课堂。

四、心动课堂只有表扬和鼓励,没有批评和责备

我曾经在班级做了一次调查,问在课堂上你如果回答错了,你希望得到老师的什么话?

有98%的人说希望老师鼓励我。

你最不喜欢听到老师的什么话?

有100%的学生说“你真笨,你太令人失望了”等到之类的话。

从这次调查中可以说明学生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或鼓励的,而不是批评的话语。

那么心动的课堂就只能有表扬和鼓励,即是你要批评一个同学,语言要高明或者委婉一些。

在心动的课堂教学中,表扬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了张扬,反之会抑制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扼杀他们的激情。

因此课堂要对学生的现在,学生的未来负责。

布卢姆说: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是的,教学其实就是一门艺术,就是看哪个能让学生和你团团转,及你共同分享成功和喜悦。

总之,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要有心灵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心灵的领会,要让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分享知识的快乐,是一种体验生活的愉悦,是一种人随课堂而动,课堂因有学生而精彩。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学反思

执教者:

吴晓波

《新课程标准》强调: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及应用的过程。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人性化数学课堂,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活动中感悟、再创造中理解、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让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展示自我的殿堂,让学生在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课之所以是教学的难点,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材知识及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在导入新课环节就紧紧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我们班的人数这个准确数到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引入新课。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去教”。

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选取教学的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生必定倍感亲切,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了。

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

你在哪见过或听过?

利用课件说明:

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时,就用近似数。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

这堂课通过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

班级人数、学校总学生数、科技节活动过程中查询过的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

从学生找出“大约、达、近”等一些词可以看出:

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

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

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

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

 

2011-10-30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执教者:

吴晓波

昨天,我教学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备课时把握了知识的前后联系,考虑到小学阶段对整数笔算乘法的最高要求是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

因此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是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我想只要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加上恰当的利用迁移,学生肯定会很快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具体在教学时,我是这样进行的:

   1、重温旧知,学习迁移。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例题,我在一上课就设置了两道题:

45×12,145×2(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并强调先估后算的习惯。

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把新旧知识作对比,找出新旧知识的差异及联系,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数学课堂创设思考、交流空间。

在探索笔算乘法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估一估,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竖式运算,有了课前的“温故”和我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己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思考及合作交流得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

并且让学生试说出算理,我适时板书。

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探索笔算方法,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学生经历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得出过程,体会了计算的用处,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 注重展示学生出现的错例,加深新知识印象。

在课堂练习中,尽量寻找学生出现的错例,并及时展示,由学生自己评讲、纠正,老师加以点评。

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清晰算理。

   尤其在教学时,我觉得竖式的书写很重要,在课上就重点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

我在教学板书时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相同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效果却并不明显,所以错误还是很多。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追究根底我觉得:

   在教学中虽然强调了“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这个算理,但是学生的计算结果却错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有对错现象。

所以在课后我马上做了补救,让学生领会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数的每一位表示多少个十,因此要及十位上的数对齐。

 

2011-11-8

 

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一)

执教者:

吴晓波

教学内容:

P50的例3、例4及P51的“课堂活动”和练习十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

2、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难点:

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

l+2+3+…+99+100=()。

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

他是怎么想的?

你能算吗?

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入手。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3:

113+96+87

(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

(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情况:

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

问:

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b.生答:

113+96+87=96+(113+87)

问:

你是怎样想到的?

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

(3)揭示课题:

学生小结:

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

(板书:

关键“凑整”方法:

“用运算律”)

2.基本运用:

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57+8257+62+138

(1)独立完成。

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

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A、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B、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

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3)议一议:

482-159+18怎样算简便?

3.凑整训练: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

因此要正确迅速地作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36283

1597253。

47164

317403

4.教学例4:

200-108-42

(1)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2)反馈——板书整个计算过程。

(3)请同学们当小老师,说说为什么可这样做?

根据什么?

(4)算一算:

175-36-643600-1800-1200

三、自主训练

1.做P51上面的课堂活动。

2.发展训练:

老师出给高斯的题目怎样算?

1+2+3+4+······+99+100

=(1+100)+(2+99)+…十(50+51)

=101×50

=5050

四、总结

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

关键是什么?

2、综合运用计算律进行计算,你有何感觉?

注意:

当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