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认识表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6701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案认识表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认识表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认识表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认识表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认识表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教案认识表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数学教案认识表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认识表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教案认识表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docx

数学教案认识表一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数学教案-认识表_一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1、树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行为习惯。

2、经历活动过程,初步认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整实数。

3、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小朋友,你们平时喜欢看什么动画片?

今天老师做一次你们喜欢的蓝猫朋友,他带来了你们喜欢的动画片。

(龟兔赛跑图片) 

二、认整时时刻

提问:

它们所跑的路程一样吗?

它们所用的时间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让认识钟面的小朋友介绍一下钟面上有什么?

(显示钟)

短的一根叫时针,表示走到几时;长的一根叫分针,表示走过多少分?

看看乌龟是几时到的呢?

(显示)小兔子是几时到的?

(显示)(小组讨论:

看整时时刻的方法)

小组汇报看整时时刻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分针指着12,时针的时刻就是几时。

(过了几天,森林里正好举行运动会,小兔子又跟乌龟分在一组,跑了一会儿,小兔子一看,后面的小乌龟影子也没有了,又想休息了,一想不对,上次正因为我骄傲了,所以没比过乌龟,这次我不能骄傲了,还是继续吧。

出示小兔子到的时刻(显示)和小乌龟到的时刻(显示)。

让学生说说小兔子是几时到的?

你是怎么看的?

乌龟是几时到的呢?

你是怎么看的?

下一组是小猪比赛,咦,小猪呢?

瞧几时了,小猪还在睡觉?

(出示钟面)小朋友你们是几时起床的?

(让学生说说)你们又是几点睡觉的呢?

请你在钟面上拨出来再说说。

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自己拨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间你干什么?

(显示)

平时我们除了看钟可知道时间外,还可以看什么知道?

看看下面这三个时刻,你发现了什么?

像电子钟显示的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指名说)

冬季运动会的第二个比赛项目是动物找过冬的粮食。

三、教学大约几时

吃好晚饭,蓝猫抬头一看跳了起来,说:

”不好了,快到了,我得回去主持《蓝猫三千问》了。

”(出示大约8时的钟面)

那你知道蓝猫的节目是几时开始的?

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

像这样快到8时我们可以说成”大约8时”。

教师再拨出一个8时刚过的钟面,(显示)让学生说说,这个钟面上大约是几时?

像这样8时不到一点点或8时刚过一点点,我们都可以说成:

”大约8点。

练习:

出示三个钟面,问:

”小朋友,刚才蓝猫修理店接待了三位顾客,它们的钟都坏了,你知道它们的钟是什么时间坏的?

四、巩固练习

1、捉迷藏。

蓝猫一看,原来是没电池了。

换上了电池,时针和分针又嘀嘀嗒嗒地走了起来,还神气的说:

蓝猫你有本事找到我们吗?

(出示三个钟面)看看是谁躲起来了?

躲在那里了?

请小朋友把它画出来。

教师注意第一个钟面上画时针时的长短,若有错误及时纠正。

2、快乐的星期天

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你们想和我一起过一个星期天吗?

下面就跟我来吧。

(跟着做模仿动作)电脑显示:

几时起床?

(6时)穿衣服洗脸吃早饭,看几时了(7时)骑自行车,到了公园,大约几点(大约8时)进了公园,先跑步,再打羽毛球,休息一下,几时啦(9时)到了读英语的时间,拿出一本英语书。

咕噜咕噜肚子饿了,一看大约几时了?

(大约11时)吃饭了。

吃好饭,划着小船荡啊荡,慢慢睡着了,一觉醒来几时了?

(大约2时)拿起画笔画啊画,画好了,太阳下山啦,几时啦?

(4时)你是怎么看的?

(指名说)马上背上东西骑上自行车回家。

到家一看几时啦?

(6时)为什么有两个六时?

让学生讨论得出,一天有早上的六时和晚上的六时,时针在钟面上走2圈。

(电脑显示)

3、蓝猫的星期天安排的多好啊,小朋友,你们会帮自己安排

 

 

生2:

两个都是9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师:

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呢?

生3:

我知道,因为一天,时针要走两圈,所以有两个9时。

师小结:

小朋友说得真好,对了,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9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

[评析:

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要在钟面上每天转两圈,所以一天中有两个9时,拓展了学生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师: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刻干什么吗?

生1:

小红7时起床。

生2:

早上,妈妈叫小红起床。

生3:

小红在早上7时起床。

师:

那你是几时起床,又是几时睡觉的?

在钟面上拨出来,并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

活动。

师:

我们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师:

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生:

动手拨小闹钟。

师:

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课中操。

[评析:

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

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并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

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3、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用这种钟表表示时刻外,还能用什么表示时刻呢?

生:

用手表。

生:

用电子表。

(电脑出示3个时刻)

师:

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时刻,你发现了什么?

生1:

都表示5时。

生2:

一个是钟,一个是手表,一个是电子表。

生3:

我发现前两个都是用分针时针表示的,第三个是用电子表显示的。

师:

仔细观察,电子表是怎么显示时间的?

生:

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左边是几就表示几时,右边是几,就表示几分。

师:

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们奖励给他一块奖牌。

说的非常好,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当两个点的左边是几,同时,两个点的右边是两个0,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

像电子表显示的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1:

电话显示器上。

生2:

电视上。

生3:

手机上。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9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题一  统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93~94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准备:

统计图、统计表、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全班每个人都喜欢什么动物呢?

今天就请你做个小调查。

2、出示动物,学生进行收集数据的过程。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

3、提出明确要求:

用你喜欢的方法,要让每个人看清楚喜欢这些动物的各有多少人。

4、学生活动。

二、探索新知:

1、展示学生刚才初步统计的结果。

(1)用数字表示的。

(2)用学生的名字表示的。

(3)用圆圈表示的。

(4)用画对号的方式表示的。

(5)用写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

2、揭题:

小朋友们,知道吗?

刚才你们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统计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3、发统计图和统计表:

根据你刚才收集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实践活动

(调查全班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物)

统计表:

(学具卡片)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

统计图:

(学具卡片)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鼠     梅花鹿  河马

4、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

(1)通过小朋友们的统计,你能发现什么?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三、总结:

1、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统计解决,你能说一说吗?

2、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利用课间调查一下班里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板书设计:

                                          统计

    统计表: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

统计图: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鼠    梅花鹿   河马

课后小记:

课题二  练习

教学内容:

完成练习十七的2——4题。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 小组互相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

2、 展示几份。

二、 练习:

练习十七

1、 第2题。

(1) 看图,明确题意。

(2) 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

(3) 完成统计表及问题。

(4) 集体订正。

2、 第3题:

计算。

(1)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 集体订正答案。

3、 第4题:

调查本班每一位同学最喜欢什么交通工具。

4、 思考题:

用   、  、      三张卡片,可以摆出6种排法,

例如:

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境图)、小棒若干。

教学设计

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突出加几十与加几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

2.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新授

1.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境图。

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括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

画外音:

老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a.数学书有多少本?

b.语文书有多少本?

c.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

d.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

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a.学生独立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

线组分别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

◆35+3

◆30+8

◆35+30

◆8+3

b.哪几个算式的计算已经学过了?

得数是多少?

(30+8=38,8+3=11)

[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些问题可能与本课无关。

为了节省时间,让每组各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然后集体识别其中已学过的计算,口算出得数。

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需探究的两道式题上来。

]

c.35+3、35+30得多少?

先独立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d.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计算方法。

请各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发言,屏幕上出现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摆5根小棒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

35根、36根、37根、38根。

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先算5+3=8,再算30+8=38。

◆用点数的方法算:

35、36、37、38。

[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

需要借助直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