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单元设计黎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6702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单元设计黎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平面构成单元设计黎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平面构成单元设计黎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平面构成单元设计黎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平面构成单元设计黎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单元设计黎芳.docx

《平面构成单元设计黎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构成单元设计黎芳.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面构成单元设计黎芳.docx

平面构成单元设计黎芳

《平面构成》

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系(部)艺术设计系

教研室广告教研室

教师黎芳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本次课标题:

项目1点、线、面构成设计

单元标题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和特征

授课班级

普专广告15-1班

普专广告15-2班

上课

时间

周月日第节

上课

地点

综合楼5楼教室

上午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学生能理解:

1点、线、面构成要素的基本理论知识2点、线、面构成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3具备点、线、面构成的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创新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

2.具备点、线、面构成的设计能力;

3.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1.掌握点、线、面构成要素的基本理论知识;

2.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的特征;

3、掌握点、线、面构成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任务与案例

任务1.各种点、线、面构成作品欣赏与分析;

任务2.进行点、线、面构成设计;

任务3.制作草图;

任务4.进一步修改草图;

任务5.设计定稿;

任务6.作品装裱

重点

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

1.面的构成设计

难点:

1.点、线、面组合构成设计

解决方法:

A.教师示范和个别指导

B.课外临摹巩固强化提高。

C.网络资源利用

参考资料

教材:

《平面构成》

参考资料:

《图形创意》、《构成艺术》

工具与材料

教学设备:

画桌、投影仪;

学生用具:

素描纸、铅笔、橡皮、美工笔、小刀、双面胶

序号

步骤名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

课内/课外

1-1

经典作品欣赏

1.展示点、线、面构成作品;2.讲解点、线、面构成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展示作品,

集中讲解基本理论知识,组织讨论点、线、面构成设计的重点和方法步骤

欣赏作品,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讨论点、线、面构成设计的方法步骤

40′

课内

1-2

进行点、线、面构成设计

1.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布置任务:

设计制作点、线、面的构成

学生个人设计制作完成

30′

课内

1-3

画出草图

1.根据在所掌握的知识画出构成草稿图2.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3.启发创新思维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进行草图设计

30′

课内

1-4

修改设计草图

1.进一步提高自主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2.掌握设计技巧。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逐个修改

进行草图的修改

10′

课内

1-5

设计定稿

1.学生做细节调整与修改2.提高对造型的夸张、变形等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最后敲定草稿图

进行设计定稿

40′

课内

1-6

作品装裱

1.辅导学生装裱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学生个人制作完成

10′

课内

课后

体会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本次课标题:

项目1基本形的设计

单元标题基本形态的创造与组合

授课班级

普专广告15-1班

普专广告15-2班

上课

时间

周月日第节

上课

地点

综合楼5楼教室

周月日第节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学生能理解:

1点、线、面构成要素的基本理论知识2点、线、面构成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3具备点、线、面构成的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创新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

2、具备基本形态的设计能力;

3、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1.掌握基本形态创造与组合的基本理论知识;

2.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的特征;

3.掌握基本形态创造与组合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任务与案例

任务1.各种基本形态创造与组合构成作品欣赏与分析;

任务2.进行基本形态创造与组合构成设计;

任务3.制作草图;

任务4.进一步修改草图;

任务5.设计定稿;

任务6.作品装裱

重点

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

1.基本形的设计

难点:

1.基本形组合构成设计

解决方法:

A.教师示范和个别指导

B.课外临摹巩固强化提高。

C.网络资源利用

参考资料

教材:

《平面构成》

参考资料:

《图形创意》、《构成艺术》

工具与材料

教学设备:

画桌、投影仪;

学生用具:

素描纸、铅笔、橡皮、美工笔、小刀、双面胶

序号

步骤名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

课内/课外

1-1

经典作品欣赏

1.展示基本形态的创造与组合构成作品;2.讲解基本形态的创造与组合构成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展示作品,

集中讲解基本理论知识

欣赏作品,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40′

课内

1-2

进行基本形态的创造与组合构成设计

1.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布置任务:

设计制作基本形态的创造与组合的构成

学生个人设计制作完成

30′

课内

1-3

画出草图

1.根据在所掌握的知识画出构成草稿图2.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3.启发创新思维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进行草图设计

30′

课内

1-4

修改设计草图

1.进一步提高自主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2.掌握设计技巧。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逐个修改

进行草图的修改

10′

课内

1-5

设计定稿

1.学生做细节调整与修改2.提高对造型的夸张、变形等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最后敲定草稿图

进行设计定稿

40′

课内

1-6

作品装裱

1.辅导学生装裱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学生个人制作完成

10′

课内

课后

体会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本次课标题:

项目1重复构成的设计

单元标题各种构成形式设计(规律性骨骼)

授课班级

普专广告15-1班

普专广告15-2班

上课

时间

周月日第节

上课

地点

综合楼5楼教室

周月日第节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学生能理解:

1重复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2重复构成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3具备重复构成的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创新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

2、具备重复构成的设计能力;

3、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1.掌握重复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2.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的特征;

3.掌握重复构成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任务与案例

任务1.各种重复构成作品欣赏与分析;

任务2.进行重复构成设计;

任务3.制作草图;

任务4.进一步修改草图;

任务5.设计定稿;

任务6.作品装裱

重点

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

1.重复基本形设计

难点:

1.重复构成设计

解决方法:

A.教师示范和个别指导

B.课外临摹巩固强化提高。

C.网络资源利用

参考资料

教材:

《平面构成》

参考资料:

《图形创意》、《构成艺术》

工具与材料

教学设备:

画桌、投影仪;

学生用具:

素描纸、铅笔、橡皮、美工笔、小刀、双面胶

序号

步骤名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

课内/课外

1-1

经典作品欣赏

1.展示重复构成作品;2.讲解重复构成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展示作品,

集中讲解基本理论知识

欣赏作品,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40′

课内

1-2

进行重复构成设计

1.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布置任务:

设计制作重复构成

学生个人设计制作完成

30′

课内

1-3

画出草图

1.根据在所掌握的知识画出构成草稿图2.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3.启发创新思维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进行草图设计

30′

课内

1-4

修改设计草图

1.进一步提高自主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2.掌握设计技巧。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逐个修改

进行草图的修改

10′

课内

1-5

设计定稿

1.学生做细节调整与修改2.提高对造型的夸张、变形等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最后敲定草稿图

进行设计定稿

40′

课内

1-6

作品装裱

1.辅导学生装裱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学生个人制作完成

10′

课内

课后

体会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本次课标题:

项目1近似构成的设计

单元标题各种构成形式设计(半规律性骨骼)

授课班级

普专广告15-1班

普专广告15-2班

上课

时间

周月日第节

上课

地点

综合楼5楼教室

周月日第节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学生能重理解:

1近似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2近似构成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3具备近似构成的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创新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

2、具备近似构成的设计能力;

3、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1.掌握近似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2.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的特征;

3.掌握近似构成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任务与案例

任务1.各种近似构成作品欣赏与分析;

任务2.进行近似构成设计;

任务3.制作草图;

任务4.进一步修改草图;

任务5.设计定稿;

任务6.作品装裱

重点

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

1.近似构成基本形设计

难点:

1.近似构成设计

解决方法:

A.教师示范和个别指导

B.课外临摹巩固强化提高。

C.网络资源利用

参考资料

教材:

《平面构成》

参考资料:

《图形创意》、《构成艺术》

工具与材料

教学设备:

画桌、投影仪;

学生用具:

素描纸、铅笔、橡皮、美工笔、小刀、双面胶

序号

步骤名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

课内/课外

1-1

经典作品欣赏

1.展示近似构成作品;2.讲解近似构成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展示作品,

集中讲解基本理论知识

欣赏作品,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40′

课内

1-2

进行近似构成设计

1.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布置任务:

设计制作近似构成

学生个人设计制作完成

30′

课内

1-3

画出草图

1.根据在所掌握的知识画出构成草稿图2.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3.启发创新思维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进行草图设计

30′

课内

1-4

修改设计草图

1.进一步提高自主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2.掌握设计技巧。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逐个修改

进行草图的修改

10′

课内

1-5

设计定稿

1.学生做细节调整与修改2.提高对造型的夸张、变形等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最后敲定草稿图

进行设计定稿

40′

课内

1-6

作品装裱

1.辅导学生装裱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学生个人制作完成

10′

课内

课后

体会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本次课标题:

项目1渐变构成的设计

单元标题各种构成形式设计(规律性骨骼)

授课班级

普专广告15-1班

普专广告15-2班

上课

时间

周月日第节

上课

地点

综合楼5楼教室

周月日第节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学生能重理解:

1渐变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2渐变构成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3具备渐变构成的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创新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

2、具备渐变构成的设计能力;

3、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1.掌握渐变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2.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的特征;

3.掌握渐变构成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任务与案例

任务1.各种渐变构成作品欣赏与分析;

任务2.进行渐变构成设计;

任务3.制作草图;

任务4.进一步修改草图;

任务5.设计定稿;

任务6.作品装裱

重点

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

1.渐变构成基本形设计

难点:

1.虚实渐变设计

解决方法:

A.教师示范和个别指导

B.课外临摹巩固强化提高。

C.网络资源利用

参考资料

教材:

《平面构成》

参考资料:

《图形创意》、《构成艺术》

工具与材料

教学设备:

画桌、投影仪;

学生用具:

素描纸、铅笔、橡皮、美工笔、小刀、双面胶

序号

步骤名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

课内/课外

1-1

经典作品欣赏

1.展示渐变构成作品;2.讲解渐变构成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展示作品,

集中讲解基本理论知识

欣赏作品,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40′

课内

1-2

进行渐变构成设计

1.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布置任务:

设计制作渐变构成

学生个人设计制作完成

30′

课内

1-3

画出草图

1.根据在所掌握的知识画出构成草稿图2.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3.启发创新思维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进行草图设计

30′

课内

1-4

修改设计草图

1.进一步提高自主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2.掌握设计技巧。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逐个修改

进行草图的修改

10′

课内

1-5

设计定稿

1.学生做细节调整与修改2.提高对造型的夸张、变形等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最后敲定草稿图

进行设计定稿

40′

课内

1-6

作品装裱

1.辅导学生装裱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学生个人制作完成

10′

课内

课后

体会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本次课标题:

项目1发射构成的设计

单元标题各种构成形式设计(规律性骨骼)

授课班级

普专广告15-1班

普专广告15-2班

上课

时间

周月日第节

上课

地点

综合楼5楼教室

周月日第节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学生能重理解:

1发射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2发射构成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3具备发射构成的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创新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

2、具备发射构成的设计能力;

3、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1.掌握发射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2.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的特征;

3.掌握发射构成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任务与案例

任务1.各种发射构成作品欣赏与分析;

任务2.进行发射构成设计;

任务3.制作草图;

任务4.进一步修改草图;

任务5.设计定稿;

任务6.作品装裱

重点

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

1.发射构成基本形设计

难点:

1.多种点发射设计

解决方法:

A.教师示范和个别指导

B.课外临摹巩固强化提高。

C.网络资源利用

参考资料

教材:

《平面构成》

参考资料:

《图形创意》、《构成艺术》

工具与材料

教学设备:

画桌、投影仪;

学生用具:

素描纸、铅笔、橡皮、美工笔、小刀、双面胶

序号

步骤名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

课内/课外

1-1

经典作品欣赏

1.展示发射构成作品;2.讲解发射构成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展示作品,

集中讲解基本理论知识

欣赏作品,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40′

课内

1-2

进行发射构成设计

1.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布置任务:

设计制作发射构成

学生个人设计制作完成

30′

课内

1-3

画出草图

1.根据在所掌握的知识画出构成草稿图2.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3.启发创新思维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进行草图设计

30′

课内

1-4

修改设计草图

1.进一步提高自主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2.掌握设计技巧。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逐个修改

进行草图的修改

10′

课内

1-5

设计定稿

1.学生做细节调整与修改2.提高对造型的夸张、变形等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最后敲定草稿图

进行设计定稿

40′

课内

1-6

作品装裱

1.辅导学生装裱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学生个人制作完成

10′

课内

课后

体会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本次课标题:

项目1特异构成的设计

单元标题各种构成形式设计(半规律性骨骼)

授课班级

普专广告15-1班

普专广告15-2班

上课

时间

周月日第节

上课

地点

综合楼5楼教室

周月日第节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学生能重理解:

1特异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2特异构成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3具备特异构成的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创新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

2、具备特异构成的设计能力;

3、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1.掌握特异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2.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的特征;

3.掌握特异构成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任务与案例

任务1.各种特异构成作品欣赏与分析;

任务2.进行特异构成设计;

任务3.制作草图;

任务4.进一步修改草图;

任务5.设计定稿;

任务6.作品装裱

重点

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

1.特异构成基本形设计

难点:

1.特异骨骼设计

解决方法:

A.教师示范和个别指导

B.课外临摹巩固强化提高。

C.网络资源利用

参考资料

教材:

《平面构成》

参考资料:

《图形创意》、《构成艺术》

工具与材料

教学设备:

画桌、投影仪;

学生用具:

素描纸、铅笔、橡皮、美工笔、小刀、双面胶

序号

步骤名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

课内/课外

1-1

经典作品欣赏

1.展示特异构成作品;2.讲解特异构成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展示作品,

集中讲解基本理论知识

欣赏作品,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40′

课内

1-2

进行特异构成设计

1.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布置任务:

设计制作特异构成

学生个人设计制作完成

30′

课内

1-3

画出草图

1.根据在所掌握的知识画出构成草稿图2.提高学生设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3.启发创新思维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进行草图设计

30′

课内

1-4

修改设计草图

1.进一步提高自主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2.掌握设计技巧。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逐个修改

进行草图的修改

10′

课内

1-5

设计定稿

1.学生做细节调整与修改2.提高对造型的夸张、变形等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最后敲定草稿图

进行设计定稿

40′

课内

1-6

作品装裱

1.辅导学生装裱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巡视学生完成过程,个别辅导

学生个人制作完成

10′

课内

课后

体会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本次课标题:

项目1对比构成的设计

单元标题各种构成形式设计(半规律性骨骼)

授课班级

普专广告15-1班

普专广告15-2班

上课

时间

周月日第节

上课

地点

综合楼5楼教室

周月日第节

通过本单元的训练,学生能重理解:

1特异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2特异构成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3具备特异构成的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创新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理念;

2、具备对比构成的设计能力;

3、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水平

1.掌握特对比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2.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的特征;

3.掌握对比构成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步骤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任务与案例

任务1.各种对比构成作品欣赏与分析;

任务2.进行对比构成设计;

任务3.制作草图;

任务4.进一步修改草图;

任务5.设计定稿;

任务6.作品装裱

重点

难点

解决方法

重点:

1.对比构成基本形设计

难点:

1.空间对比设计

解决方法:

A.教师示范和个别指导

B.课外临摹巩固强化提高。

C.网络资源利用

参考资料

教材:

《平面构成》

参考资料:

《图形创意》、《构成艺术》

工具与材料

教学设备:

画桌、投影仪;

学生用具:

素描纸、铅笔、橡皮、美工笔、小刀、双面胶

序号

步骤名称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分)

课内/课外

1-1

经典作品欣赏

1.展示对比构成作品;2.讲解对比构成的特征和表现方法。

展示作品,

集中讲解基本理论知识

欣赏作品,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40′

课内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