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备课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5849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备课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备课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备课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备课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备课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备课资料.docx

《《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备课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备课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备课资料.docx

《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备课资料

《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备课资料

一、一周内容概述

  本周我们学习第五单元的《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要了解“序”和“辞”两种体裁的特点,掌握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特别要注意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另外要把握文章的意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并能背诵全文。

二、重点知识概述

(一)、有关“序”和“辞”的文学常识

  序的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还有很像是抒情散文。

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

后来的“史序”都是继承汉代这类序文的传统。

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序不多见,突出的典型为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我们学习的《兰亭集序》即是此种类型。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

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句腰(第四、五字)上,也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

如屈原《离骚》中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正确诵读《归去来兮辞》

  了解辞的体裁特点,对于我们诵读这篇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四句一节的形式没有变,全篇共15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稍长停顿,这样读下来,全篇层次自然清晰。

其次,仍以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节奏整齐,音韵铿锵,亦有悦耳动心之效。

  应注意:

①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如“(既)自以心为刑役”“寓形宇内(复)几时”等。

②“归去来兮”(出现两次)“已矣乎”当作一句读,适当地延长读末字的时间。

③“乃瞻衡宇”以下八句皆四字句,“富贵”两句为五字句,读时节奏应有变化。

(三)、作者以及作品的有关文学常识

《兰亭集序》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住在东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士族出身,曾任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世称“王右军”,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当时正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饮酒赋诗,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

事后王羲之把这些诗汇编成集,即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总述其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兰亭集序》。

因为序文是王羲之用他绝妙的行书书写的,因而成为后世极为推崇的法帖。

《归去兮来辞》

  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世称靖节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曾祖陶侃官至大司马,祖父和父亲也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不过到他时,家境已经没落。

他从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二十九岁出仕,做过几次小官,济世的抱负无法施展,还要降身辱志与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因而行动上仕隐无常。

最后一次做官是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而解职归田。

  他的作品以诗歌为主,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充满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散文《归去来兮辞》写于作者辞官归田之初,人们常把它与诗人的自画像作品《五柳先生传》视为姊妹篇。

(四)、重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理解把握

1、文章中需掌握的词

  映带左右:

映衬围绕。

  列坐其次:

旁边,水边。

  品类之盛:

自然的万物。

  信可乐也:

实在,真。

  悟言一室之内:

坦诚交谈。

  暂得于己:

短暂,一时。

  曾不知老之将至:

乃,竟。

  所之既倦:

往,到达。

  悟已往之不谏:

谏正,劝正。

  知来者之可追:

挽救,补救。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一边……一边。

  审容膝之易安:

觉察。

  委心任去留:

随,顺从。

  感吾生之行休:

将要。

  引壶觞以酌:

端起。

  引喻失义:

援引。

  聊乘化以归尽:

顺应。

  策扶老以游憩:

拄着。

  寻君去就之际:

接近。

  园日涉以成趣:

到。

2、借助手中的资料,结合所学的课文归纳下列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毕、修、引、次、是、行、乘、策

3、词类活用和通假现象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把…看作相等)

  或棹孤舟(名作动,划)

  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天天)

  善万物之得时(形作动,喜欢,羡慕)

  虽趣舍万殊(“趣”通“取”)

4、古今异义

  左右:

古:

常指帝王的侍臣。

      今:

多指左和右两个方面。

  其次:

古:

曲水之旁,即它的旁边。

   今:

次第较后;第二。

  俯仰:

古:

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

今:

低头和抬头,或一举一动。

  觉今是而昨非:

古:

正确,错误。

    今:

判断词,是,不是。

  悦亲戚之情话:

古:

真实,心。

     今:

感情。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如“死生亦大矣”“其致一也”等。

  

(2)省略句:

如“(众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悟言(于)一室之内”等。

  (3)倒装句:

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不能喻之于怀”等。

  (4)被动句:

如“既自以心为形役”。

  (5)疑问句:

如“奚惆怅而独悲”“复驾言兮焉求”等。

(五)、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文章的思路

  《兰亭集序》以叙事为议论张本,故首叙兰亭之会;用“乐”字结住叙事,由是而兴人生之叹;由叹而归结为“死生之大”,点明作序主旨;然后扩展开来,说古人“兴感之由”,论“一死生”“齐彭殇”之妄,最后仍回到说诗集上来。

  《归去来兮辞》的抒情线索,即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

叙事线索,即辞官——归途——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如何度过余生。

2、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兰亭集序》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

    第二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自然段写作序的目的。

  作者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

  《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第一部分(第1段):

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

分两层。

第一层是自责之词。

第二层是自恕自慰之词。

  第二部分(第2、3段):

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

可分三层。

第一层写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况。

第二层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

第三层写诗人在农村的出游经历。

  第三部分(第4段):

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分三层。

前一层紧承上文“吾生之行休”而自问,引起下文,下面两层从正反两个方面自答,表明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

3、文章的语言特点

  《兰亭集序》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十六个字将兰亭四周的景色,渲染了清幽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

“引以为流觞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将宴会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出来,也表现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等名句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

文章写景、叙事、抒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风格自然清新。

  《归去来兮辞》虽采用楚辞的体式,但作者能自出机杼,不受楚辞中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种淡远潇洒的风格。

如作者辞官是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但文中并无片言只语涉及官场中的黑暗情形,如文中写田园生活的乐趣,看起来都是一些极为平常的细节,但又处处显示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情。

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三、难点知识剖析

《归去来兮辞》

1、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只是归隐田园的欢乐?

应如何理解?

  一方面反映陶渊明恬适宁静的生活情趣,平和的田园生活让他心情舒畅,自由的乡野万物令他感到赏心悦目,妙趣横生,陶渊明为找到了身心的归所而欢欣鼓舞。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作者为以上的获得付出了埋葬青年时代“大济苍生”的梦想的代价,在抛弃让他彻底失望的官场时,他也告别了自己昨日的梦想。

所以陶渊明一面痛下决心“归去”,一面要安慰自己“奚惆怅而独悲”。

当他饱览山川秀色时,焉知一朵“无心”出岫的云不会令误入“迷途”的作者触景伤怀;当他在遁世的隐居生活中怡然自得时,有时也要用琴和书来“消忧”。

这位自认“寓形宇内复几时”的诗人,需要忍受因调整失落的心理、重新为理想和现实定位而带来的痛苦,尽力说服自己乐天知命,“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总之,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露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

2、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

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

  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

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过陶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

在前面介绍陶渊明创作题材时曾提到过,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归去来兮”“已矣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这些句子表明诗人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诗人回归田园,崇尚自然,这里“自然”指人的质朴真实、率性而行的本性。

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真我”,不一味趋同,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从字里行间我们不也体味到济世不得的痛苦与回归田园的无奈了吗?

  因此,本文陶渊明的思想感情,既有回归田园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和忧伤,应有完整的认识。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一篇篇佳作传唱千古。

在这些优美的篇章中,无数的文人墨客以他们各自独特的人文情怀,不仅向世人道出了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还展示着他们迥异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观念。

其中,王羲之与陶渊明是我们所熟知的东晋名士,他们都胸怀锦绣,最终又同样遁离官场,寄情自然,但他们的人生境界、山水观念和创作目的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心为形役与形为心役

  “心为形役”与“形为心役”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

前者指人的内心完全被功名利禄、人生得失所驱使,丧失了自我的内心追求。

后者指维护心灵世界的纯净高洁,使心情舒畅愉悦,使精神健康自由。

  在东晋那人心虚哗浮躁、物欲极度膨胀的特定年代里,虽然与醉生梦死、追求享受的同时代其他人相比,王羲之有着更为卓异的生命感悟,但其人生境界仍然没有超出“心为形役”的层面。

他素无廊庙之志,“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晋书王羲之传》),而且出身高贵,家庭富有,无衣食之忧,本不该违心逆志,栖身仕宦,但他却长期未能摆脱官场的束缚,直到永和十一年五十岁时才称病去官。

王羲之几十年宦海生涯,坎坷曲折的仕途之路,无不是“心为形役”。

兰亭集会时,他逸兴遍飞,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是他刚感到“信可乐也”,又立刻想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悲哀于“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忧愁之感顿生,为生命短暂、人生得失而忧虑,同样是“心为形役”。

去官之后,他“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求仙问道,幻想长生不老,且叹曰:

“我卒当以乐死。

”此时他的人生志向消磨殆尽,陷入了及时行乐的低俗之中,人生境界尚不及兰亭集会之时。

  陶渊明则不同,他步入仕途,一为“大济苍生”,二为口腹之忧。

前者是崇高理想,远大志向,后者实属无奈之举。

在断断续续十几年的仕途生涯中,他对折腰事人、仰人鼻息深感屈辱和厌倦。

他发现人生的痛苦,莫若心灵受形体的役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质性自然的人被这种痛苦折磨得日夜难安,终于再也无法忍受,逃脱官场,摆脱了形体上的束缚,从此栖心田园,再不出仕,保持了心灵的高贵和尊严。

“归去来兮”之后,他“引壶筋以自酌”何其自在!

“抚孤松而盘桓”,何其悠闲!

“乐亲戚之情话”,何其幸福!

他追求的自然铸成了物我两忘境界;他创造了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心灵骚站与精神家园

  王羲之与陶渊明虽然同样寄情山水,但一个把山水当作“骚站”,一个把山水当作“家园”。

不同的山水观念,形成了人与山水的不同关系。

  王羲之的山水是“心灵骚站”。

在《兰亭集序》中,他极力描绘了会稽山水之美,沉浸于美景之中,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悦之情。

于“天朗气清”之时,游目骋怀,欣赏着“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享受着“惠风和畅”“曲水流筋”,心中感到无限快意!

但他虽然爱悦山水,却没有真正走进去,融入自然之中。

“足以极视听之娱”,说明他登山临水,只是为了满足感官享受;“足以畅叙幽情”,说明他赏山鉴水,只是为了获得禅玄理趣。

甚至,因为只把山水当作骚站,他面对青山秀水感叹“信可乐也”的时候,想到的竟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对生命易逝的大悲哀始终难以释怀。

山水虽美,他心里还是“惘惘不甘,忽忽若失”。

这秀美的山水只不过是他的“心灵骚站”而已。

  陶渊明的山水是“精神家园”。

在《归去来兮辞》中,他细致描述了田园生活之美,抒写了融入大自然的陶然之乐。

“目丐庭柯以怡颜”,家园的一草一木都让他心旷神怡;“园日涉以成趣”,熟悉的地方照样天天能看到风景;“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山水成了他日常生活的必需;“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诗人摆脱了现实人生的困惑与虚幻,回到了生命本原的大地,回到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当高高兴兴地徜徉在“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的路上时,陶渊明目光明亮、心灵洁净,在大自然鲜泽的阳光下看到了无限的光明和梦想。

他的山水简洁明净,他的生活简单真诚,无论怎样艰难的境遇都改变不了他充实宁静的心态,无论怎样恶浊的阴霆,都不能掩盖他精神家园的月亮。

正是这宁静淡然的精神境界,使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极力推崇陶渊明为天地间第一高士。

  三、追求不朽与美化生命

  “立言”以名扬后世,受人景仰,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的内在动力。

王羲之创作《兰亭集序》同样如此。

他对兰亭集会的成果《兰亭诗集》和自己的《兰亭集序》十分珍惜,渴盼着它们能够在暗淡的尘世涂上会稽山间的一叶苍翠,向悠悠历史长河溅进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

在《兰亭集序》中,他感叹人生苦短、老之将至,意图之一就在于借人生之有限,衬文章之无穷。

兰亭会后,他兴致勃勃地泼墨挥毫,“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就是希望这些作品传之后世,因为对自己写作才能的自信,他预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陶渊明则不然。

他说自己“常著文章自娱”(《五柳先生传》),其中的“自娱”就是创作目的。

他赋诗作文,既不为传之不朽,名扬后世,也不为“遍干诸侯”,求其赏识,而是借诗文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借以美化自己的生命。

换言之,创作在他那里已经成为具有美学品位的生命存在形式。

《归去来兮辞》就是这种文学主张的最佳代表。

“实迷途其未远”,欣幸自己抽身之早;“审容膝之易安”,表达乐天知命中的随缘心态;“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则生动准确地写出了他表达胸臆的方式,“舒啸”也好,“赋诗”也罢,都是人生诗意的流淌。

  总之,王羲之与陶渊明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在人生境界、山水观念和创作目的上也迥然不同。

而相同的是,他们同样对后世文人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都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归宿,正是因为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酣畅淋漓地展示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加上他飘逸矫健的笔法,筑起了我国书法艺术领域中的一座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陶渊明归去来兮,不为五斗米折腰,淡泊自然是他心中崇高的艺术境界,为此竖起了后世文人崇尚山水自然、诗风质朴清新的一面大旗,气韵激荡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