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562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x

《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docx

最新高中地理第4单元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学案鲁教版必修2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1.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点、城市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基本原则。

(重点)

2.结合具体案例,掌握交通运输线、点建设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重难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

教材整理1 交通运输线

阅读教材P93至P96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类型

铁路、公路和水运航道、航空线、管道等。

2.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长期以来是最重要因素,现在影响已经减弱。

(2)社会经济因素:

影响越来越重要。

(3)技术因素:

一直重要。

3.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步骤

(1)预测运输需求及分布。

(2)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和路线等级标准。

(3)确定线路的路径及走向。

教材整理2 交通运输站点

阅读教材P96至P99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类型及地位

交通线上的火车站、汽车站、港口、机场等,是交通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

3.港口

(1)概念:

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面积,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2)区位因素

水域条件

航行条件

停泊条件

陆域条件

筑港条件

腹地条件

(3)影响经济价值的因素主要有: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腹地等。

4.交通枢纽

(1)单一交通枢纽。

(2)综合交通枢纽:

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衔接的地区,是运输网中的心脏。

教材整理3 城市交通网

阅读教材P100至P101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因素:

自然、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

2.布局原则

(1)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2)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

(3)要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用地情况,构筑不同的道路系统。

(4)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合理规划主干道路,减少工程量。

(5)应考虑城市环境和保护城市风貌的要求,并且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以及与地铁工程等结合的需要。

3.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

4.

正误判断:

(1)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可以忽略。

(  )

(2)汽车站多位于道路交会处,站内设施完备。

(  )

(3)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可以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  )

【提示】 

(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自然因素的重要性在逐渐下降。

但自然因素的优劣会影响到投入成本的多少,而且自然条件恶劣对后期的维护也会造成深刻的影响。

(2)× 汽车站因汽车运量较小,行动灵活,停靠比较方便,货物装卸可不在车站内进行,故汽车站内设备较简单。

(3)× 城市环境污染物的来源不仅有城市交通工具,还有工厂生产及居民生活等,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可以缓解城市环境污染,但不能解决。

[合作探究·攻重难]

 交通运输线

(教师用书独具)

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贯穿山东半岛,线路西端起自山东省会济南市,终到青岛市,线路全长307.9公里。

2015年12月,济青高铁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有望于2018年底建成通车。

届时,济南至青岛最快一小时就可抵达。

探讨:

济青高铁的选线需要充分考虑哪些自然因素?

【提示】 地形、气候、地质条件等因素。

探讨:

济青高铁修建过程中的许多平原路段采用高架桥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节约耕地,避免影响原有地面交通。

探讨:

济青高铁的修建为什么需要科技条件支撑?

【提示】 高铁工程复杂,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

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路的基础因素,其影响逐步减弱。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地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交通运输线路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始终是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保障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1.中巴铁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读下图,完成

(1)~

(2)题。

(1)修建中巴铁路难度比较大的原因是沿线地区(  )

A.连接内陆与太平洋,工程量大

B.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C.有印度河流经,洪涝灾害频发

D.气候高寒,冻土广布

(2)中巴铁路修建将给喀什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扩大经济辐射范围 ②缩短出海距离 

③增加能源通道 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图中颜色深浅变化大,而且深颜色集中面积大,所以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中巴跨国铁路工程量大,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有印度河,虽有洪涝灾害,但不会影响铁路。

气候高寒,冻土只是一部分。

(2)题,中巴铁路的修建可以缩短喀什出海距离,扩大经济辐射范围,同时也可以增加能源进口渠道。

【答案】 

(1)B 

(2)A

 交通运输站点

(教师用书独具)

于2015年年底动工的北京新机场,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工程总投资799.8亿元,规划建设7条跑道,旅客吞吐量将高达1亿人次,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场,计划于2019年投入使用,随着新机场建设的推进,以新机场为核心的又一个庞大的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正在成型。

探讨:

北京新机场选址建设时,应重点关注哪些自然条件?

【提示】 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

探讨:

北京市为什么要投巨资建设新机场?

【提示】 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频繁,原有的国际机场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1.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港口

车站

航空港

自然因素

①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②平原地形对港口设备、建筑和城市平面布置有利,河流入海口处港口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势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经济社会技术因素

①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

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

②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运作服务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区位选择

①河港:

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

②海港:

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外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①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②低云、雾和暴雨较少;③风速较小;④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⑤距城市较远的地方

2.上海港建设的区位因素

水域条件

航行条件

港区沿黄浦江分布,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提供船舶入港航道的宽度

停泊条件

港区沿黄浦江分布,长江和黄浦江可提供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陆域条件

筑港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港口的规划和建设,但是泥沙淤积会影响港口使用

依托城市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

腹地条件

腹地包括长江流域的大部分省份,并通过其他交通方式连接全国各地,腹地宽广

2.下图为某岛屿图,读图完成

(1)~

(2)题。

(1)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⑤处建飞机场的有利条件是(  )

A.离海港近,便于客货的中转

B.该岛风景优美,游客多,经济效益好

C.地势较高,云雾少,降水少

D.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利于飞机的起飞降落

【解析】 第

(1)题,根据经纬度可推断出图中岛屿位于太平洋,且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①处位于背风坡,风浪小,又有良好的港湾,适宜建港。

(2)题,由河流分布状况可看出⑤处地形平坦,且临海,视野开阔,利于飞机起飞降落。

【答案】 

(1)A 

(2)D

 欧洲主要的内河航道网

探讨:

欧洲主要的河流和人工运河有哪些?

【提示】 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美因河-多瑙河运河、中部运河等。

探讨:

欧洲内河航道网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 天然河道通航里程长,众多运河连接天然河道,航运量大。

探讨:

欧洲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地形平坦,河网稠密,水流平缓;气候湿润,水量丰富;大河之间开通运河,互相沟通;欧洲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1)读图名,明确图示主题。

由图名“欧洲主要的内河航道网”得知:

此图表示欧洲主要的内河航道网的分布图。

(2)提信息,抓住图示核心。

①欧洲的河流和人工运河多。

②欧洲地形较为平坦,以平原为主。

③欧洲气候类型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3)抓关键,分析核心问题。

结合欧洲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欧洲河运发达的有利自然条件;结合欧洲的人口、城市分布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欧洲河运发达的社会经济原因。

3.读欧洲简图,回答问题。

【导学号:

37560120】

(1)图中A处多湖泊,该地所在国有“千湖之国”之称。

我国湖北省则有“千湖之省”之称。

两地湖泊形成的自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是________运河,其交通位置的重要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是________河,该河流域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甜菜、亚麻等,说明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评价欧洲西部河流航运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

(1)题,欧洲的许多湖泊多属于冰川侵蚀而成的,而我国湖北的湖泊多因地壳下陷,地势低洼积水而成。

(2)题,B是基尔运河,沟通了波罗的海和大西洋。

第(3)题,C为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沿岸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第(4)题,主要从西欧的地形、气候方面进行评价。

【答案】 

(1)A处湖泊因古冰川作用而成 湖北湖泊多因冲积平原地势低洼积水而成

(2)基尔(北海-波罗的海) 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是波罗的海通往大西洋的捷径

(3)伏尔加河 有利:

夏季气温较高,光照充沛;地处东欧平原,地形平坦;伏尔加河水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

不利:

年均温较低,冬季较长且寒冷;年降水量少

(4)地形平坦,河流水流平缓;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变化小,水量丰富且稳定;冬季不结冰,航运期长(河网密布,地势低平,更容易修建人工运河,形成内河航运网)

[课堂·小结]

[当堂达标·固双基]

对点训练1 交通运输线

兰新高铁东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