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大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5345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故事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民间故事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民间故事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民间故事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民间故事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间故事大全.docx

《民间故事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间故事大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间故事大全.docx

民间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大全(总20页)

民间故事大全

篇一: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神话大全

一、《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是古人颂扬善良愿望和锲而不舍精神的神话故事。

相传,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

炎帝不仅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

他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就要去东海,指挥太阳升起,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家。

炎帝不在家时,女娃便独自玩耍,她非常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

可是父亲忙于公事,总是不带她去。

这一天,女娃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

不幸的是,海上起了风暴,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永远回不来了。

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女儿,但却不能用医药来使她死而复生,也只有独自神伤嗟叹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又叫此鸟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

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

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

“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

“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

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鸣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发鸠山去衔石子和树枝。

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

后来,精卫和海燕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

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

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人们同情精卫,钦佩精卫,把它叫做“冤禽”、“誓鸟”、“志鸟”、“帝女雀”,并在东海边上立了个古迹,叫作“精卫誓水处”。

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

到人们的尊敬。

晋代诗人陶渊明在诗中写道。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热烈赞扬精卫小鸟敢于向大海抗争的悲壮战斗精神。

后世人们也常常以“精卫填海”比喻志士仁人所从事的艰巨卓越的事业。

二、《女娲补天》

有一天,大龙和精卫、小太极一起到远古时代去玩,居然看到了传说中能顶住上天、撑开天与地的「不周山」,也遇到了美丽的女娲娘娘,甚至看到女娲补天的过程。

那真是一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经历,讲来都令人鼻酸。

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

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

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

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真是悲惨啊。

女娲为了解救人类,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

眼看着补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却发现五色石不够用,大洞还没补好,这可怎么办呢。

慈悲的女娲只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身体来补天上的大洞,亲眼看到那场过程,大龙、精卫和小太极,以及所有的泥娃娃们都哭红了眼睛。

经过几次努力,女娲终于补好了天,天地间恢复了宁静,还出现了五彩云霞。

一切生物又都生机勃勃地活在大地上。

女娲为人类和世界万物的生存而献身,真是令人感动。

三、《后羿射日》

相传后羿生来就有射箭的天才,长大后更是臂力惊人,

箭法超群。

原先天空中有10个太阳,强烈的阳光烤焦了大地,庄稼枯死了,甚至连石头都快要熔化了,海水如同开水一样沸腾起来。

人们在灼热的阳光下几乎喘不过气来,凶狠的毒蛇野兽乘机出来残害人类。

羿十分同情处于痛苦煎熬的民众,决心冒着生命危险,为民除害。

这位擅长射箭的好汉,选择一处高地,张弓搭箭,对准天空一箭射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个太阳被射中了。

后羿一连射了9箭,9个太阳一个个地掉落下来。

当他还想再射时,突然想到,如果没有太阳,大地将一片黑暗,人类难以生存,便留下最后一个太阳,让它造福于人类。

四、《夸父追日》

据说“夸父”本是一个巨人族的名称,从世系上看,夸父族人原本是大神后土传下的子孙,住在遥远北方一座名叫“成都载天”的大山上。

他们个个都是身材高大、力大无比的巨人,耳朵上挂着两条黄蛇,手中握着两条黄蛇。

看样子很可怕,其实他们性情温顺善良,都为创造美好的生活而勤奋努力。

北方天气寒冷,冬季漫长,夏季虽暖但却很短,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山头的积雪还没有溶化,又匆匆从西边落下去了。

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高悬在成都载天的上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

于是他们从本族中推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他的名字就

叫“夸父”。

夸父被推选出来,心中十分高兴,他决心不辜负全族父老的希望,跟太阳赛跑,把它追回来,让寒冷的北方和江南一样温暖。

于是他跨出大步,风驰电掣般朝西方追去,转眼就是几千几万里。

他一直追到禺谷,也就是太阳落山的地方,那一轮又红又大的火球就展现在夸父的眼前,他是多么地激动、多么地兴奋,他想立刻伸出自己的一双巨臂,把太阳捉住带回去。

可是他已经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他口渴难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黄河、渭河里的水。

两条河的水顷刻间就喝干了,还是没有解渴,他就又向北方跑去,去喝北方大泽里的水,但他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

虽然夸父失败了,但他的这种精神、这种毅力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并且激励着许多有志之士不断进取。

夸父追日的目的真的能够达到吗。

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就在于他违背了客观规律。

大家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本身是不能发光的,必须借助于太阳的光和热来哺育其上的生命。

地球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就是白天,背离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加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这就使白天和黑夜不断更替,因此也就会看到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西边落下。

夸父看到的太阳西行,实际上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另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在绕太阳公转,并且地轴

篇二:

常德民间故事大全

常德民间故事大全

all小可爱|lv3|被浏览17次

检举|2013-03-3122:

07

一定要是常德的,民间传说不行。

越多越好。

好的我追加财富……

满意回答

检举|2013-04-0121:

44

金钩李胡子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生意人正在一家店里吃饭,忽然看到从外面走进了一位老者,这老者的特别之处就是胡子很长很多,长齐胸,密得不见嘴巴,而且是雪白的胡子。

那生意人觉得这老者好奇怪,他想,我看他胡子这么多这么长,怎么吃东西啊。

于是,他抱着戏弄老者的目的,就主动和素不相识的老者打招呼,并为老者买了面条。

老者豪不客气,只见他从兜里掏出一条黄色的链子,链子的两端是钩子,他把胡子顺好后,就用钩子钩住,挂在耳旁,只几口就把面条吃完了,胡子上没有沾上一点汤汤水水,生意人顿时目瞪口呆。

完了,那老者对生意人说:

以后遇有什么难事,就只要叫声他金钩李胡子,管他在不在。

与老者分开后,生意人托着货物去上船,真是遇上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船到江心时,那几个船老大都拿出利刀,白晃晃的刀子架在生意人的脖子上,生意人被吓得大叫:

金钩李胡子,我拐了啊。

霎时,那几个持刀的恶魔一下都瘫痪了,对生意人纳头便拜,口中还念念有词:

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啊,任由大人处置,只留我等狗命就行,万万不可对他老人家提起啊,,,,,生意人就这样逃脱了厄运。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遇到的原来是龙王爷啊。

陈二郎的故事有年常德来了个新之知府,这人老家是江西的,长一脸麻子。

他贪赃枉法,老百姓都不喜欢他。

偏这人又死要面子,不许人家提一个麻字,听到有人说“麻”字就要大发脾气。

陈二郎决定要戏弄一下他,就写了一副对联“江西大麻子,常德陈二郎”半夜偷偷贴在府衙门口。

第二天大家看到对联都暗自发笑,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衙役看到后急忙禀报知府。

知府大怒叫人捉拿陈二郎。

有些好心人劝陈二郎赶紧逃走,他确不忙的说,没事我不但要知府放我回来,还要在他面前当面说三声江西大麻子。

大家听了半信半疑。

待到堂上,知府质问陈二郎道,你为何要写对联侮辱本官。

陈二郎看着对联高声念道“江西大麻子,常德陈二郎”,接着说:

回大人话,这对联肯定不是我写的,我既然写了江西大麻子,就不会写常德陈二郎,写了常德陈二郎,就不会写江西大麻子,再说偌大一个江西府,难道就没有别的大麻子。

知府听他左一个大麻子右一个大麻子,早就气的半死,加上又没有真凭实据,只好大吼“滚,给我滚。

篇三:

31个中国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31个)

1、姜太公钓鱼.......................................................2

2、河伯娶妇.........................................................3

3、尧舜让位.........................................................3

4、汉族中原古帝传说之共工...........................................4

5、汉族中原古帝传说之神农...........................................5

6、鲤鱼跳龙门.......................................................5

7、煮海治龙王.......................................................6

8、鹦鹉洲的由来.....................................................7

9、观音送画.........................................................8

10、年兽的传说......................................................8

11、牛郎织女........................................................9

12、精卫填海.......................................................10

13、北京钟楼的传说:

“古钟之王”与“铸钟娘娘”......................11

14、山西洪洞大槐树.................................................11

15、白娘子的传说...................................................12

16、八仙斗花龙.....................................................19

17、龙王输棋.......................................................20

18、百鸟朝凤.......................................................22

19、熬年的传说.....................................................23

20、莫干剑.........................................................23

21、嫦娥奔月.......................................................25

22、东海龙王塌东京.................................................26

23、钻木取火的传说.................................................28

24、孟姜女哭长城...................................................29

25、三戏海龙王.....................................................29

26、大禹治水.......................................................31

27、西王母和她的蟠桃仙子...........................................31

28、二月二龙抬头...................................................33

29、沉香救母.......................................................34

30、杜鹃啼血.......................................................35

31、仙女造桥.......................................................36

1、姜太公钓鱼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音zhò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

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

他很有军事才能,在作战中百战百胜,最后平定了东夷,把商朝的文化传播到淮水和长江流域一带。

在这件事上,商纣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但是在长期战争中,消耗也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

纣和夏桀一样,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

他没完没了地建造宫殿,他在他的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造了一个富丽堂皇的“鹿台”,把搜刮得来的金银珍宝都贮藏在里面;他又造了一个极大的仓库,叫做“钜桥”,把剥削来的粮食堆积起来。

他把酒倒在池里,把肉挂得像树林一样。

他和宠姬妲己(妲音dá)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他还用各种残酷的刑罚来镇压人民。

凡是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对他,他就把人捉起来放在烧红的铜柱上烤死。

这叫做“炮烙”(音luò)的刑罚。

纣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

这时候,在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

周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

夏朝末年,这个部落在现在陕西、甘肃一带活动。

后来,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音dǎ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

到了古公亶父的孙子姬昌(后来称为周文王)继位的时候,周部落已经很强大了。

周文王是一个能干的政治家。

他的生活跟纣王正相反。

纣王喜欢喝酒、打猎,对人民滥施刑罚。

周文王禁止喝酒,不准贵族打猎,糟蹋庄稼。

他鼓励人民多养牛羊,多种粮食。

他还虚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

周部落强大起来,对商朝是个很大的威胁。

有个大臣崇侯虎在纣王面前说周文王的坏话,说周文王的影响太大了,这样下去,对商朝不利。

纣王下了一道命令,把周文王拿住,关在羑里(在今河南汤阴县一带,羑音yǒu)地方。

周部落的贵族把许多美女、骏马和别的珍宝,献给纣王,又送了许多礼物给纣王的亲信大臣。

纣王见了美女珍宝,高兴得眉开眼笑,说。

“光是一样就可以赎姬昌了。

”立刻把周文王释放了。

周文王见纣王昏庸残暴,丧失民心,就决定讨伐商朝。

可是他身边缺少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帮助他指挥作战。

他暗暗想办法物色这种人才。

有一天,周文王坐着车,带着他儿子和兵士到渭水北岸去打猎。

在渭水边,他看见一个老头儿在河岸上坐着钓鱼。

大队人马过去,那个老头儿只当没看见,还是安安静静钓他的鱼。

文王看了很奇怪,就下了车,走到老头儿跟前,跟他聊起来。

经过一番谈话,知道他叫姜尚(又叫吕尚,“吕”是他祖先的封地),是一个精通兵法的能人。

文王非常高兴,说。

“我祖父在世时曾经对我说过,将来会有个了不起的能人帮助你把周族兴盛起来。

您正是这样的人。

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经很久了。

”说罢,就请姜尚一起回宫。

那老人家理了理胡子,就跟着文王上了车。

因为姜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后来叫他太公望;在民间传说中,叫他姜太公。

太公望是周文王的好帮手。

他一面提倡生产,一面训练兵马。

周族的势力越来越大。

有一次,文王问太公望:

“我要征伐暴君,您看咱们应当先去征伐哪一国。

太公望说。

“先去征伐密须。

有人反对他,说。

“密须国君厉害得很,恐怕打不过他。

太公望说。

“密须国君虐待老百姓,早已失去民心,他就是再厉害十倍,也用不到怕。

”周文王发兵到了密须,还没开战,密须的老百姓先暴动了。

他们绑着密须的国君归附了文王。

过了三年,文王又发兵征伐崇国(在今陕西省沣水县)。

是商朝西边最大的一个属国。

文王灭了崇国,就在那里筑起城墙,建立了都城,叫做丰邑。

没过几年,周族逐渐占领了大部分商朝统治的地区,归附文王的部落也越来越多了。

但是,周文王并没有完成灭商的事业。

在他打算征伐纣王的时候,害了一场病死了。

2、河伯娶妇

战国时期,西门豹被派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一带)当县官。

他看到这一带人烟稀少,满目荒凉,就问老百姓们是怎么回事。

一位白胡子老大爷说:

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河伯是漳河的神,年年都要娶一个漂亮的姑娘,要不给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村庄全淹了。

西门豹他细一打听,知道是地方上的贪官跟巫婆串通起来搞的鬼,心里很气愤。

等第二年“河伯娶妇”的这天,西门豹到了现场。

他看大大小小的官儿和装神弄鬼的老巫婆全来了,就提出要亲自看看河伯的新媳妇。

当他看见那个要嫁给河伯的不幸女子时,就对巫婆说:

“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丑丫头。

太不象话,麻烦你去告诉河伯一声,等找到漂亮姑娘再给他娶媳妇。

”说完一挥手,他的随从立即上来,把巫婆一下子推到漳河里去了。

接着,以派人催问为借口,把巫婆的大徒弟和一个民愤极大的贪官相继扔进河里。

这样一来,那些干坏事的家伙都吓呆了,一个个跪在地上磕头,求西门豹饶命。

打那儿以后,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媳妇的事了。

西门豹带领全城老百姓挖河修坝,根除水害。

漳河两岸年年丰收,人们都非常感激西门豹。

3、尧舜让位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音yáo)、舜(音shùn)和禹(音yǔ)。

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

尧年纪老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

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

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

“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

尧严肃地说:

“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

”另一个叫讙兜(音huāudōu)的说:

“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

尧摇摇头说。

“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

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

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

到会的一致推荐舜。

尧点点头说。

“哦。

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

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

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音gǔsǒu,就是瞎老头儿的意思)。

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

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

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

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

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

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

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

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

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

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

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

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

“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

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

”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

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

“哎,我多么想念您呀。

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

“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又经过考察,认为舜确是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

这种让位,历史上称做“禅让”(禅音shàn)。

其实,在氏族公社时期,部落首领老了,用选举的办法推选新的首领,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

过了几年,尧死了,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赞成。

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4、汉族中原古帝传说之共工

共工炎帝裔。

据《山海经·海内经》: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宋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

“共工人面蛇身朱发。

”相传共工为水神。

《左传·昭公十七年》:

“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管子·揆度》:

“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夫下。

”《淮南子·本经训》: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共工神话最着者,为共工与颛顼之战。

《淮南子·天文训》: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

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

此战又或传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与神农(《雕玉集·壮力》);与祝融(《史记,补三皇本纪》);与女娲(《路史·太吴纪》)之争。

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传说,由禹为黄帝系统人物,当亦系黄炎战争之余绪。

今河南杞县流传的“女娲补天”则谓:

共工、祝融,女娲、棺人为兄妹。

共工与祝融因吃天鹅蛋之争,共工撞不周山,天塌洪水泛滥,女娲乃有补天之举,似更原始。

参见“杞人忧天”。

祝融与共工战《史记·补三皇本记》。

“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

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此战或又传说为颛顼,神农,女娲,高辛与共工之争。

参见“共工”、“杞人忧天”。

5、汉族中原古帝传说之神农

①农业的发明者。

关于神农的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阶段的情况。

《周易·系辞下第八》;“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②古帝名,即炎帝、烈山氏。

清马骕《绎史》卷四引《周书》:

“神农之时,天雨粟。

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

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晋王嘉《拾遗记》卷一:

“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及拾之,以植于囚,食者老而不死。

”《史记·补三皇本纪》亦谓:

“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纪。

感神龙而生炎帝。

人身牛首”。

因以火德王,以火名官,故曰炎帝。

始教民耕种。

③医药之祖。

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流传久远,至今不衰。

《史记·补三皇本纪》谓:

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

《淮南子·修务训》亦谓: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

”《述异记》卷下:

“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

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

”后世传言神农乃玲珑玉体,。

能见其肺好五脏,因能化解药毒。

又传说神农因尝百足虫,不能解其毒而致死。

参见明·周游《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