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44511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docx

《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docx

湘教版地理教案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科目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第八章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建设与建设成就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和城市职能。

2、通过北京的景观图片和资料的介绍,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学习查找资料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巧。

2、了解北京市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

学情

分析

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城市发展方向。

难点:

1、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准备

方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多媒体投放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以及鸟巢、水立方等图片。

(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中有没有去过北京或了解北京的?

你能描述一下对北京的印象吗?

讲授新课:

(板书)第八章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建设与建设成就

(板书)一、自然地理环境

(课件展示)大屏幕投放北京轮廓图并出示问题:

(1)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

(指名回答并要求学生指图说明)

(组织学生讨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教师总结)北京纬度位置优越,

 

观看图片

 

踊跃发言,介绍印象中的北京

 

学生读图、思考

 

回答并指图说明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黄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

难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再次定都北京。

(承转)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她又为祖国的腾飞发挥着哪些主要城市职能?

辐射全国,起着什么中心带动作用呢?

(课件展示)

出示习题:

(2)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

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补充并板书)

二、城市职能:

1、全国政治中心

2、文化中心

3、国际交往中心

(承转)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同时,作为古都,北京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哪些呢?

请打开教材第72页看一看,同时老师放首歌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赛一赛谁知道得多、说得清。

(课件展示)多媒体播放《故乡是北京》,出示习题:

(3)你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吗?

你能说出哪些?

(板书)三、名胜古迹

(学生回答)故宫、天坛、长城…

(板书)四、城市建设成就

(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8—11“北京城市功能分区”、图8—12“北京金融街”、图8—13“北京中央商务区(CBD)一角”及阅读教材“天安门广场”,了解北京市的城市建设特色。

(课件展示)大屏幕显示北京市交通图

(教师引导)北京交通便利,是全国的交通中心,不仅是全国重要的航空

 

学生结合教材,举例说明

 

学生随意抢答、补充

 

阅读教材图8—11“北京城市功能分区”、图8—12“北京金融街”、图8—13“北京中央商务区(CBD)一角”及阅读教材“天安门广场”,了解北京市的城市建设特色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港,还有多条公路、高速公路在这里穿行。

你们能不能结合地图册把经过北京的主要铁路干线说出来呢?

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1、根据你对北京的了解,你认为作为一名国内游客什么时节最适宜去北京旅游?

2、从长沙到北京旅游,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最经济易行?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系统学习了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的特殊城市职能。

作业安排:

《基础训练》

指名一个学生指图讲解,其他学生予以更正、补充。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指名学生依据板书小结本课基本知识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科目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第八章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学会用史实证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3、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特点,培养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内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音乐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师提供相关图表,给学生更多自由空间,合作探究台湾相关知识,共同分享探究成果。

3、让学生从生活中和相关媒体中搜集相关信息,培养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此激发勇于发表意见的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材

学情

分析

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等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

台湾省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与物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

方法

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景观。

(板书)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新课学习:

(板书)一、位置与范围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文字及图8—23“台湾在中国的位置”和图8—24“台湾省位置与范围”,回答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教师巡回指导,提问学生回答后总结)

(承转)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

 

学生自学、填图

 

指名回答第3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活动)请大家量算基隆与福州、高雄与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

(讲述)通过刚才的量算大家知道高雄距厦门约306千米,基隆离福州约276千米。

若在此两地之间修建海底隧道,乘高速列车仅需1小时即可到达,足见两地距离之近。

而且种种史实证明: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板书)二、自然地理环境

(活动)请大家阅读教材和图8—26“台湾岛地形分布”。

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概述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

(2)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说说台湾有哪些农林产品,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对农林产品分布的影响。

(3)看看台湾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教师巡回指导读图方法,提问学生回答)

(总结)台湾岛多山,山地占三分之二。

其中最高峰玉山3952米,为全省最高点,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

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年均温22℃(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教均匀,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

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最大河流为浊水溪,最大湖泊是日月潭。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

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到山上气候的垂直变化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其中樟树市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两位同学到黑板上量算,写出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79页阅读材料“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组员组员补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库”的美称。

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省的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特点,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的“宝岛”。

作业安排:

《基础训练》

 

指名学生依据板书小结本课基本知识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科目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第八章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二课时)

节次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学会分析台湾的经济特点,培养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内经济特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音乐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师提供相关图表,给学生更多自由空间,合作探究台湾相关知识,共同分享探究成果。

3、让学生从生活中和相关媒体中搜集相关信息,培养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此激发勇于发表意见的热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归纳台湾省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让学生树立将来为祖国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的理想以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信心和决心。

教材

学情

分析

重点:

1、台湾省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2、台湾省的经济特点。

难点:

台湾省的经济发展。

教学准备

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台湾省内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这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城市分布特点。

(板书)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三、发展中的经济

新课学习:

(课件展示)多媒体投影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图。

提问:

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什么产品在出口产品中占90%以上?

六十年代以后,该种产品在出口产品中地位如何?

哪一种产品出口比重大幅上升?

 

读图、思考问题

指名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教师引导)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

20世纪50年代,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比例远大于工业产品,但从60年代以后,台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每年有大量的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承转)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台湾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里?

(教师总结)

(1)台湾地肥水美,物产丰富,从基础产业到工业原料都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

(2)台湾是个海岛,有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3)20世纪60年代后,台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台湾人口稠密,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而又素质很高的劳动力。

(过渡)在以上优势条件的推动下,台湾经济发展很快,那么台湾的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呢?

(板书)四、人口与城市

(讲述)台湾省内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全省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活动)请大家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条件的影响?

(教师总结)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小组内讨论、回答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从地形来看,这几个城市都位于平原。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农业发达,这为城市的形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2)这几个城市多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高雄市台湾最大的港口,这为台湾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提供很大便利。

总之,工业的分布、城市的分布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台湾省的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的“宝岛”。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指名学生依据板书小结本课基本知识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科目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第八章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第一课时)

节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新疆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2、了解新疆的位置、地形、气候概况。

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归纳区域的位置与范围、地形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新疆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并立志将来为祖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教材

学情

分析

重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位置与范围、地形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难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位置、地形对其气候特征的影响。

教学准备

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

身着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姑娘载歌载舞。

提问:

哪个民族?

主要分布在哪个省级行政区?

(板书)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新课学习:

(板书)一、位置与范围

(课件展示)多媒体投影“新疆在中国的位置”图,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

(2)它的海陆位置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师生总结)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

 

读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课件展示)多媒体投影“新疆的位置与范围”图。

要求学生仔细读图后回答问题:

(1)新疆与中国哪几个省区相邻?

(2)新疆与哪几个国家接壤?

这些国家分别位于新疆的什么方向/

(3)众多的邻国对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板书)二、自然地理环境

(课件展示)多媒体投影“新疆地形和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地形以什么为主?

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以山地和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

(2)你能在地图上找出新疆的“三山”和“两盆”吗?

(3)新疆有哪些重要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太阳能、风能等)

(讨论)新疆深居内陆的位置和高山环绕的地形,对其气候会产生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新疆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和四面高山环绕的地形特征,使其成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表现为冬冷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对新疆气候的形象描述。

(思考)为什么越干旱,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

(讲述)新疆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其水量的大小取决于

仔细读图、回答问题

 

读图、回答问题

 

在地图上找出新疆的“三山”和“两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气温的高低,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水量就越丰富。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以及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

新疆的突出特点是深居内陆,地形轮廓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指名学生依据板书小结本课基本知识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科目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第八章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第2课时)

节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疆的农牧业及工业生产等经济特征。

2、举例说明新疆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新疆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2、了解新疆的生态环境问题,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西部大开发等知识的讲述,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让学生明确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材

分析

重点:

了解新疆的农牧业生产特征和闻名全国的农产品。

难点:

了解新疆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准备

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

“西气东输”

(教师讲述)“西气东输”,中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

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西气东输”工程将大大加快新疆地区以及中西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应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板书)三、社会经济面貌

新课学习:

(讨论)新疆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有灌溉水源地带,分布着众多的绿洲。

观看图片

听教师讲述

 

学习小组讨论

派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课件展示)绿洲和新疆农产品的图片

(教师强调)绿洲是新疆主要的农业区。

绿洲上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甜菜和瓜果。

新疆是中国长绒棉的主要产区。

(课件展示)新疆歌谣: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教师设问)新疆的瓜果为什么那么甜?

(教师总结)由于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强,夜间植物呼吸作用弱,从而有利于植物体内糖分积累,使得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闻名全国。

(讨论)新疆公路大多绕盆地的边缘修筑,呈环状分布,这是为什么?

(教师总结)新疆地形是“三山夹两盆”,盆地边缘是高山山麓地带,一是地势平坦,施工容易;二是紧临有众多水源灌溉的绿洲,很早为古代“丝绸之路”所经过的地带,今日的绿洲农业发达,也是人口相对集中和城镇分布的中心地带。

所以,新疆的公路大多绕盆地的边缘修筑。

(板书)四、生态环境保护

(讨论)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2)随着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新疆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什么新问题?

(3)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怎样才能保护好新疆的生态环境?

(师生总结)新疆干旱区面积广大,沙漠、戈壁等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生态环境脆弱。

随着经济开发力度的加大,一部分地区出现了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和湖泊干涸、耕地和草场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

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应该采取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等一系列保护措施,改善自然环

 

学生讨论回答

 

学习小组讨论

派代表发言

 

学生阅读教材、讨论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境,建设生态文明,最终实现、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新疆工农业生产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以及新疆在经济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通过新疆乃至全国人的努力,新疆的明天会更好!

作业安排:

《基础训练》

 

学生对照板书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科目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节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贵州省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贵州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3、了解贵州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材料分析贵州的位置、地形对气候特征的影响。

2、能够利用资料分析贵州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治理、解决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贵州省有较全面的了解,并树立保护环境、科学发展的环境观和发展观。

教材

分析

重点:

1、贵州省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2、贵州省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难点:

贵州省主要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教学准备

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多媒体投影黎平会议、镇远战役、猴场会议、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红色旅游景点”照片。

(板书)第八章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新课学习:

(板书)一、自然地理概况

(课件展示)多媒体投影“贵州在中国的位置”和“贵州地形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贵州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2)贵州省具有什么地形特点?

(3)贵州省的气候具有怎样的特点?

(4)贵州省蕴藏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观看投影

 

读图、读教材

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教师总结后设疑)贵州省的高原地形对气候有无影响?

(有,海拔越高,气温相对较低。

(课件展示)多媒体投影喀斯特地形景观。

(板书)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讲述)贵州省喀斯特地形发育广泛,喀斯特地形就是石灰岩地形。

(设疑提问)

(1)贵州省的石灰岩地形对贵州省有什么影响?

(2)贵州省一般容易发生哪些自然灾害?

(板书)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课件展示)多媒体投影教材图片“石漠化治理前”和“石漠化治理后”两幅图片。

(提问)经过贵州省人民的努力,石漠化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贵州省人民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活动)指导学生重点分析、讨论教材第96页活动题:

先讨论山区贫困的原因:

山区耕地少、土地贫瘠、人口众多、交通不便→人均耕地少,生活贫困→过度开垦荒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石流灾害严重→贫困

然后分析摆脱山区贫困的措施:

植树种草、异地迁移、发展农副业生产、开发旅游资源等。

(板书)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复习提问)贵州省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设疑)贵州省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发展经济的?

 

讨论回答

 

观看投影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重点分析、讨论教材第96页活动题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课件展示)大屏幕显示黄果树瀑布、溶洞、峰林的景观照片及反映少数民族建筑、歌舞、服饰、民俗的图片、资料。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贵州的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了贵州省的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及其治理措施,掌握了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族风情。

观看课件展示

 

学生对照板书小结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使学生有直观、形象的了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科目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节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地表形态等自然地理特征。

2、说出黄土高原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及其所发生的转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