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33076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x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docx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海生《微生物跟随地球板块漂移》

我们知道,在地表,不同的地方即使自然条件相似,生活的物种也很不一样。

譬如南极有企鹅,而北极却有北极熊。

一个物种只有能够自由迁徙,才会远远地扩散开来。

这可以解释不同地区的鸟类和海洋鱼类为何几乎都一样。

但是最近,从加拿大的矿井到印尼海床底下的沼气穴,人们在全球相隔万里的许多地方,发现了19种几乎一模一样的微生物。

最让人吃惊的是,它们都藏身在地下深处,不吃不动,形同“僵尸”。

这些深藏地底,又缺乏活力的微生物,竟能散布得如此之广,这对谁的想像力都是一大挑战。

这些微生物是一个叫“全球钻探队”的团体发现的。

这个钻探队的成员遍布全球,他们的工作是动用全球的钻探设备,考察地表以下直至2千米深处的微生物分布情况。

取得的土壤样本统一送交位于美国的海洋生物实验室。

在那里,科学家对土壤中所含微生物的DNA进行分析。

结果科学家鉴别出19种微生物,它们在送交的各地样本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一般来说,如果一种微生物寄生在人畜或者鸟类身上,然后随着宿主被带到全球各地,那么它的分布广是可以理解的。

但现在,这些微生物都生活在地下,不可能寄生到人畜和鸟类身上。

它们怎么会散布的这么远呢?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

采集自不同地点、看似一样的微生物,或许并没有亲缘关系,所以并非同一物种。

它们看似一样,只因为地球表面任何一处的微生物,一旦埋入地下深处,在资源极端匮乏的环境中,都会被迫以同样的方式进化。

这在生物学上叫“趋同进化”。

趋同进化就是说,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种,当身处相同的环境时,会进化出相似的特征和功能。

举个例子,昆虫和鸟类是不同的物种,但都要在空中飞,结果都进化出了翅膀;鲸和鱼也是不同的物种,但都要在水里游,结果都进化出流线形的外表。

有人还提出一个更激进的观点:

既然这些微生物多数发现于蜿蜒曲折的矿脉中,而这些矿脉形成的条件又与40亿年前地球生命诞生时的地质条件非常相似,所以这些微生物或许原本是一家,数十亿年前出现在地球的某地,后来随着板块运动被带到了全球。

这样,你在北美洲地下采到的微生物跟在亚洲海底采到的相像,就不用奇怪了。

但这两种解释都还是科学家的一种推测而已。

(摘自《科海故事博览》2015年3月)

1.下列关于“趋同进化”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不同地点采集到的看似一样的微生物,一旦埋入地下深处,在资源极端匮乏的环境中,都会被迫以同样的方式进化。

B.两种物种,尽管截然不同,但是当它们处在相同的环境时,也会进化出相似的特征和功能。

C.鲸和鱼是不同的物种,但都要在水里游,结果都进化出流线形的外表,这就属于“趋同进化”。

D.两种看似相同微生物,其实没有亲缘关系,但如果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会被迫以同样的方式进化。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只有能够自由迁徙,才会远远地扩散开来。

因而不同地区的鸟类和海洋鱼类长得几乎一样。

B.“全球钻探队”从加拿大的矿井到印尼海床底下的沼气穴,发现了19种完全一模一样的微生物。

C.美国海洋生物实验室的科学家对土壤中所含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有一些微生物反复地出现在各地样本中。

D.矿脉形成的条件与40亿年前地球生命诞生时的地质条件很相像,所以那些形同“僵尸”的微生物原本就是一

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藏地底,又缺乏活力的几乎一模一样的微生物,竟能散布在全球相隔万里的许多地方,人们对此难以想象。

B.微生物跟随地球板块漂移的观点,可以解释北美洲地下的微生物与亚洲海底的微生物为什么如此相像。

C.无论是“趋同进化”说,还是跟随地球板块漂移说,都可以很好地解释生活在地下的微生物何以散布这么远,因此两种观点都对。

D.在地表,不同的地方即使自然条件相似,生活的物种也很不一样,而在地表以下,微生物的情况可能相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牛泪》

刘川北

牛老了,那么大的骨架,有了突起的棱角,走起路来,一步一探,好像前面埋着地雷,犹疑着,脚步子是虚的。

人也老了,头发花白了,着了霜雪的荒草般,乱成一团,脸上的皱纹一道压着一道,一脸的沟沟坎坎。

老人走在前面,牛跟在后面,走出逼仄的小巷,眼前展现出春天的原野。

老人拔掉嫩嫩生生的青草,双手捧到牛跟前,牛看一眼老人,然后深埋着头,把青草绞到嘴里,老人的手濡湿了,出神地等着牛衔完最后一根青草。

对面的山,一座连着一座,逶迤如牛群。

儿子搬到城里去了,他说不动老人,老人说,还有牛呢,进了城,牛住哪儿?

儿子舍不下老人,丢下老人一个人,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老人身边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老人说,怎么没有?

还有牛呢。

儿子哭笑不得,牛能变成了老人的儿子?

早几年,村子里遍地都是牛,开春时,吆着牛,犁开一片一片土地,掀开了庄稼地盖着的棉被窝,地就醒了,草就醒了,庄稼也醒了。

现在,这头牛,是村子里唯一的牛,也是村子里最后一头牛。

儿子琢磨着把牛卖了。

老人听到后,把儿子训了一顿,说,卖牛,不如把爹卖了。

儿子是孝子,只那一句话,儿子再不敢提卖牛的事。

后来,儿子渐渐想明白了,老人对牛有感情,就像闲来没事的城里人,养个狗抱个猫,成天宝呀贝呀儿子孙子地挂在口头上,那猫狗的还有像模像样的名字,什么爱米、威廉、埃德拉……儿子就当老人养了一头宠物,不需要专门的猫粮狗食,缺点就是个头大了点。

老人把牛鼻绳早就扔了,牛也用不着干活了。

村里的地没人种,都荒着,年轻人都跑到外面闯世界去了,再说种地靠着老天爷的几星眼泪能有多大收成?

不如出去打工来钱多,来钱快。

牛更加的沉稳安详,年轻时的僵脾气全没了,也拉不动那沉重的犁了。

儿子一般十天半个月来一次,香肠蜂蜜,老吉祥的糕点,旺老财的酱肘子,包装齐整道不出名字的水果……儿子从小没了娘,儿子对娘的记忆来自老人,老人说,你娘有一双大大的眼,水灵灵,你德山大爷老是开玩笑地说那是双牛眼。

儿子懂得老人一辈子不容易,一手把他拉扯大,可谓吃尽了苦头。

儿子来了,把东西放下,然后把上次拿过来的过了期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扔掉。

老人和牛住在一间土屋里,屋子里弥漫了土腥气和牛身上的汗腥气。

儿子跟老人扯了几句天气好好坏坏的话,就急匆匆地开着车,走了。

儿媳不满意儿子的做法,老人吃不了那么多东西,再者说,老人吃什么还给牛吃什么,牛不吃也摆在那儿,纯属糟蹋。

儿子有自己的主意,老人不随他到城里享福,恋着老屋和牛,相对而言,这点吃食又算得了什么。

几天不见老人和他的牛出来转悠。

那天傍晚,牛独个出来了,在杏花婶的木栅门前徘徊,还用头顶撞木栅门。

杏花婶赶它也不走,牛用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盯着她,眼晴湿漉漉的。

花婶想到了什么,围着围裙往老人的院落里跑,果不然,老人病在炕上,起不来了。

打电话给老人的儿子,儿子风风火火地来了。

老人明白自己的处境,强睁开眼,对儿子说,牛养着……别动它的心思……这头牛有人情味哩……那双牛眼睛里,能瞅见你娘……老人的说话声越来越微弱。

儿子听老人说过,娘是饿死的,她把自己那份菜团子,留给老人和儿子,自己吃了后山的观音土。

娘的眼睛最漂亮,杏核眼,眼眸常常润湿着,像深深的湖水。

老人没了老伴后,没有续弦,只有一次,媒人说和柳庄的那个拖带着两个孩子的女人,儿子吵着闹着,他不想来两个野孩子跟他争食,事也就黄了。

柳庄的那个女人,跟他娘一样有一双大大的眼,汪着一片湖水的亮光。

老人闭上了眼……牛把木门撞开,哞的叫了一声,出神的望着他,望着睡着了的老人。

大大的眼睛淌出混浊的牛泪,一颗一颗,砸在泥地上。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2年第12期)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老人和老牛一起住在土屋里,屋子里弥漫了土腥气和牛的汗腥气。

老人的生活环境如此不好却不愿意改变,反映了老人性格的固执。

B.儿子给老人带来好吃东西,然后把上次拿来的过了期的东西扔掉,可见儿子很关心老人,但老人对儿子却是冷淡和不理解,父子存在着感情上难以逾越的鸿沟。

C.小说对儿媳的着墨不多,但从她对自己丈夫在老人的关心上表示的不满意和不理解的事件中,可见儿媳的势利和冷漠。

D.老人和牛的故事悲伤却不失温暖。

在城市化过程中,两代人的情感支点发生变化,城乡发展的差异给人的观念和情感带来影响。

5.作者把牛塑造成有灵性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6分)

6.小说的“泪”有牛的“泪”,更有人的“泪”,这泪中包含了哪些丰富的情感?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7-9题:

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

有个男孩说:

“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

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

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

”还有个男孩说:

“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

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

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到5头黑熊。

太好玩了!

”第三个男孩说:

“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

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

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

”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

“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材料二:

【注】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

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

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

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

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

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

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们。

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

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

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样式也最多。

(摘编自爱德华·威尔逊著,杨玉龄译《生命的未来》)

材料四: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

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

最轻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觉不安。

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成恐慌、恶心以及冒冷汗。

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在自然界中所遭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狼、老鼠、蝙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汽车以及枪支,虽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不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

(来源同材料三)  

7、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

B.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D.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B.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小,二者是自然教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在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事实是人类“亲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还可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和理论依据。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3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日:

“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

”对日: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日:

“《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幼好学,善属文              属文:

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            践祚:

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        励精:

鼓励。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            荡覆:

动荡倾覆。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

他自幼好学,入仕后依附杨国忠;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做好本职事务。

当时历经战乱,典章史籍散佚,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终生好学不倦。

他虽遭贬职,却恬然处之,毫不在意,在朝三十余年,历任要职,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终日捧读,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尽享身后哀荣。

他夫人去世,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皇上追念许久,追赠他尚书左仆射,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4-15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

酒尽.

14、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4分)

15、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5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空缺的部分(6分)

(1)怅寥廓,,。

(2)良曰:

“甚急!

今者,。

(3)沉默呵,沉默呵!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

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_。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

此联内容很好,有__________之妙。

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____。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

内容是:

“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

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金碧辉煌 富丽堂皇 妙笔生花 差强人意

B.雕梁画栋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差强人意

C.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 妙笔生花 心满意足

D.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心满意足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

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D.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大约公元前4000年,尼泊尔人发明了自己的“楔形文字”。

这些文字 ① ,少许几笔即可完成。

泥版是尼泊尔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除此之外, ② 。

但是,木板文书不易保存,所以现在 ③ ,即便有些存留下来,也是破损严重;坚固的石料在当地又极为稀少,几乎成为神庙或皇室专用。

相比之下,泥版成了最好的选择。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今年6月,洛阳某公园发生的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一事,严重的损害了洛阳的城市形象。

这一件事也说明民生无小事,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不能忽视。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城市管理者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否则,一旦出现噪音扰民现象,就必然发生抢盘事件。

只要城市管理者认真负责,就能保障社区群众之间和谐相处。

1广场舞大妈抢占篮球场不一定严重损害城市形象

2

3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勤奋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古希腊的米南德说:

“勤奋可以赢得一切。

”胜利和成功都是伴随着勤历的人。

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都印证了这条真理。

勤能补拙,请以勤奋为题,谈谈的认识和思考,文体不限,字数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