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30065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人教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春人教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春人教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春人教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春人教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人教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

《春人教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教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人教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能力提升解析版.docx

春人教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2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能力提升解析版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

能力提升卷(解析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

6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选择题:

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北京海淀高三月考)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

时间

事件

1909年

北京邮政首先使用自行车

1912年

北京至上海的火车邮路开通

1917年

上海邮政开始使用汽车取代马拉邮件

1919年

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

据此可以得出

A.邮政事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产物B.近代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

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

【答案】D

【解析】依据表格中“邮政开始用汽车取代马拉邮车”“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说明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故D正确。

材料无法显示是民族经济发展的结果,故A错误。

“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用词绝对,当时城镇乡村也有涉及,故B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的信息,故C错误。

2.(2020·山东潍坊高三月考)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

“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

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答案】A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

火车的出现让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

“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可见,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封建的等级制度,使封建贵族特权出现动摇,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

但中国的社会制度并未改变,故排除C,选A。

点评:

交通工具的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3.(2020·浙江丽水高三月考)有人说,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物质财富”,而郑和下西洋则追求的是“精神财富”,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称得上完美了。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强调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一种掠夺B.强调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宣扬国威的政治行为

C.强调这二次航行都是错误的D.同时指出了两次航行的弊端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物质财富”“郑和下西洋则追求的是精神财富”来看,作者主要强调二者在目的上的不同之处,而不是强调两次航行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项。

A项依据材料“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物质财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但不符题目要求,排除;B项依据材料“郑和下西洋则追求的是精神财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是一场宣扬国威的政治行为,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D项依据材料“把二者结合在一起,就称得上完美了”来看两次航行都有不足之处,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

4.(2020·浙江衢州高三月考)唐代,大运河将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的漕渠、汴水和淮南的官河连接起来,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生命线。

据此可知,唐代大运河

A.加强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C.推动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D.促进了全国政治的统一

【答案】B

【解析】题干内容与经济重心转移无关,故排除A;题干内容涉及的是经济交流,没有涉及政治和文化现象,排除CD;根据“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可知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稳定,密切了中央与地方联系,故选B。

5.(2020·浙江台州高三月考)宋代泉州港市舶司官员每年都要会同地方官去西郊的延福寺,共同为中外海舶的安全航行举行祈风仪式,祭海神通远王以祈求顺风。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佛教的祈福观念深入人心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的发展

C.东南沿海社会影响力上升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市舶司官员举行祈风仪式,无法体现佛教的祈福观念深入人心,排除A;根据宋代泉州港市舶司官员每年都要会同地方官去西郊的延福寺,共同为中外海舶的安全航行举行祈风仪式,祭海神通远王以祈求顺风可知,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每年市舶司官员都要为中外海舶的安全航行举行折风仪式,故B正确;材料反映市舶司官员举行折风仪式无法体现东南沿海社会影响力上升,排除C。

宋代政府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错误;

6.(2020·山东菏泽月考)“古典文明”时期的中国汉朝、古希腊、古罗马帝国,都投入很多资源开辟道路、修建桥梁、改善交通,这个时期形成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控制本国广阔的疆域B.提高行政与军事能力

C.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D.适应大规模经济贸易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提到,“古典文明”时期的中国汉朝、古希腊、古罗马帝国,都投入很多资源开辟道路、修建桥梁、改善交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统治者交通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行政与军事方面,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

控制本国广阔的疆域,与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不符合,故A项排除。

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与政治军事相比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排除。

经济贸易也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丝绸之路

7.(2020·天津耀华中学月考)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答案】D

【解析】结合关键字眼“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我们可以判定答案是D;根据题中关键字眼“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可知,没有迷信的内容在里面,也没有天朝大国思想,既然政府修建了铁路,就不能说拒绝引进西方技术,因此ABC错误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需要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及对题干材料加以解读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8.(2020·北京四中高三月考)铁路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每年的春运铁路运输都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学习了“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之后,同学们组成兴趣小组讨论有关铁路的问题,对于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A.京汉铁路的修建B.沪宁铁路的修建

C.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建D.京九铁路的修建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建立的第一条实用铁路,故C正确;1906年京汉铁路建成,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1996年京九铁路建成,故排除ABD。

9.(2020·天津一中高三月考)《元史》所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驿站达1383处,“汉地”由兵部统领,“北地”由通政院统领,“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

”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梯航毕达,海宇会同,元之天下视前代所以为极盛也”。

这些举措

A.开创了古代的驿传制度B.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C.导致了民族隔阂的加剧D.促进了交通工具的进步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驿传制度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政令畅通,军情的及时通报,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先秦时期已有驿传制度,排除。

C项,题干现象有利于民族交流,排除。

D项,题干并未强调交通工具的进步,而是强调交通系统对于国家管理的积极作用,排除。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元代驿传制度的发展,结合所学和材料进行回答。

本题考查元代驿传制度的发展,本题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进行分析即可。

10.(2020·山东德州高三月考)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北京的士大夫纷纷反对,斥为崇洋。

京城官员奉旨出京一般借助驰驿。

19世纪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乘坐轮船、火车。

这一变化:

A.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B.说明近代交通工具成为主导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迅速发展D.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士大夫从反对洋务到后来主动运用西方的先进技术,这实际上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近代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主要地位,近代交通工具并未成为主导;C选项错误,十九世纪末洋务运动已经破产;D选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官员态度的变化,不能说明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表述绝对。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1.(2020·河北石家庄二中月考)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快:

“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B.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

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等级制度,使封建贵族特权出现动摇,社会关系出现了变化。

故选D。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12.(2020·辽宁大连月考)发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乌鲁克文化泥板上的象形文字——车,距今约有5500年的历史。

在这一地区还发现了描绘在彩陶钵上的双轮车图形及黏土制车模型,距今都在5000年左右。

这一发现

A.说明中国的牛车是从两河流域传来的B.有力证明了两河流域文明发明了轮车

C.说明车是古代主要交通工具和军事装备D.证明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答案】B

【解析】乌鲁克文化泥板和描绘在彩陶钵上的双轮车图形及黏土制车模型属于考古资料,属于第一手史料,可以证明两河流域文明发明了轮车,B项正确;ACD无法从材料中得到证实,排除。

故选B。

13.(2020·海南海口月考)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咸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

这项措施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修筑通往北方的直道,有利于加强对北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也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因此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A。

14.(2020·山东聊城月考)

郑和为说服明仁宗朱高炽保留宝船队时说: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

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材料说明了

A.郑和主张与他国经商B.郑和主张下西洋

C.郑和有海洋主权意识D.郑和说服了明仁宗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不可置海洋于不顾”“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制服异域,使其不敢觊觎南洋也”可知,郑和主张维护南海权益,说明他有海洋主权意识,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15.(2020·山东滨州北镇中学月考)中国近代通行原则源于英法联军在中国制定并实行的《租界规程》中载明的条文:

车辆超过时必须靠路左。

1945年左右蒋介石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把靠左通行改为靠右通行,并特地发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交通规则一《城市交通规则》。

这说明

A.近代中国人主动学习西方文明B.中国近代交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

C.交通规则最早出现于甲午战争后D.中国近代交通规则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国民政府“迫于美国的压力,把靠左通行改为靠右通行”,体现出美国交通意志强加于中国的特点,说明中国近代交通变革带有殖民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

材料中交通规则改变是美国强制行为,不是国人主动学习,故A项错误。

“英法联军在中国制定”说明应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

材料中《城市交通规则》制定不能说明近代交通规则发生根本变化,故D项错误。

16.(2020·北京四中月考)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首次进行了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载人飞行,开辟了人类航空史上的新纪元。

此次飞行

A.尝试了蒸汽机的新应用B.加速了内燃机的创制

C.开创人类立体交通新时代D.是石油工业发展的结果

【答案】C

【解析】材料“载人飞行”指飞机,而飞机的创制使人类交通进入了由海陆发展成海、陆、空的立体交通时代,C项符合题意;飞机是以内燃机作动力的,A、B不符合题意;飞机的创制与广泛应用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而不是石油工业发展的结果,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2020·海南儋州月考)近代以来,世界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下图中虚线所示的交通工具是

A.轮船B.火车C.汽车D.飞机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片分析,虚线所代表的交通工具出现于1900年以后,应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轮船、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排除A、B;结合材料中的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和速度可以判断是汽车,故C项正确;飞机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但是发展速度明显不符史实,故D项错误。

18.(2020·天津一中月考)为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运输竞争,近20年来,速度30节以上的高速气垫船、水翼船、水动力船、喷气推进船快速研制并大量投入使用。

当前的集装箱船速度为25—30节,大约比过去的普通货船快一倍。

这体现了现代船舶制造的

A.大型化B.专业化C.自动化D.高速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造船业。

材料体现的是船舶在速度方面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竞争,故体现的是现代船舶制造的高速化特点,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19.(2020·山东威海月考)1949年1月,中共中央明确指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1951年8月,重工业部提出了“3—5年由修理走向制造”的航空工业发展方案。

提出该发展方案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航空工业是零基础B.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C.培养航空人才需要时间D.新中国初期工业农业基础薄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航空业的发展。

解题关键是根据材料中时间信息联系当时国情。

长期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社会,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需要一段时间;1951年,我国在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这些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提出“由修理走向制造”的航空工业发展方案,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1950年我国第一家航空公司已成立;C项并非主要原因;D项不够全面,排除。

20.(2020·浙江台州月考)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

以上数据表明

A.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逐渐完善B.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

C.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D.交通运输网络化布局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1949年到2018年,陆海空交通工具的数量剧增,说明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C项正确;由材料不能得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说明的是交通运输工具数量的增多,而不是强调“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B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21.(2020·辽宁辽阳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隋朝南北统一,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

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

一方面,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

另一方面,江南地区“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优,覆衣天下”。

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

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5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

(4分)

材料二

(2)比较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说明图2元朝水运路线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共同作用。

(4分)

【答案】

(1)隋朝的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可集中力量兴建大型工程;为加强对南方的有效控制,巩固统治;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保障中央政府的物资供应。

(2)元朝运河截弯取直,直通大都,缩短航程;开辟了长途海运路线。

(3)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促使运河沿岸城市的兴起,工商业的繁荣;有利于南北文化交融,促进了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大运河的开凿,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隋朝南北统一,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2)从图1和图2相比较可以看出,图2中元朝运河截弯取直,直通大都,缩短航程;开辟了长途海运路线。

(3)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共同作用,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5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从加强南北经济交流、巩固国家统一、促使运河沿岸城市兴起、推动南北文化交融等方面来回答。

22.(2020·河北唐山高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侵略者特权的扩大,外商在华轮运势力也空前地扩张起来。

旗昌、德忌利士、省港澳、公正、北清、太古、华海、扬子、怡和等轮船公司相继出现在各个口岸。

这些公司资力雄厚,不仅拥有各自的码头仓栈,而且联设保险行号,俨然形成完整的外商轮船运输体系。

据统计,各口外商船只进出吨位,自1868年的630余万吨增至1892年的2300万吨。

24年间增长几达4倍。

——摘编自聂宝璋《轮船的引进与中国的近代化》

材料二轮船招商局集股开办以来,装运漕粮、军火、防军,莫不迅速葳事,历有成效。

臣闻近因各省灾歉迭乘,民情困疲,货客俱稀,生意大为减色;兼以法国滋扰越南,附股之人不无疑惧,咸思撤回股本。

该局各口分设日多,资本日重,万一不敷周转,实于防务大有窒碍。

可否仰恳天恩,俯念该局轮船转运漕粮、军火、防军,曾著微劳,饬下南北洋大臣体察情形,随时拨款接济,并广为筹款,收买股份单作为官股,以维大局,似于商情、洋务、防务均有裨益,谨附片具陈。

——摘编自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

材料三轮运在广东内河水域的推行,先是由广州富商苏惠农于光绪十三年斥巨资创立平安轮渡公司,置小轮拖带木船,行驶于珠江三角洲一带。

因惟恐外国小轮趁机深入内河,当时两广总督张之洞曾勒令平安轮渡停航。

苏惠农的试航证明小轮带渡船可避免盗贼与风涛。

所以,珠江三角洲的船主、航商纷纷向官府提出申请,要求允准用轮船拖带木船。

这一要求,终于光绪十五年六月得到张之洞的批准。

轮拖渡船,很快便在珠江三角洲推广。

光绪二十六年,全省小轮已达200艘,其中洋商的小轮船只占极小的份额。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南海、番禺、顺德、香山等县水网区,不仅乡镇间有互通小轮船,而且与邻县、佛山、省城等地也有轮船往来。

——摘编自叶显恩《徽州与粤海论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商在华轮运势力迅速扩张的原因。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轮船招商局的作用并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8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近代航运业在中国的发展。

(4分)

【答案】

(1)列强在华获得一系列特权;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与生产的集中;公司资力雄厚;机器轮船的性能优越;海外殖民扩张的加剧;先进的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

(2)作用:

转运漕粮、军火、防军;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推动交通近代化。

有利因素:

政府扶植;以机器为动力吸引民间投资。

不利因素:

新生事物受时局和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自身管理的局限性;资金短缺;等。

(3)近代轮船业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

外资企业是为了满足列强侵略和经济扩张的需求而出现的,它为列强在中国掠取资源提供了便利,加深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随着我国近代航运业的发展,先进的运输方式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改善了交通运输功能并扩展了城市功能,给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各个领域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与影响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随着侵略者特权的扩大”“公司资力雄厚”可归纳出列强在华获得一系列特权;公司自身的优势。

结合时代背景和所学知识可得出,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与生产的集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海外殖民扩张的加剧;机器轮船的性能优势等。

(2)第一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二“轮船招商局集股开办以来,装运漕粮、军火、防军,莫不迅速葳事,历有成效”可归纳出转运漕粮、军火、防军;从近代化的角度可得出推动了交通近代化;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

第二小问,因素可以从政府的政策扶植、近代化的优势、时局环境、经济发展程度、资金、市场、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去进行归纳总结。

(3)评价,从近代航运出现的时代背景、发展状况等角度去分析,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两个角度进行归纳。

23.(2020·浙江宁波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中国铁路发展简况表

时间

发展状况

说明

1911年

全国通车里程约9000多千米

外国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外国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中国国有铁路约20%

1949年底

大陆铁路营业里程2.1810万千米

机车有4069台,分别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机车型号多达198种

1981年

大陆铁路营业里程5.0181万千米

大陆共修建了38条新干线和67条新支线。

其中电气化铁路1033千米;复线率约15%;我国自己生产绝大部分机车,并自主研制了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2018年

大陆铁路营业里程13.1万千米

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53.5%和61.8%(为2015年底数据);高铁营业里程2.9万千米,占世界三分之二;高铁机车及信号设备绝大部分为自主生产,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据王渝生《中国铁路百年史话》、高志华《新中国铁路60年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等辑录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