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为政第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623232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心得为政第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语心得为政第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语心得为政第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语心得为政第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语心得为政第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心得为政第二.docx

《论语心得为政第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心得为政第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心得为政第二.docx

论语心得为政第二

为政篇第二

2.1子曰: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 

孔子说:

「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 ,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他星辰环绕着它而展布。

「为政」的人,广义的是一切政治上的领导人。

狭义的是各国的君主。

治理国家要做的事情很多,方法也很多,根本的方法就是以『道德』来治国。

「道」指的是人人都有的『本性』,『本性』起作用的话就是「德」。

『本性』里一切的能力、一切的学问通通有,『万德万能』,它『用』出来的时候,一切都是合乎道理,不用学,不用思考就能用,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所办的事情,都是有利于天下人。

譬如北辰,「北辰」是什么呢?

有两种讲法,一个是地球的北极遥遥相对的太空。

一种讲法是北斗七星。

天空,比指北斗七星要好。

「众星共之」天空那一处是不动的,周围的无数的的星球都围绕在这个天空的四周都来拥护你。

以『道德』为根本,教学生、教一般民众,就是要让他认识自己有『本性』,每个人都能受到这种教育的话,他和人家相处,彼此待人接物都是有『道德』的,都是替人家来着想,而不是为自己来着想。

一个国家的民众,养成有这样好的『道德』,这个国家就国泰民安。

1、老子的无为是顺其自然。

孔子的无为是各安其位。

德治、无为而治根源在于人性向善。

2、德不孤必有邻。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人人开发本性,世界大同。

2.2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孔子说:

「《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称之为「无不出于真情」

【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另外还有几篇有名没辞。

「蔽之」古人有好几种的解释,当当字讲、当塞字讲、当断字讲,意思都是差不多。

用现在的话就是包括、概括的意思。

「思无邪」一种是把「邪」当邪正讲,「思」当思想讲,三百篇诗,思想都是纯醇正的,没有邪的。

另一种讲法是根据?

【诗经】里『鲁颂』有一句「思无邪」,这个「思」字是个语助辞,没有实际的意思。

「无邪」的『邪』字跟『徐』字通用的,「无邪」就是『无虚』,「虚」是虚假。

孔子在这里讲,三百零五篇的诗,都是出于真情流露,让人读起来引发感性的作用。

诗与别的经典不同,别的经典,比如说【易经】它讲的道理,它是概念式的,【书经】也好,【礼经】也好,都是讲道理,都是从知识引导人,从学问引导人,向本性里去求。

所以学诗的好处,它从艺术、从感情上面,一步一步的诱导到『本性』上面去。

1、从艺术情感上引到本性,要学一点诗经。

2、真诚引发本性,要培养自己的真诚心。

3、真诚对人事物,才能清静、自在。

2.3子曰:

「道( dao )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

「以政令来教导 ,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

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

用政治来领导民众。

如果民众不能够遵照政治领导,就要「齐之以刑」了,使他能够跟一般人一样能够遵从治理。

这样做法后果就是使一般民众苟免刑罚,从而没有羞耻心,当你这刑罚稍微废弛的时候,他又不服从政治命令了,他那些不法的行为又出现了,「道( dao )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以道德来领导民众,如果民众不服从你的政治命令的话,用「礼」让他来服从,这样做的话达到的效果就是「有耻且格」,一般人民学了礼的教化,他做的事情,他的行为违反了政治命令的话,他就感觉羞耻,有羞耻然后引发恭敬心,从而能走上正途。

今日无论是从政,还是从商,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要是拿道德来领导,用礼教来教育,人与人的相处都是道义的结合,大家以诚相待,人人都有羞耻心,做事情稍微犯了一点过失,做错了一点点,不必等用法令规章来处分他,他自己就感觉很羞耻,自己就赶快补救。

家庭里也是一样,夫妻之间一定要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互相以道德来互相勉励,以道德来对待对方,礼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除了这里讲尊敬,恭敬之外,重要的还有让,礼让,夫妻之间互相礼让,你这个家庭都是一团和气。

家庭任何问题都没有,夫妻是五伦的一个开端,夫妻这一伦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然后就有信心在社会上其它各方面都能够做得很好。

1、以德行教化,用礼制约束,化被动为主动,令自已走上人生正途。

还是人性向善。

2、礼引发羞耻心,然后再引发恭敬心,从而走上人生正途。

3、夫妻关系更要如此,以德勉励,恭敬礼让,从而推广至社会。

4、羞耻心最重要。

2.4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

「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孔子讲这一章经的时候,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这是他一生求学的经过。

十五岁时他就立下志愿,将来上大学求学。

从十五岁开始发愤求学,到三十岁学问就像树根一样很稳固,能够立得住,「三十而立」。

学问根基坚固,不受一切误解、邪说影响,深信不疑,学问应用起来,正面反面,怎么用都可以,左右逢源,通权达变。

这个境界是四十的不惑。

再过十年到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天命」了。

「知天命」就是圣人在推行这个道,行得通还是行不通,在于天下人有没有这个福报,『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在于他自己。

「知天命」对我们很重要,我们现在还是一个普通的凡夫,今日之下在世间你做任何事情,不能说一做就成功,不会那么顺利的,我们心理要能够调整,心平气和,遇到别人对于我们有什么伤害,对于我们有什么不合理的要求,我们视为很平常。

再过十年「六十而耳顺」,孔子从五十岁到六十岁,他的世间阅历经验太多太多了,任何一个人的心理他都了解,一听人家讲的话,都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对于孔子行道的话帮助大得很。

对于我们来讲,经验阅历再多,在世间受人打击,受了挫折,「耳」还不会「顺」,人家说的好话也听不进去,说的坏话更听不进去,这就不是「耳顺」是耳逆,逆就是一听起来有反感。

再继续学到七十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所要做的事情,都有顺乎自心。

心是最短暂的念头。

他每起一个念头,一点自私都没有,都是教化天下人。

孔子从心是从这样的心。

我们也是从心,我们的心也是念头,我们没有一个时候不起念头,都是自私自利。

自私心起作用的话,都是损人利己。

在世间办事出发点都是为自己。

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到到七十岁,纯粹的,一丝一毫私的念头没有了,所以他顺从自己的念头,顺从这个念头,可是都合乎规矩,合乎礼。

1、对于自己所学要有坚固的信心,能举一反三的应用,解决世间的问题。

2、要做到耳顺,能听出言外之意,顺逆之话都能听得进去。

3、从心所欲,从无我的心,利益众生的念头。

2.5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

「无违。

」」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白话:

孟懿子请教什么是孝。

孔子说:

「不要违背礼制。

」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对他说:

「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

不要违背礼制。

」」樊迟说:

「这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

「父母活着的时候,依礼的规定来侍奉他们;父母过世后,依礼的规定来安葬他们,依礼的规定来祭祀他们。

孟懿子来问孝,孔夫子就说了无违,不要违背,孔子只讲无违这两个字,没有解释不要违背什么?

樊迟替孔夫子驾车,这个时候孔夫子告诉樊迟:

孟懿子到我这里来来问孝,我告诉他不要违背。

樊迟就说老师无违是怎么讲法呢?

孔夫子这时候就告诉樊迟:

生,事之以礼,一个人要讲孝道,父母在世的时候,一切都要依照礼来事奉父母,不能违背了礼。

死,葬之以礼,父母去世,从预备棺材、入殓、出殡,以及选择地方埋葬,整个过程都是都要合礼,都有一定的制度。

祭之以礼,这个是埋葬了以后祭祀的时候,用什么样的祭品,也都有一定的规定,不能超越,不能违背这个礼。

孟懿子奉他父亲的遗嘱来向孔子学礼,问孝,孔子在这个时候就告诉他无违,无违就是不要违背,一则不要违背你父亲的遗嘱,你要学礼。

再者,对父母尽孝来讲,父母在世事之以礼,父母死的时候葬之以礼,父母死了以后祭祀要依礼,这时候特别要想到父母对于自己的恩德。

从这三点来讲,就是一个人不要忘记根本,做一个孝子,首先想到身体从那来的,没有父母,这个孝子过去是在那一道,是不是人,还是其它的畜生道,或者也许在天上,这不一定,所以孝子首先想到身体从父母来的,生下来以后,自己一切的一切都要父母来照顾,这种恩德说也说不尽的。

所以在祭祀的时候,要想到父母的恩德,父母不在世了,永久的要这样祭祀,这样思念父母,这叫做慎终追远。

慎终就是父母死的时候,办理父母丧事的时候要谨慎,要合乎礼的规矩,不能违背礼,就是慎终。

追远指的就是丧事办完了以后,要一直祭祀下去。

孔子在这里教孟懿子不要违背礼,也就是告诉三家大夫,都不能够违背礼。

这是这章经的要义。

1、内在的孝心与外在的礼法配合,既有形式也有内容。

生时尽心奉养,死真心祭祀。

2、对祭祀(上坟)等形式不要说三道四,而要从中体会那份真心。

2.6孟武伯问孝。

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

白话:

孟武伯请教什么是孝。

孔子说:

「让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忧愁。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长子,他也来问孔夫子,问孔子怎么样尽到孝道。

前一讲谈到,他父亲孟懿子问孝。

子曰:

「无违。

」孔子仅是答复他无违,至于他父亲是否理解孔子说的,咱们不得而知。

这次是儿子来向孔子问孝,孔子就说了,父母唯其疾之忧,除了自己有疾病,其余都不能够让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忧心。

就是说作一个孝子,要处处使父母称心如意,不要使父母为自己忧心,除非生病。

人不可能不得病,只能做到少得病而已,只有这个不得已的生病才可以让父母操心,其余一切,作儿子的人应该让父母宽心。

要记住生病是不得已生的,不能自己嘬病,像现在的作息不规律,吃穿不合宜,等等。

1、除了不可控之疾病外,没有让父母操心的事。

2、自己要照顾自己,少得病,不嘬病。

3、改掉让父母操心的毛病。

2.7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白话:

子游请教什么是孝。

孔子说:

「现在所谓的孝 ,是指能够侍奉父母。

就连狗与马,也都能服侍人。

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样分辨这两者呢?

子游这个人姓言名偃字游。

子游向孔夫子请问,怎么样来行孝道,孔子答复说了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孔子就说,在当时一般人是谓能养认为是孝,只是拿食物来奉养父母就是孝了。

也就是说拿这些食物来奉养父母。

不让人父母饿着。

下面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这算是孔子对当时的人对孝普遍理解的反驳。

可以看出来,当时的人对孝顺父母的孝多数表现在饮食上,身体上。

犬马古人有两种解释,有一种讲法是把犬马比喻父母,你拿饮食来奉养父母,与拿饮食来养犬马,这有什么不同呢?

这种讲法把养父母与养犬马相提并论。

第二种是用犬马比喻儿子,犬马怎么比喻儿子呢?

犬马受了主人拿食物来养牠,但是犬马也用牠的体力,犬能够替主人看门替主人守夜看门。

马可以拉车子,他们都可以用牠的身体替主人服务。

用饮食来奉养父母,这算是孝道的话,那么犬马牠也能用牠的身体,来报答主人,那也是养,这有什么不同呢?

夫子接着给我们解惑:

不敬,何以别乎。

犬马替主人服务,也就是奉养主人了,但是犬马不知道恭敬。

如果说一个孝子,祇拿饮食来奉养父母,而对于父母没有恭敬心,这与犬马有什么分别?

孟懿子问孝,孔子答复无违,孟武伯问孝,孔子说他要唯其疾之忧。

答复都不一样,子游问孝,夫子因材施教,提醒他要注重一个敬字。

1孝敬,不敬何以为孝?

不异于犬马。

2孝的形式很重要,加上敬就尽善尽美了。

3把敬用出不,恭敬众人就是恭敬诸佛。

2.8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白话:

子夏请教什么是孝。

孔子说:

「子女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

有事要办时,年轻人代劳;有酒菜食物时,让年长的人吃喝。

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子夏来问孔夫子,怎么样尽到孝道。

孔子就说了,色难,一种讲法是说色是指的要看父母的脸色。

第二种,色难的色是指的孝子。

孝子在事奉父母的时候,要和颜悦色,通过自己面貌把愉快的心理表现出来。

一个人在世间,跟他人相处最亲近的,没有任何一个人比父母更亲。

你是个孝子,一见到父母,就要把原来的忧愁,烦恼,通通化解掉了,没有了,欢喜心就出现了,这是真正的孝子。

下面进一步解释色难,孔子接着就说了,有事,弟子服其劳。

老师有什么事情,作学生的,作弟子的替老师来做事情,这叫做弟子的本分。

有酒食,先生馔。

弟子有了有好的饮食来供养先生。

学生代替老师服劳务和拿酒食来奉养老师,用这种奉养的方法,来奉养父母,这算是孝道吗?

也就是说对待父母,有事代劳,供养好的饮食和对待老师有什么不同呢?

不同处就是色难,学生对待老师要恭敬,就是服劳务也好,拿酒食奉养老师也好,要以恭敬心这样对待老师。

不能见到老师一见面就笑了,这个不行,不够尊敬。

不但见面见要如此,跟老师学习任何学问,都要从恭敬严肃,才能把学问学得好。

同样对外面一切长辈,也要肃然起敬。

但是儿女对待父母,见着父母,很愉快的显示出来喜悦的颜色。

对待父母要拿『和颜悦色』来待父母,这才算是讲究孝道。

俗话说久病床无孝子,也是指的色难。

所以说保持和悦的脸色是最难的。

1、孟懿子、孟武伯、子夏、子游问孝,可以这样总结:

一内在的孝心与外在的礼法想配合。

二不让父母操心。

三从心敬重父母。

四好脸子好腔调。

2、对师长要尊敬严肃。

3、见父母喜悦由内而发。

 

2.9子曰:

「吾与回言终曰,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白话:

孔子说:

「我整天与回谈话 ,他都没有任何质疑,好像是个愚笨的人。

离开教室以后,留意他私下的言语行为,却也能够发挥不少心得。

回并不愚笨啊!

孔子跟他的弟子讲,他说我与回谈学问,整天在谈我尽管在说。

颜回一直在听,好像个愚人,提不出任何一个问题来。

颜回回去了以后,我观察观察他私下里跟他的师兄弟们来谈话,就把我所讲的道理,都能讲得出来,而且能用得上,这样看起来回也不愚。

子贡说过: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两者合在一起,说明颜回不仅悟性好,而且注重实践。

夫子说这话,就是来来告诉一般弟子,要学颜回这种的学习态度。

1、学习要有疑问、勤于思考、举一反三,注重在实践中落实。

在落实中变化气质。

2、做到学得会,用得上,有效果。

2.10子曰: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sou)哉?

人焉度哉?

」孔子说:

「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情 ,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何种状况。

那么这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夫子在这一章里教我们怎么样去认识一个人。

第一句视其所以。

平常看所以,就是在平常你要看他做的事情是善是恶。

这是从近处来看一个人。

第二句观其所由,从远处来讲,看他在已经过去的时候做的事情。

用心思,看深远的事情,比视要深入一些这是观。

第三句察其所安,这里讲察,是指更详细而且更深入的,就要把前面所以、所由这两者合起来,就是把他眼前做的事情,以及过去做的事情,把它合并起来,详细的来考察他,察他所安。

安就是他办眼前的事情,办过去的事情,有好的有不好的,综合起来考察他,看他对于好事是安,还是不好的事情是安,这要很详细的考察。

经过上面这三种程序考察之后,你能够认识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

我们要用心思,多读圣人书,孔子讲认识人,不只是这一章讲,其它地方还有很多地方讲君子讲小人,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多念多研究,综合起来,自己的眼界就开了,自然就能认识人。

1、要全面了解一个人:

看所行,知所由,了解其居心。

2、察是综合视所以,观所由,而得出心安于何处。

3、察人不识,有时也缘于我们只看现在,而忽略了过去和未来。

2.11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白话——孔子说:

「温习自己所学的知识 ,并从其中领悟新的道理,这样才可以担任老师啊。

温故而知新故是指的是所学已得之事,就是已经学到的事情,已经学会的事情这叫故,新是什么呢?

实时所学新得者,实时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学会的经文,新学的。

温故而知新按照这种解释,要把昨天,以及昨天以前所学的,今天还要拿来温习。

今天温习之后,今天又要新学。

所以每天要温习,每天要新的学习,永久不自满,这样你可以为师,可以来教人家,这是一种讲法。

第二种讲法:

温故而知新,同样的一章经,你背诵熟了,意思也了解了,还要不断的读诵,它又有新的意思出现,诵得愈多,意思发现得愈多。

这两种讲法都好,可以合并起来,两种意思都可以采取。

一个是今天温习昨天,以及昨天以前所学的,然后又要新学,学习后面未学过的。

把学无止境,永久不自满,一直进步。

第二个就是对学过的,经常学习呤诵,多多的读念了之后,一遍又一遍,你就会又有新的意思出现了。

这也是温故而知新。

1、旧东西有新价值。

经典是衡量自己心灵成长的量尺。

2、欲教别人,先成就自己,这是在学习上的自我欺许。

3、不断温习,举一反三。

不断求新,学海无涯。

2.12子曰:

「君子不器。

白话——孔子说:

「君子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一一个有特定用途的器具。

器就是一种器具,每一种器具有每一种特殊的作用。

君子不器,君子是个人,随时无论在什么地方,他要发挥作用,将来做的事情广泛得很,小事可以做,大事可以做,不能限于一种作用。

所以君子要广泛的学,学得愈多愈好,这是不器。

这是一种讲法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就无形的,无形的学问、道理这是道。

形而下的是有形状的,指的我们日常所用的各种器具,这是器。

君子求学,不能只求形而下的这种学问,必须广泛的求学,把世间学问提升到没有形相的道上面去。

懂得形而上的道,世间学问学得愈多,他愈能运用得非常好,一方面自己走上成就圣人的大道,一方面可以就他所学的这些学问,拿来教化世间。

1、人要有一定的用途,还要追求实现人生价值。

尽职尽责,有目标有追求完成人的使命。

2、不能局限一种用途,要广学博闻。

3、追求形而上的道,觉悟本性。

2.13子贡问君子。

子曰:

「先行其言 ,而后从之。

白话——子贡请教怎样才是君子。

孔子说:

「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

前面讲认识人,孔子讲用三种方法: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次是教我们认识什么是君子,什么不是君子。

孔子答复子贡: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不管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或者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四个字一句意思是一样的。

先行其言,行在『言之先』,先要做出你要说的这些事情,也就是说言语还没说,先去办事情。

而后从之。

事情办完了,你这个言语在这个事情之后,从之。

孔子讲这两句话,重要的就是说,一个君子要注重实行,实行很重要,就拿我们学论语来说,我们就把论语背得很熟。

论语里面每一章经讲的意思,我们也明了了,但是没有照经的意思去用工夫,去修行的话,这算得上是君子吗?

所以言与行,话要少说,话要说在后面,行为要在前面,这是君子。

再进一步的说,现在有很多人做了善事情,还不愿意让人家知道,这就是君子。

先要办事情,先要采取行动,去替人解决问题,办好了以后,说也可以,不说也可以,这是君子。

1、反省自己,说得多,做不到。

有行才有悟,言才有力。

2、话也多,犯口业。

2.14子曰: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白话——孔子说:

「君子开诚布公而不偏爱同党 ,小人偏爱同党而不开诚布公。

周、比这两个字,古人注解有好几种讲法,只选一种,就是按公私来讲,君子办事情一切是大公无私,平常他自己修养的时候也是尽量的把自己的私心去掉,存着公心,这个叫做周而不比。

周就是大公无私的意思,比呢?

那是讲自私自利的心。

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就是一切都是公,存着公心,办事情也是为公办事。

小人跟这相反,小人比而不周,小人办事情为他自己,自私。

一切考虑不到公众的事情,就算他没有事情的时候,心里所想的也是私心在那里起作用,所以小人比而不周。

夫子教我们认识君子跟小人,在论语里面很多,这是其中的一种。

学习本章,我们:

1、自己修持的时候,时时刻刻要反省自己,我们的心理是私心呢?

还是公心,是在学君子还是在做小人?

2、自己努力做到无预定的成见和私心,道不同不相为谋,没必要认其为小人,做到外化内不化。

2.15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白话-----孔子说:

「学习而不思考,则将毫无领悟;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于迷惑。

天下书籍学问那么多,我们要先读圣人的书,这在学问上有了根本了,然后再看其它的书,再求别的知识,那就有根本了,学问很坚固。

学就是读圣人书,背熟了以后,当然要求了解。

了解以后,还要按照古人注解再研究研究,圣人所讲的道理,你研究得愈多,对于圣人的道理,发现得愈多。

学而不思则罔,你只读古人书,而不去研究,根据包咸讲的,白读了,等于没有读。

按照皇侃的讲法,你把学到的用出来,也许用不上,那就是『诬罔』了圣人,怪圣人的言语说得不对。

思而不学则殆,对于圣人教诲,你只是在那里研究,自己凭空的来思考,没有一个依据,这就叫思而不学。

你只想自己来研究,而不学,不读圣人书,则殆,殆是什么呢,当疑『惑讲』。

你只凭空自己在那研究,不肯读圣人书,遇到问题不能解决,那就疑问,就懈怠了退失了,那就是殆。

学了要思考,举一反三的去落实在生活中,经过实践反过来扩展巩固所学和所思。

学和思要有依据,有老师有教材,不能凭空胡思乱想,否则就会产生疑问,甚至退失。

2.16子曰: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说:

「批判其他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造成争论不休的祸害。

攻这个字,有两种解释,一个普通的解释叫『攻击』,一个当治字讲,『治学』也叫做攻学,你治哪一部书,比如说我们现在读论语,读论语就叫治论语,也叫攻论语。

根据皇侃解释,异端就是那些杂家的思想。

还有一切其它的,世间有很多人会的那些技巧,或者是娱乐方面的,或者工艺方面的,那些技能很多,这个不是说不好,有他的用处,但是这个用处不能跟大道相比。

所以是攻乎异端,一个求学的人,只研究这些小小的技能,你一生求学问,只求这些东西,这叫异端,斯害也已,那对于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只有妨碍,妨碍你求这个大道。

到了宋儒,把这个异端,解释为古时候杨朱墨翟,后来认为佛法也是异端,这就偏差得太远了。

我们按照古人皇侃疏所讲的,那就是你攻乎异端,你不读圣人书,只研究那些怎么样的发财,怎么样制作小的工艺品,怎么样的出名,这一类的,研究这个,有害于自己。

傅佩荣教授译为:

他把攻译为批判,异端为与已立场不同言论,这样做造成的危害是争论不休,甚至是人身攻击。

所以他译为:

批判其他不同立场的说法,难免造成争论不休的祸害。

1、这个解释也很好,对我们也有指导意义。

在现实中我们对待不同意见应该采取如此的态度。

道不同不相为谋,没必要批判攻讦,以切蹉代替批判,抬杠,和人身攻击,这样才可以促进学术的进步,意见的优化。

2、自己所学以圣人言论为根本,技巧之学无益。

2.17子曰:

由,诲汝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

「由,我来教你怎样求知。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求知的态度。

由是子路的名字,诲是教诲,孔子教子路,我教你的这些学问,谈这个道,汝知之乎,你知道了没有呢?

知之为知之,你知道的话,就说知道。

不知为不知,你不知道就说不知道。

是知也,这是有智慧的人。

最后这个知字是真知,是从『本性』里面发出的『真知灼见』,这个『真知灼见』你不用研究,不用想就知道得最彻底,就能全明了全知道。

知识有蒙蔽的时候,不能做到灼,只有真智才能灼见。

本来我们心一起作用,我们对于外面的事情,一切人事地物,我们都有认识的能力,这个认识的能力是从自己本性出来的,这是真知。

现在不是真知有问题,从本性里面出来的那个真知,一出来的时候,就被我们每个人自私自利的心,把它污染了,这就是变成我们现在一般人所讲的知识的那个知,这个知识不管用,看事情也看不明白,看人也不认识人,甚至于对自己也不认识自己。

我们要求得真知,就必须把我们被那些私心染污的知识那个知,把我们现在对人对事对于求学,那些肤浅的知识,把他们通通放弃掉,破除那些假的,没有用的那种知识,才能够得到真知。

我们一个人为什么到人世间来,到人世间来这几十年之后,寿命终了以后,又到那里去?

我们未到人间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