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板预制质量保证措施最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6172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心板预制质量保证措施最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空心板预制质量保证措施最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空心板预制质量保证措施最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空心板预制质量保证措施最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空心板预制质量保证措施最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心板预制质量保证措施最终.docx

《空心板预制质量保证措施最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心板预制质量保证措施最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心板预制质量保证措施最终.docx

空心板预制质量保证措施最终

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至驻马店改建工程TJ-2标段

 

预应力空心板梁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中国葛洲坝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漯驻高速改扩建工程

TJ-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Ο一三年十一月

预应力空心板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目标

施工阶段设专职质量负责人,以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为依据,全面落实质量方针。

质量目标:

达到“合格”。

2、组织保证体系

该工程将在该质量保证体系下按ISO9001标准要求进行。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项目经理:

刘绍舜

 

项目副经理:

李久钢

项目总工:

白喜江

 

物资设备部

工程部

技质部

试验室主任:

张海涛

结构工程师:

金伟

技术主管:

王勇

质检工程师:

王超明

机械负责人:

窦志辉

材料负责人:

王吉昌

 

梁厂质量负责人

 

梁厂试验员

梁厂质检员

梁厂施工员

 

3.质量保证程序

3.1质量保证程序

基本要素质量

工作质量

人员

材料

操作

机具

方案

基本要素质量

原材、半成品检验

按工艺标准要求

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经审批方可实施

执行岗位责任制

技术资料保证

熟悉图纸

周检维修保养

实施中优化总结

人员素质保证

原材质量保证

操作过程保证

机具保证

方案保证

 

产品质量保证

 

质量监理工程师初检

业主监理检查认可

进入下道工序

质量监理工程师复检

技术交底

三工序操作

3.2过程质量执行程序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4各分项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4.1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检验标准

4.1.1基本要求

(1)钢筋、机械连接器、焊条等的品种、规格和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2)冷拉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应有裂皮和油污。

(3)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焊接和机械接头质量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4)钢筋安装时,必须保证设计要求的钢筋根数、规格、型号、间距等。

(5)受力钢筋应平直,表面不得有裂纹及其它损伤。

4.2实测项目

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受力钢筋间距(mm)

两排以上排距

±5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3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1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2

3

钢筋骨架尺寸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30%抽查

1

宽、高或直径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

每骨架抽查30%

2

5

保护层厚度(mm)

柱、梁、拱肋

±5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3

基础、锚碇、墩台

±10

±3

4.3空心板浇筑质量检验标准

4.3.1基本要求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原材料试验、混凝土配合比需经总监办试验室主任审批后方可使用。

(2)不得出现空洞和露筋现象。

4.3.2外观鉴定

(1)混凝土表面平整,施工缝平顾棱角线平直,外露面色泽一致。

(2)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深度超过1cm的必须处理。

4.3.3模板质量检验标准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模板标高

基础

±15

柱、墙和梁

±10

墩台

±10

模板内部尺寸

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

+5,0

基础

±30

墩台

±20

轴线偏位

基础

15

柱或墙

8

10

墩台

10

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

+2,-5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模板表面平整

5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3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10,0

支架和拱架

纵轴的平面位置

跨度的1/1000或30

曲线形拱架的标高(包括建筑拱度在内)

+20,-10

4.4混凝土外露面质量措施

4.4.1项目部对桥梁墩柱的施工进行详细的方案制定,由总工进行编制,报监理审批。

4.4.2模板采用无缝钢模板进行拼装,脱模剂用统一的材料,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在涂刷过程中要求脱模剂均匀涂刷,保证颜色一致。

4.4.3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原材料、配合比及施工工艺等。

4.4.4在原材料方面,有始至终均使用同一厂家的产品,严禁私自更改原材料供应厂家。

 

4.5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通病现象

预防措施

1、钢筋严重锈蚀

堆颗粒状或片状老锈必须清除。

钢筋除锈后仍留有麻点者,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进场后加强保管,钢筋进场要下垫上盖。

2、钢筋弯曲不直

采用调直机调直,有“死弯”者禁用。

对严重曲折的钢筋,调直后检查有无裂纹。

3、钢筋脆断

冷加工的工艺参数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运输装卸方法不当造成钢筋剧烈碰撞和棒打。

Ⅱ级钢筋用电弧点焊必须经过试验鉴定后方可采用。

4、钢筋接头的连接方法和接头数量及布置不符合要求

严格技术交底及工艺控制。

合理配料,防止接头集中。

正确理解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的含义。

分不清钢筋是受拉还是受压时,均按受拉要求施工。

5、钢筋绑扎时缺扣、松扣多,钢筋骨架变形

控制缺扣、松扣的数量。

钢筋网或骨架的堆放场地要平整,运输安装方法要正确。

6、弯钩朝向不正确,弯钩在构件中外露

弯钩朝向按照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对板等构件弯钩安装后,如超过板厚,将弯钩放斜,以保证有足够的保护层。

7、箍筋端头弯钩形式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箍筋的弯钩角度和平直段长度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的规定。

绑扎钢筋骨架时,防止将箍筋接头重复搭接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

8、钢筋绑扎接头的做法与布置不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受拉区Ⅰ级钢筋绑扎头做弯钩。

9、钢筋网中主副筋放反

认真看清图纸,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复杂部位随有施工草图。

加强质量检查,认真做好隐蔽工程检验记录。

10、钢筋安装位置偏差过大,或垫块设置、固定方法不当,钢筋严重错位

认真按照施工操作规程及图纸要求施工,并加强自检、互检、交接检。

控制砼的浇灌、震捣成型方法,防止钢筋产生过大变形的错位。

11、钢筋少放或多放

加强配料工作,按图核对配料单和料牌。

钢筋绑扎和安装前认真熟悉图纸和配料单,确定合理的绑扎顺序

12、钢筋代换不成,造成结构构成的性能下降

1、钢筋代换除了满足强度要求外,还满足设计规定的抗裂、刚度、抗震以及构造规定的要求,钢筋代换必须征得设计和监理工程师的同意。

13、钢筋接头的机械性能达不到规范的规定

接头材料、方法与工艺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

必须有上岗证,并只准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操作。

必须试接,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施接。

14、接头尺寸偏差过大

接头材料、方法与工艺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

必须有上岗证,并只准在规定范围内进行操作。

必须试接,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施接。

15、焊接尺寸不足

按照设计图的规定进行检查。

图上无标注和要求时,检查焊件尺寸,焊缝宽度不小于0.7d,焊接厚度不小于0.3d。

16、咬边焊接与钢筋交接处有缺口

选用合适的电流,防止电流过大。

焊弧不可拉得过长。

控制焊接条角度和运弧方法。

17、电弧烧伤钢筋表面,造成钢筋断面局部咬肉,或对钢筋产生催化作用

防止带电金属与钢筋接触产生电弧。

不准在非焊区引弧。

地线与钢筋接触要良好牢固。

18、焊缝中有气孔

焊条受潮、药皮开裂、剥落以及焊芯锈蚀的焊条均不准使用。

焊接区保持洁净。

适当加大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焊缝金属中气体完全外逸。

雨雪天不准在露天作业。

4.6砼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通病现象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1、砼表面缺浆、粗糙、凹凸不平,但无钢筋和石外露

1、模板表面在砼浇筑前未清理干净,拆模时砼表面被贴损。

2、模板表面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造成砼拆模时发生粘模。

3、模板缝处不够严密,砼浇筑时模板缝处砂浆流走。

4、砼振捣不够,砼中空气未排除干净。

1、模板表面认真清理,不得沾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砼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3、振捣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振捣手在振捣时掌握好止振的标准,砼表面不再有气泡冒出。

2、砼局部酥松,石子间几乎没有砂浆,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1、砼配比不准,原材料计量错误。

2、砼未能充分搅拌,和易性差,无法振捣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砼,下料不当,发生石子与砂浆分离造成离板。

4、漏振造成蜂窝。

5、模板上有大孔洞,砼浇筑时发生严重漏浆造成蜂窝。

1、采用电子自动计量拌和站拌和拌料,每盘出料均匀检查砼和易性;砼拌和时间应满足其拌和时间的最小规定。

2、砼下设料高度超过2m以上应使用串筒或漏槽。

3、砼分层厚度严格控制在30cm之内;振捣手进行搭接式分段避免漏振。

4、仔细检查模板,并在混凝土浇筑前加强现场检查。

3、砼结构内有孔洞,局部没有砼,或蜂窝巨大。

1、钢筋密集,砼无法进入,无法将模板填满。

2、未按顺利振捣砼,产生漏振。

3、砼坍落度太小,无法振捣密实。

4、砼中有硬块或其他大件杂件,或有其他工、用具落入。

5、不按规定程序下料,或一次下料过多,来不及振捣造成。

1、粗骨料最大径应满足规范要求。

2、防止漏振,专人检查。

3、保证砼的流动性符合现场浇筑条件,施工时检查每盘到现场的砼,不合格坚决废弃不用。

4、防止砂、石中混有沾土块等杂物,防止杂物落入正浇的砼中,如发现有杂物马上进行清理。

4、钢筋砼结构内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露于同表面

1、钢筋尺寸大于设计,局部有紧贴模板处。

2、砼浇筑振捣时,钢筋筑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脱落造成钢筋移位紧贴模板。

3、钢筋砼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如遇大骨料卡在钢筋上,砼将不能裹住钢筋造成漏筋。

4、砼拆模过早,模板将砼带落造成露筋。

1、绑扎钢筋前,认真检查钢筋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返工。

2、垫块按每平米3个梅花状布置,钢筋密集处加垫。

3、砼配比中的粗骨料最大尺寸符合规范要求,并在收料时严格控制。

4、砼拆模时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强度。

5、砼结构直边处、棱角处局部掉落,有缺陷

1、砼浇筑后养护不好,边角处水分散失严重,造成局部强度低,在拆模时造成前述现象。

2、模板在折角处设计不合理,拆模时对砼角产生巨大应力。

3、拆模时野蛮施工,边角处受外力撞击。

成品保护不当,被车或其他机械刮伤。

1、加强养护工作,保证砼强度均匀增长。

2、设计模板时,将直角处设计成圆角或略大于90度。

3、拆模时精心操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构筑物。

4、按成品防护措施防护,防止意外伤害。

4.7质量保证措施

4.7.1建立施工方案审批制度

(1)施工方案必须有项目经理、副经理、项目工程师、安全负责人等审阅。

(2)施工方案编制前需召开专项方案讨论会,确定现场实施方案等。

4.7.2技术、质量交底制度

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具体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项目总工必须组织项目部全体人员对图纸进行认真学习。

(2)本着谁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