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环保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07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五年级环保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五年级环保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五年级环保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五年级环保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五年级环保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五年级环保教案.docx

《最新五年级环保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五年级环保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五年级环保教案.docx

最新五年级环保教案

 

五年级校本教材

 

《环保校本课程教材》

教案

 

凯里市第十小学

 

第一课

教学内容:

绿色环保从身边做起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2、知道小学生应该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2、知道小学生应该怎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2、出示课文,让学生详细阅读。

3、讨论:

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4、讨论:

环境污染给地球、为人类带来什么危害?

5、课堂小结。

6、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

一、说一说,环境污染给人类和地球造成了什么危害?

答:

环境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放辐性污染,光污染等等。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

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

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

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二、想一想,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什么?

答:

1、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自觉保护环境的人。

2、我们还要在社区、家庭中积极向老人、父母和小朋友作宣传,让大家一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创建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和谐向上的大凯里。

第二课

教学内容: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教学目标:

1、认识防止环境污染是人类共同的行为。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认识并向别人宣传环保。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防止环境污染是人类共同的行为。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认识并向别人宣传环保。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各种环保标志”,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激发兴趣。

讨论:

你知道哪些标志?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做?

5、课堂小结。

6、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

1、想一想,这节课里的标志是哪些?

2、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

首先认真按照保护环境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还要向其他的同伴宣传保护环境的意义,告诉大家要自觉爱护环境。

第三课

教学内容:

美丽富饶的家园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

2、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

3、知道人类要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

2、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

3、知道人类要自觉保护环境,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地球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地球是什么样的,激发兴趣。

2、详细阅读课文内空。

3、讨论:

什么是再生资源?

怎样更好地利用再生资源?

4、讨论:

什么是非再生资源?

怎样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非再生资源?

5、课堂小结。

6、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

1、什么是再生资源?

怎样更好地利用再生资源?

答: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再生资源虽然可以再生,但我们不应该随便破坏,而是应该养成节约能源的意识,从小做一个环保卫生,为保住我们的地球而努力。

2、什么是非再生资源?

怎样更好地利用和保护非再生资源?

答:

非再生资源又称不可更新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

它生成于漫长的地质年代和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可能再生,所以被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

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我们小学生应该有保护资源的意识,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做起,让自己成为环保小卫士,另外,我们还要向大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让大家一起来节约能源,保护地球。

第四课

教学内容:

地球妈妈地哭泣?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被污染的严重程度,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向别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学习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地球被污染的严重程度,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2、学习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地球被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2、讨论:

为什么我们生活区周围的环境被污染的?

3、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详细阅读。

4、讨论:

我们在家中应该怎样做?

5、了解如何书表格式的调查表。

6、分小组进行调查,填一填书中的调查表。

(1)分小组,小组讨论:

我们应该去哪些地方调查?

(2)小组同学分工,了解自己的职责。

(3)课后调查,填写表格。

7、第二节课,展示学生的调查表格,说一说小组的结论。

作业设计:

分组过盛调查表。

第五课

教学内容:

让白色污染远离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宣传和不用塑料袋。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

2、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宣传和不用塑料袋。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白色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2、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详细阅读。

4、讨论:

塑料袋有什么危害?

5、讨论:

面对白色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

6、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

1、什么是白色污染?

答:

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灾难称为“白色污染”

2、塑料袋有什么危害?

答:

它的危害是巨大的。

其一,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其二,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

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30多万元。

羊喜欢吃塑料袋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塑料袋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塑料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

这样的事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屡见不鲜。

其三,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制品如果将其填埋,200年的时间不降解。

  而且,塑料袋以石油为原料,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还不能被分解,埋在地下会污染土地、河流。

另外,塑料袋本身会释放有害气体。

特别是熟食,用塑料袋包装后,常常会变质。

变质的食品对儿童健康发育的影响尤为突出。

3、面对白色污染我们应该怎样做?

1、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耐用型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2、多选用绿色、环保的包装袋。

3、各大商场将实行有偿使用塑料袋,顾客要塑料袋必须付钱购买,从而制止塑料袋的泛滥问题。

4、请你写个倡议书,让我们来共同爱护我们的地球。

第六课

教学内容:

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教学目标:

1、知道垃圾回收利用的意义,自觉做到日常垃圾的分类。

2、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垃圾回收利用的意义,自觉做到日常垃圾的分类。

2、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二次利用的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

2、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阅读。

3、讨论: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怎样给垃圾分类。

4、完成课堂练习

5、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

1、什么是可回收物?

答:

可回收物指宜于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橡胶、玻璃、金属和织物等。

纸类:

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

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

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

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

 

织物:

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2、垃圾回收利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

1、垃圾再生法:

垃圾经分类后,对其中可直接利用的物质进行再回用。

如:

废弃的玻璃、塑料、金属、纸张书报、木材废布、废油等。

2、垃圾焚烧发电法:

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既能彻底消毒除害,又使垃圾变成了能源。

3、垃圾堆肥法:

依据传统的农业积肥原理,利用有机垃圾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将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改良土壤。

4、垃圾生物降解法:

运用具有多功能高降解能力的多种菌群,对垃圾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加快分解,使其变费为宝、物尽其用。

按菌种不同,又分为厌氧降解和氧化降解两种。

3、有害垃圾是哪些?

有害垃圾包括日光灯管、电池、喷雾罐、油漆罐、废润滑剂罐、药品、药瓶、涂改液瓶、过期化妆品、一次性注射器等,需要特别处理。

第七课

教学内容:

电池的发展与危害

教学目标:

1、了解电池的发展史。

2、知道乱丢电池的危害,知道如何处理废电池。

3、增强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电池的发展史。

2、知道乱丢电池的危害,知道如何处理废电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了解电池的发展史。

在古代,人类有可能已经不断地在研究和测试“电”这种东西了。

一个被认为有数千年历史的粘土瓶在1932年于伊拉克的巴格达附近被发现。

它有一根插在铜制圆筒里的铁条-可能是用来储存静电用的,然而瓶子的秘密可能永远无法被揭晓。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

其种类繁多:

有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铅酸蓄电池、可充电镉镍电池、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空气电池、微生物电池等。

2、了解电池的危害

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铅、镍、锰等多种重金属,若不经过回收和妥善处理,而将其随意丢弃于自然环境之中,有毒物质便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体之中,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身体内。

这些有毒物质在人体内长期积聚难以排除,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胳,甚至还能致癌。

据统计,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一粒钮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3、讨论:

家中的废电池,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4、课堂小结。

5、完成作业.

作业设计:

一、废旧电池的危害是什么?

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铅、镍、锰等多种重金属,若不经过回收和妥善处理,而将其随意丢弃于自然环境之中,有毒物质便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体之中,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的身体内。

这些有毒物质在人体内长期积聚难以排除,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肾脏和骨胳,甚至还能致癌。

据统计,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一粒钮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等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二、家中的废电池,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答:

除了不乱扔废旧电池外,还要尽量少用电池,减少电池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而且要把上交的电池集中起来,统一放进“废旧电池回收箱”中,然后由学校联系相关的公司对这些电池进行无污染处理。

除了不乱扔废旧电池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