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IT基础.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06861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电算化IT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会计电算化IT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会计电算化IT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会计电算化IT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会计电算化IT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IT基础.docx

《会计电算化IT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IT基础.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电算化IT基础.docx

会计电算化IT基础

第一章会计电算化IT基础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产生及发展

1.电子计算机的发生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名叫ENIAC.

(2)ENIAC的问世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3)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重大的改进理论;其一:

钉子计算机应该以二进制位运算基础;其二:

电子计算机应采用“存储程序”方式工作。

(4)计算机的构成: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以计算机的电子器件划分)

(1)第一代(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这个阶段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用途。

 

(2)第二代(1959~1964):

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程序的编制方便了、通用性增强了,从而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从军事研究、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并开始进入商业市场。

 (3)第三代(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这一阶段计算机的突出特点是可靠性高、功耗低、体积小、存储量大、速度快等,并且,更加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4)第四代(1971~今):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3.发展方向:

  未来计算机将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的特点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性能重要标志之一)

2.存储容量大、时间长久

3.计算精确度高

4.逻辑判断能力(智能化必备的条件之一)

5.自动化工作的能力(本质特点)

6.应用领域广泛(广泛性)

(三)计算机的分类

1.按处理的对象分类

(1)电子模拟计算机(模拟技术)

(2)电子数字计算机(数字技术)

(3)混合计算机(模拟和数字技术相结合)

2.按性能规模分类

(1)巨型机(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

(2)大型机(通用性强、具有很强的综合处理能力、性能覆盖面广)

(3)中型机

(4)小型机(规模小、成本低、维护方便)

(5)微型计算机(价格低廉、性能强、体积小、功耗低)

3.按功能和用途分类

(1)通用计算机(功能强、兼容性强、应用面广、操作方便)

(2)专用计算机(功能单一、操作复杂用于完成特定的工作)

(四)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计算机辅助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AidedDesign)(逻辑判断)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AidedInstruction)(数值控制)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AidedManufacturing)(存储)

4.过程控制

5.人工智能

6.计算机网络

(五)计算机中的数制、数据和编码

1.数制

规则:

如果是N进制数,必须逢N进1.

(1)二进制数

特点:

①两个不同的数字符号;②逢二进一

(2)二进制与其他数制

要素:

①数位;②基数;③位权

(3)十进制

特点:

逢十进一

(4)八进制

特点:

逢八进一

(5)十六进制

特点:

逢十六进一

2.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1)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

②十进制小数转化成二进制小数

③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2)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①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

②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3)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①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

②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3.二进制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1)分类:

整数和实数

(2)运算和存储形式:

二进制数

①整数表示

②实数表示

4.数据单位

(1)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

  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即用“0、1”代码表示数据。

  优点:

电路简单、工作可靠并稳定、运算简单、逻辑性强

 

(2)数据的存储单位:

  位bit:

用于表示一个二进制位、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

 (3)字节Byte:

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

  1字节=8位1Byte=8bit

 (4)字长:

计算机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的位数。

  常用:

8位、16位、32位、64位

(5)换算单位:

  1KB=1024B=210B

  1MB=1024KB=220B

  1GB=1024MB=230B

(6)常见的信息编码

①BCD码(二-十进制编码)

②ASCLL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二进制)

  基本ASCII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占用一个字节,最高位为0。

 ③汉字编码

 Ⅰ、汉字编码系统包括输入码、交换码、内码、字形码。

这些编码是和汉字处理的不同阶段相联系的。

Ⅱ、国标码

  计算机与其他系统或设备之间交换汉字信息的标准编码,又称国际码。

1981年,我国颁布了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汉字国标码字符集中共收录了汉字和图形符号7445个,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和图形符号682个。

一级汉字为使用频度高的常用汉字,按汉语拼音安母顺序排列;不常用的汉字为二级汉字按部首排列。

  在汉字交换码中,每个汉字用两个字节表示。

国标码规定,所有的国标码汉字及符号组成一个94×94的矩阵。

在此方阵中,每一行称为一个“区”,每一列称为一个“位”。

  其中,前两位为区号。

后两位表示位号。

因此,区位码便可以惟一确定某个汉字或符号;反之,任何一个汉字或符号都对应于惟一的区位码,没有重码。

Ⅲ、机内码:

  

(1)概念:

  汉字机内码(内码)是计算机系统中用来存储和处理中、西文信息的代码。

  

(2)处理方式:

  西文内码:

ASCII码(单字节)

  汉字内码:

将国标码的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置为“1”。

  在汉字交换码中,每个汉字用两个字节表示,前面谈到汉字机内码也是两个字节表示,它们的区别在于国际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都是“0”,而机内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都是“1”。

  (3)实际:

  每一个汉字的机内码也就是指向该汉字字形码的地址。

Ⅳ、汉字输出码

  

(1)概念:

  汉字输出码又叫做汉字字形码或汉字字模。

  汉字输出码的和用是输出汉字,对汉字字形经过点阵的数字化后形成的一串二进制数称为汉字输出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描述字符(包括汉字)字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点阵字形和轮廓字形。

这里主要介绍点阵字形。

点阵字形由排成方阵(如16×16、24×24、48×48……)的一组二进制数字表示一个字符。

16×16点阵字形常用于屏幕显示,笔画生硬,细节难以区分:

打印输出常用24×24、40×40、48×48,甚至96×96或更高,点阵的数字越大,说明笔锋越完整,字迹越清晰美观。

  (3)汉字点阵字型的字节数构成。

  方法:

点阵/8

  16×16点阵16×16/832字节/汉字

  24×24点阵72字节/汉字

  (4)汉字库:

  所有汉字点阵字形点阵信息的集合就称为汉字字库。

  显示字库:

  打印字库: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只有硬件而没有软件的计算机被称为“裸机”。

  硬件系统:

  主机:

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

  外部设备:

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

冯·诺依曼原理

  1.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存储程序控制(最重要)。

  指令:

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

  程序:

有序的指令集合

  工作过程:

取、分析、执行

  3.五大部件: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一)中央处理器

1.中央处理器(CPU)

  2.组成:

  控制器:

指挥系统,从RAM中取出指令执行

  运算器: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3.技术参数:

  

(1)型号:

486、586、Pentium、PentiumI、PentiumII、PentiumIII、Pentium4

  Core2duoCore2quad。

  

(2)主频:

CPU工作的时钟频率。

主频越高,速度越快。

单位MHZ、GHZ。

  PentiumIII800中的800即为主频。

  (3)字长:

  字:

在计算机中,作为一个整体被传送和运算的一串二进制数被称为字(WORD)。

  字长:

一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的位数。

8位、16位、32位;目前:

64位比较常见。

  (4)CPU的速度主要由字长和主频两个指标决定。

  4.CPU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

(二)内存储器

1.作用:

在计算机内部,用于存放CPU待加工处理的数据、中间结果以及最后结果。

  2.分类:

  ROM(只读存储器):

系统信息、只读不写、关机(断电)后,信息不消失。

  RAM(随机存储器):

用户信息、可读可写、关机(断电)后,信息消失。

  Cache(高速缓存):

是位于CPU和内存之间的规模较小但速度很快的一种存储器,目的是解决CPU和RAM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增加Cache不会改变内存的容量。

  3.存储容量:

  目前微机内存(RAM)容量一般为512M、1G、2G。

  4.内存容量和存取时间是决定内存优劣的两个重要指标。

  5.内存容量的大小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

  6.CPU和内存构成了主机。

 (三)外存储器(外存、辅存)

  1.作用:

用于永久地存放大量的程序和数据。

运行时,从外存调入内存。

  2.外存、内存、CPU之间的关系

  

  3.磁盘存储器:

  

(1)软盘:

  常用软盘的大小和容量:

3.5英寸、1.44MB

  读写设置:

读写方式:

封住方孔、可读可写

  只读方式:

露出方孔、只读不写

  存储容量计算:

  软盘存储信息是按磁道和扇区来组织存储的。

最外圈为0磁道。

  存储容量=面数*磁道数*扇区数*512B

  特点:

便于携带、容量小、读写速度慢

  

(2)硬盘:

  容量:

100GB160GB240GB360GB。

  特点:

固定于主机箱中、容量大、读写速度快。

  硬盘使用注意事项:

尽量不要震动,以免对数据造成破坏。

  4.光盘:

  

(1)分类:

只读型光盘、一次写入型光盘、可擦写型光盘、数字通用光盘

  

(2)常用:

  只读光盘(CD-ROM):

700MB

  光驱:

  数据传输率是衡量光驱的的技术指标之一。

  150KB/S为一倍速。

目前都在40倍速以上。

  读写速度比较:

硬盘>光盘>软盘

  5.移动存储设备:

  

(1)U盘:

(基于USB接口)

  128MB、256MB

  体积小、即插即用、携带方便。

  

(2)移动硬盘:

(基于USB接口),20GB、40GB、60GB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3)存储卡:

使用于数码产品(数码相机和MP3)上的存储设备。

  (四)输入设备:

  1.常用输入设备:

鼠标、键盘、光笔、扫描仪

  2.鼠标:

  按接口——串行接口鼠标(微机常用)、总线接口鼠标、USB接口鼠标(笔记本常用)

  按控制原理——机械式和光电式

  按按键多少——两键和三键

  3.键盘:

  键盘是微机必备的输入设备之一。

  键盘分为四个分区:

主键盘区、小键盘区、功能键区、光标控制键区。

  常用键:

  :

大小写字母转换键

  :

转换键用于双符号键中上方符号的输入

  :

回车控制键

  :

退格键

  :

空格键

  /:

不能单独使用,需与其他键配合使用。

4.触摸屏

5.数字转换器

(五)输出设备

1.常用: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2.显示系统:

由显示器和显卡构成。

  显示器:

CRT:

微机常用

  LCD:

笔记本常用、轻、薄、耗电少、无辐射

  显卡:

VGA标准:

分辨率低

  SVGA或TVGA标准:

分辨率高

  3.打印机:

  击打式:

针式

  非击打式:

喷墨、激光

  4.微机必备的输入输出设备是:

键盘、鼠标、显示器

  5.兼有输入输出设备功能:

外存储器、触摸屏

  6.外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构成了微机的外部设备

(六)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

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可以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字长越长,数据的运算精度和计算机的运算功能就越强,他的行使空间就越大,处理速度也就越大。

2.存储器:

(1)存取速度

(2)主存容量

(3)I/O速度

  主频:

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即CPU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操作次数,是决定计算机速度的重要指标,频率越高处理速度越快。

3.运算速度:

是指计算机每秒钟能执行的指令数,一般以每秒所能执行的百万条指令数来衡量,单位为每秒百万条指令。

影响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中央处理器的主频和存储器的存取周期。

(1)主频:

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即CPU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操作次数,是决定计算机速度的重要指标,频率越高处理速度越快。

(2)字长

(3)指令系统的合理性

  4.计算机的可靠性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

(一)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类支持服务程序等。

  1.操作系统

  作用:

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用于管理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

最靠近硬件。

  常用:

Windows2000/WindowsXP/Vista/Windows7UNIX(小型机)

  五大管理功能:

作业管理、存储管理、信息管理、设备管理、处理机管理

  2.语言处理程序

  包括:

汇编程序、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

  任务:

将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执行的机器指令。

  计算机语言分类:

  

(1)机器语言

  由机器指令(二进制)构成,直接执行。

  

(2)汇编语言

  由汇编指令(助记符)构成,翻译(汇编)之后方可执行。

  (3)高级语言

  由语句(接近自然语言和数学公式)构成,翻译之后方可执行。

  常见:

BASICCC++Java

  高级语言的翻译方式:

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关系型(最常用)、层次型、网状型

  小型:

VisualFoxproAccess

  大型:

ORACLESQLSERVERSYBASE

  数据库与会计软件联系紧密,会计软件必须有数据库支持。

  4.支持服务程序

5.设备驱动程序

(二)应用软件

在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用户为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编制的各种计算机程序及相关文档均称为应用软件。

如:

会计核算软件、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软件(EXCEL)等。

  通用应用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图形图像软件网络通信软件演示软件统计软件

1.办公软件

功能:

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档

2.会计软件

3.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

4.网络通信软件

5.其他软件

四、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及发展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2)主要功能:

  ①资源共享(最主要):

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

  ②信息传送:

数据交换、信息检索、消息发布、邮件传递等,以便实现网络会议、电子邮件、信息检索等功能。

  ③分布处理:

由于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相对分散,以便对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通信网络

目的:

以资源共享

(3)计算机互联网络

(4)高速互联网络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1)三网合一

(2)光通信技术

(3)IPv6协议

(4)宽带接入技术

(5)物联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1.数据通信

2.资源共享

3.分布处理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地理有效范围划分

(1)局域网(LAN):

距离短,一般不超过15米。

(校园网、办公网)

(2)城域网(MAN):

大型的局域网,覆盖范围5-50公里。

(3)广域网(WAN):

长距离通信线路,电话线、卫星、微波、光纤;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域网。

2.按通信媒介划分:

有线网和无线网

3.按用途划分:

公用网和专用网

4.按使用范围划分:

同类网、单服务器网和混合网

5.按对数据的组织方式划分:

分布式和集中式

(四)网络协议

1.网络协议的定义

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二建立的规则、标注或约定的集合。

2.要素:

语法、语义、定时

3.工作方式

4.层次结构

(1)结构中的每一层都规定有明确的服务及接口标准

(2)把用户的应用程序作为最高层

(3)除了最高层外,中间的每一层都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同时又是下一层的用户。

(4)把屋里通信线路作为最底层,它纵使从最高层传送来的参数,是提供服务的基础。

5.层次的划分

自下而上: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6.常用的三种网络协议

(1)TCP/IP

(2)NetBEUI

(3)IPX/SPX

(五)因特网

 Internet又称因特网或国际互连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络,是广域网的一种。

它集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体,是进行信息交流和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最佳手段。

  Internet产生于1969年初,它的前身是阿帕网(ARPA网),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为军事目的而建立的网络。

为了在不同结构的计算机之间实现正常的通信,ARPA网通过一个称为TCP/IP的通信协议,要求联网用户共同遵守。

1.因特网简介

(1)产生:

①60年代开始建立阿帕网ARPANet

②1969年12月ARPANet投入运行

③1983年ARPANet分为ARPANet和军用MILNET

④1986年,NSF建立自己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2)功能

①丰富的信息资源;来源于人和计算机系统

②计算机系统资源

(3)应用

ⅰWWW(WorldWideWeb)浏览,被称为万维网,简称3W。

  ①超文本与超链接。

要想了解WWW,首先要了解超文本(hypertext)与超媒体(hypermedia)的基本概念,因为它们是WWW的信息组织形式,也是WWW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

  ②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HTTP),属于WWW客户机和WWW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协议。

HTML和HTTP是Internet提供WWW服务的基础。

  ③URL与信息定位。

Internet中有众多的WWW服务器,每台服务器中又包含很多主页,如何找到想看的主页,这个任务由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ResourceLocators,简称URL)来完成。

  标准的URL由三部分组成:

协议、主机名和路径及文件名。

例如:

中央财经大学的WWW服务器的URL为:

  因此,通过使用URL机制,当用户希望访问某台WWW服务器中的某个页面时,只要在浏览器地址栏内输入该页面的URL即可。

  ④主页和网站

  主页(HomePage)是指个人或机构的基本信息页面。

在Internet上,人们通过主页可以了解一个学校、公司或政府部门的基本情况

  站点(网站)即是一系列网页的集合。

网站是一个组织(如公司、学校、机关、部门)或者个人建立在Internet上的站点。

一个网站通常为了特定目的而设置,专门为用户提供某一方面的服务。

如有的网站专门提供新闻信息,还有的专门提供科技信息,另有网站提供流行音乐等。

  ⑤WWW工作方式。

WWW系统的结构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信息资源以主页形式存储在WWW服务器中,用户通过客户端程序(浏览器)向WWW服务器发出请求;WWW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请求内容,将保存在服务器中的某个页面发送给客户端;浏览器在接收到页面后对其进行解释,最终将图、文、声并茂的画面呈现给多媒体计算机的用户。

  ⑥WWW浏览器(Browser)。

WWW服务的客户端程序也叫浏览器。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浏览器有微软公司的InternetExplorer和Navigator公司的Netscape等。

  ⑦搜索引擎(SearchEngine)。

  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并将处理后的信息显示给用户。

简单地说,用户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提供的分类目录和查询功能查找需要的信息。

  常用的搜索引擎有Google、excite、XX、搜狐、雅虎中文等。

ⅱ、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lectronicMail),简称E-mail,是用户通过Internet发送的信函。

这些信函以文本内容为主,也可附加程序、其他格式的文档、图形、动画、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最基本的服务之一,是网络用户之间进行快速、简便、可靠和低成本联络通信手段。

  ①电子信箱与电子邮件地址。

电子信箱其实是ISP在邮件服务器上为用户建立的电子邮件账号,包括用户名和密码。

使用电子邮件服务的用户都有一个电子信箱。

  每个电子信箱都有一个邮箱地址,称为电子邮件地址。

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是固定的,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是惟一的。

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为:

用户名@主机名,其中@读作“at”是由用户申请电子信箱时自己确定的。

例如:

邮件地址为happygirl@,表示在主机“”上有一个名为“happygirl”的用户。

  ②电子邮件的格式。

与普通的邮政信件相似,电子邮件也有固定的格式。

一封完整的电子邮件包括信头和信体两个部分。

信头包括:

收信人、抄送和主题。

信体包括:

信件内容和附件。

  ③电子邮件服务的工作原理。

电子邮件服务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结构,邮件服务器(MailServer)是Internet邮件服务系统的核心。

  ④收发电子邮件的两种方式。

一是基于W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