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语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60685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语文.docx

《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语文.docx

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语文

2019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

  下面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希望大家在空余时间进行复习练习和学习,供参考。

大家暑期快乐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9青岛模拟)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

①热稳定性差②增加甜味③产生二氧化碳④提供钠离子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NaHCO3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CO2,在制作面包时就是利用了这些性质.

答案:

B

2.(2009惠州调研)有两个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的试剂瓶,因标签失落而无法区分.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分别设计了下列四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A.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B.分别取样后,加入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的稀盐酸,观察反应的快慢

C.分别取样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D.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解析:

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现象相同,A项错误;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因为盐酸的量不确定,很难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B项错误;2NaHCO3Na2CO3+CO2+H2O,Ca(OH)2+CO2===CaCO3+H2O,C项正确;焰色反应都是Na元素的现象,均呈黄色而不能鉴别,D项错误.

答案:

C

3.(2009长安一中质检)已知锂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碱金属差异较大,却与镁相似.下面有关锂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酸锂受强热很难分解

B.碳酸锂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锂的小

C.锂在过量氧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氧化锂而不是过氧化锂

D.锂可以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锂(Li3N)

解析:

因为MgCO3煅烧分解成MgO和CO2,由题意知,Li2CO3受热也易分解.

答案:

A

4.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

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仅有③不正确B.仅有④不正确

C.仅有⑤不正确D.全对

解析:

焰色反应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离子存在的实验,实验时所用火焰和所用金属丝在灼烧时都不应该有很明显的颜色,否则将无法观察到被检验离子的真实焰色反应情况.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目的是为了滤去钠的黄光.

答案:

D

5.碱金属元素是周期性表现得最鲜明和最规律的一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都能浮在水面上,都能保存在煤油中

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都生成过氧化物

C.单质都不能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

D.单质都是强还原剂,其阳离子都具有强氧化性

解析:

Rb、Cs密度比水大,Li的密度比煤油小,A不正确;Li燃烧只能生成Li2O,B不正确;碱金属单质是强还原剂,但其阳离子具有弱氧化性.

答案:

C

6.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某学生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gNa2CO3和0.84gNaHCO3,A、B中分别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

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mol/L

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mol/L

D.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解析:

n(Na2CO3)==0.01mol,

n(NaHCO3)==0.01mol,

当两者恰好与盐酸反应时都生成0.01molCO2,两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NaHCO3与盐酸反应快,膨胀速率大,消耗盐酸0.01mol,而Na2CO3与盐酸反应速率小,消耗盐酸0.02mol,故盐酸浓度应大于或等于=2mol/L;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应小于2mol/L.

答案:

B

7.下列有关碱金属铷(Rb)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灼烧氯化铷时,火焰呈无色

B.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

C.钠、钾、铷三种单质与水反应铷最缓慢

D.氢氧化铷是弱碱

解析:

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碱金属元素的火焰都呈特殊的颜色,A项不正确;硝酸铷和硝酸钠性质相似,都是离子化合物,都易溶于水,B项正确;Na、K、Rb随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氢氧化物碱性越来越强,故铷比Na、K更剧烈,氢氧化铷是强碱,C、D不正确.

答案:

B

8.向某二价金属M的M(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生成了MCO3沉淀,过滤,将沉淀置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VL气体,如果计算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你认为还必须提供下列哪项数据()

A.M(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B.与MCO3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C.MCO3的质量

D.题给条件充足,不需要再补充数据

解析:

M=,根据标准状况下收集到VL气体CO2可知M(OH)2或MCO3的物质的量,因此还需要一个质量数据,C项符合要求.

答案:

C

9.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解析:

D项不正确,因为Na2CO3溶液也能和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CO3,即CO+Ba2+===BaCO3.

答案:

D

10.(2019湖北重点中学模拟)Cs是稳定的核电荷数最大的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铯与冷水反应十分平缓并生成H2

B.铯与硫酸反应,生成CsSO4与H2

C.铯的氧化物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CsOH

D.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s2O

解析:

铯非常活泼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H2,A不正确;铯与H2SO4反应,生成Cs2SO4与H2,B不正确;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较复杂,不是Cs2O,D不正确.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4分)如图中A到F是化合物,且A、B、E、F均含钠元素,G是单质.

A(固体)B+C+D

+E,+E

B+GF+G

A(溶液)B(溶液)

(1)写出A、B、E、F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且受热分解生成三种物质,再结合A和B的相互转化,可推知,A是NaHCO3,B是Na2CO3,则F是NaOH,C为CO2,D是H2O,E是Na2O2,G是O2.

答案:

(1)NaHCO3Na2CO3Na2O2NaOH

(2)①2NaHCO3Na2CO3+H2O+CO2

②NaHCO3+NaOH===Na2CO3+H2O

③Na2CO3+H2O+CO2===2NaHCO3

12.(10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制取纯Na2CO3溶液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A.大理石B.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

三名同学设计的制备实验方案的反应流程分别如下:

甲:

NaOH溶液Na2CO3溶液

乙:

NaOH溶液NaHCO3溶液Na2CO3固体Na2CO3溶液

丙:

NaOH溶液NaHCO3溶液Na2CO3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甲、乙两方案的主要缺点:

甲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采用丙方案制取纯Na2CO3溶液,其实验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反应②所得的Na2CO3固体中混有未分解的NaHCO3.乙同学选择澄清石灰水测定其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乙同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若能,请说明计算所需的数据;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若用丙方案制取纯Na2CO3溶液,关键在于④中的NaOH与③中生成的NaHCO3的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

(1)CO2的通入量不易控制过程繁琐,操作复杂

(2)反应③应充分进行;反应③与④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应相等

(3)能固体样品的质量和沉淀总质量

13.(10分)小苏打、胃舒平、达喜都是常用的中和胃酸的药物.

(1)小苏打片每片含0.50gNaHCO3,2片小苏打片和胃酸完全中和,被中和的氢离子是________mol.

(2)胃舒平每片含0.245gAl(OH)3.中和胃酸时,6片小苏打片相当于胃舒平_______片.

(3)达喜的化学成分是铝和镁的碱式盐.

①取该碱式盐3.01g,加入2.0mol/L盐酸使其溶解,当加入盐酸42.5mL时开始产生CO2,加入盐酸至45.0mL时正好反应完全,计算该碱式盐样品中氢氧根与碳酸根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碱式盐溶于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过滤,沉淀物进行干燥后重1.74g,若该碱式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40,试推测该碱式盐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OH-+H+===H2O、+2H+===CO2+H2O可知OH-与的个数比为(42.5-2.5)∶(45-42.5)=16∶1,其物质的量分别为0.08mol、0.005mol.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故可设物质的化学式为Al2Mg6(OH)16CO3xH2O,再根据碱式盐中氢的质量分数可得x=4.

答案:

(1)0.012

(2)3.8(3)①n(OH-)∶n()=16∶1②Al2Mg6(OH)16CO34H2O

14.(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做了以下实验:

先称取13.3g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4mol/L的盐酸,再根据生成CO2的体积计算出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计算出样品中变质NaOH的质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20℃时,Na2CO3溶解度为21.7g,NaOH溶解度为108.3g.

若要将所称取的样品恰好溶解,最多需要蒸馏水______g,溶解样品所需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加入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关系如图所示:

则13.3g该样品中未变质的NaOH的质量为________;NaOH的变质程度为____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与NaOH反应消耗的盐酸体积为________mL.

(4)根据与NaOH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并对照上述图象,他们从实验中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由此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依据题目的叙述,可以确定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NaOH的变质程度.

(2)从20℃时Na2CO3溶解度和NaOH溶解度的数据可知,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越多需要的水越多,故假设13.3g全部为Na2CO3时需水量为:

13.3/m(H2O)=21.7/100,解得m(H2O)=61.3g.溶解固体样品所需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量筒.

(3)从图示中得到二氧化碳的最大量可以计算出m(Na2CO3),进而求出NaOH的变质程度以及与NaOH反应消耗的盐酸体积.

(4)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4mol/L的盐酸,在NaOH被盐酸中和后,继续滴加盐酸未立即产生气体,说明CO与盐酸反应先生成HCO.

答案:

(1)测定NaOH的变质程度

(2)61.3烧杯、玻璃棒、量筒(3)8.00g39.8%50.0(4)NaOH被盐酸中和后,继续滴加盐酸未立即产生气体CO与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先生成HCO,继续滴加盐酸产生CO2

以上就是化学高二寒假作业习题精炼,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