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94960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人教版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人教版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人教版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人教版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4.docx

《届人教版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4.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4.docx

届人教版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4

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可以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调查某块田地中的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可以使用样方法

C.不宜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D.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有利于样方中生物个体的计数方便

【答案】B

【解析】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不好计数,所以一般选取双子叶植物,A错。

对活动能力弱的动物调查种群密度时使用样方法,B正确。

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C错。

要做到随机取样,D错。

2.下列关于生态因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阴生植物在强光下通常不能正常生长

B.日照长短的变化是影响生物繁殖的重要因素

C.沙漠植物的生命活动通常只受水分影响

D.温度的变化常常伴随湿度的变化,说明生态因素之间可能相互作用

【答案】C

【解析】

3.3.如图反映了N1、N2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因竞争而被排除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知,N1和N2曲线所代表的是属于生态位重叠的两种生物,存在着竞争关系,当环境条件稳定时,N1所代表的生物处于竞争优势地位,故N2若不改变生态位,则势必被N1排挤掉,故A项正确;而在环境条件频繁变化的情况下,N1与N2所代表的生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占有不同的竞争优势,就不会出现将另一方完全排除的结果,故B项正确;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说明该处发生竞争排除现象的几率较小,而若这些水体中环境因素较为稳定,则从图中可知,易发生竞争排除现象,故C项分析错误;由于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故存在竞争关系的几种生物不可能有较多的竞争排除现象,所以D选项正确。

4.在自然环境良好的情况下,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可能发生

A.优势种群在不同时期发生更替

B.物种数目上升后逐步趋于稳定

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简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自然良好的情况下,群落演替最终会演替到森林阶段,这一过程中优势种群在不同时期发生更替(例如处于优势地位的草本植物会被灌木代替,后灌木由会被高大的乔木代替),物种数目逐渐增多直至相对稳定,营养结构复杂化,抵抗力稳定性增强;答案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应用。

5.群落的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P代表群落的总生产量,以R代表群落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火灾后的森林依次出现杂草、灌木林、乔木林,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B.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与群落的演替无关

C.当P/R接近或等于1,说明群落中的能量或有机物收支平衡,群落演替不再进行

D.P/R比率可以表示群落演替方向的一个优良指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火灾后的森林出现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故A错;当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会影响群落的演替,故B错;P是群落的总生产量,R是群落的总呼吸量,当P大于R时,说明有有机物的大量积累,是一个发展的群落,P等于R说明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P小于R说明一个衰退的群落,故C错,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6.下列群落演替中,不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从荒废路上开始的演替

B.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

C.从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

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初生演替是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或原来植被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C正确。

ABD都是次生演替,即保留土壤。

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发生的演替,错。

考点:

本题考查演替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7.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技术和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进行鼠的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

B.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说明了假说和生物模型的发展性

C.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答案】B

【解析】标志重捕法是用来调查鼠的种群密度的;萨顿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提取色素是利用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将色素提取出来,而纸层析法是分离溶解在叶绿体色素的。

8.]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丙和丁四个物种,其种群密度与海水深度的关系如图。

根据图中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甲物种的种群密度与海水深度呈正相关

B.乙物种主要分布在浅海区

C.若甲~丁四个物种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丙物种最可能是生产者

D.丁物种的种群最小且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甲物种的种群密度随着海水深度增加,逐渐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物种在浅海区和深海区都有分布,且数量相对稳定;丙物种主要分布于浅海区域,最可能是生产者;曲线中直接反映丁物种的种群最小且相对稳定。

9.稻田生态系统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答案】B

【解析】A、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

B、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得能量朝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是10%-20%之间,B错误;

C、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的有差异,C正确;

D、卷叶螟和褐飞虱是拟水狼蛛的捕食对象,当卷叶螟被性外激素大量诱捕导致数量下降时,拟水狼蛛通过大量捕食褐飞虱维持种群数量,此时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D正确。

【考点定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0.(2015秋•哈尔滨校级期末)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A.共生、竞争B.竞争、共生

C.寄生、竞争D.共生、寄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帮白蚁消化肠中的木纤维素,同时自身也获得营养和能量,两者之间属于共生关系;

大小草履虫之间可以相互竞争氧气、空间及食物等,是竞争关系.

故选:

A.

考点:

种间关系.

1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B.种群中不同个体在垂直方向上可表现为垂直结构

C.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D.在“S”曲线中,种群数量处于环境容纳量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B

【解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A项正确;垂直结构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B项错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变化决定着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C项正确;在“S”曲线中,群数量处于1/2K,曲线斜率最大,即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项正确。

【点睛】解答A选项关键要理解共同进化的概念,包括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

12.因人类活动导致草场沙化,栖息地锐减,使昆仑山野牦牛向高山迁徙形成小群体(10-80头),雪天时,又迁徙下山聚集成大群体(200头以上)。

在生殖季节,有些公野牦牛因竞争失败而失去繁殖机会。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使野牦牛种群的稳定平衡密度降低

B.高山地区的野牦牛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

C.野牦牛因草料变化而季节性迁徙是群落的时间结构

D.公野牦牛的竞争属于种群密度较高时的内源性调节因素

【答案】C

【解析】人类活动导致草场沙化,栖息地锐减,使野牦牛种群的稳定平衡密度降低,A正确;野牦牛在水平方向上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B正确;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迁徙不是群落的时间结构,C错误;公野牦牛的竞争属于种群密度较高时的内源性调节因素,D正确。

1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组织中还原性糖时,应依次向待测样液中加入甲液和乙液

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不能辨别哪条染色体携带突变基因

C.设计探究实验时,自变量的设置应考虑周全,而无关变量可忽略不计

D.调查某荒地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不影响调查结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鉴定组织中还原性糖时,甲液和乙液先混合再加入,A错误;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到基因,B正确;设计探究实验时,无关变量要严格控制,C错误;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所选择的样方数越多调查结果越准确,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实验设计与原理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科研人员对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数量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50cm×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

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招潮蟹类

厚蟹类

沙蚕类

泥螺类

蛤类

物种

个体

总数

物种

个体

总数

物种

个体

总数

物种

个体

总数

物种

个体

总数

裸露泥滩

5

18

1

14

2

12

1

10

2

14

米草群落

3

12

2

9

0

0

1

10

0

0

A.改变采样的时间不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度高于裸露泥滩

C.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米草群落

D.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裸露泥滩的物种数为11种,米草群落物种6种,所以B选项错;从表中看出除泥螺外,其它生物的密度都是裸露泥滩高,所以C错;只要是常规底泥采样器采取的结果都会得出正确结论,所以D错;不同的生物都会有不同的活动时间,比如说蟹类多会晚间活动,所以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所以A错。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5.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下图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下图乙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该图曲线乙表示某鱼类种群增长曲线,则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b点之后C.若该图曲线乙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时,增长速率最大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

曲线乙在K/2点处的斜率最大,而斜率表示的生物学一样是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大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内可获得最大的生物量,种群在该点的恢复能力也最强,故A项正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在b点之前就已经出现,B项错误;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数量不再增加,因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故C项错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和识图能力。

16.下列哪一项是初生演替的例子()

A.火灾过后的草原进行的演替

B.光裸的岩地上长出森林的演替

C.过量砍伐的森林进行的演替

D.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答案】B

【解析】光裸的岩地上长出森林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考点定位】演替

17.图示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此图仅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趋势)。

下列不能用此数学模型表示的为

A.若x表示外界02浓度,y表示C02释放量,则a为有氧呼吸强度,b为无氧呼吸强度

B.若x表示进食后一段时间血糖浓度,y表示激素含量,则a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

C.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则a为对根的促进作用,b为对茎的促进作用

D.若x表示时间,y表示种群数量,则a可表示竞争中的优势种群,b可表示劣势种群

【答案】ABD

【解析】试题分析:

在一定氧浓度的范围内,有氧呼吸会随着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在有氧存在时,无氧呼吸会受到抑制,若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CO2释放量,则a为有氧呼吸强度,b为无氧呼吸强度,A项正确;进食后,因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增强,使得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对胰岛A细胞的刺激减弱,使得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减少,若x表示进食后一段时间血糖浓度,y表示激素含量,则a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B项正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生理作用,则a为对茎的促进作用,b根为对的促进作用,C项错误;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若x表示时间,y表示种群数量,则a可表示竞争中的优势种群,b可表示劣势种群,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血糖调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8.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C.甲的引进可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A.题中只说在五年内,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且甲种群数量受到环境资源的制约,不属于“J”型增长,A错误;B.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B错误;C.甲的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C正确;D.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气生存的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名师点睛】由题可知,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所以影响了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河流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

19.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洒精是无关变量

B.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植物的丰富度应该随机取样

C.对照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只能是单一的

D.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

【答案】D

【解析】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酒精是因变量,故A错误。

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某种植物种群密度,但不能调查某种植物的丰富度,故B错误。

对照实验中自变量应是单一的,但因变量可以是多个,故C错误。

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以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故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规避与该探究实验有关的5个失分点

(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如下:

时间/天

1

2

3

4

5

6

……

数量/个

……

(4)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20.沙丘逐渐演变成树林的过程中,主要的诱导因素是

A.发生了次生演替

B.气温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

C.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

D.群落中所有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

【答案】C

【解析】

A.发生了初生演替;错误。

B.雨水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错误。

C.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环境条件适宜;正确。

D.群落中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如环境条件适宜,没有天敌种群数量都呈J型增长;错误。

21.下列物质学研究所选择的技术和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含有35S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说明了假说和生物膜模型的发展性

C.用标志重捕法进行某鼠种群出生率的调查

D.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35S标记的是蛋白质而不是DNA,故A错;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探究生物膜结构的本质,故B正确;用标记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而不是出生率的调查,故C错;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故D错。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技术,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下列关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S”型增长曲线的K值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

B.种群数量为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趋近于0

C.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能够直观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D.既保护鱼类资源,又可以持续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答案】A

【解析】K值可以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S”型增长曲线的K值不能长时间维持稳定,A项错误;种群数量为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的增长速率趋近于0,B项正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能够直观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C项正确;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捕捞能使种群较快恢复到K值,故D项正确。

23.为了研究大气污染对葫芦藓的影响,从某化工厂到居民区每隔80米距离依次设置4个监测点,另在空气清洁的采集地设置了第5号监测点。

实验共统计五次,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结果通过标志重捕法获得

B.除5号外,其他各监测点的葫芦藓均呈逻辑斯谛增长

C.该实验设置的自变量是污染物作用的时间和污染物浓度

D.该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死亡数量的增加,各监测点的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葫芦藓是植物,统计其死亡情况一般是样方法;A错误。

逻辑斯谛增长是指S型曲线,5号也是S型增长;B错误。

据图分析,随时间增加死亡个数增加,死亡率未必增加,出生率的情况也无法判定,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也无法判定;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4.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答案】C

【解析】分析甲图:

甲为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其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分析乙图:

乙图是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在t0~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t1~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减小,但种群数量仍在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仍为增长型;在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此时年龄组成为稳定性.

(1)甲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2)由以上分析可知,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而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为0,此时年龄组成为稳定性.

25.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照;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与动物的食物有关.

解:

引起森林群落中国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光照、食物,因为光照影响植物的分布和分层,为动物则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而生存,不同层次的植物为不同的动物提供食物因而动物因食性的不同而分层.

故选:

D.

考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二、非选择题

26.(每空2分,共20分)下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C表示分解者。

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种群数量

植物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_____,图2中的甲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

(2)种群丙在b、c、d、e四个时期中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期_____________。

(3)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大量白化苗,则F、D、B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__。

为了提高E的产量,农民在田问施放某种物质,该物质能够吸引大量昆虫为其传粉,这是__________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如果污染加重,会使农田变为__________。

若干年后,又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这种演替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3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有机物输入均表示同化量(单位为103kJ/m2·a)。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贮存;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