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5816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模拟.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模拟

人教版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冰毒(主要成分:

甲基苯丙胺)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人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大量消耗体力,降低免疫力,严重损害心脏和大脑组织,吸食过量会导致死亡,青少年应拒食毒品,远离毒品。

甲基苯丙胺的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甲基苯丙胺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

B.甲基苯丙胺是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甲基苯丙胺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0:

15:

14

2.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小光提出:

“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解释与结论

3.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C.空气的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汽车数量的增多是导致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

4.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原子大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5.硫的燃烧、人的呼吸都发生了化学反应,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都有发光现象

B.反应都很剧烈

C.都是化合反应

D.都是氧化反应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用水可以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的粉末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空气中物质的含量:

B.氮元素的化合价:

C.溶液的pH:

D.人体中的元素含量: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

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氧气供给呼吸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切割金属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2.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A.人和动、植物的呼吸

B.发展利用氢燃料

C.含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13.在喷洒某些药物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时,会闻到特殊气味,这说明()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质量小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白色火焰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15.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

A.

B.

C.

D.

二、多选题

1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性质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吹胀气球主要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

D.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

三、填空题

17.在“氢气、氧气、氦气、明矾、氯化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

(1)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

(2)安全气球和飞艇中充的是_______;

(3)可用于净水的是_________。

18.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氢氧根离子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

19.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表中⑩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②、⑧号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

 

He

 

Ne

 

 

 

 

 

 

 

Ar

 

 

 

 

 

 

 

 

 

 

 

 

 

 

 

 

 

 

Kr

 

 

20.

(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①2个氯分子__②铵根离子_______

(2)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

①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

②氯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_个电子层

(3)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过程。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②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③反应物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氮原子

氢原子

四、实验题

2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实验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欲配制一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氯化钠固体_______g。

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_______(填序号)。

项目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B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质量

C

称量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应当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

D

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无误

(2)若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盛有氯化钠的烧杯,若左盘上放有一个10g的砝码,游码位置如下图所示,天平保持平衡,则烧杯和氯化钠的总质量为_______g。

(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4)如果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两点)

① ___________②_________

2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

装置B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同学对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否需要纯氧产生疑问,开展如下实验:

集气瓶编号

1

2

3

4

集气瓶中氧气的含量%

30

40

50

60

带火星的木条

很亮

复燃

复燃

①该小组同学收集氧气时应该选用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②设置4组实验,且每次用同一根木条插入相同的深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③欲探究木条复燃所需氧气含量更精确的数值,请写出简要实验方案______。

23.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

a是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

(2)装置A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放入一种暗紫色固体粉末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

(3)①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②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氧气的总量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③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如何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过程中,发现试管炸裂,试你帮她分析一下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回答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

五、流程题

24.合成氨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为化肥工业奠定了基础,以下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

资料:

常温下,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

(1)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根据空气中液氧和液氮的____________不同,将液态空气升温,最先逸出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请写出合成氨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氮气常用作保护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5.现有氯化钡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取26g该混合物加入足量水使其全部溶解,然后向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硫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沉淀2.33g。

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加入硫酸钠溶液的质量;

(2)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3)若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硫酸钠溶液配制成28.4%硫酸钠溶液,需要蒸发水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多选题

1、

三、填空题

1、

2、

3、

4、

四、实验题

1、

2、

3、

五、流程题

1、

六、计算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