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783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

第9课自然之道教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问题预想)道指什么?

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初读课文,概括故事1.了解主要内容。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

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族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只幼龟。

随机板书:

游客、向导)2.理清线索。

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知道,我们和同伴本想救幼龟反而伤害了幼龟。

请大家迅速浏览课,看看文中哪几节写了救龟?

(3、4节)哪几节又写幼龟受到伤害的?

(5至8节)3.学习词语读了一遍课文,同学们抓住了主要内容,理清了线索。

文中有一些好词语值得我们积累,老师请大家读一读。

踌躇不前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争先恐后气喘吁吁响彻云霄同学们,这些词语中要注意哪个字的读音?

三、学习“救幼龟”“踌躇不前”在文中是形容谁的?

同学们找到那个句子,读一读,再联系1.上文想一想什么是“踌躇不前”?

(欲出又止)2.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

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是呀,怜悯之心人皆有之,谁能忍心见死不救?

)3.自由读第4节,画一画游人和向导的不同表现。

(1)游人:

紧张焦急

(2)向导:

极不情愿多媒体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朗读体会若无其事)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

为什么?

)四、自学“伤害幼龟”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接着发生的事却出乎意料。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5至8自然段,这四个段落中一定有一些句子能引发你深刻的感受,请你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做一点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1.学生读书,批注。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出示重点句子。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我们很快明白: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想一想幼龟鱼贯而出的场面是什么样?

读读下文,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

“颓丧”由这两个词你想到什么?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朗读指导,体会“悲叹”,再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

)指名读——生评(怎么样?

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指名读——全班读五、小争辩。

1.学到此,让我们再回头读一读向导最初说的那句话。

(多媒体出示)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①读②这句放看似普通却意味深长。

同学们,联系向导后说的话,你有什么问题?

(多媒体出示)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还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

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正方:

赞同反方:

反对六、启示1.现在让我们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

学了这课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出示图2.自然界处处都有规律,我们要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片)3.谁还知道这们的例子?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

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才能保护自然,造福人类。

板书:

自然之道游人:

紧张焦急——震惊悔恨向导:

极不情愿——悲叹……“救”害!

教学反思:

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自由辩论。

联系上下文,谈谈对向导的看法。

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

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

有的同学认为向导做的对。

以此来让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有的同学说向导做的不对。

不能以牺牲几十只幼龟的生命为代价来让人们觉醒。

还有的同学认为向导的做法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

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

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

我们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画出有难度的字、词、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读音容易出现错误,这样的字应反复强调。

“域”字应读“yù”;,不能读“huò”“衍”字应读“yǎn”,不能读“yán”;还有一些字形相近,在书写过程中很容易误写。

因此,这样的字应该放在一起,按音、形、义区别组词。

祸(祸害)择(选择)衍(繁衍)锅(锅盖)译(译文)衔(衔接)2.解释词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摇篮:

指发源地。

高原:

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土地。

叫苦不迭:

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

生活、养育后代。

(三)理清结构,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苦难。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讲黄河为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第三段(第4~6自然段)这是课文的重点段,主要讲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是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四)结合思考题,学习课文。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但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课后思考题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课文的内容。

因此学生通过自学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也就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完成了学习任务。

“人们都说,课文一开始讲: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摇篮””(指什么?

“摇篮”指发源地。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可是,黄河真的使中华民族幸福安宁吗?

没有,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记住黄河近两千年间的表现。

齐读课文,激发学生了解黄河的积极性。

过去的“摇篮”是什么样的呢?

(自然条件很好,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板书:

摇篮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因此我们的祖先就选择了这里生息繁衍。

请同学仔细读书,认真地想一想:

黄河为什么变了,从两个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说一说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

(黄河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板书:

忧患(黄河变化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黄土高原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几个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堵塞河道。

因此,黄河中的泥沙越积越多,以至黄河决口、改道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河发生变化的两个原因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

)板书:

气候转寒暴雨集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科学家为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决黄河给人民带来的“忧患”,科学家为治理黄河设计了什么方案呢?

请同学继续自学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后说一说。

(因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含沙量加大,泥沙沉积在下游的河道中,水流不畅,洪水季,就容易造成下游堤坝决口或改道。

因此,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把泥沙管住。

科学家针对这一情况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是:

一、黄土高原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二、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三、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这样才能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板书:

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五)组织学生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黄河变化的教训及自己学习了这篇课文受到的启发。

学生可以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可以从黄河的变化谈人类应接受什么教训。

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们对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认识。

(黄河的变化给人类的教训是:

一定要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绿色的植被,保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六)总结全文。

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黄河流域,因为这里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为气候转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长、水土流失,使黄河多次决堤,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

科学家为此设计了牧林为主、保护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利的治理黄河的计划,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

板书设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教后感: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原因,教育人们要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处罚。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语文实践活动:

制作了一个存有黄河视点、防汛、水文源头、治理黄河和黄河风情等内容的,包括文本、音频、视频、静画等多种形式的电子资料库,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我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中学会方法、获取信息资料,在与电子资料库的对话过程中,通过快速检索资料,学习面对未来信息社会中大量的信息,能够迅速检索、筛选处理信息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使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

第11课蝙蝠和雷达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激发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

2.过质疑、探究等方式理解蝙蝠探路的原理,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激趣质疑1.出示图片,说说所认识的蝙蝠和雷达,再作简单介绍。

2.如果给两者加上“和”,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做到读正确、通顺。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可以提示:

人们研究了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

三、研读“蝙蝠”的飞行

(一)蝙蝠飞行的本领1.自读第三自然段,蝙蝠飞行的本领怎么样?

2.重点交流:

”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么?

“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从这句话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这句可以不要吗?

为什么?

3.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想问的?

(二)蝙蝠飞行的原理1.自读第三、四自然段,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做一回研究,填写一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单研究问题:

蝙蝠夜间飞行,靠什么看清所有的东西?

研实验次序实验方式实验结果究第一次蒙上蝙蝠的________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