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7822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docx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广东省)2019年河源市源城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6年1月10日在河源市源城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源城区代区长孔德胜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科学发展结硕果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成“首善之区、幸福源城”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依期完成了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区政府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顺利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局面。

一、经济实现良性运行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

2019年,预计全区生产总值132亿元,增长9%;。

人均生产总值63292元,增长10%;。

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

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28亿元,增长9%;。

规上工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9%;。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突破10亿元大关,增长%;。

税收总收入亿元,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增长%;。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增长10%;。

民营经济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达72%。

园区建设加力提速。

全年投入园区建设资金亿元,扩园1平方公里,新建厂房万平方米,一批市政道路和景观工程建成使用。

完成共建产业园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编制。

2019年,园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30%;。

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增长%;。

税收亿元,增长30%。

产业转移园被评为2019年省五星级优秀服务园区和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并竞得6000万元省招商选资奖励资金。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积极推进市“三大工程”和区“四个25”工程,全年实现新洽谈工业项目69个,意向投资总额亿元;。

新签约工业项目34个,合同投资总额亿元;。

新开工工业项目28个,投资总额67亿元;。

新投产工业项目21个,投资总额25亿元;。

新落户超10亿元项目4个、超3亿元项目12个,其中投资额超10亿元的华域重工项目,是实现当年签约、开工、投产的“双百亿工程”项目。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限上商贸企业23家、税收超千万企业12家。

联合深圳大鹏新区成功举办源城区投资环境推介会,现场签约项目39个,投资总额达亿元。

工业转型升级稳步实施,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0亿元;。

引导9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组织5家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和智能化改造。

33个省、市、区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5%,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

水晶温泉、鹏翔精密塑胶等21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商贸旅游持续畅旺。

旅游市场势头良好,全年接待游客8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均增长15%。

巴伐利亚庄园创新“三养模式”,广受游客好评。

客天下?

水晶温泉二期工程稳步推进,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皇帝柑节”、“枇杷节”等乡村旅游项目备受青睐。

龙润杂粮食府等7家农家乐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称号。

消费需求持续畅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13%,坚基商业中心、万隆城购物广场盛大开业,世界500强零售企业沃尔玛进驻我区。

新增个体工商户5761户,完成“个转企”16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73个,非公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二、城乡建设有力推进城市提质有效开展。

太阳广场、太平古街、御龙湾二期、公园西商业中心、新世界广场等旧改项目顺利推进,文昌南路全线贯通,学生路、大桥南路等市区建成区30项提质工程稳步实施;。

“西优”工程正式启动,江源棚户区改造建设顺利开展。

镇村环境持续改善。

深入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和宜居村镇“六个一”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埔前“一河两岸”工程,埔前华府、南城国际等商住小区建设加快推进;。

完成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城市管理得到加强。

充分发挥“巩卫”主战场作用,深入整治城市“六乱”,切实加强城乡卫生日常保洁,力助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生态建设再上台阶。

严厉打击“三偷”行为,深入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积极实施“五大治污”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

有效落实东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埔前河、大简河、七礤河等中小河流域整治效果明显;。

源城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工程加快建设;。

推进新一轮绿化河源大行动,完成5000亩碳汇林种植任务;。

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服务大局成效显著。

130项“三赛”市区共同责任项目顺利实施,如期完成东城西片区市政工程、儿童公园等项目土地房屋征收任务,全力做好深河产业城A区、城南汽车客运站、市民广场、市区水源工程等市重点项目土地房屋征收工作;。

做好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遥感监测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三违四抢”,土地监管进一步加强。

三、群众生活持续改善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高莲小学、高新区实验学校建成使用,啸仙中学改造如期完成,新增学位5300个,教育事业实现新突破。

区第二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挂牌成立,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扎实推进,现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落实,卫计工作持续发展。

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热情高涨,区第二届运动会和第一届新年民族音乐会成功举办。

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提升,新增就业7210人,培训城乡劳动力4056人,帮助企业招用工40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下。

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扩面工作持续加强,城乡低保补助补差和“五保”、“三无”、孤儿供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完成180套公(廉)租房建设,改造774套城市棚户区住房,新增廉租房租赁补贴7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30户,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成功创建6个幸福社区和2个幸福村居。

顺利完成第二轮扶贫“双到”工作任务。

抓好移民安置工作,移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2019年,财政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达15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7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00元,增长12%,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四、各项事业统筹发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建基础更加坚实。

全面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稳步推进。

消防、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和矿产资源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做好重大动植物疾病防控。

加强公共应急平台建设,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3+2”专项行动扎实有效,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加强。

有效应对“3?

29”火灾、“5?

20”内涝等突发事件和“4?

12”群体性事件,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继续重视做好人民武装、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外事、侨务、对台、审计、人事、史志、统计、金融、人防、档案、残疾人等工作,各项事业统筹、协调发展。

五、政府效能得到提升坚持重大事项向区委报告,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向区政协通报工作,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

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9件、政协委员提案49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着力整顿“四风”,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

全面完成“六五”普法。

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

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级财务行为得到规范。

基层治理工作全面铺开,为群众、为基层服务的行政能力得到提升。

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激励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

区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外网和网上办事大厅高效运作,便民服务平台不断完善。

认真落实上级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政府机构、行政审批制度、公务用车、户籍制度等改革事项稳步实施。

严格落实“八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开支,部门经费预算压减3%。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2019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和预期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区牢牢把握振兴发展黄金机遇,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局面,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成为了全市经济实力最强、城市环境最优、居民文明水平最高、社会秩序最好的“首善之区”。

回顾“十二五”,岁月峥嵘,槎城巨变:

“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全力提速增量,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的五年。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倍,税收总收入翻了两番,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市各县区前列。

三大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

:

调整为:

:

,产业结构更加符合源城发展实际。

通过五年的努力,我区的经济总量更大、质量更好、后劲更足。

“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突出提质扩容,城市品位实现大提升的五年。

全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3亿元,年均增长%。

建成区面积扩大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12平方公里,南部以工业、旅游业为主导的城市次中心初具雏形,西部以客家黄酒基地、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

水晶温泉、七寨湖、野趣沟项目为主的南北走向旅游产业带初具规模,城市框架不断拓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市政设施建设投入、规模和力度空前最大的时期,累计投入资金亿元,建设和改造了一大批市政道路、公园广场和排水排污、垃圾处理等设施,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通过五年的努力,我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市容市貌更加靓丽,城乡一体化明显加快,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公平实现大促进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逐年增加民生投入,致力解决群众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并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

2019年民生领域支出是2019年的3倍。

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基本民生和底线民生工作成效显著。

累计投入亿元,新建学校13间,改建学校35间,新增学位26100个,实现教育强镇全覆盖;。

医改工作顺利完成,农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

五年新增就业岗位34464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下;。

严格落实社会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城乡低保补助补差水平和“五保”、“三无”、孤儿供养标准全市最高;。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使用;。

完成1261套公(廉)租房建设,改造2142套棚户区住房。

通过五年的努力,我区在全市率先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省教育强区”,先后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广东省康复工作先进单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68%,最低工资水平增长%,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十二五”时期的五年,是大力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社会环境实现大改善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政府法制建设、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努力做好社会管理和服务,不断改善我区政务环境、法治环境、投资环境和人文环境。

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严格执行民主决策制度,政府执行力明显提高。

政府机构、行政审批、财政体制、基层医疗、公务用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落实,社会活力明显增强。

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综治维稳等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持续有效推进,力助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通过五年的努力,我区成功创建“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广东省社会创新实验基地”和“广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区”,社会环境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发展优势大幅提升。

各位代表!

五年的发展成果鼓舞人心,五年的奋斗历程让人铭记。

这些成绩凝聚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饱含着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离不开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深圳大鹏新区的鼎力帮扶。

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尤须警醒。

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发展质量不高、后劲不足;。

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优;。

重大项目和大型骨干企业不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城镇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

一些单位和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作风建设仍需继续深化。

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展望源城新愿景“十三五”时期,是我区实现经济社会振兴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根据区委六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源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政府编制了《源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拟定了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根据会议安排,《纲要》将提交此次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对今后五年的发展,区政府将按照区委六届十次全会的战略部署,继续坚持科学发展,紧紧围绕建好“首善之区、幸福源城”的总目标和打造“富裕、文明、美丽、和谐”新源城的核心任务,深入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实现源城新愿景,再创源城新辉煌。

展望“十三五”,我们将:

奋斗五年,让源城更富裕。

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03亿元,年均增长9%以上;。

人均生产总值97000元,年均增长9%以上;。

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700元,年均增长11%以上;。

在岗职工年均工资达到12万元。

努力争当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排头兵、全市率先发展的领头羊,确保2018年与全省同步实现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奋斗五年,让源城更文明。

积极推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客家文化和传统美德得到传承和创新。

推进学习型源城建设,广泛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奋斗五年,让源城更美丽。

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提高中心城区的集聚度和首位度。

注重优化镇村规划,统筹城乡整体发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一体化。

全面推进城市提质扩容,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管理,优化生态环境,市区“净、绿、亮、美、畅”水平全面提升,建设岭南健康休闲旅游名城,打造宜居宜业现代生态园林城市。

奋斗五年,让源城更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均等化水平全面提高,关键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民主法制进一步完善,群众切身利益得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效维护。

社会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健全,不断提高社会和谐度。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促进就业。

“平安源城”建设深入推进,政治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谋事创业谱新篇五年看头年,开局是关键。

做好2016年工作,事关长远,意义重大。

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重要会议精神,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建好“首善之区、幸福源城”总目标,全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坚持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三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打造“富裕、文明、美丽、和谐”新源城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下,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注重转型升级,做强工业经济做大园区经济。

用足用好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政策红利,深入推进园区合作共建,积极争取园区扩能增效扶持资金和建设用地指标,加大土地房屋征收力度,抓紧抓好产业转移园扩园工程,力争实现扩园1平方公里。

推广PPP模式,完善园区道路、景观工程、文体娱乐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

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人才驿站”,进一步增强园区创新和服务水平。

力争在2016年省、市园区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中再获优秀。

狠抓项目建设。

继续推进“四个25”工程,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提高项目转化率,重点促成区投资环境推介会上39个签约项目落地。

实施暖企行动,帮助扶持企业上规上限和稳产达产。

强化事前研究、事中跟进、事后服务,落实考核责任,抓好客家黄酒基地、皓勤电子、源河源食品、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等26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建设。

提升招商水平。

充分发挥源城的生态资源和“五州中心”区位优势,以园区为平台,紧密联合大鹏新区,主动承接“深莞惠”经济圈产业转移,通过产业链招商、集群招商、贴身招商和协会招商等方式,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带动强的优质项目。

力争全年引进落户项目30个以上,其中投资额超3亿元项目5个以上,超10亿元项目1个以上。

推进转型升级。

以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注重发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产业,开启源城“智能制造模式”。

注重引进、培育机器人设备制造企业,鼓励和扶持企业技改创新,推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注重推进智能穿戴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业链,打造智能穿戴产业园。

注重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和关联的制造业,打造功能完备、服务集聚的金融产业城。

引导落后企业“腾笼换鸟”,提高我区有限工业用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筹建路演大厅,鼓励扶持企业挂牌上市。

全面落实惠企政策,支持“个转企、小上规”,帮助个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优势产业、骨干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推动科技孵化器建设,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

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领导、部门挂钩联系企业责任,实施最快捷的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制度,发挥“互保池”、小额贷款等融资平台作用,帮助企业解决落户、融资、用地等问题。

落实好“扬帆计划”等扶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员工出行、子女上学、住房等问题,突破人才短缺、用工不足“软瓶颈”,营造投资者和企业员工满意的投资创业环境。

二、大举兴商旺市,做旺第三产业促旺商贸流通。

抓紧推进太平古街招商运营,积极推动一通汽车城、公园西商业中心、新世界广场等大型商贸项目的建成营业,围绕坚基商业中心、万隆城、丽日中心城、义乌小商品批发城等城市商业综合体,推广体验式、一站式新型消费模式,强化实体消费增长的支撑。

促旺新丰江美食街、桂山大道、万绿大道等客家特色饮食街和雅居乐餐吧?

创意区,做大城乡餐饮业。

鼓励发展电商、网商、微商,推广信息消费、线上消费,深入挖掘商贸经济增长点。

积极引导房地产去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培育引进一批物流企业和电商物流仓储企业,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努力打造粤东西北地区物流集散地。

发展特色旅游。

围绕打造“万绿生态旅游产业园”目标,积极争取省、市旅游扶持资金,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发挥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

水晶温泉、客家黄酒基地旅游“金三角”的带动作用,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发展一批高档次的“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果场”,开发体验式旅游、民宿旅业等旅游新产品,加快形成旅游休闲产业集群。

推进高埔岗旅游特色街、七寨湖、野趣沟、湿地公园等景区的开发建设,提升景区服务管理水平,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旅游竞争力。

促进创业兴业。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自主创业,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市场的动力和活力。

引导民营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加快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健全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富民效应。

三、突出兴农富农,做高现代农业夯实农村农业基础。

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引导土地适度有序流转。

集中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三项治理”,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建设农村集体“三资”平台,推动“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防止农村集体“三资”流失。

抓好农村普惠金融工作。

实施科技兴农,普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推进基本农田保护和水利项目建设,增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

打造都市精品农业。

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推行“政银保”融资模式,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和农业。

依托乡村自然景观、农业生产、乡土文化等资源,推动整村连片开发,发展休闲观光生态农业。

扩大农业生产基地规模,推广无公害标准生产技术,增加本地蔬菜和其它农产品对市区的供应。

引导发展特优品种,打造拳头产品和农业品牌。

注重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优化集体资源配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推广“互联网+农村、农业”新模式,畅旺农产品流通。

全面铺开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扶持贫困村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四、统筹城乡建设,构建美丽源城推动城市提质改良。

完成太阳广场和太平古街改造,推进竹园公园、御龙湾二期、公园西商业中心、新世界广场、南城书房前等旧改项目建设,启动东埔群丰村改造。

加快推进“西优”工程,重点抓好江源棚户区改造和双下湿地公园建设工程。

完成环城东路、环城西路道路升级改造和鳄湖截污工程,实施环城东路立面改造,积极开展李焘故居后花园和北直街沿线古建筑保护性修缮工作,抓好小街小巷、小公园改造及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加快城区提质改良步伐。

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搞好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改造,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统筹空间、规模和产业结构,科学修编镇村规划。

以埔前、高埔岗为区域,以龙岭工业园、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

水晶温泉为依托,以规划建设二、三产业配套服务区为核心,推进产城融合、城市扩容,着力打造城市次中心。

推进埔前河两岸的群众文化体育中心、华府小区、南城国际等项目建设。

积极开展幸福村居创建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完善农村道路、水利、环卫、能源等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网格化、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巩卫”成果。

积极探索数字城管、智慧城管新模式,提升城市管理快速反应处理能力,提高管理实效。

扎实做好城市扩容服务,全力做好深河产业城、市民广场、水源工程、西环路、庄田片区、钓鱼台片区和“断头路”贯通工程等市重点项目的土地房屋征收工作,严厉打击“三违四抢”,确保市、区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五、优化生态环境,增强发展优势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严格落实环保责任,切实加强环境治理。

继续抓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强化扬尘源头治理,规范渣土运输、建筑工地管理,严控油烟、尾气、秸秆焚烧等污染排放。

继续做好重点工业废气排放企业环保监督,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深入开展东江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抓好埔前河、大简河、东埔河、高埔小河等中小河流域的水源水质治理。

实施新丰江双下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对新丰江水库生态环境的保护。

完成源城污水处理厂提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