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53798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docx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

2022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5篇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1

  压强

  1.压强是描述压力产生的效果的物理量,这种效果不仅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受力面积的大小也有关。

  2.压强是物体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它存在于受力的两物体的接触面上。

压强不但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和压力的方向相同。

  通过上面对压强知识的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并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中考物理知识点:

透镜

  关于物理中透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知识哦。

  透镜

  透镜:

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对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学元件。

  分类:

1、凸透镜:

边缘薄,中央厚。

2、凹透镜:

边缘厚,中央薄。

  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

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

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

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

对光起发散作用。

  通过上面对物理中透镜知识点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认真的学习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2

  1,电路: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

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

断开的电路;短路:

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4、电流的方向:

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5、电源:

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如:

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

导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如:

玻璃,陶瓷,塑料,纯油(自由电荷大部分被原子核束缚住了,所以才不导电的),纯水等。

原因:

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

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

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

1安。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

伏特(v);

  常用:

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

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

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

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

不高于36伏(我国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42、36、24、12、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5、电阻(r):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国际单位:

欧姆(ω);

  常用:

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1千欧=1000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7、滑动变阻器:

  a。

原理:

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

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18、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u/r。

公式中单位:

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

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

h

  1度=1kw。

h=1000w×3600s=3。

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

  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3

  1、电路:

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

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

断开的电路;短路:

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4、电流的方向:

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5、电源:

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9、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

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10、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

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原因:

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

伏特(V);常用:

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14、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

不高于36伏;⑤

  工业电压380伏.

  15、电阻(R):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

欧姆(Ω);常用:

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1千欧=1000欧.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17、滑动变阻器:

  A.原理:

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作用: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正确使用:

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18、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U/R.公式中单位:

I→安(A);U→伏(V);R→欧(Ω).

  19、电功的单位:

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

  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21.电功公式:

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22、电功率(P):

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国际单位:

瓦特(W);常用:

千瓦(KW)公式:

P=W/t=UI23.额定电压(U0):

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额定功率(P0):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际电压(U):

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实际功率(P):

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当U

  24.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表达式为.Q=I2Rt

  25.家庭电路由:

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等组成.26.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

  27.保险丝:

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

  起到保险的作用.

  28.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

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29.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30.磁性:

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31.磁体: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

指南北.

  32.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3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34.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3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36.磁场的基本性质:

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37.磁场的方向:

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38.磁感线:

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在磁体周围,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39.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

  述这一现象.

  40.奥斯特实验证明: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其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41.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4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流的大小,铁芯的有无,线圈的匝数

  43.电磁铁的特点:

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的方

  向来改变.

  44.电磁继电器:

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

  可实现自动控制.

  45.电话基本原理:

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

  46.电磁感应: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

  电流.应用:

发电机

  47.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48.感应电流的方向:

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49.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

电动机.

  50.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

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4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5

  第七章力

  一、力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

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

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6、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

  1、弹力

  ①弹性: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

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

  生活中的弹力:

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2:

弹簧测力计

  ①结构:

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

  ②作用:

测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

  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说明: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

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公式:

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第八章力和运动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

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

⑴定义: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利用惯性: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二、二力平衡

  1、定义: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即平衡状态.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

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

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5、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受平衡力

  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三、滑动摩擦力

  1、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分类: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5、滑动摩擦力:

①测量原理:

二力平衡条件

  ②测量方法:

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③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

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第九章压强一、压强

  1、压力:

  ⑴定义: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注意: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G

  ⑵方向: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P30图9.1—3中,甲、乙说明:

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

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液体的深度:

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下的距离叫做该点在液体中的深度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压强:

⑴定义:

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⑵公式:

p=F/S推导公式:

F=PS、S=F/p

  ⑶单位:

压力F的单位:

牛顿(N),面积S的单位:

米2(m2),压强p的单位:

帕斯卡(Pa)。

  (4)应用:

减小压强。

如:

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增大压强。

如:

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⑵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

  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密度ρ的单位用kg/m3,压强p的单位用帕斯卡(Pa)。

  压强

  公式

  p=ρgh

  适用范围

  通用公式:

一般固体

  一般液体

  一般思路

  水平面:

F=Gp=F/S

  先p=ρgh再F=PS

  特殊思路

  圆柱形物体p=ρgh

  规则容器装液体:

F=Gp=F/S

  3、连通器:

  ⑴定义: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

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

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2、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

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

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

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

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3、大气压的测量工具:

气压计。

分类:

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4、大气压的特点:

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5、沸点与气压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6、应用: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飞机的升力:

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上凸下平,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浮力一、浮力

  1:

浮力:

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浮力方向:

总是竖直向上的。

施力物体:

液(气)体

  二、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方向:

竖直向上

  3.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运动方向

  力的关系

  V排与V物

  密度关系

  下沉

  向下

  F浮

  V排=V物

  ρ物<ρ液

  悬浮

  静止在液体内部

  F浮=G物

  ρ物=ρ液

  上浮

  向上

  F浮>G物

  ρ物>ρ液

  漂浮

  静止在液体表面

  F浮=G物

  V排物

  ρ物>ρ液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10.3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

  1.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

轮船满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