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5335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4.据传尧去世后,舜为了让尧的儿子丹朱继承天下而主动避居,可诸侯不朝见丹朱却去朝见舜,民众也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于是舜即位天子。

对此,孟子认为这是天意。

这说明

A.孟子天命思想与民本思想相通B.孟子倾向于恢复王位禅让制

C.中国自古就有选贤举能的传统D.周天子已失去统治的合法性

25.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记载,时有甲、乙两人到官府告发丙、丁二人私铸钱币,并呈上新钱一百一十个和铸钱所用的模具两套。

这一案件说明当时

A.民间货币种类繁多,币制混乱B.已统一并建立了法定货币制度

C.已建立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D.普通民众的守法意识逐渐增强

26.南朝画家张僧繇善画佛道人物,右图是其作品(梁令瓒临摹),画面凹凸,有立体感,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

这反映了当时

A.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汇

B.以形写神的理论开始形成

C.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

D.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7.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

这一改变

A.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28.下表反映了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人才籍贯分布情况

省籍

广东

广西

四川

山东

江西

河北

福建

湖南

江苏

浙江

贵州

八旗

湖北

台湾

安徽

人数

50

1

1

2

3

1

11

8

28

23

4

16

2

1

16

此表可用于说明晚清

A.地方政治派系林立B.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

C.中体西用思想盛行D.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

29.中国近代,全国性金融中心不断迁移,基本轨迹是:

上海→北京与天津→上海→重庆→上海。

这反映出近代

A.地方派系积极争夺金融中心地位B.政治中心与金融中心始终分离

C.中国金融业受政治环境影响大D.列强侵略严重破坏中国金融业

30.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当英美剧团在上海的公共租界上演《彭赞斯海盗》而获得巨大成功时,它是在中国发生的一件事,但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事;挪威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之所以在中国有影响,是因为胡适把它引进了文化大门。

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

A.历史记录具有选择性B.历史记录并非完全真实可信

C.人们无法完整的记录历史D.事物本身并不具有历史意义

31.据载,1961~1962年国营商业零售价格仅上升7%,然而在不受国家控制的集市贸易上价格却上涨了2倍多,其中粮食上涨竞达12.5倍。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国营商业发挥了稳定物价的作用B.当时普遍存在经济数据浮夸现象

C.国家对国民经济比例进行了调整D.经济计划没有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32.辩论是古代雅典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公元前5世纪末,许多公民在公民大会或法庭上假装自己不会演说,反过来却说对方很会演说,这成了争取同情的固定套路。

这表明当时

A.辩论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已不重要B.雅典公民辩论和演说水平提高

C.民主决策具有保护平民的倾向性D.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

3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法律之通过须经两院允许,众议员依据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参议员由各州立法会议选出,每州2名。

这一制度安排

A.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B.体现了对民众狂热情绪的防范

C.保障了公民个人自由权利D.有利于提高国会的办事效率

34.据《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1938年出版,斯大林亲自撰写、修订)记载:

“(1935年)建筑新粮仓和仓库已成为集体农庄农户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因为原有的储藏室的设计只考虑到每年分到少量产品,对于现在集体农庄庄员的新的需要是十分之一也不能满足的”。

由此可知

A.苏联的农业政策符合国情B.苏共极力为农业集体化政策辩护

C.苏联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D.苏联农业生产缺乏宏观计划指导

35.1959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指出,从美国国库中获得黄金比重最大的国家,恰恰是美国派出军队予以保护的国家,他们几乎要“吸干”山姆大叔。

这反映了当时

A.美国有意停止对欧洲的援助B.美国不愿意为北约承担更多责任

C.军备竞赛拖垮了美国经济D.汇率制度不适应经济格局的变动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

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

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

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

迨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

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

鸦片战争后,在内乱外患的打击下,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

进入20世纪,清王朝推行新政,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1909年清政府颁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列举了乡镇“自治事务”,包括:

学务、卫生、道路工事、农工商事务、善举(救贫事业、育婴等)、公共事业、筹集款项等。

这既减轻了朝廷负担,又赢得士绅的支持。

然而真正重要的国家赋税、行政、司法、警政等核心权力,仍严格把控在朝廷手中,绝对不允许乡镇自治机构插手。

晚清时期,士绅通过参与地方自治活动,涉足工商实业、新式教育以及各种文化政治事业,重新设计自我角色,谋求自己的位置。

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开始接受民主思想,开始向资产阶级阵营靠拢。

——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乡村治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据其在游记中自述,他1271年自威尼斯出发,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1295年回到意大利,以下是其行程示意图。

图11

材料二1792年9月受英王委派,马戛尔尼使团从英国朴茨茅斯港出发前往中国。

1793年6月抵澳门,7月在舟山登陆,1794年9月回到英国。

下图是其航行路线图。

图12

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提取相关历史信息,并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展开论述。

(要求:

论题恰当,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2分)

 

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试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4.(15分)【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元末,监察制度形同虚设,吏治松弛,官吏队伍贪腐严重。

明初,因权力的再分配和缺乏相应的监察机制,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系之间斗争激烈,左丞相胡惟庸更是掌“生杀黜陟”大权。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藉左丞相胡惟庸案发,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

罢御史台,改置都察院。

“罢御史台者,非罢御史,罢其总领之御史大夫”、只设左,右御史中丞,正二品,这样监察百官的长官与六部长官平级,以便互相牵制。

都察院作为独立的监察系统与政务、军旅并列。

在都察院系统之外,还构建了一个由皇帝直管的六科给事中,负责监督六部,同时亦限制都察院的权力过大。

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在中央监察方面权责范围基本一致,只是在系统、组织机构方面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又互为表里。

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道,每道设置按察司,巡按州县,考察官吏。

除此之外,在洪武年间先后订立了一系列重要的监察法规,主要有《大明律》、《宪纲条例》、《奏请点差》、《出巡事宜》等。

——摘编自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太祖监察制度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太祖监察制度改革的影响。

(6分)

45.【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二战初期,美国虽尚未参战,但海杈战略家们已先后提出“两洋海军法案”、“猎犬计划”、大西洋护航等战略。

这些战略计划使美国在表面中立的同时能够对时局加以有效应对。

参战后,美国在坚持“欧洲第一”战略的前提下,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个战场与德日展开了激烈的海权争夺战。

罗斯福总统重新设立了美国舰队总司令的职位,舰队总司令直接向总统负责,并挑选了原大西洋舰队司令欧内斯特·约瑟夫·金担任该职。

此后,舰队总司令同时兼任海军作战部长,统揽了海军部军事大权,成为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海军官员。

在长期的海上消耗战中美国的优势逐渐突显。

美国煤、原油、钢铁、炮弹的产量分别是日本的11倍、222倍、13倍和40倍。

长期消耗战给日本带来了毁灭性后果。

太平洋战争第一年美国丧失了约40%的主力舰,日本丧失了约30%。

美国大规模的舰船建造项目很快弥补了损失,并建造了更多的战舰,但日本连丧失的部分都无力弥补。

经过激烈的海权争夺战,美国最终取得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制海权。

——据卞秀瑜《二战期间美国世界海权霸主地位的确立》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二战中取得制海权的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取得制海权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6分)

46.(15分)【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徐寿,1818年出生于手工业之乡江苏无锡。

徐寿“少好攻金之事,手制器械甚多”。

亦“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后遂潜心于科技研究。

徐寿深受欧洲译著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科技思想的影响,自制机械时“必将究察物理,推考格致,始觉惬心”。

1865年,徐寿等人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未假洋人之手,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被赞为“显示中国人具有机器天才的惊人的一例”。

1868年起,徐寿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从事翻译工作17年,首创化学元素的音译方法,新造出如硒、碘、钙、锂、钠等汉字,大大降低科学著作的阅读门槛。

徐寿晚年在上海开办我国第一所科技学校——格致书院,并与英国人傅兰雅合作创办了中文科技期刊《格致汇编》。

1884年卒于格致书院寓所。

——根据白寿彝《中国通史》、《大学智慧》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徐寿进行科研活动的有利条件。

(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徐寿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9分)

 

2019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B

A

C

D

C

A

D

D

B

B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40.(25分)评分标准:

(1)特点:

由官方主导向官绅结合发展(或乡村治理的力量向多元化发展);士绅发挥较大作用;中央的权力逐步延伸到乡村;弥补国家管理体制的不足(或维护社会稳定和征发赋税;是官方机构的有益补充);乡规民约进一步发展;基层治理与宗族管理紧密结合;儒家伦理(理学/心学亦可)不断渗入乡村治理;是自然形成的自治状态。

(每点2分,任意3点,共6分)(改写、摘抄恰当同等给分,如:

乡村自治组织逐步发展;中央政府借助乡村组织稳固统治。

原因:

稳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科举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