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编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510304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编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资料编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资料编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料编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资料编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料编码.docx

《资料编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编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料编码.docx

资料编码

资料编码

产品名称

使用对象

数通工程师

产品版本

编写部门

华为北研

资料版本

DLSw技术白皮书

拟制:

华为北研

日期:

2001-10-09

审核: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XX

修订记录

日期

修订版本

描述

作者

一、DLSw概述

1

二、DLSw的原理说明

5

三、DLSw的典型应用和配置方法

9

DLSw技术白皮书

1.1一、DLSw概述

DLSw(DataLinkSwitch——数据链路交换协议)它是AdvancedPeer-to-PeerNetworking(APPN)ImplementersWorkshop(AIW)研制用来实现通过TCP/IP传输SNA的一种方法。

图1-1传统的SNA网络结构

图1-2APPN网络结构

我们知道,SNA(SystemNetworkArchitecture——系统网络结构)是IBM公司70年代开发的IBM专有的网络结构。

在TCP/IP协议流行以前,它曾是网络世界的主宰,许多企业都采用SNA来建立自己的网络。

如图1-1所示,传统的SNA网络采用树状的、分层的网络结构,通常以IBM大型机作为网络的核心。

这种网络的优点是易于管理,具有确定性并提供有保证的响应时间,它的可靠性和效率在当时都是非常出色的。

但是这种网络结构比较固定,缺乏必要的灵活性,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组网需求,也无法利用智能网络设备的性能。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APPN(AdvancedPeer-to-PeerNetworking)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SNA网络结构诞生了。

如图1-2所示,它支持对等的网络结构,使得网网络有了足够的灵活性。

此外它还提供了路由功能,提供了诸如HPR(HighPerformanceRouting——高性能路选)等特性,增加了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不过,这些优点是以其配置管理的复杂性为代价的,合理有效构建一个有APPN特性的SNA网络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对网络管理员来说往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SNA链路控制层支持多种传输介质,每一种介质都是针对特定设备和用户需求的。

这些介质包括:

主机通道(CIP)、SDLC、X.25、TokenRing等。

一个标准的SNA主机通道采用DMA(Direct-Memory-Access)技术通过一条多芯电缆提供一个并行的数据通道,连接其他的主机或通讯控制机。

每条电缆的长度可以是数百英尺,传输数率3到4.5Mbps。

IBM的企业主机连接系统(ESCON)提供更高的传输数率和更远的传输距离。

ESCON以光纤为媒介支持点对点连接,距离可达数公里,数率18Mbps。

SDLC(SynchronousDataLinkControl——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被广泛的应用在SNA网络互连、广域网连接等领域中。

X.25网络在广域网中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通常的当X.25被用来连接两个SNA节点时是当作一条单链路来使用的。

SNA把X.25作为访问协议,X.25把SNA节点作为两个相邻的节点。

通过X.25连接SNA节点SNA需要X.25所没有的链路控制协议,所以需要扩充一些特殊的链路控制协议,例如:

QLLC(QualifiedLogicalLinkControl)、ELLC(EnhancedLogicalLinkControl)等。

TokenRing是SNA在局域网中最主要的传输介质,采用LLC2(LogicLinkControlType2——逻辑链路控制协议类型2)作为链路层协议。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介质以外,SNA还可以利用目前广泛流行的一些传输介质,例如:

Ethernet、FDDI、桢中继等。

其中Ethenet也采用LLC2。

图1-3显示了几种主要传输介质在SNA中的应用。

图1-3几种主要传输介质在SNA中的应用

随着TCP/IP协议的流行,现在网络的骨干都运行TCP/IP协议。

一个企业新的网络构架基本也都是以TCP/IP网络为基础,TCP/IP成了互联网的标准。

可是,现在还有许多以S390等IBM大型机为中心的旧的网络,采用的是SNA网络协议。

由于SNA本身无法和TCP/IP兼容,它们变成了网络海洋中的一个个SNA孤岛,它们之间无法通讯。

显然为SNA再建立一套专有的骨干网络是不现实的,而放弃已有的SNA设备和应用也是不经济的。

这样,为了保护用户已有的投资,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在TCP/IP网络上传输SNA的技术,在SNA孤岛之间建立一座座桥梁。

为此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实现SNAOverIP的方案,包括STUN(Serialtunneling——串行隧道)、RSRB(RemoteSourecRoutingBridge——远程源路由桥)和DLSw。

图1-4STUN示意图

图1-5RSRB示意图

图1-6DLSw示意图

从图1-4可以看出,STUN是专为SDLC量身订做的,它通过建立一条TCP隧道,实现了SDLC协议跨IP的透传,从而实现了SNAOverIP的功能。

其优点是功能简单可靠,缺点是只能支持SDLC到SDLC的工作方式,即两端的SNA设备必须都采用SDLC接入,且工作模式相同。

RSRB是从SRB发展起来的,它可以把本地LLC2链路层上的连接按照MAC地址的匹配原则桥接到TCP通道上,从而实现LLC2协议跨IP的传输。

从图1-5可以看出,它可以支持Token-Ring和以太网两种接入方式。

由于它是通过简单的扩展SRB的功能实现的,所以同SRB一样具有跳数的限制。

同时,由于采用透传的方式工作,它对时延比较敏感,当网络时延较大时往往难以建立SNA会话。

DLSw是在RSRB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克服了RSRB的局限性,是一种相当灵活的SNAOverIP的解决方案。

从功能上来说,DLSw函盖了STUN和RSRB的应用范围,并且提供了不同链路层媒体之间的转换特性。

事实上,它已经成为解决SNAOverIP的最主要的技术。

1.2

二、DLSw的原理说明

DLSw是一种SNAOverIP的技术,其基本原理如图2-1所示:

图2-1DLSw工作原理示意图

DLSw路由器将本地LAN上SNA设备的LLC2格式的帧转换成可封装在TCP报文中的SSP帧,通过TCP通道跨越广域网送达远端;远端的DLSw路由器将SSP帧再转换成相应的LLC2帧,发送给对端SNA设备。

所有这些变化对SNA设备来说是透明的,在SNA设备看来,和自己相连的就是它在远端的SNA伙伴,它并不知道中间搁了两台DLSw路由器和一个IP网。

从SNA协议栈来看,DLSw相当于工作在第二层链路层,而在路由器中,DLSw工作在传输层(TCP)之上。

它一方面把从链路层收到的报文转换为SSP报文,再由TCP通道发出去;另一方面,它把从TCP通道得到的SSP报文转化为本地链路层协议报文,从链路层发出去。

其工作层次见图2-2。

图2-2DLSw的网络层次图

但DLSw同透明桥不同,它不是将原来的LLC2协议帧直接透传到对端,而是转换成SSP(Switch-to-SwitchProtocol)协议帧来完成将原有数据在TCP报文中的封装。

SSP协议并不提供路由功能,它在这里是作为一种SNA链路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中介而存在的。

DLSw可以把不同的链路层协议(如LLC2、SDLC、CIP)报文都转换成SSP报文,这样不同链路层协议通过这个中介完成转换。

所以DLSw可以实现不同类型LAN之间的连接,这也正是其名字的由来。

目前DLSw支持PU2、PU2.1、PU4类型的SNA节点以IEEE802.2的LLC2协议接入,同时也支持PU2和PU2.1类型的SNA节点以SDLC协议接入。

采用SSP作为中间协议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没有了跳数的限制。

在一个LAN上确定一个SNA会话(Session)需要4个元素:

本地的MAC地址、本地的SAP地址、对端的MAC地址和对端的SAP地址。

SSP也正是采用这个4元组来定义一条DLSw虚连接的。

对于采用SDLC协议接入的设备,DLSw通过为每一个SDLCPU提供MAC和SAP地址以完成上述的映射。

图2-3本地应答示意图

DLSw的另一个优点是具有本地应答机制。

从图2-2中我们可以看出,桥(RSRB)是在两个SNA设备之间建立一个端到端的连接,一个信息帧(Info)被传到对端路由器后,应答报文(RR)由对端SNA设备产生,通过IP网再传回来。

这样,当IP网的时延较大时,应答报文就会超时,导致连接失败。

而DLSw采用三段连接来构成一个SNA会话。

应答报文确并不穿越IP网,只在LAN上传播,解决了链路控制的超时问题,同时,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传输。

图2-4建立TCP通道过程示意图

DLSw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具有流控机制。

当两端的SNA设备的数据传输率不同时,高速设备向低速设备发送数据时,低速设备会来不急接收而导致数据拥塞丢失。

通过缓冲和流控机制,DLSw可以动态调整两端数据传输速度,保证了不会出现数据拥塞和丢失。

DLSw工作时,首先要建立TCP通道。

建立TCP通道的过程如图2-4所示。

配置了DLSw的路由器监听自己TCP的2065端口,同时不停的尝试去连接对方的2065口。

当两条TCP连接建立起来后,双方要进行性能交换,从自己的Client端向对方发送性能交换报文,通知对方自己支持的一些特性参数。

收到对方的性能交换报文后,DLSw分析其合法性,记录对方的信息,然后向对方发送性能交换的响应报文。

如果双方支持的特性是兼容的,响应报文中会有确认的信息,这样就完成了性能交换过程,建立了TCP通道;否则,性能交换失败,双方拆掉TCP连接,回到初试状态。

RFC1975规定最终可以使用1条或2条TCP连接。

如果双方都支持1条TCP连接,性能交换通过后,就由IP地址大的一方主动关闭1条连接,使用剩下的1条TCP连接进行双向的数据收发。

否则,就保持2条独立的TCP连接,双方都从自己的Client端向对方发送信息。

一个DLSw路由器可以同时和多个其他路由器建立TCP通道,以满足不同SNA连接的需要。

建立了TCP连接后,就可以建立SNA会话了。

我们知道,一条SNA会话被DLSw分成了三段,中间是TCP连接,两端是SNA的链路层连接。

每条SNA会话在DLSw路由器中对应一条虚电路,正如在图2-2中的DLSw交换表示的那样。

当路由器收到了一个来自链路层的报文时,根据4元组定位到虚电路,然后根据虚电路的状态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信息帧,则通过TCP通道送到对端的DLSw路由器;当路由器收到了一个来自TCP通道上的报文时,同样通过4元组定位,或者根据报文中的索引定位(通常信息帧是可以通过索引定位的,这个索引称为CircuitID,在1台路由器中是唯一的),找到虚电路,再根据其状态进行处理。

建立虚电路的过程如图2-5所示。

图2-5建立SNA虚电路过程示意图

1.3

三、DLSw的典型应用和配置方法

目前,DLSw已经有3代标准。

最早的是RFC1443,然后是RFC1795的DLSw版本1,最新的是RFC2166的DLSw版本2。

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最多的是基于RFC1795的版本。

在RFC1795中规定了DLSw建立虚电路的过程以及SSP协议的相关标准,没有SNA链路层的特性作出规定。

SNA链路层的有着自己的标准,如Token-Ring和Ethernet上遵循IEEE802.2的LLC2标准;同步链路上有IBM制定的SDLC协议标准。

华为公司的Quidway系列路由器和NetEngine系列路由器均支持DLSw特性。

其实现标准依据RFC1795。

目前支持Ethernet和SDLC两种SNA链路层接入方式。

典型的DLSw应用一:

SNA的SDLC方式接入组网方案

图3-1SNA的SDLC方式接入

如图3-1所示,所要解决的是市中心的IBMAS/400和分理处的SNA设备的连接。

通过Modem,市中心的Quidway3680和分理处的Quidway3640建立了IP连接,中心的IBMAS/400采用SDLC方式和Quidway3680连接,分理处的SNA设备也都采用SDLC方式接入Quidway3640。

当所接的SDLC设备很多时,可以采用PSD共享器使多台SDLC设备共享一个同步串口。

这种接入方式比较简单,可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同时,所采用的路由器是多协议路由器,又具备了很好的扩展性,以后新增的IP业务可以很方便的加到现有的网络框架当中。

典型的DLSw应用二:

金融系统的三级SNA网络解决方案

图3-2SNA的SDLC方式接入

SNA三级组网在金融行业中应用较为普遍。

在全国中心,IBM大型机以APPN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通过NE16进行SNA的接入,一般可采用Ethernet的接入方式(图中省略);NE16可以通过广域网和全国的各省行的NE16连接在一起,这里是以IP方式连接。

省行的NE16连接本地的LAN,可以接入IBMRS/6000等系统。

这里IBMRS/6000起了一个SNA中继的作用:

一方面,一部分从大型机传来的基于SNA的业务在这里被转换成了纯IP的应用,就是说,从这里向下已经不在是SNA的网络应用;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还不能被转换的应用,RS/6000可以为它们进行LU集中,从而节省了中心大型机上的LU资源。

省行的NE16还通过省级广域网和省内的各个支行和分理处连接在一起。

分理处以及作为三级网,采用Quidway系列的中底端路由器作为和省级的连接。

这一档次的路由器的接入类型十分丰富,可以充分满足末端各种不同的接入需要。

对于SNA设备可以方便的接入,通过DLSw向上连接到省行或全国的中心。

这样一个混合接入模式,一方面通过DLSw技术满足了SNA组网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路由器之间都是IP连接,各种IP业务如IP语音等可以方便的加载,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网络设备,节省费用。

具体的DLSw配置方法请参见DLSw配置指导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