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安管理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97715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安管理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环安管理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环安管理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环安管理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环安管理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安管理计划.docx

《环安管理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安管理计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安管理计划.docx

环安管理计划

1.总则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表

工程名称

A15公路工程10-1标

工程

地址

闵行区(放鹤路、龙吴路)

邮政编码

所属区

闵行区

所属街道

吴泾镇

建设单位

上海沪申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电话

监理单位

A15公路闵浦大桥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负责人

赵敏庄

资质等级

电话

总承包单位

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负责人

陈洪彰

资质等级

一级

电话

 56088883

施工单位

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负责人

陈洪彰

资质等级

一级

电话

 56088883

施工单位

负责人

资质等级

电话

施工单位

负责人

资质等级

电话

施工单位

负责人

资质等级

电话

施工单位

负责人

资质等级

电话

施工单位

负责人

资质等级

电话

设计单位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负责人

资质等级

一级

电话

负责人

资质等级

电话

建筑面积或工作量(万元)

28788.6058

层次

地下

结构

道路、桥梁

地上

工程总造价

开工日期

2008.1.3

计划竣工日期

2009.8.15

工程环境管理目标

见3.2.1.2条

工程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目标

见3.2.1.2条

受监登记日期

受监

安监站

电话

1.1.2工程概况简述

本工程A15公路工程10-1标段是闵浦大桥的浦西引桥接线工程,全长1224.05m,为双层引桥结构,上层单幅桥面标准宽度为18.75m,为高速公路八车道;下层单幅桥面宽度为8m,为地方道路六车道,另有一对下匝道。

主线桥面最高处位于标段终点(Pzx33墩)离地面高度约为44m,最底处位于标段起点(Pzx33墩)离地面高度约为20m。

上层高速公路桩号范围:

K47+378.7~K48+606,全长1224.05m,下层地方道路桩号范围:

K47+526.2~K48+602.75,全长1079.8m;匝道桥梁桩号范围:

K47+925.2~K48+522,全长596.8m。

本工程中桥梁部分主要工作量有φ80的钻孔灌注桩867根,φ60PHC打入桩1305根,承台49个,立柱139根,T梁886片,板梁174片。

道路全线长度为1003.8m,雨污水管4542.5m,φ800的顶管施工160m。

1.2计划编制说明

本《环境、安全管理计划》定了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基本要求,以便于项目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自觉遵守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顾客和有关要求,控制和减小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和不利环境影响,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安全业绩。

1.3适用性

本《环境、安全管理计划》适用于项目部的下述活动:

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有效地控制和尽可能减少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因工程施工可能遭受的安全风险和不利环境影响。

对施工现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自我评价。

寻求认证审核管理机构对组织和施工现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

1.4引用标准

DGJ08—903—200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GB/T2400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本公司作业指导书以及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1.5一体化管理

本项目部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我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从属公司的监视和测量的指导、帮助、监督、检查和审核范围。

1.6组织

本项目工程由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包,隶属项目部组织施工。

所有合同范围内的分包单位都纳入施工现场一体化管理体系之中,统一协调管理。

并要求各分包单位在各自合同施工范围内,建立相应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子体系。

2.术语

通过引用下列标准的术语,将成为本管理计划的术语。

DGJ08—903—200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GB/T24000《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3.施工现场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3.1总要求

本项目部建立和实施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不断改进其有效性。

并遵循如下的运行模式。

本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应围绕实现项目环境管理、安全目标和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活动及其业绩,按照策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的循环模式运行,以持续改进环境、安全管理体系。

3.2策划

3.2.1环境、安全目标

3.2.1.1公司环境、安全方针:

遵守法规,责任到人,降耗防污,

确保安全,动态管理,持续改进。

3.2.1.2本项目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a)环境目标:

施工环境、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重大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和固体废弃物及其他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使用绿色环保建材;有效利用资源、能源。

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1)杜绝、控制重大伤亡事故。

(2)一般事故的发生率严格控制在1‰以下。

(3)无重大设备事故、管线事故。

(4)确保安全标准化管理工地,争创市级安全标准化管理及样板工地。

项目部根据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目标管理的要求,结合本项目规模,将的目标以职责分解到相关岗位,并每月由项目经理傅建平组织考核。

3.2.1.3因素考虑

项目部在制定目标时,综合考虑了下述各因素:

1)项目自身的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结果(见3.2.2);

2)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识别结果;(见3.2.3.3)

3)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见3.3.1.4规定)

4)经营和管理上的要求;(见公司对项目部经济责任制考核要求)

5)相关方的要求和意见。

(见顾客、监理例会记录)

3.2.2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

3.2.2.1危险源辩识、评价和控制

本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并加以控制,详见附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调查评价表》、《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一览表》。

3.2.2.2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

本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环境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并加以控制,详见附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表》、《重大环境因素及其控制一览表》。

3.2.2.3依据

本项目部依据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审核、上极的检查和自我评价不断更新关于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的结果。

3.2.3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

3.2.3.1要求

项目部依据WJ(通)4.2.3

(2)-2003《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获取控制程序》规定,要求项目部一体化管理体系相关岗位人员,都有义务通过各种有效渠道,获取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并执行WJ(通)5.5.3-《内部沟通程序》在项目部予以沟通。

做到及时更新、增删。

3.2.3.2传达方法

项目部依据WJ(通)4.2.3

(1)-2003《文件控制程序》,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采取传阅、会议传达、组织学习、复印分发等方式将有关信息传达给有关人员和相关方。

3.2.3.3引用的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

a)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其它法律法规详见《法律法规一览表》

b)标准规范

DBJ08-903-200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88-92《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c)企业管理文件

WJ(环安)4.4.4-2003《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WJ(环安)4.3.1~4.5.3-2003《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WJ(通)4.2.3~8.5-2003《通用程序文件》

安2-3-1、安2-3-2、安2-2-1~安2-2-20《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环境、安全管理计划》

3.2.4施工现场环境、安全管理计划

3.2.4.1编制

项目部在开工前,就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了策划(见策划记录),由项目总工编制施工现场《环境、安全管理计划》。

并通过各级的批准,以下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a)环境、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明确、适宜;

b)覆盖标准、规范的全部要求,与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不利环境因素有关活动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专项安全措施、安全程序、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切实可行;

c)与施工现场环境、安全管理计划不一致的问题得到解决;

d)项目部有能力满足要求;

e)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清楚。

3.2.4.2修订

环境、安全管理计划在遇下情况时予以修定:

施工阶段转换时(如:

结构阶段向装饰阶段转换等);

施工动态辨识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

内、外审或自我评价发现体系的缺陷。

3.2.4.2修订程序

环境、安全管理计划修订由原编制者修改,项目部组织会审,项经部主任工程师批准。

必要时并报公司备案。

3.2.4.3条款对应

本环境、安全管理计划的条款号与ISO14001和GB/T28001条款号的对应见环境、安全管理职能分配表。

3.3实施

3.3.1组织机构与职责权限

3.3.1.1

本项目部经理为施工现场环境和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并组建管理机构如下:

3.3.1.2环境、安全管理职能分配表(见附后)

序号

安全保证体系要素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总工

项目部管理人员

施工员

技术员

材料员

设备员

安全员

综合员

资料员

3.2.1

安全目标

3.2.2

危险环境辩识

3.2.3

法律法规

3.2.4

保证体系

3.3.1

组织结构

3.3.2

教育培训

3.3.3

文件控制

3.3.4

采购及验收

3.3.5

分包控制

3.3.6

施工过程控制

3.3.7

应急救援

3.4.1

安全检查

3.4.2

纠正和预防措施

3.4.3

内部审核

3.4.4

安全评估

3.4.5

安全记录

注:

☆-主管领导○-主管部门(人)△-相关部门(人)

3.3.1.3职责、权限

项目部与安全风险和不利环境影响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人员的作用、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见3.3.1.2《职能要素分配表》、3.3.1.1《组织机构图》,并按照本程序3.2.3.2予以传达沟通,以确保施工现场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各项要求的正确实施。

项目部岗位人员具体职责与权限规定如下:

A.项目经理:

1、全面负责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为施工现场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2、组织施工过程的策划,落实编制并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环境、安全管理计划》。

3、组建项目班子,明确岗位职责并进行考核。

4、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设备、材料、资金进行合理安排,加强对供方和分包方的控制,定期召开平衡协调会,保证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5、带领职工努力实现项目部的各项目标和指标(如降本指标、质量目标、环境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双文明建设目标等)。

6、参与合同和修订合同的洽谈,保持施工过程中与顾客的联系和沟通,提高顾客满意度。

7、加强与社会各相关方联系和沟通,做到施工不扰民。

8、执行与本项目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并做好上级机构的迎查工作,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持续改进。

9、审核、批准本项目部的有关申请、计划和文件。

10、坚持廉政勤政,落实党政廉政责任制。

11、负责报告、处理本项目部的突发事故(事件)。

12、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

B.项目副经理:

1、协助项目经理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确保项目合同内容的全面完成。

2、按照企业与项目所订立的责任书和项目主要职能分工,协调进度、质量、成本、文明安全施工活动等。

3、严格执行项目安全管理责任制,确保各类安全事故零指标的实现。

4、参与项目成本管理,落实降本措施,确保项目责任目标的实现。

5、增强文明施工、综合治理的自检力度,落实项目“一体化管理体系”。

C.项目工程师:

1、协助项目经理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确保项目合同内容的全面完成。

2、按照企业与项目所订立的责任书和项目主要职能分工,协调进度、质量、成本、文明安全施工活动等。

3、主持编制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并督促实施。

4、充分发挥技术开发优势,对动态施工中技术执行情况及时作出评估反应,确定技术降本措施,参与成本管理、核算、分析,确保项目责任目标的实现。

5、按“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要求,从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上进行深化,并进行跟踪,督促,检查。

D.项目安全员:

1、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负责检查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情况。

2、协助项目经理搞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工作。

3、做好外包工施工队的安全教育工作。

4、负责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项目安全保卫反违章检查。

5、严格控制与检测施工现场及施工过程中的重大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

6、对现场的登高设施、支撑、护栏、临边、临口的安全有效性进行验收和动态跟踪。

7、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规规定,做好“三上岗、一讲评”的管理工作。

8、按要求布置消防器材,把好动火审批制度关。

9、按工程实际需要创建文明标准化管理工地。

10、负责协调安排施工现场中警卫、安全监护人员的日常生活,并落实其应当承担的职责。

11、凡遇事故苗子或发生事故,应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处理。

E.项目材料员:

1、统筹项目材料系统人员工作,负责工程材料的购、收、存、发等过程的综合管理。

2、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及施工预算正确及时编制

3、负责项目材料计划成本的编制。

4、负责材料进场数量、材质验收和标识。

5、执行《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6、做好材料的存放、标识、追溯、搬运等现场管理工作,对特殊材料的技术要求实行专项管理。

7、做好周转设备料租借台帐。

8、按施工预算实物量,对材料消耗进行严格控制。

9、参与对不合格物料的调查和评审。

F.项目设备员:

1、在项目开工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求,参与编制R(通)6.3-01《施工机械需求计划》及施工用电方案,报公司工程部及监理审核后实施。

参与由项经部主任工程师牵头组织的对大型机械布置及拆装形式的研讨。

2、参与对机械停放位置的确定和作业行驶路线、管线的设置,达到机械设备施工方案对环境的要求。

对机械出租方的资质和机械性能满足程度进行审查,提出主管意见。

3、协助项目经理签订机械设备租赁合同(协议)和机械设备使用安全生产协议,重点明确施工安全责任,负责与机械出租方、分包方协调。

4、合理安排组织机械投入施工,严格按照计划成本机械费用控制指标控制实际机械费发生,承担项目机械费目标控制的直接责任。

5、负责机械安装前的检查与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的质量验收工作。

6、督促机械出租单位配备能适应机械正常运转所需的操作人员,并按生产要求,编排作业机组、班次,规定岗位职责,做好定机定人名册并将上述内容纳入合同条款中。

7、负责机械操作人员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8、负责现场施工机械保养工作的统一管理

9、参与机械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参与填写相应的事故报告表。

G.项目施工员

1、熟悉设计施工图纸,参与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讨论编制,了解工程合同的有关技术、质量、工期等的条款。

2、根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制定R(质)7.5.1

(1)-01《项目总进度计划(阶段进度计划)》,即分阶段施工月计划、周计划,并报项目经理批准后负责实施。

3、负责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对沿线范围内的地下管线、道路及周围建筑物,按照技术方案组织落实必要的加固和保护技术措施;按照审定的施工方案,

落实施工平面图及文明施工设施的内容和要求,并通过公司验收。

4、按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计划安排施工。

5、组织施工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控制项目的直接成本为管理的首要目标,严格控制各个施工环节成本发生点,对项目计划成本的人工费控制目标负直接责任。

(其他岗位职责略)

3.3.1.4资源配置

a)管理人员:

见3.3.1.1、操作人员:

见《分包人员登记表》、特殊工种:

见《安全员及特殊作业人员名册》)、中小型机械操作人员:

见《中小型机械操作人员名册》。

b)适用于本工程施工特点的专项技术方案;

(1)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2)大型起重吊装方案

(3)模板工程专项方案

(4)脚手架工程方案

c)采用环境、安全的设备和设施;

1、现场设立固体废弃物堆放箱。

2、沿围墙四周设置生活、生产排水沟,大门出口处设置二级沉淀池、三级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3、施工现场派专人洒水,控制粉尘;门口设置高压水龙头和排水沟,对进出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做好必要的清洁工作,避免污染城区道路。

4、各种机械进场使用前须进行验收,合格后方予准用,并做好记录。

5、进场钢管、扣件、安全网和竹笆必须进行检验,不合格品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6、施工用电箱须符合要求,并按照规定做好接地接零。

7、合理安排施工,减少眩光、噪声、粉尘对附近居民影响,尽量避免夜间施工。

8、做好洞扣、临边防护设施,配备高空作业所需器具。

9、施工区域及楼层施工临时供水应考虑兼顾消防作用,保证足够的水压。

10、现场根据规定设置足够的消防器材。

d)检验设备

万用表、烧杯、试纸、分贝计等

e)防护用品;

现场配备足够、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手套、口罩、防眼罩,在夏季发放防暑降温用品,现场设有医用急救箱及担架。

f)环保和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

按照工程进展需要,每月在工程款中预留足够资金以便配备上述资源。

相关记录:

《检测设备一览表》

《分包人员登记表》

《安全员及特殊作业人员名册》

《中小型机械操作人员名册》

3.3.2安全教育和培训

3.3.2.1培训目标

本项目部把安全教育和培训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通过执行WJ(通)6.2.2—2003《能力、意识和培训控制程序》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并制订培训计划(见3.3.2.3)对施工现场的所有从业人员,包括分包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只有接受过必要的环境、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且合格的从业人员才能上岗。

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得:

a)从业人员上岗前都能了解:

(1)遵章守纪,服从管理,以及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2)本职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以及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后果。

(3)本岗位在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中的作用与职责。

b)从业人员上岗前都能熟悉和掌握本职工作必需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包括与本规范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

(1)环境、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

(3)施工现场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涉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特定安全技术特性和规定。

(4)紧急情况下,预防或减少风险和现场急救的应急措施。

c)控制要点:

按规定时间组织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负责:

汪铁钧

施教:

黄维淼、吴涛

相关记录:

《年度培训计划》

《应急培训计划》

《培训发证名册》

《管理人员能力考评表》

《职工劳动保护教育卡》

《职工劳动保护教育卡汇总表》

《安全教育记录》

《班前安全活动、周讲评记录》

3.3.2.2持证上岗

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已按法律、法规规定

通过有关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管理能力、安全操作技能的考核或复试,持证上岗。

(见《培训发证名册》、《安全员及特殊作业人员名册》)

控制要点:

及时验证各种上岗证件

负责:

吴涛;监督:

费利明;

相关记录:

《培训发证名册》

《安全员及特殊作业人员名册》

3.3.2.3环境、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

序号

培训时段

培训目的

培训内容

培训对象

1

进场阶段

教育职工了解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加强其自我保护与环境保护意识。

进场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

项目部

管理人员

2

排水、管沟施工阶段

教育工人了解排水、管沟(沟槽/基坑)阶段的施工特点,加强其安全生产的自我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

平时安全教育、针对性安全交底、针对性安全教育

排水、管沟阶段的各施工队伍人员

3

道路

施工阶段

教育工人了解道路阶段的施工特点与注意事项,加强其安全生产的自我教育、自我保护与环境保护意识。

平时安全教育、针对性安全交底、针对性安全教育

排水、管沟阶段的各施工队伍人员

4

桥梁桩基础阶段

教育工人了解道路阶段的施工特点与注意事项及安全生产的自我教育,使工人了解本工程的桩基及围护施工特点,并加强其自我保护与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平时安全教育、针对性安全交底、针对性安全教育

桩基础及围护段的各施工队伍人员

5

桥梁上部结构阶段

教育工人了解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的施工特点与注意事项,加强其安全生产的自我教育、自我保护与环境保护意识。

平时安全教育、针对性安全交底、针对性安全教育

桥梁上部结构的各施工队伍人员

6

节假日前后阶段

使工人了解节日前后的施工特点及安全生产的自我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

节前、节后安全教育

各施工队伍人员

3.3.2.4培训记录

项目部通过环境、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的实施,建立和保持《安全教育记录》以及从业人员的《职工劳动保护教育卡》。

相关记录:

《安全教育记录》

《职工劳动保护教育卡》

3.3.3文件控制

3.3.3.1执行标准

施工现场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所要求文件的控制及其他的外来文件,执行WJ4.2.3通

(1)—2003《文件控制程序》,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