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944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docx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docx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

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论文

2003年,随着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

与此同时,美国的减税措施和全球性的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共同造就了2003年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近年来不多见的普遍牛市大行情,各国股票指数、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石油市场要么是强劲攀升,要么是挑战新高。

预计2004年将延续这一趋势。

一、各国经济概述

1、美国

与2003年第三季度的强劲增长相比,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长大幅减缓,折合年增长率为4.0%,约为第三季度增幅(8.2%)的一半,而2003年全年GDP增长3.1%,仍呈现强劲复苏态势,但低于华尔街预期。

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个人消费、出口、设备与软件支出、库存投资及住宅投资。

但第四季度的数据表明,以上部分指标的景气状况有所缓和。

从财政和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层面来看,2003年美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主要得益于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和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尤其是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金融市场的宽松环境。

未来美国经济增长的走势和国际金融市场前景,除了尚不明确的一些政治、经济因素以外,市场的注意力仍应集中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之上。

虽然2004年1月28日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于1.00厘的45年低位不变,但未来美国货币政策环境仍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通胀方面,美联储关心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仍然低位徘徊,美国经济仍存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种可能。

美联储局货币政策最为关注的3个方面:

经济增长、就业及通胀压力中,只有经济增长是明确支持利率上调的政策倾向。

从大选因素来看,决定联储加息最重要的因素应是劳动市场,但数据表明,美国劳动市场第四季度并不明朗,即使是近几个月失业率有所下降,但四季度末5.7%的失业率仍然是美国联邦政府无法接受的。

因此,虽然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加息迟早要到来,但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仍主要取决于未来劳动市场的表现。

表12003年第三、四季度美国主要经济指标简要比较

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消费支出增长6.9%2.6%

耐用品支出增长28%0.9%

非耐用品支出增长7.3%4.4%

政府支出增长1.8%0.8%

联邦政府支出增长Na0.7%

各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增长Na0.9%

企业投资12.8%6.9%

非住宅投资下降1.8%3.0%

设备和软件的支出17.6%10%

建筑支出下降Na2.4%

住房支出增加21.9%10.6%

整体个人投资14.8%12.4%

出口Na19.1%

进口Na11.3%

2、欧元区和欧盟成员国

总体来看,2003年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欧盟在赶超美国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方面进展缓慢。

全年各成员国的失业率平均高达8.1%,劳动生产率增长仅大约为0.5%-1%的水平,2003年末欧盟各国的人均GDP也只相当于美国的72%。

从欧元区成员国2003年第四季度的表现来看,2003年11月份,欧元区12国工业生产比上月微升0.1%,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为1.2%。

11月份工业生产虽然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长幅度如此之低,表明复苏力度不如预计的那样强劲。

在欧元区成员国中,爱尔兰和德国11月份的工业生产增幅分别为1.4%和1.3%,荷兰和卢森堡的增幅则相对较高,分别为2.1%和1.9%,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的工业生产却下降了0.4%。

在将未加入欧元区的英国、丹麦和瑞典计算在内后,欧盟15国2003年11月份的工业生产比上月下降了0.1%,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上升了0.9%。

通货膨胀方面,欧元区2003年12月份的通货膨胀率预计将由11月份的2.2%重新降到2.0%,即降至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通货膨胀目标上限。

2003年全年情况,德国GDP比前年下降了0.1%,是1993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财政赤字总额为860亿欧元,占该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连续第二年超过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的上限。

全年劳动市场状况方面,在欧元区12国中,西班牙的失业率最高,为11.2%,卢森堡的失业率最低,为3.9%。

在欧元区经济大国中,德国和法国去年12月份的失业率分别为9.2%和9.5%,均与上月持平。

欧元区之外的主要欧盟成员国英国的2003年四季度数据表明,11月份制造业产值较上月下降0.7%,这是该数据自2002年10月份下降1.5%以来的最大降幅;同期工业产值下降1.0%。

与2002年同期相比,2003年11月份制造业产值增长0.7%,工业产值下降0.4%。

通货膨胀方面,英国通胀压力仍然非常低,短期内也不太可能上升到2.0%的目标水平。

3、日本

虽然2003年12月份日本工业产值出现了4个月来的首次下降,较11月份减少1.0%,但由于10月份和11月份工业产值双双攀升,第四季度的工业产值依然大幅提高,较前一季度增长了3.6%,工业生产依然处于复苏阶段。

四季度工业产值推动力来自出口尤其是对亚洲邻国的出口非常强劲,而12月份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机械设备的生产较上月下降了2.7%。

2003年,日本全年工业产值增长3.2%,为2000年来的首次增长。

2003年日本的年平均失业率为5.3%,比历史最高的2002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第四季度末失业率为4.9%,为近年来首次低于5%。

日本经济好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矿业生产持续增长。

二、企业收益改善,设备投资增加。

三、企业倒闭减少,失业人口下降,家庭消费开支出现增长。

尽管日本经济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好转,但影响复苏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主要包括:

通货紧缩还在持续;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居高不下,中小企业筹资难度未减;个人消费虽然出现回升,但消费增长主要依赖部分高收入者。

另外,日本企业设备投资的持续增长

主要依赖出口主导型的汽车、电子机械类大企业投资的增加,而中小企业的设备投资却在下降。

虽然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中国等亚洲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以及日本政府经济结构改革逐步出现成效,2004年日本经济将继续呈现缓慢上升态势,逐步进入以出口为主导的低速增长阶段。

日本政府预测,2004国内生产总值的名义增长率将为0.5%,实际增长率将为1.8%。

表2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指标

 08/0309/0310/0311/0312/03

美国

非农业职位增长(万)-4.112.513.74.30.1

失业率(%)6.16.16.05.95.7

工业生产(较上月±%)0.00.60.41.00.1

零售额(较上月±%)0.61.0-0.30.90.5

CPI(较上年同期±%)2.22.32.01.81.9

欧元区

失业率(%)8.88.88.88.8-

零售额(较上月±%)-1.1-0.30.0--

工业生产(较上月±%)-0.6-0.41.30.1-

CPI(较上年同期±%)2.12.22.02.22.0

M3货币供应增长(年率%)8.27.58.17.47.1

日本

失业率(%)5.15.15.25.24.9

工业生产(较上月±%)0.53.00.80.81.0

CPI(较上年同期±%)-0.3-0.20.0-0.5-0.4

M2货币供应及存款证(较上年同期±%)2.01.81.51.61.5

4.亚太和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

受SARS疫情的冲击,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普遍出现放缓;但第三季度,中国、印度、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台湾等地区的内需加速增长,以及美日经济的复苏,大大改善了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内外环境。

2003年,菲律宾GDP增长了4.5%,略高于2002年的4.4%。

印度在2003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4%,连续7年实现了快速增长。

韩国由于内需不振,GDP增长率仅为3%。

2003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3%,为1996年以来增长最高的一年。

新加坡全年经济增长率为0.8%,而在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1.7%和3.7%,由此可见,在经历了一年的经济困难之后,新加坡的经济状况呈现强劲复苏趋势。

2004年预计将增长3-4%。

2003年,印尼经济增长3.8%,其中国内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0%。

2003年,香港经济第一季度增长4.5%,第二季度萎缩0.5%,第三季度增长4%,预计第四季度增长可达4.2%,全年增长将达3.2%,2003年10至12月,香港失业率为3.3%,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1.9%,仍没有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

对于东亚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状况,亚洲开发银行认为,2003年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1%,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为6.6%。

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

拉美地区在阿根廷危机逐渐稳定之后,也开始走向了复苏之路。

2003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率为1.5%,城市失业人口达1670万,失业率达10.7%。

平均通胀率8.5%,工资水平平均下降4.7%。

2003年拉美国家中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阿根廷,增长幅度将达7.3%,哥伦比亚增长3.4%,厄瓜多尔和墨西哥分别增长2.0%和1.2%,巴西的增长率只有0.1%,委内瑞拉经济将下降9.5%。

乌拉圭仍处于2002年危机阴影中,其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5%。

2003年,拉美的外贸将连续第二年出现顺差(顺差额预计为370亿美元)。

2003年,拉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左右,投资率约为18%(按1995年价格计算)。

拉美的通货膨胀率将从2002年的11.4%下降到2003年的8.6%。

二、全球股票市场

受美国等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强劲反弹的影响,加上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在美国官方公布了2003年第三季度GDP增长率高达8.1%之后,全球股市也迅速做出了反应。

2003年四季度,股市高歌猛进,到12月底道琼斯指数突破10000点大关,纳斯达克也冲破了2000点。

1、美国

受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和各上市公司三季度财务状况的持续好转的影响,美国各主要股票指数涨幅非常明显,2003年末,以大型企业为代表的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同比上涨了25.3%,重新突破了10000点大关;而随着全球IT行业在下半年的全面复苏,以高科技企业为主的NASDAQ指数涨幅更是高达50%,冲破了2000点心理大关;代表市场整体水平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也相应上涨了26.4%,达到了1111.92点。

表3美国主要股票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收盘)

主要指数2003-12-312003-6-302002-12-31涨幅

道琼斯30工业指数10,453.908,985.448,341.6325.3%

NASDAQ综合指数2,003.371,622.801,335.5150%

标准普尔500指数1,111.929

74.51879.8226.4%

注:

股票指数涨幅均指相对去年末的波动(下同)。

2、欧洲

2003年,欧洲各主要股指结束了2000年以来的持续跌势,出现较全面回升,某些股指上涨的幅度甚至超过了美国市场。

其中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年底较年初上涨了13.6%;巴黎CAC40指数则上涨了16.1%;法兰克福DAX指数涨幅最高,达到37.1%;意大利MIBTEL指数涨幅为13.9%,西班牙马德里SMSI指数上涨27.4%。

与美国各股指相比,欧洲某些股票指数的涨幅仍有不小的差距,原因在于欧元区经济景气状况仍然不如美国经济。

与此同时,美联储利率长期低于欧洲央行利率水平,这也成为欧洲股市表现不如美国的重要原因。

表4欧洲主要股票指数2003年变动情况

主要指数2003-12-3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