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复习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4921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复习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医学微生物复习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医学微生物复习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医学微生物复习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医学微生物复习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复习题与答案.docx

《医学微生物复习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复习题与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微生物复习题与答案.docx

医学微生物复习题与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问题集

1.根据大小、结构和组成,微生物可分为哪三大类?

各有何特点?

非细胞型微生物:

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

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值。

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

如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这类微生物的核呈环状裸DNA团块结构,无核膜核仁。

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

DNA和RNA同时存在。

依据16SrDNA序列分析,这类微生物可分为古生菌和细菌两大类。

古生菌有自身的16SrRNA序列特征,不合成细菌细胞壁中存在的肽聚糖,具有独特的代谢方式,可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如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和嗜盐嗜酸菌等。

目前尚未发现具有肯定致病性的古生菌。

细菌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等。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

细胞器完整。

真菌属此类。

2.试比较G+和G-细胞壁结构的异同点。

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强度较坚韧较疏松

厚度厚,20—80nm薄,10—15nm

肽聚糖层数多,可达50层少,1—2层

肽聚糖含量多,占细胞壁干重50%—80%少,占细胞壁干重5%—20%

糖类含量多,约45%少,15%—20%

脂类含量少,1%—4%多,11%—22%

磷壁酸+—

外膜—+

3.简述细菌L型的主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特点:

细菌L型又称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是细菌的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

其主要特点是:

①细菌L型的形态因缺失细胞壁而呈高度多形性,大小不一,有球形,杆状和丝状等。

②着色不均,但大多染成格兰阴性。

③对培养基要求较高,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培养。

④细菌L型生长较原菌较慢,一般在培养2~7天后在软琼脂平板上形成中间较厚,四周较薄的荷包蛋样细小菌落,有的呈颗粒状或丝状菌落。

⑤某些L型有一定的致病力,通常引起慢性感染。

临床意义:

临床上遇有症状明显而标本常规细菌培养阴性者,应考虑细菌L型感染的可能性,宜做L型的专门分离培养,并更换抗菌药物。

4.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

各有何生物学功能?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1)荚膜:

为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有抗吞噬作用、粘附作用和抗有害物质损伤的作用。

(2)鞭毛:

在某些细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这些丝状物称为鞭毛。

具有鞭毛的细菌在液体环境中能自由游动,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且鞭毛蛋白有抗原性。

(3)菌毛:

许多G-菌和少数G+菌菌体表面存在着一种直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称为菌毛。

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普通菌毛是细菌的粘附结构,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

性菌毛是细菌之间传递质粒或染色体DNA的重要成分。

(4)芽胞:

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园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芽胞。

芽胞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有强大的抵抗力。

5.细菌根据其代谢时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可分哪几类?

并简述各类的特点。

根据细菌代谢时对氧气的需要与否,可以分为四类。

㈠专性需氧菌:

具有完善的呼吸酶系统,需要分子氧作为受氢体以完成需氧呼吸,仅能在有氧环境下生长。

㈡微需氧菌:

在低压氧(5%~6%)生长最好,氧浓度>10%对其有抑制作用。

㈢兼性厌氧菌:

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不论在有氧与无氧环境中均能生存,但以有氧时生长较好。

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

㈣专性厌氧菌:

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物质作为氢受体,只能在低氧分压或无氧环境中发酵。

厌氧菌缺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或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类,故在有氧时受到有毒氧基团的影响而不能繁殖。

6.根据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可分哪几期?

各有何特点?

依据生长曲线,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

(1)迟缓期:

该期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繁殖合成并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但分裂迟缓,繁殖极少。

(2)对数期:

细菌在该期生长迅速,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增长,生长曲线图上细菌数的对数呈直线上升。

细菌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等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

(3)稳定期:

该期细菌繁殖速度渐减,死亡数逐渐增加,细菌形态、染色性和生理形状常有改变。

一些细菌的芽孢、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稳定期产生。

(4)衰亡期:

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数越来越多,并超过活菌数。

细菌形态显著改变,生理代谢活动也趋于停滞。

7.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些?

各有何实际意义?

细菌利用分解代谢中的产物和能量不断合成菌体自身成分,如细胞壁、多糖、蛋白质、脂肪酸、核酸等,同时还合成一些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

1热原质,或称致热原,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产生此类物质的大多数是革兰阴性菌,即其细胞壁的脂多糖;

2毒素和侵蚀性酶,细菌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在细菌致病中很重要,其中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外毒素毒力强于内毒素,某些细菌可产生侵蚀性的酶,破坏机体组织,促使细菌侵蚀扩散,如产气荚膜菌的卵磷脂酶,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

3色素,有助于鉴别,有水溶性和脂溶性的;

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大多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细菌产生少,只有多粘菌素,杆菌肽;

5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其作用范围相对抗生素狭窄,仅对有亲缘关系的有杀伤,例如大肠埃希菌产生的大肠菌素,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6维生素,细菌能合成维生素供自身用,也可分泌到外环境中,如大肠埃希菌产生VB,VK可被人体吸收利用。

8.消毒和灭菌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其中哪些方法可杀灭细菌的芽胞?

消毒和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1、干热灭菌法:

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

2、湿热灭菌法:

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动蒸汽消毒法、间歇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1.辐射杀菌法

1、紫外线

2、电离辐射

3、微波

(3)滤过除菌法

(4)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

(1)高效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醛类消毒剂、环氧乙烷;

(2)中效消毒剂:

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

(3)低效消毒剂:

季铵盐类消毒剂、氯己定、高锰酸钾;

可以杀灭细菌芽胞的方法有:

高压蒸汽灭菌法;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醛类消毒剂、环氧乙烷等高效消毒剂。

9.试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原理及影响其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原理:

1、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3、损伤细菌的细胞膜而影响细菌的化学组成、物理结构和生理活动,从而发挥防腐、消毒甚至灭菌的作用。

(来自课本)

影响因素:

1、微生物的种类。

高低排序大致如下:

真菌、细菌繁殖体、有包膜病毒、无包膜病毒、分支杆菌、细菌芽孢。

2、微生物的物理状态。

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显著影响它的抵抗力,例如在营养缺陷下生长的微生物比在营养丰富下成长的微生物具有更强抵抗力。

3、微生物的数量。

数量越大消毒的时间就越长。

4、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各种消毒剂的不同,对微生物的作用大同小异。

5、温度。

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6、酸碱度。

7、有机物。

有些有机物影响消毒剂效果。

10.试述噬菌体感染细菌后的结果。

毒性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在宿主菌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增殖过程包括:

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四个阶段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最终裂解细菌。

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将基因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不产生子代染色体,也不引起细胞裂解,但是其DNA随细菌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分配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

11何谓质粒质粒有哪些主要特性?

并请写出五种医学上比较重要的质粒。

答: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环状闭合的dsDNA。

特性:

1、质粒具有自我复制能力,一个质粒是一个复制子。

与染色体同步复制的成为紧密型质粒,与染色体复制不相关的质粒称松弛型质粒。

2、质粒能编码某些特定的性状,如致病性、耐药性。

3、质粒可自行丢失和消除,故质粒并非是细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遗传物质。

随着质粒的消失,性状亦随之消失。

4、质粒可通过接合、转化和转导等方式在细菌间转移。

5、质粒的不相容性和相容性。

两种结构相似、密切相关的质粒不能稳定共存于一个宿主菌的现象为不相容性,反之为相容性。

重要质粒:

致育质粒(F质粒)、耐药性质粒、毒力质粒(Vi质粒)、细菌素质粒、代谢质粒。

11.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有哪些?

简述其主要特点。

特点:

(1)转化: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段,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2)转导:

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3)接合:

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主要为质粒)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

(4)溶原性转换:

温和噬菌体的DNA(前噬菌体)整合到宿主菌的染色体DNA后,使细菌的基因型发生改变,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⑴转化,供菌裂解释放的DNA片段被受菌直接摄取,使受菌获得新的性状;

⑵转导,由噬菌体介导,将供菌的DNA片段转入受菌,使受菌获得供菌的部分遗传性状,可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⑶接合,细菌通过性菌毛的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从供菌转给受菌,包括F质粒的接合和R质粒的接合;

⑷溶原性转换和原生质体融合,溶原性转换是指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以前噬菌体形式与细菌基因组整合,成为溶原性细菌,从而获得由噬菌体基因编码的某些性状;原生质体融合是将两种不同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彼此进行融合的过程。

12.试述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和生化机制。

怎样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播散?

一,细菌耐药的遗传机制

(一)  固有耐药性:

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的天然不敏感,亦称为天然耐药性细菌。

(二)  获得耐药性:

指细菌DNA的改变导致其获得了耐药性表型。

1. 染色体突变

2.  可遗传的耐药性

(1) R质粒的转移

(2) 转座子介导的耐药性

(3) 整合子

二,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一)  钝化酶的产生

(二)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三)  抗菌药物的参透障碍

(四)  主动外排机制

(五)  细菌自身代谢状态改变

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播散:

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   加强药政管理

4.   研制新的抗菌药物

5.   破坏耐药基因

13.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答案一:

毒力表示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构成病原菌毒力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侵袭力和毒素两个方面。

侵袭力包括粘附素、荚膜、侵入性物质和细菌生物被膜等,主要涉及菌体的表面结构和释放的侵袭蛋白和酶类。

毒素主要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答案二:

侵袭力和毒素构成细菌毒力,其物质基础是细菌的菌体结构和代谢产物。

包括菌体表面的黏附结构,比如纤毛,外膜,水解酶,毒性代谢产物,包括脂多糖,蛋白质之类的,等等

14..试述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一种成分,叫做脂多糖。

脂多糖对宿主是有毒性的。

内毒素只有当细菌死亡溶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细胞后才释放出来,所以叫做内毒素。

其毒性成分主要为类脂质A。

内毒素位于细胞壁的最外层、覆盖于细胞壁的黏肽上。

各种细菌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较弱,大致相同,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