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4792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一.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一.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一  

班级姓名得分

1.选出下面字形、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D)   

A.竹筛zhúsāi签赏jiànshǎng绣像xiùxiàng

B.菜畦càiwā渊博yuānbó脑髓nǎosuí

C.确凿quèzáo盔甲huījiǎ蝉锐chántuì

D.秕谷bǐgǔ锡箔xībó倜傥tìtǎng

2.选出下面加黑字注音、解释不全对的一项:

(B)   

A.人迹罕至(hàn稀少)人声鼎沸(fèi水开)

B.拗过去(ǎo用力弯曲)敛在盒里(liǎn放)

C.攒成小球(cuán凑在一块)高枕而卧(wò睡)

D.总而言之(yán说)无处觅食(mì寻找)

3.选出下面全是形声字的一项:

(D)   

A.拥肿轻捷木莲珊瑚

B.机关斑蝥消释戒尺

C.和蔼绅士宿儒方正

D.油蛉蟋蟀莲房弹琴

4.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B)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5.“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

(D)

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6.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

(C) 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

 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C.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

 D.这是一个迷信故事,鲁迅有力地批判了长妈妈的迷信思想。

  阅读文段,回答7—8题。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7.选择最准确的动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C)

   A.撑放系拉B.支撒绑拿

   C.支撒系牵D.顶放连牵

8.选出对此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A.文段中用了一系列动词,生动准确地描绘出捕鸟全过程,表现了儿童爱玩的心理。

 B.文段中用了一系列动词来写捕鸟的过程,体现了儿童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

 C.捕鸟是在“拍雪人”和“塑罗汉”都不相宜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不能从中得到什么乐趣。

 D.写捕鸟的过程,文段中没有出现一个“乐”字,但可以看出,捕鸟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

9.选出修辞手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B)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C.Ade,我的蟋蟀们!

Ade!

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D.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10.选出默写正确的一项。

(D)

 A.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股烟雾。

 B.何首乌藤和木莲藤互相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样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C.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穷的趣味。

 D.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11.选出对课文第二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A.该段运用了准确的形容词、动词描绘百草园中的静物、动物,充分体现了百草园之乐。

 B.该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所写事物的喜爱之情。

 C.该段从形、声、色、味、感等几方面进行描写,突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D.该段写了许多事物,对“我”来说,除了蜈蚣和桑椹,其它事物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二  

班级姓名得分

  

一、不必说______菜畦,______石井栏,______皂荚树,______桑椹;也不必说鸣蝉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_,轻捷的叫天子______。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______,蟋蟀们______,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______,还有______,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______,______。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______,木莲有______,何首乌______。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更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__,,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默写填空。

2.这段景物描写的顺序是(B)

A.由园内到园外B.由整体到局部

C.由概括到具体D.由略写到详写

3.百草园的自然丰富多彩,作者是从颜色、声音、形状、姿态。

四个方面来写的。

4.本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排比、拟人、比喻、反复

5.文中写“我拔何首乌”表现什么?

(C)

A.表现“我”小时候很淘气,毁坏东西。

B.表现“我”小时候有想吃何首乌成仙的幻想。

C.表现百草园的生活充满无穷乐趣。

D.表现“我”小时候很好奇,勇于实践。

二、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

……

1.按照顺序写出本段使用的修辞方法?

  

排比、拟人

2.删掉句中的加点字好不好的,为什么?

  

 不好。

因为加黑字表示推测,如果去掉,语气就变成非常肯定,不符合当时儿童的心态。

 

3.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测试三  

班级姓名得分

 

(一)回答下列问题,理解选文写了什么?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比较的无味”是无味吗?

“可”字有什么用处?

去掉它行吗?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

“比较的无味”不是无味,是和热天的百草园比,差一点。

“可”字强调了感叹的语气,用在句中表示了对雪天百草园的喜爱。

去掉它语气平淡,感情也就一般了。

这句话写了雪天的百草园是有趣味的。

2.“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有人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这句话的意思比较多,要注意“所以”、“只好”两个词,说说这句写了什么?

这句话写出了儿童的心理:

要么让人鉴赏,要么自己玩得开心。

在百草园捕鸟就能使心理得到满足。

3.“薄薄的雪,是不行的:

总须……养不过夜的。

”这三句写捕鸟的过程,都有哪些记叙的要素?

找出来。

其中第2句用了多少动词写人的动作?

有什么好处?

如果将第2句改成:

“在没有雪的地方,用秕谷做诱饵,用竹筛子扣鸟。

”好吗?

写了时间(“雪盖了地面一两天”)、地点(“雪地上”)、事情(开始,扫开一块雪,发展,支筛、撒秕谷、系长绳、拉绳子;结果,罩住了鸟。

)三个要素。

其中第2句用了“扫、露、用、支、撒、系、牵、看、拉、罩“10个动词,按时间顺序描写了人的动作。

捕鸟过程具体细致,显示了捕鸟人技术灵巧,也流露出回忆者的愉快心情。

改成概述,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4.此段各句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句总写雪天百草园也有好玩的。

第二句是分述,把两种好玩的比较了一下,捕鸟更好玩。

第3、4、5句写捕鸟的过程和结果。

这三句是承接第2句的。

 

5.总结一下这段话写了什么?

这一段话写冬天在百草园捕鸟是很有趣味的。

(二)比较阅读。

送暖(节选)  

王叔叔一双大手端着几十块蜂窝煤,迈着大步走进院子。

只见他工作服上沾满了煤灰,脖子上还搭着一条抹黑了的彩条毛巾。

他一边走一边大声喊:

“李奶奶,煤来了!

”说着,“蹬噔噔”几步走到窗前,弯下腰,轻轻把煤板放下,接着把煤一摞一摞地码在长凳上。

就这样王叔叔一趟又一趟地搬着、码着,嘴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额头不住地淌着汗水。

思考:

  划出文中所用的动词,说说本文恰当运用动词对表现王叔叔这个人有什么好处?

  

“端着几十块蜂窝煤”还“迈着大步”“几步走到窗前”,这些动作,写出王叔叔是身强力壮很能干的。

“弯下腰,轻轻把煤板放下”说明他干活小心翼翼认真负责。

“一趟又一趟”“搬着、码着”,“嘴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额头不住地淌着汗水”,表现了他帮别人干活不辞劳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训练四

班级姓名得分

一、查字典有误的是   D    组

 

序号

应查部首

笔画

应查音序字母

音节

A

4

M

mi

B

7

Z

zao

C

7

D

ding

D

3

H

han

 

 二、为下列加线多音多义字选择正确读音和字义的是   A    

       宿儒     1、sù 2、xiǔ 3、xiù

                    a.住,过夜            b.平素           c.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

       拗过去 1、ǎo    2、ào

                    a.用力弯曲            b.不顺

       薄薄的雪1、bó 2、bò 3、báo

                    a.迫近                    b.厚薄             c.轻视

       攒成小球1、zǎn 2、cuán

                    a.聚集                    b.积蓄

      A.1、c;1、a;3、b;2、a

      B.2、c;1、 b;3、b;2、a

      C.1、c;2、a;3、 c;2、a

      D.2、c;2、a;1、a;1、b

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   

      A.轻捷             班蝥             无妨      机关

      B.鉴赏              人迹罕至            消释      人声鼎沸

      C.绣象             绅士             盔甲      戒尺

      D.质扑             博学             书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