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建筑构造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7446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建筑构造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电大建筑构造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电大建筑构造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电大建筑构造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电大建筑构造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建筑构造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

《电大建筑构造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建筑构造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建筑构造复习资料及答案.docx

电大建筑构造复习资料及答案

2015年中央电大建筑构造

1概述

1.1民用建筑构造研究的对象及任务

  民用建筑构造是指民用建筑中构件与配件的组成,相互结合的方式、方法。

民用建筑构造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用建筑(房屋)的构造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

  构造原理研究各组成部分的要求,以及满足这些要求的理论;构造方法则研究在构造原理指导下,用建筑材料和制品构成构件和配件,以及构配件之间的连接方法。

  民用建筑构造的任务:

  一是掌握房屋构造的基本理论,了解房屋各组成部分的要求,弄清各不同构造的理论基础;

  二是能够根据房屋的使用要求和材料供应情况及施工技术条件,选择合理的构造方案,进行构造设计,绘制和熟练地识读工程图。

1.2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作用 

  一般民用建筑是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屋顶、门窗等主要部分组成。

图1所示为一幢住宅构造组成。

  基础是房屋最下面的部分,它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下面的土层(地基)。

  墙或柱是房屋的垂直承重构件,它承受楼地层和屋顶传给它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基础,墙起承重、围护、分隔建筑空间的作用。

  楼梯是房屋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

  门是建筑物的出入口,它的作用是供人们通行,并兼有围护、分隔的作用。

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通风、供人眺望。

  房屋除上述基本组成外,还有台阶、散水、雨篷、雨水管、明沟、通风道、烟道等。

图1住宅的建筑构成

1.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构造设计原则

1.3.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界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房屋结构上的作用

  房屋结构上的作用是指使结构产生效应的各种原因的总称,包括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指直接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间接作用指使房屋结构产生效应,但不直接以力的形式出现的作用,例如温度变化、材料的收缩和徐变、地基变形、地震等。

(2)自然界的其他影响

  房屋要经受日晒、雨水、冰冻、地下水的侵蚀等影响,因而,房屋要在相关部位采取保温、隔热、防水、防冻等构造措施。

(3)人为因素

  人们从事的各种活动影响房屋的构造,如机械振动、化学腐蚀、爆炸、火灾等。

因此,房屋在相应的部位要采取防震、耐腐蚀、隔音、防爆、防火等措施。

1.3.2房屋构造设计原则

  妥善解决各种影响因素,满足房屋的各项使用功能、结构安全,适应工业化、经济合理、形体美观等各项要求。

2基础与地下室

2.1基础的要求与埋置深度

2.1.1基础的要求

  基础承受着房屋的全部荷载,因此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稳定地把荷载传给地基,同时基础应满足耐久性要求。

如果基础先于上部结构破坏,检查和加固都十分困难,而且还会影响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

2.1.2基础的埋置深度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叫做基础的埋置深度。

图2为基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的埋深大于5m时,称为深基础。

基础的埋深不超过5m时,称为浅基础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1)建筑物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及基础的形式及构造等。

  

(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地基土的冻结深度和地基土的湿陷

  地基土冻胀时,会使基础隆起,冰冻消失又会使基础下陷,久而久之,基础就会被破坏。

基础最好深埋在冰冻线以下200mm。

湿陷性黄土性地基遇水会使基础下沉,因此基础应埋置深一些,避免被地表水浸湿。

(5)相邻建筑的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最好小于原有建筑的基础埋深。

当基础深于原有建筑基础时,则新旧基础间的净距一般为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

图2基础的埋置深度

2.2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基础的构造类型与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的承载力以及它所选用的材料性能有关。

  基础按受力特点分有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其使用材料分有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等;按构造形式分有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整片基础和桩基础等。

2.2.1条形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墙体承重时,基础常采用连续的条形基础。

(1)砖基础

  砖砌条形基础由垫层、砖砌大放脚、防潮层和基础墙四部分组成。

如图3所示。

  基础垫层一般有灰土垫层、碎砖三合土垫层和混凝土垫层等。

  砖基础台阶的宽高比为1∶1.5,如图4所示。

砖砌条形基础一般多用于地基土质好、五层以下的房屋。

(2)钢筋混凝土基础

  当墙下条形基础的上部荷载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由于这种基础底部配有钢筋,钢筋的抗拉性能好,不受刚性角的限制。

因此,不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也称柔性基础,如图5所示。

钢筋混凝土基础最薄处的厚度不小于200mm,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15,垫层厚度宜为70~100mm。

图3砖基础的构造

图4基础宽度与高度关系

图5钢筋混凝土基础

2.2.2独立基础

  独立基础一般用于柱子下面,每一根柱子一个基础,往往单独存在,所以称为独立基础。

其形式有台阶式、锥形等。

2.2.3整片基础

  整片基础包括筏式基础和箱形基础。

  当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可选用整片筏式基础,以减少基底压力,降低地基沉降。

  整片筏式基础按结构形式分为板式结构和梁板式结构两类,如图6(a)、(b)所示。

当钢筋混凝土基础埋深很大,为了加强建筑物的刚度,可用钢筋混凝土筑成有底板、顶板和四壁的箱形基础。

箱形基础内部可用作地下室,如图6(c)所示。

图6整片基础

(a)板式;(b)梁板式;(c)箱形

2.2.4桩基础

  当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的软弱土层厚度在5m以上,基础不能埋在软弱土层内时,可采用桩基础。

  桩基础按其受力性能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两种。

端承桩是将建筑物的荷载通过桩端传给坚硬土层,而摩擦桩是通过桩侧表面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传给地基。

目前采用最多的是钢筋混凝土桩,包括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2.3地下室

  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

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

一些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很大,充分利用这一深度来建造地下室,其经济效果和使用效果俱佳。

2.3.1地下室的分类

  地下室的类型按功能分,有普通地下室和防空地下室。

按结构材料分,有砖墙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地下室。

按构造形式分,有全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如图7所示。

  地下室顶板的底面标高高于室外地面标高的称半地下室,这类地下室一部分在地面以上,可利用侧墙外的采光井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

地下室顶板的底面标高低于室外地面标高的,称为全地下室。

图7地下室示意

2.3.2地下室的组成

  地下室一般由顶板、底板、侧墙、楼梯、门窗、采光井等组成。

  地下室的顶板采用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楼板,板的厚度按首层使用荷载计算,防空地下室则应按相应的防护等级的荷载计算。

  在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面时,地下室的底板不仅承受作用在它上面的垂直荷载,还承受地下水的浮力,因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渗透能力和抗浮力的能力。

  地下室的外墙不仅承受上部的垂直荷载,还要承受土、地下水及土壤冻结产生的侧压力,因此地下室墙的厚度应按计算确定。

  地下室的门窗与地上部分相同。

当地下室的窗台低于室外地面时,为了保证采光和通风,应设采光井。

  采光井由侧墙、底板、遮雨设施或铁箅子组成,一般每个窗户设一个,当窗户的距离很近时,也可将采光井连在一起。

2.3.3地下室的防潮防水

  地下室的外墙和底板都深埋在地下,受到土中水和地下水的浸渗,因此,防潮防水问题是地下室设计中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般可根据地下室的标准和结构形式、水文地质条件等来确定防潮、防水方案。

当地下室底板高于地下水位时可做防潮处理。

当地下室底板有可能泡在地下水中时应做防潮防水处理。

  当地下室底板常年泡在地下水中时,外墙应做垂直防水处理,地板应做水平防水处理,目前采用的防水措施有卷材防水和混凝土自防水两种。

3墙体

3.1墙体的类型、承重方案及构造要求

3.1.1墙的类型

(1)按墙体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分

  墙体按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分,有外墙、内墙、窗间墙、窗下墙、女儿墙等。

(2)按墙体方向分

  墙体按方向分,有纵墙和横墙。

纵墙指与房屋长轴方向一致的墙,而横墙则是与房屋短轴方向一致的墙。

外横墙习惯上称为山墙。

(3)按墙体受力情况分

  墙体按受力情况可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

承重墙指承受上部结构传来荷载的墙;非承重墙指不承受上部结构传来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又可分为自承重墙、隔墙、填充墙和幕墙等。

自承重墙仅承受自身荷载而不承受外来荷载;隔墙主要用作分隔内部空间而不承受外力;填充墙是用作框架结构中的墙体;悬挂在骨架外部或楼板间的轻质外墙为幕墙。

(4)按墙体材料分

  按墙体材料分有砖墙、石墙、混凝土墙、砌块墙、板材墙等。

(5)按墙体构造方式分

  按墙体构造方式分有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

实体墙是用一种材料所砌成的实心无孔洞的墙体;空体墙也叫空心墙,是用一种材料砌成的具有空腔的墙;组合墙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墙。

  墙的类型如图8所示。

图8墙的类型

1—纵向承重外墙;2—纵向承重内墙;3—横向承重内墙;

4—横向自承重外墙(山墙);5—隔墙

3.3.1.2墙体的承重方案

(1)横墙承重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是将楼板两端搁置在横墙上,荷载由横墙承受,纵墙只起围护和分隔的作用。

  此种承重方案楼板跨度小、房屋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建筑空间组合划分不够灵活,适用于小开间的建筑,如图9(a)所示。

(2)纵墙承重方案

  纵墙承重方案是将楼板两端搁置在内外纵墙上,荷载由纵墙承受。

  此种方案空间划分灵活,能分割出较大的房间,构件规格少,但门窗洞口尺寸受到一定的限制,且刚度较差,适用于需要较大房间的建筑,如图9(b)所示。

(3)纵横墙承重方案

  纵横墙承重方案是将楼板布置在纵横墙上,荷载由纵横墙承受。

  此种方案平面布置灵活,空间刚度好,但楼板类型较多,适用于开间和进深尺寸较大、平面复杂的建筑,如图9(c)所示。

(4)半框架承重方案

  半框架承重方案是在建筑内部采用梁、柱组成框架承重,四周采用墙体承重,楼板的荷载由梁、柱或墙共同承担。

  此种方案平面划分灵活,室内空间较大,空间刚度好,适用于内部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

如图9(d)所示。

图9墙体的承重方案

(a)横墙承重;(b)纵墙承重;(c)纵横墙混合承重;(d)墙与内框架柱混合承重

3.1.3墙体的构造要求

  

(1)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墙体的强度取决于砌体的材料,其厚度应按计算确定。

墙的稳定性与墙的长度、高度和厚度有关。

  

(2)满足热工、隔声、防火、防潮要求。

  (3)满足减轻自重、降低造价、不断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要求。

  墙体除以上基本要求外,对特殊建筑或房间还应满足特殊要求,如防火、防腐蚀、防射线等。

3.2砖墙的类型

  砖墙按构造分,有实心砖墙、空斗墙、空心砖墙和复合墙等几种类型。

  实心砖墙由普通粘土砖或其他实心砖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砌而成。

  空斗墙是由实心砖侧砌或平砌与侧砌结合砌成,墙体内部形成较大的空洞。

  空心砖墙是由空心砖砌筑的墙体。

  复合墙是指由砖或其他高效保温材料组合形成的墙体。

3.3砖墙的细部构造

3.3.1勒脚

  勒脚是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接近的部位。

勒脚经常受到地面水、檐口滴水的浸溅,同时容易受碰撞,如不采取措施加以防护,就会影响房屋的坚固、耐久和美观。

常见的构造做法是在勒脚部位将墙体适当加厚或用石材砌筑,还可在外侧抹水泥砂浆、水刷石等面层,或贴天然石材。

勒脚的高度一般距室外地坪500mm以上或考虑造型的要求与窗台平齐,如图10所示。

图10勒脚的构造

(a)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b)加厚墙身并抹灰;(c)镶砌石材;(d)用石材砌筑

3.3.2散水与排水沟

(1)散水

  散水是将雨水散开到离房屋较远的室外地面上去,是自由排水的形式。

散水的构造做法有砖散水、三合土散水、块石散水、混凝土散水、季节性冰冻地区散水等,如图11所示。

散水的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坡度3%~5%,并应比屋顶檐口宽出100~200mm。

(2)排水沟

  排水沟是将雨水集中排入下水道系统中去,属有组织的排水形式。

排水沟的构造做法有混凝土排水沟、砖砌排水沟和石砌排水沟等。

图11散水构造

(a)砖散水;(b)三合土散水;(c)块石散水;

(d)混凝土散水;(e)季节性冰冻地区的散水

3.3.3防潮层

  为防止土壤中的水分由于毛细孔作用进入墙内,在墙中设置的连续防水层称墙身防潮层。

防潮层的构造做法有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和油毡防潮层等。

防潮层的位置与地面情况有关。

当室内地面为实铺构造时,外墙防潮层的位置应设在室外地面以上、首层室内地面混凝土垫层的上下表面之间,一般在室内地面以下60mm处。

内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防潮层分别设在两侧地面以下60mm处,并在两防潮层间墙靠土一侧加设垂直防潮层。

3.3.4踢脚板及墙裙

(1)踢脚板

  踢脚板是室内地面与墙面相交处的构造处理。

踢脚板所用的材料一般与地面材料相同。

踢脚板的作用是保护墙面,防止污染墙身。

踢脚板的高度一般为100mm左右。

  常用踢脚板的构造做法如图12所示。

(2)墙裙

  墙裙是踢脚板的延伸,墙裙的高度为1200~1800mm,一般建筑多采用水泥砂浆、水磨石或粘贴饰面砖等。

图12踢脚板的构造

(a)水泥砂浆踢脚板;(b)硬木踢脚板;(c)大理石踢脚板

3.3.5窗台

  窗台是窗洞下部的排水构造,它的作用是排除窗外侧流下的雨水和内侧的冷凝水。

  外窗台面层应用不透水的材料,并应自窗向外倾斜。

  内窗台可用水泥砂浆抹面或预制水磨石及木窗台板等做法。

内窗台台面应高于外窗台台面。

窗台的构造做法如图13所示。

图13窗台的构造

(a)平砌砖窗台;(b)侧砌砖窗台;(c)混凝土窗台;(d)不悬挑窗台

3.3.6过梁

  墙体上开设洞口时,洞口上部的横梁叫过梁。

  过梁的作用是支撑洞口以上的砌体自重和梁、板传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

  目前常用的过梁有砖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1)砖过梁

  砖过梁常见的有平拱砖过梁和弧形拱砖过梁两种。

  平拱砖过梁由砖侧砌而成,砖应为单数并对称于中心向两边倾斜。

  弧形拱砖过梁立面呈弧形或半圆形,起拱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15~1/10,过梁跨度为2~3m。

(2)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是用砖平砌,并在灰缝中加适量钢筋。

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1.5m,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0。

其做法是在第一皮砖下的砂浆层内放置钢筋,过梁的高度应经计算确定,一般不少于5皮砖,同时不小于洞口跨度的1/5,钢筋的数量为120mm墙厚不少于1Φ5,钢筋每边伸入砌体支座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40mm。

(3)钢筋混凝土过梁

  当洞口跨度超过2m,或荷载较大,或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有现浇钢筋混凝土过梁和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两种。

  过梁的断面尺寸和配筋由计算确定。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截面形状有矩形和L形两种。

钢筋混凝土过梁构造如图14所示。

图14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

(a)矩形截面;(b)L形截面;(c)组合式截面

3.3.7圈梁

  圈梁是沿房屋外墙、内纵承重墙和部分横墙在墙内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它的作用是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振动荷载等引起的墙体开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1)设置原则

  ①砖砌体房屋,当檐口标高为5~8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8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②砌块及料石砌体房屋,当檐口标高为4~5m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檐口标高大于5m时,应增加设置数量。

  ③对有吊车或较大振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尚应增加设置数量。

  ④多层砌体民用房屋,如宿舍、办公楼等,当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当层数超过4层时,应在所有纵墙上隔层设置。

  ⑤多层砌体工业房屋,应每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

  ⑥建筑在软土地基上的砌体房屋,除按以上规定设置圈梁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有关规定。

(2)圈梁的构造

  ①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应封闭。

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方增设截面相同的附加圈梁。

  ②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

  ③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圈梁宽度不宜小于2/3h,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

  ④当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单独配置。

  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层数超过5层时,除在檐口标高处设置一道圈梁外,可隔层设置圈梁,并与楼(屋)面板一起现浇。

未设置圈梁的楼面板嵌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并沿墙长配置不少于2Φ10的纵向钢筋。

3.3.8构造柱

  构造柱是指夹在墙体中沿高度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小柱。

砌体结构设置构造柱后,可增强房屋的整体工作性能,提高墙体抵抗变形的能力,并使墙体在受震开裂后裂而不倒。

(1)构造柱的设置

  ①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1的要求。

  ②外廊式和单面走廊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

  ③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

当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②增加两层后的层数对待。

(2)构造柱的截面尺寸及配筋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4Φ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3)构造柱的连接

  ①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00mm。

  ②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③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梁相连。

3.3.9变形缝

  房屋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变形、开裂,甚至导致破坏。

为防止房屋破坏,常将房屋分成几个独立变形的部分,使各部分能独立变形,互不影响,各部分之间的缝隙称为变形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伸缩缝是防止因温度影响产生破坏的变形缝。

沉降缝是防止因荷载差异、结构类型差异、地基承载力差异等原因导致房屋因不均匀沉降而破坏的变形缝。

防震缝是防止因地震作用导致房屋破坏的变形缝。

(1)伸缩缝

  伸缩缝的设置应从基础的顶面开始,墙体、楼地层、屋顶均应设置。

伸缩缝的间距与结构类型和对结构的约束有关。

伸缩缝的宽度为20~40mm,墙体在伸缩缝处断开。

为避免风、雨对室内的影响和避免伸缩缝过多传热,伸缩缝可砌成企口式或错口式,如图15所示。

缝内填充沥青麻丝或玻璃棉毡等有弹性的纤维保温材料,以使缝在温度变化伸缩时仍能填充缝隙。

(2)沉降缝

  沉降缝是在房屋适当位置设置的垂直缝隙,把房屋划分为若干个刚度一致的单元,使相邻单元可以自由沉降,而不影响房屋整体。

沉降缝应包括基础在内,从屋顶到基础全部构件均需分开。

沉降缝可以兼起伸缩缝的作用,但伸缩缝不能代替沉降缝。

沉降缝的宽度随地基情况和建筑物的高度而不同,地基越软弱,建筑物越高,缝宽越大。

沉降缝的构造与伸缩缝的构造基本相同。

墙体沉降缝构造如图16所示。

(3)防震缝

  防震缝应沿房屋基础顶面以上全部结构布置,缝的两侧均应设置墙体,基础因埋在土中可不设缝。

防震缝宽可采用50~100mm。

地震设防地区房屋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防震缝构造要求与伸缩缝相似。

图15墙体伸缩缝的缝型

(a)错口式;(b)企口式

图16墙体沉降缝的构造

3.4隔墙

  隔墙是把房屋内部分割成若干房间或空间的墙。

隔墙是不承重墙体。

对隔墙的要求是重量轻、厚度薄、隔声且耐火、耐湿、便于拆装等。

  隔墙按构造方式可分为块材式隔墙、立筋式隔墙、板材式隔墙三种。

3.1块材式隔墙

  块材式隔墙指用普通砖、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块材砌筑的墙。

(1)砖隔墙

  普通砖隔墙厚有1/2砖和1/4砖两种。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一般不低于M2.5。

在隔墙顶部与楼板相接处,用立砖斜砌,或留出30mm的缝隙并抹灰封口。

隔墙上设门时,须用预埋铁件或木砖将门框拉结牢固,如图17所示。

(2)砌块隔墙

  为了减轻隔墙自重,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水泥矿渣空心砖、粉煤灰硅酸盐砌块。

砌块厚度一般为90~120mm。

砌筑时应在墙下砌3~5皮普通砖。

图171/2砖隔墙构造

3.2立筋式隔墙

  立筋式隔墙也称为立柱式、龙骨式隔墙。

它以木材、钢材或其他材料构成骨架,把面层钉结、涂抹或粘贴在骨架上形成的隔墙。

面层有抹灰面层和人造板面层。

  常用的骨架有木骨架、型钢骨架、轻钢骨架、铝合金骨架和石膏骨架等。

3.3板材式隔墙

  板材式隔墙常用加气混凝土板、石膏珍珠岩板以及各种复合板等。

安装时,板的下部先用小木楔顶紧,然后用细石混凝土堵严,板缝用胶粘剂粘结,并用胶泥刮缝,整平后再做表面装修。

3.5墙面装修

3.3.5.1墙面装修的作用和分类

  墙面装修的作用是保护墙体、改善墙的物理性能和使房屋美观。

  墙面装修按其所处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室外装修和室内装修两类。

墙面装修按所用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抹灰、贴面、涂刷、裱糊和铺钉五类。

3.5.2墙面装修的构造

(1)抹灰类

  抹灰类墙面是指用石灰砂浆、水泥砂浆、水泥石灰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膨胀珍珠岩水泥砂浆,以及麻刀灰、纸浆灰、石膏灰等作为饰面层的装修做法。

(2)涂刷类

  涂刷类是指利用各种涂料涂敷于基层表面,形成完整牢固的膜层,起到保护墙体和美观的一种饰面做法。

(3)贴面类

  贴面类是指利用各种天然石材或人造板、块,通过绑挂或直接粘贴于基层表面的饰面做法。

常用的贴面材料有大理石板、花岗岩板、水磨石板、瓷砖、面砖等。

(4)裱糊类

  裱糊类是将各种装饰性墙纸、墙布等裱糊在墙上的一种饰面做法。

常用的裱糊材料有塑料壁纸、织物壁纸、无纺贴壁纸、玻璃纤维壁布等。

(5)铺钉类

  铺钉类是指利用天然板条或各种人造薄板借助于钉、胶粘等固定方式对墙面进行的饰面做法。

铺钉类墙面装修的材料有木板、塑料饰面板、富丽板、镜面板、不锈钢板等。

  铺钉类墙面装饰的做法是先在墙面上干铺油毡一层,再钉木骨架,将面板钉在或粘贴在骨架上。

4楼板层与地面构造

3.1楼板

  楼板将房屋沿垂直方向分隔为若干层,将楼层的使用载荷及其自重通过楼板传递给墙或柱等构件再传给基础,所以楼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