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A卷专题03 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4706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7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A卷专题03 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A卷专题03 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A卷专题03 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A卷专题03 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A卷专题03 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A卷专题03 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docx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A卷专题03 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A卷专题03 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A卷专题03 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docx

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必修1A卷专题03金属及其化合物解析版

2019~2019学年同步课堂系列之单元测试AB卷

(测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苏打和氢氧化铝胶囊,可以作内服药治疗胃酸过多

C.Al2O3和MgO的熔点均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NaHCO3可用作发酵粉、泡沫灭火剂材料、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答案】B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

2.金属钠与下列溶液反应时,既有白色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的是()

A.BaCl2溶液B.K2SO4溶液C.FeCl3溶液D.Ca(HCO3)2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金属钠先和BaCl2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

2Na+2H2O=2NaOH+H2↑,但是

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不反应,即只有气体生成,故A错误;B、金属钠先和硫酸钾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

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

2Na+2H2O=2NaOH+H2↑,但是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钾不反应,极只有气体生成,

故B错误;C、Na首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出氢气:

2Na+2H2O=2NaOH+H2↑,NaOH与FeCl3溶液

反应会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既有沉淀析出,又有气体逸出,故C错误;D、Na首先和水反应生成氢

氧化钠并放出氢气:

2Na+2H2O=2NaOH+H2↑,NaOH与Ca(HCO3)2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有沉淀生成,

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钠的化学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钠的化学性质,关键要知道Na与溶液反应,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并放

出氢气,然后发生NaOH与溶质的反应。

解答本题要注意沉淀的颜色。

3.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均易溶于水B.均为白色固体

C.受热均易分解D.均能与盐酸反应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了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注重了基础知识考查,本题难度不大

4.合金在生产及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水银B.石墨C.硅晶体D.不锈钢

【答案】D

【解析】解:

A.水银为金属汞单质,不属于合金,故A错误;B.石墨为碳单质,不属于合金,故B错误;

C.硅晶体为硅单质,不属于合金,故C错误;D.不锈钢中含有铁、铬、碳,属于合金,故D正确;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合金的判断,熟悉定义是解题关键,注意合金的特性.

5.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认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的下列应用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A.用铝合金制作门窗

B.用铝合金制作飞机材料

C.用金属铝制盛装碳酸饮料的易拉罐

D.用金属铝制作电线

【答案】C

【解析】解:

铝是食品污染之一,就要从人们的食物方面分析,A、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大,耐腐蚀,经久

耐用,常用铝合金制门窗,无需控制使用,故A不选;B、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大,耐腐蚀,常用铝合金作

飞机材料,无需控制使用,故B不选;C、铝元素是人体非必需元素,过量摄入有害,不能制装碳酸饮料的

易拉罐,故C选;D、铝有延展性,可以抽成丝,又有导电性,用金属铝制作电线,无需控制使用,故D

不选;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铝在包装食品时要加以控制,防止污染食品,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以及应用的

范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6.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可能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有钾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答案】D

【解析】解:

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可能是含钠化

合物,也可能是单质,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易被黄光遮住,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以及焰色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注意掌握焰色反应的性质是元素的性质,和元素的存在形态无关;钾元素焰色的特点.

7.下列金属单质,活泼性最强的是()

A.NaB.MgC.AlD.Fe

【答案】A

【解析】解:

Na、Mg、Al位于同周期,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性为Na>Mg>Al>Fe,则金属性

最强的为Na,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元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

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8.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说明不含Fe2+

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只能说明含Fe3+,故A错误;FeCl2中Fe2+、Cl-都能使

KMnO4溶液褪色,故B错误;Fe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故C正确;向某溶液中加

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能证明是否含有

Mg2+,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离子检验。

9.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AlCl3B.Al(OH)3C.KOHD.HCl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两性氢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常见元素化合物

知识,总结归纳并灵活运用,注意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题目难度不大.

10.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铁为灰黑色,所以铁属于黑色金属

B.铁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Fe2S3

C.纯铁的抗腐蚀能力非常强,铁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被氧化

D.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Fe(OH)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纯铁为银白色,故A错误;铁在硫蒸气中燃烧生成FeS,故B错误;纯铁的抗腐蚀能力强,铁

在干燥的空气里不易被氧化,故C正确;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H2和Fe3O4,故

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铁的性质。

1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A

FeCl2溶液

CuCl2溶液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KCl固体

MnO2固体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生产气体为止

D

Cu

C

在空气中灼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即可实现除杂,A正确;B、过滤后得到的是氯化

钾溶液,不是氯化钾固体,B错误;C、氧化钙也与盐酸反应,C错误;D、在空气中灼热铜转化为氧化铜,

D错误,答案选A。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名师点晴】分离和提纯一般应遵循“四原则”和“三必须”:

(1)“四原则”:

一、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

加新的杂质);二、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三、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容易分离);四、易复原(被

提纯物质转化后要易复原)。

(2)“三必须”:

一、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

剂带入新的杂质);三、选最佳除杂途径;四、除去多种杂质时必须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

12.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H)3和Na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O2

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3O4和H2

D.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制NaHCO3

【答案】C

考点:

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3.相同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比是()

A.1:

1B.1:

2C.2:

3D.3:

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假设1g,镁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24mol,铝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54mol,两者的比值为:

3:

4,故选项D正确。

考点:

考查化学计算等知识。

14.分别用等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和足量的CuO制备单质铜,有人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②

对制备得到Cu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样多B.①多C.②多D.无法判断

【答案】C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

15.200℃,11.6g二氧化碳和水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反应,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

则原气

态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5.8B.11.6C.23.2D.46.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200℃时水为气态,向足量的固体Na2O2中通入11.6gCO2和H2O,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2Na2O2+2CO2

=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固体只增加了3.6g,是因为生成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m(O2)=11.6g-3.6g=8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n(O2)=8g÷32g/mol=0.25mol,根据方程式

2Na2O2+2CO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可知:

n(混合气体)=2n(O2)=2×0.25mol=0.5mol,

所以原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11.6g÷0.5mol=23.2g/mol,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3.2,

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过氧化钠的性质等

【名师点晴】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明确固体质量变化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

意掌握根据化学反应进行的化学计算的方法。

16.把15g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入到150ml稀硫酸中,产生标况下氢气1.68L。

待铁和氧化铁全部反应完

毕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

为中和过量硫酸,并使硫酸亚铁全部转化为氢氧

化亚铁沉淀,用去3mol/L氢氧化钠溶液200ml。

则该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15mol/LB、1mol/LC、3mol/LD、2mol/L

【答案】D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混合物计算

【名师点晴】明确反应过程是解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注意利用守恒法进行解答。

许多有

关化学反应的计算,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守恒规律可以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常见的守恒关系有:

①反应

前后元素种类和某种原子总数不变的原子守恒;②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③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

数守恒、原电池或电解池中两极通过的电子总数相等;④从守恒思想出发还可延伸出多步反应中的关系式,

运用关系式法等计算技巧巧妙解题。

第Ⅱ卷(共52分)

17.(9分)国际化学年的中国宣传口号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

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道理.请填空:

①若金属钠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应该用来灭火.

②经火焰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的元素是.

③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④明矾能净水,其电离方程式是:

【答案】①沙土(2分)②K(2分)③Al(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