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4701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docx

《中考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docx

中考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

中考复习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一节物体的质量

1、物质:

(1)组成:

分子、原子

(2)原子结构:

原子核、和外电子

(3)固、液、气宏观及微观特点

2、质量:

(1)、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概念。

一切物体由物质构成;物体有质量物质有密度。

(2)、单位:

国际单位制:

主单位kg,常用单位:

tgmg

(3)、质量的理解:

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小质量的物体要用测多知少法。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

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

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

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方法:

A、直接测量:

固体的质量

B、特殊测量:

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第二节物体质量的测量

1.【质量的测量】

(1)直接测量质量:

对于干燥的、颗粒状的且没有腐蚀性的固体,可直接测量。

如:

铁、铜、木、蜡块等。

(2)间接测量质量:

对于潮湿的物体(包括固体、液体等)、粉末状的固体粉末以及有腐蚀性的物体,应借助容器或有关器皿进行间接称量。

具体步骤:

①先测量m器。

②再测量m总。

③求m待。

测量次序能倒过来吗?

原因:

如果先将液体倒入容器测m总,再将液体倒出测容器质量梳,由于容器中必然会有残余液滴即液体质量的一小部分留在容器内,所以这样测量误差较大。

2.【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出天平的秤量。

(天平能够称的最大质量叫天平的最大秤量)

  2、砝码要用镊子夹取,并轻拿轻放。

  3、天平要保持干燥清洁。

  4、不要把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内

  5、不要把砝码弄脏弄湿,以免锈蚀。

3、【体积】

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

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

单位:

毫升(ml)=厘米3(cm3)量程、分度值。

“放”:

放在水平台上。

“读”:

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⑶体积的测量方法:

A:

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

B:

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物≥ρ液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C:

测质量算体积。

4.【例题讲解】

例1:

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或步骤,其中错误的是

A.将天平标尺上的游码移至右端,在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B.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C.用细线系着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石块的体积V

D.用公式p=m/V算出石块的密度

例2:

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g、20g、10g各1个,游码的位置如图5所示,则该铜块的质量是     g。

若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的该铜块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例3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称某物体的质量。

天平指针

位于分度盘中央位置时,右盘内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

如图2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

A.58.2克B.57.3克

C58.8克D.58.4克

点评:

读游码示数时,一要弄清最小刻度值,二要看游码的左边线位置,切记不要读游码右边的标尺数,这是初学者常犯的错误。

第三节.物质的密度

1、密度:

(1)、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

国际单位制:

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

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

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即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

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

 

结论:

ρ甲>ρ乙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如一瓶汽油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

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环境温度变化,但密度却随温度变化,如一瓶水,温度从O℃升到4℃,体积变小,质量不变,密度要变大,由4℃升到100℃,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变小,故4℃的水密度最大。

一个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不变,因为体积要发生变化,所以密度要发生变化。

3、密度的计算和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解答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题中哪些量是已知的,所求的物理量与已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当题目中出现多个未知量时,最好列方程组求解,并注意单位的统一。

4.习题讲解

例1(陕西)三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部分水,把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铁块、铝块依次放入甲、乙、丙三个杯中,水面恰好相平,则原来装水最多的杯子是(P铜>P铁>P铝)()

A.甲杯B.乙杯C.丙杯D.原来装水一样多

 

例2.(衡阳市)伊利牌盒装牛奶的体积是2.5x10-4m3,若测得该盒牛奶的质量是O.3kg,则该牛奶的密度为Kg/m3。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3为了判断一件实心金属模型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小玫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结果如图4所示,模型的质量是___g,体积是____cm3。

它可能是____制成的.

 

例4小可妈买了一箱牛奶,放在水平地板上,箱与地板的接触面积是0.025m2,箱和牛奶的总质量是5kg,箱中每一小袋牛奶的包装上标有“净含量220ml、231g”字样(g取10N/kg)。

求①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g/cm3.

 

第四节.密度的应用

1.密度的应用

(1)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2)根据密度要求选择材料。

(3)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

(4)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2.物质的密度可以用实验测定

原理:

ρ=m/V

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利用量筒和水测出它的体积,对于液体,可用量筒直接测它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即可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

 

说明:

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3.测固体的密度

㈠、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其实验步骤是:

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

②先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

的水,再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这时的总体积

,那么固体的体积

(该方法称之为排液法)。

③用公式

计算出物质密度。

④若要知道该物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可查密度表与标准值对照即可。

(二)测液体的密度

㈠原理:

ρ=m/V

㈡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2出液体的密度ρ=(m1-m2)/V

 

例1.(陕西理化)(每空1分,共6分)老师鼓励小明在缺少砝码的条件下测出大理石密度。

现有器材:

天平、量筒、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一小块大理石、细线和滴管等。

小明稍加思考,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在天平左右两盘各放一只烧杯,将大理石放在左盘的烧杯里,在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快平衡时用滴管调节水的多少,直至天平平衡(如图)

③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一2,读出体积并记录,

④用量筒和水测得大理石的体积为20cm3

(2)收集与处理实验数据:

请你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并计算.

 

 

课堂记录:

 

例2.(中考题)图10是我国设计的北京20XX年奥运会奖牌,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

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

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4cm3,纯金的质量约为6g。

(已知:

ρ玉=3.0g/cm3,ρ金=19.3g/cm3,ρ银=10.5g/cm3)。

请问

(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多少克?

(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课堂记录:

 

例3.(中考题)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的价格牌上写着:

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

于是他想为什么两个季节价格不等且夏季价格低呢?

于是他查找了一些资料,得知冬季的煤气密度为0.88

103kg/m3,夏季的煤气密度为0.8

103kg/m3。

煤气瓶的容积为0.015m3,通过计算他发现夏季的煤气价格比冬季的煤气价格_____(选填“高”、“低”);为使夏季价格与冬季价格相同,则夏季应标价为______元/瓶。

(保留2位有效数字)

课堂记录: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ρ=

看出,一个物体的质量m越大,它的密度ρ就越大

B.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若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则说明这种液体肯定是煤油

C.一滴水和一杯水的质量不同,所以它们的密度也不同

D.使一个铜块温度升高时,铜块的密度将变小

2.一个质量为158g的空心铁球,体积是30cm3,已知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则该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A.20㎝3B.14㎝3C.17㎝3D.10cm3

3.(上海市中考题)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g、20g的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5-1所示,该铜块的质量为g。

如果把实验移到上海金茂大厦顶层进行,则该铜块的质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安徽省中考题)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5.两个正方体物块,质量相同,边长之比为1:

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A.2:

1B.4:

1C.1:

8D.8:

1

6.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棒截成两段,两段的长度之比是2:

1。

则它们的质量之比和密度之比分别是()。

A.1:

1和1:

1B.2:

1和1:

1C.2:

1和2:

1D.1:

1和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