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46357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教学设计.docx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教学设计.docx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教学设计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初建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各级地方委员会先后组建并定期开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等都是这一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表现,这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今中国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真实反映。

二、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识记

理解

运用

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诞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

开国大典

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共同纲领”

1.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1.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

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2.了解中国国情,感受骨肉同胞盼团圆的殷切情感,为实现祖国统一尽自己一份力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个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政协的作用和职能

民主党派参政的主要任务

爱国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重点难点: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主要体现在三大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

认识我国的民主政治特色。

四、学生分析:

本课程是在高一年级开设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相关内容,对教

材中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建构能力,思维活跃,表

现欲强。

但对模块式教学比较生疏,对问题的探究尚缺乏系统认识,对问

题的理解有时容易偏激。

五、教学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一发现问题一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一教师引导、解决问题一延伸问题一课下探究、研讨

六、教学用具:

采用制作POWERPOIN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各学习小组通过在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光盘、电视等媒体上的搜索和浏览,找到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与这一时期民主政治有关的资料。

2.阅读本课教材的内容

3.分类和整理搜集到有关史实。

4.思考课后解析与探究。

(二)导入新课

情境营造:

故事导入法(课堂情景剧)

杨爷爷今年五十岁了,自从1938年躲鬼子举家迁进深山之后,至今已经18年了,一家人倒也平安无事。

但是前几天儿子救了几个迷路的年轻人之后,事情却起了变化……

儿:

爹,咱搬出去住吧!

杨:

那哪能行?

出去喽不得让鬼子打死?

外国人可着劲的欺负咱们,我可不出去。

年轻人:

……

问:

如果你是年轻人你该怎么回答?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教学导语:

中国人民在中共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军事上艰苦的斗争和政治上的努力,推翻了三座大山。

就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宣告了新中国成立,中国获得了新生。

不在有鬼子欺负咱们得日子了。

设计意图:

用这种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结构

           标志

新中国诞生 条件

     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四)师生互动

一、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诞生

师:

随着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筹建新中国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请同学们自己看书,找找看:

新中国诞生前,中国共产党做了什么筹备工作

学生看书

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筹备工作。

老师播放有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音像资料。

师:

请同学注意提取有效信息。

学生看音像资料

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和协商,大致达成了四个方面共识。

生:

A、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由毛泽东任主席。

B、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D、改北平为北京,定为首都,定国歌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师:

同学们尤其要注意《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即国家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们的新中国要实现民主政治,只有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师:

那么《共同纲领》具有什么性质呢

引导学生从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代表的范围看

生:

参加新政协的代表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爱国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

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师:

所以新政协完全可以代表全国人民,可以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师: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向全世界宣告了新中国成立,中国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意义如何?

学生看书,据自己理解回答

师小结:

就中国历史而言,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标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此走上独立统一的道路,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世界意义体现在:

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故事:

虽说年轻人给解释了,可杨爷爷还是有些不相信。

杨:

还真能有这样的好事儿?

官儿还能听咱老百姓的?

儿:

爹,是真的!

他们说还有个啥啥制度的,咱老百姓真能做主呢!

年轻人:

……

问: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制度吗?

(学生积极作答)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师:

伴随着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有两项:

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而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于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民主化的主要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的一种代议制模式,西方国家釆取两院制议会代议制:

如英国、美国,而我们中国就相当于一院制代议制,是工人阶级的代议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同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联系的。

请问同学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生: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

师:

事实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就对人民政权的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老师出示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老照片。

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让学生阅读材料: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惟一机关。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师:

(1)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生: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师:

(2)该宪法有哪些内容?

体现了什么原则?

生:

内容: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体现的原则: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师:

(3)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师:

(4)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它的颁布有何意义?

生:

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它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它的颁布大大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师: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

这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师:

根据宪法规定,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

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据毛泽东提名,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为临时宪法的过渡状态。

师:

1957年,国家政治生活中发生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趋向停顿,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名存实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人大积极加强立法工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在中国现实政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国体),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故事:

杨:

嗯,都白纸黑字的写下来了,看来不能有假,不过……

儿:

爹,咋了?

杨:

不瞒你们说,俺年轻那会儿被国军抓过壮丁,当过几年兵,你说现在共产党当了天下,那能不把俺咔嚓喽?

还是不能搬!

年轻人:

……

问:

杨爷爷的脑袋会搬家吗?

为什么?

(学生积极作答)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让学生看一段资料: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

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他还说:

“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

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

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周恩来也说:

“长期共存就是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

让学生思考:

“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学生讨论,各抒几见,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

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我们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来说,我认为是多个党存在比较好,可以互相监督,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师:

请问同学们,多党存在,应该怎样存在呢?

是其他党派和共产党轮流执政吗?

生:

不是。

应该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

师:

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中共的领导

学生答,可以有各种观点

师:

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

看资料:

  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

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三权分立、两院制。

――邓小平

  我国家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它根本上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

师:

思考“为什么说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适合我国国情”?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

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民主建设也还有待完善,国家的发展强大需要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同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