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51940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docx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docx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分类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变体。

现在,语言学界通常把方言分为两种:

地域方言

社会方言

•关于社会方言的一般结论

地域方言

•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叫地域方言,比如,汉语的方言就是汉语的地域变体。

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方言的概念。

社会方言

•一种语言随社会阶级、性别、职业和年龄等社会范畴不同而出现的各种变体叫社会方言。

两类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姐妹”关系(地域方言和共同语)

•“父子”或“母女”关系(社会方言和共同语)

•语音系统是否独立完整

•使用对象的广狭

•发展前途的不同

“姐妹”关系(地域方言和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地域方言不是从民族共同语派生或衍生出来的,它们之间是“姐妹”关系。

“父子”或“母女”关系(社会方言和共同语)

•有些社会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派生或衍生出来的,它们之间是“父子”或“母子”关系。

语音系统是否独立完整

•地域方言一般有独立完整的语音系统,而社会方言一般没有独立的语音系统,也没有自己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

使用对象的广狭

•地域方言通常是该地区全体成员都使用的交际工具,而社会方言只在特定的行业或集团内部使用。

发展前途的不同

•一种地域方言可以成为该民族的共同语,甚至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社会方言的发展前途却是非常有限的。

跨境语言

■什么是跨境语言

■我国的跨境语言

■民族心理影响跨境语言

■研究跨境语言的意义

什么是跨境语言

■含义

■产生原因

■主要特点

跨境语言的含义

■跨境语言是指分布在不同国境中的同一语言。

■跨境语言可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跨境语言包括接壤以及不接壤国家在内的同一种语言。

比如,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国的汉语和新加坡的华语;中国的苗语和分布在美、加的苗语。

等等。

■狭义的跨境语言是指相接壤的不同国家中的同一种语言。

比如朝鲜语(主要分布在朝、韩以及中国的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产生跨境语言的原因

■民族和国家不是一个概念。

■同一民族或说同一母语者可能跨国境定居,成为跨境族群,因此,他们使用的语言就成为跨境语言。

跨境语言的主要特点

■1)跨两国或跨多国

■2)境内多或境外多

■3)同名或异名

■4)相邻或不相邻

■6)差别小或差别大

■5)形成时间长或时间短

跨两国或跨多国

■比如:

■怒语、独龙语跨中缅两国;

■傣(泰)语跨中、越、老、缅、泰五国。

境内多或境外多

■比如:

■哈尼语在中国境内的使用人口达125万多,而在越南只有9千5百多人;

■朝鲜语在朝、韩两国使用人口超过6200万,而在中国只有192万多。

同名或异名

■大多数跨境语言的名称是一致的,少数不一致,如:

中国景颇族把他们的语言叫做景颇语,缅甸则称之为景颇语或皮钦语;国际上皮钦语的称谓更通行。

相邻或不相邻

■相邻的如:

蒙古语;朝鲜语等等。

■不相邻的如:

中国苗语和美国苗语,等等。

差别小或差别大

■差别小的如:

中国的景颇语和缅甸的景颇语;

■差别大的如:

中国的傣语和泰国的泰语。

形成时间长或时间短

■形成时间长的如:

英语和德语由原始日尔曼语分化而来。

起初,说英语的先民盎格鲁-撒克逊、朱特等部落居住在今天的荷兰、丹麦等地,后迁英伦三岛,渐渐与中欧地区的日尔曼人减少往来,语言差别日益扩大,成为今天的英语和德语这两种独立的语言。

■形成时间短的如:

中国西南地区与越、老、泰、缅等国的国界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划定的,而该地区的跨境语言随国界划定而形成,距今不过100多年历史。

研究跨境语言的意义

■1、从语言学角度说,研究跨境语言可以为语言变异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为语言变异理论补充新的内容。

■2、从民族学角度说,研究跨境语言对解决跨境民族的族源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3、从语言政策角度说,研究跨境语言,对边疆地区民族语文政策的制定、工作的实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我国的跨境语言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蒙古、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瑶、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景颇、柯尔克孜、布朗、塔吉克、怒、乌兹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京、塔塔尔、独龙、赫哲、门巴、珞巴等30多个民族的语言是跨境语言。

跨境民族的双语现象

■我国跨境民族的双语现象往往受境外同一民族的影响,兼用境外主体民族的语言,比如:

■1)建国前,维吾尔、乌孜别克等分布在新疆北部边界的民族,有一些人掌握了俄语和俄文。

■2)20世纪初,一些维吾尔族出外经商的人受国外现代教育的影响,回国后就在喀什、阿图什、吐鲁番、伊犁等地办起了新式小学,这些学校还聘请土耳其、俄国的知识分子任教。

■3)与缅甸相邻的云南傣族和景颇族等,有一些人学会了缅语和缅文。

■20世纪40年代,云南景颇族中有一些人到缅甸仰光、曼德勒等城市求学,他们不仅学会了景颇文,还学会了缅语文,成为景颇族最早的知识分子。

民族心理影响跨境语言

■属于同一民族而分布在不同国家的跨国语言,在使用什么文字的问题上,民族心理是趋向一致的。

比如:

1)苗族除了在我国主要聚居分布外,在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菲律宾以及美国、法国和加拿大等国都有分布。

海外的苗族大都是移民造成的。

2)国外苗族主要使用苗语川黔滇方言,由于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存在不同特点,国内外苗语各有特点,在文字上也存在差异。

可以预测,这种差异在今后还会扩大。

但是,不同国家的苗族普遍存在“求同心理”,希望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苗族加强交流,通过相互学习来缩小差别,促进彼此的发展。

他们还希望共同使用一种文字。

当然这样的愿望至少在近期难以实现,因为语言文字的分化和统一要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且语言文字无论是分化还是统一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社会语言学的主要课题

▪1.语言变异

▪2.双语、双方言

▪3.言语交际

▪4.语言与民俗、文化

▪5.语言状况研究

▪6.语言规划研究

社会变迁

▪概念

▪有些社会变迁可能直接作用于语言的兴亡

1.社会变迁导致语言消失的例子

2.社会变迁促使语言复兴的例子

社会变迁概念

▪凡是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的根本制度和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人口、人的环境以及道德、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时尚等一切社会现象的突发的、急剧的变化或演进的、缓慢的变化,都叫做社会的变迁。

——张克荣《当代社会学》

不同类型的社会变迁

都可能引起语言变化

▪1.社会实体变迁和语言变化

▪如人口迁移——语言变化

▪2.意识形态变迁和语言变化

▪如文学、政论作品——语言变化

▪当然,社会变迁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正如社会学并不关心社会变迁的所有方面一样,社会语言学关心的是与语言变化有关的社会变迁,尽管其中某些变迁不是社会学着力研究的,如政治变迁问题,但政治变迁对语言的影响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变迁和语言变迁的关系

▪1.政治决策和语言兴亡

▪如,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在语言上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加速了鲜卑语的消亡。

▪又如希伯来语的例子

▪2.政治势力的变化和语言地位的变化

例如:

《南京条约》签订前,香港居民使用粤语;条约签订后近百年,香港的汉语地位大大低于英语;香港回归后,中文地位逐步上升。

又如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语、巴斯克语的情况。

社会的突变、渐变与语言变化

▪社会变迁虽然会引起语言变化,但二者不是同步的,这可以从社会的突变和渐变来分别进行考察。

社会突变

▪含义

社会突变主要指社会形态的突变,社会其他方面基本上是渐变的。

▪影响

社会的突变不会必然地导致语言的突变,比如,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等等,社会发生了突变,汉语没有发生突变。

在社会突变中,语言也可能发生较大变化,例如,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汉语书面语的变革,确定了国语语音标准,等等。

社会渐变

社会的渐变是绝对的。

语言也就在这社会的渐变中不断发展。

▪制度惰性

▪变迁原因

制度惰性

▪语言结构比社会制度更具有稳定性。

比如,在中国历史上,汉语曾把妇女的附属地位固定下来,在所有的序列中,无论是词还是短语,女性总在男性之后,例如,“男女、父母、夫妻,男人和女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等等。

这种情况直到今天还保持着,尽管社会已发生了变化。

变迁原因

▪1)山川地理阻隔,导致方言差异的形成;

▪2)人口的增减,导致正在使用的某一语言的扩张或走向消亡。

▪3)文化的传播,会扩大某一语言的影响,并使语言自身发生变化。

▪4)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冲突,进而影响语言的命运。

社会变迁导致语言消失

▪在欧洲人到达北美前,这里的印第安语约300-500种。

到了20世纪下半叶,仅有一半存活下来,而且还在急剧地衰亡。

▪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土著语言法》以来展开了挽救印第安语运动。

它标志着美国政府对印第安语政策的转变,即从消灭、替代印第安语的政策转变为维护印第安语的政策。

社会变迁促使语言复兴

▪有些濒临消失的语言,由于社会变迁而得以复兴。

例如,希伯莱语的复兴。

汉语发展

▪社会文化接触影响汉语的发展

▪语音方面

▪词汇方面

1.外来词

2.外来词的构造方式

▪语法方面

语音方面

▪比如,北方汉语在13、14世纪以前一直是由入声的,但到了元代,入声消失了,这可能与北方汉语和阿尔泰语的语言接触有关。

外来词

▪外来词是民族文化交流的象征。

▪外来词分为狭义外来词和广义外来词。

▪狭义外来词是至少有一个音节是音译的。

▪广义外来词包括意译词。

外来词的构造方式

▪1)音译如,雷达radar;吉普jeep;米meter.

▪2)半音半意译如,单宁酸tannicacid;新德里NewDeli.

▪3)音译加注释如,摩托车motor;酒吧bar;啤酒beer;爵士乐jazz;保龄球bowling.

▪4)音译兼意译如,俱乐部club;引得index;维他命vitamin;基因gene;幽默humor.

外来词的其他构造方式

其他外来词的构造方式

▪字母词如,B超,阿Q,卡拉OK,等等。

(注:

卡拉OK,前一半是日语的音译,意为“空”,后一半是英语orchestra的音译,意为“乐队”,整个词的意思为“无人乐队”);

▪意译词,整体意译的如,telescope望远镜;按字意译的如,television电视,Cambridge剑桥。

▪借形词

▪科学、经济、社会、主观、积极……

语法方面

▪五四以来,欧化语法形式的出现是文化交流的结果。

如,作为公安部门,对于盗版行为,必须予以打击。

(比较:

公安部门必须打击盗版行为。

思考

▪外来词有哪些构造方式?

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语言

•方言

•两类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言语社区理论

•语言传播

•超规范的语言现象

语言

•熟习的定义

•同质理论

做法

要求

实质

问题

出路

•“有序异质”理论

熟习的定义

•“语言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的成员所说的话。

评价:

(1)浅显易懂。

(2)在学理上有些麻烦。

因为社会是各种各样的,如双语的、多语的等等,并且,有的人会使用多种语言。

同质理论做法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倾向于把语言看作是同质系统,把语言与社会的联系之类的因素都排除在语言之外的领域,认为它不属于语言系统的研究范围。

•事实上,比如在“乔姆斯基时代”,人们只研究“完全同质的言语社团中理想的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语言能力,从而把大批活生生的语言现象纳入“运用”范畴而不加理睬。

同质理论要求

•语言同质理论要求齐整性、对称性和规律性,害怕语言的变异性,因为变异会破坏结构的系统性。

•比如,索绪尔虽然承认语言共时状态中存在着变异,但认为变化很小,不重要,因而可以忽略不计。

•又比如,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的核心是替换,它想用替换的原则,即分布,来控制语言的变异,使之以变体的面目出现。

但语言中的变异有多种形式,替换的原则无法分析各种变异。

同质理论实质

•“同质说”只着眼于语言的共时状态,绝对排除历时的干扰。

“同质说”不能帮助我们找到语言从一个共时态过渡到另一个共时态的原因。

同质理论问题

•按照同质理论,语言只能是一个僵化的系统,缺乏交际中运转着的语言活生生的具体内容。

•这是不符合语言事实的。

同质理论出路

•只有把语言的各种变异引入语言研究的领域,从中考察语言发展的机制和历史上已经发生变化的特点,才能在共时状态中找出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途径,才能把共时和历时联系起来。

“有序异质”理论

•文莱奇等语言学家提出,语言是一个“有序的异质体”。

这一理论认为,语言不是一种同质的系统,而是一种有序异质的结构。

•“有序异质”的核心是“有序”。

•语言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变异,杂乱而无序,呈随机分布。

方言

•分类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变体。

现在,语言学界通常把方言分为两种:

地域方言

社会方言

•语言和方言的区分标准

•关于社会方言的一般结论

地域方言

•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叫地域方言,比如,汉语的方言就是汉语的地域变体。

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方言的概念。

社会方言

•一种语言随社会阶级、性别、职业和年龄等社会范畴不同而出现的各种变体叫社会方言。

语言和方言的区分标准

•用什么标准区分语言和方言,这成为社会语言学上的一大难题。

•语言和方言区分的互通性标准是靠不住的。

•一般认为,区分语言和方言应包括两个标准:

语言标准;社会标准。

•区分“语言”和“方言”,更多的取决于说这些话的人在文化上的认同。

关于社会方言的一般结论

•1)来自不同地区的同一社会群体在语言上表现出的相似性,比来自同一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在语言上表现出的相似性大得多;

•2)社会下层语言中的地理变异大大多于位居社会“顶层”的人。

两类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姐妹”关系(地域方言和共同语)

•“父子”或“母女”关系(社会方言和共同语)

•语音系统是否独立完整

•使用对象的广狭

•发展前途的不同

“姐妹”关系(地域方言和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

•地域方言不是从民族共同语派生或衍生出来的,它们之间是“姐妹”关系。

“父子”或“母女”关系(社会方言和共同语)

•有些社会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派生或衍生出来的,它们之间是“父子”或“母子”关系。

语音系统是否独立完整

•地域方言一般有独立完整的语音系统,而社会方言一般没有独立的语音系统,也没有自己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

使用对象的广狭

•地域方言通常是该地区全体成员都使用的交际工具,而社会方言只在特定的行业或集团内部使用。

发展前途的不同

•一种地域方言可以成为该民族的共同语,甚至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社会方言的发展前途却是非常有限的。

言语社区理论

•早期认识及其批评

•学者观点

布龙菲尔德观点

甘柏兹的观点

徐大明的观点

•事例分析

新加坡华社

马来西亚槟城华社

早期认识及其批评

•早期的言语社区是指“一个讲同一种语言的人群”。

•一些社会语言学家对以上定义提出批评,认为它是循环论证:

在定义社区时用语言标准;在定义语言时用社区标准。

布龙菲尔德观点

•布龙菲尔德认为,言语社区的基础是讲话人之间频繁的交际活动,社区间的界限由交际密度的减弱自然形成。

甘柏兹的观点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甘柏兹指出,言语社区是一个言语互动场所,社区成员不一定都讲同一种语言,但是每一个言语社区都有一套自己的交际规范。

徐大明的观点

•徐大明提出“社区第一”、“语言第二”的观点,他认为,言语社区在很大程度上与一般意义的社区是重合的,但不一定总是这样。

•确定言语社区可以通过客观性的标准来进行,比如:

人口聚集于某一地理范围,内部言语互动、认同和归属意识,共同的生活方式,共有的社区设施和财产等要素,都可作为标准。

新加坡华社

•新加坡华人社区,简称新加坡华社,是一个民族社区。

•一般认为,新加坡华人社区是一个双语社区:

一是华语,一是英语。

马来西亚槟城华社

•马来西亚槟城(槟榔屿)华社

这是一个典型的多语社会。

大多数槟城华人懂两种以上语言,受过教育的槟城华人会四种话:

华语;英语;马来语;汉语方言(多为福建话,也有客家话等)。

•槟城华人在正式场合常使用三种语言,依次是:

华语;英语;马来语。

•一些华人把不会华语的华人称为“香蕉人”,因为他们只有皮肤看起来像华人。

语言传播

•分类:

自然传播;有意传播。

•语言的自然传播

含义

事实与影响

•有意识的传播

语言扩张

语言竞争

•传播理论

谱系树模型

“波浪”说“物种分布”说

语言的自然传播含义

•一个社会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功能而采用某种语言或语言变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这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规模得以扩大,这种现象就是语言的传播。

语言的自然传播事实与影响

•一般情况下,任何一种语言,不是在传播,就是在缩小使用的范围。

•一种语言的传播常常导致别的语言缩小使用范围。

语言扩张

•对某种语言有意识的传播通常被称为语言扩张。

•二战后,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一天也没有放弃语言扩张。

美、英、法等政府对语言扩张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汉语传播工作近来才开始。

语言竞争

•语言传播带来语言竞争:

一是语言传播中的竞争;一是语言接触中的竞争。

•拉丁语是西方古代的“超级语言”,一直到中世纪,拉丁语都是西欧的通用语。

•十七世纪,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外交用语,二战后,英语势力急剧扩张。

谱系树模型

•对历史语言学来说,谱系树模型的主要价值在于,它澄清了各种语言或语言变体间的历史关系,也说明了变体之间的等级关系,这种关系不分什么“语言”还是“方言”。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谱系树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它体现的是各种变体之间理想的关系,尤其是它没有考虑到一种变体能够影响另外一种变体。

“波浪”说“物种分布”说

•1、“波浪”说

十九世纪初提出的“波浪”说,试图替换谱系树模型。

•2、“物种分布”说

郝德森提出的“物种分布”说,把语言形式比作是长在田野上不同种类的植物,每种都把种子散布在某一地区,向外扩展。

超规范的语言现象

•举例

•不必要的浪费;

•毫无根据的捏造;

•亲自到会;

•贵宾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等等。

相应的语言应用观

相应的语言应用观

•1)无所谓型;

•2)纯洁型;

•3)调和型;

•4)求异型;

•5)实用主义型。

思考

•你是如何看待超规范的语言现象的?

社会语言学的兴起

v学科的诞生

v外部的原因

v内部的原因

v语言研究的价值取向

v面向社会的语言学

一、学科的诞生

v1、术语的提出

v2、学科的独立

v3、研究的重点

二、学科兴起的外部原因

v1、社会历史问题

v2、社会现实问题

v3、科技发展推动

三、学科兴起的内部原因

v1、概述

v2、“约定俗称”论

v3、传统“小学”

v4、修辞和论辩

四、语言研究的价值取向

v1、索绪尔

v2、布龙菲尔德

v3、乔姆斯基

v4、总的倾向

五、面向社会的语言学

v社会语言学始终注重研究社会与语言的关系,注重运用学科研究的成果帮助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

v1、拉波夫

v2、甘柏兹

v3、海姆斯

1、术语的提出

v1952年,美国语言学家哈佛·丘里在他的论文《社会语言学的设计:

语言和社会阶层的关系》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语言学”这个概念。

2、学科的独立

v1964年5月第一次社会语言学会议在美国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召开。

会议接受了“社会语言学”这一术语,标志着社会语言学学科的诞生。

3、研究的重点

v1)说话人和听话人即交际双方的社会身份;

v2)言语事件发生时的社会环境;

v3)对社会方言的共时和历时的分析;

v4)说话人对不同言语行为的社会评价;

v5)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实际应用。

1、社会历史问题

v急需解决的问题,比如:

在世界范围内,新独立国家官方语言或通用语言的确立问题,民族划分中的语言识别问题,社会发展和文化教育中的语言使用问题等,这一系列与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密切相关的社会需求,成为催生社会语言学的主要外部条件。

2、社会现实问题

v比如:

全球范围内的人口大流动,使语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个人使用双语、家庭使用双语、社区使用双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些现象可能影响语言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还可能引发某些社会问题,因而促使许多语言学家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3、科技发展推动

v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也需要关注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1、概述

v社会语言学的兴起是语言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语言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v语言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即使是在语文学阶段,东西方学者也已经认识到语言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的,并自觉不自觉地谈到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2、“约定俗称”论

v在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况就提出了著名的“约定俗成”论: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3、传统“小学”

v传统“小学”研究文字、音韵、训诂。

主要是为了读懂经书,了解典章制度,传播古代文化,有很强的实用性,自然要联系社会。

4、修辞和论辩

v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研究语言也主要是研究它的实用功能(如修辞、论辩),有着明确的实用目的,但是都对语言本身缺乏深入的研究。

1、索绪尔

v索绪尔(1857-1913),瑞士语言学家,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1857年出生于瑞士日内瓦。

1875-1876年在日内瓦大学学习物理学和化学。

1876年加入巴黎语言学会。

1876-1878年转入莱比锡大学学习历史语言学,主要从事印欧系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工作。

从1907年起,他曾三次讲授普通语言学,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提出了全新的语言理论、原则和概念,为语言的研究和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v索绪尔承认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但他区分了语言和言语,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

“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是在语言自身之中研究语言和为研究语言而研究语言。

2、布龙菲尔德

v布龙菲尔德(1887--1949),美国语言学家。

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1903年进入哈佛学院,1906年获得学士学位。

1907年,他到芝加哥大学进修、任教,1909年获得博士学位。

v布龙菲尔德1933年出版《语言论》。

从构造心理学转向行为主义心理学。

他在该书中提出了美国结构语言学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他的语言观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对大多数美国语言学家的态度和看法起着支配作用,一大批语言学家聚集在“布龙菲尔德语言学”的大旗下,形成了一个“布龙菲尔德学派”。

在美国语言学史上,1933-1950年被称为“布龙菲尔德世纪”。

1933-1950年称为“布龙菲尔德世纪”

v布龙菲尔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