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控制措施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507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送混凝土控制措施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泵送混凝土控制措施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泵送混凝土控制措施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泵送混凝土控制措施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泵送混凝土控制措施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泵送混凝土控制措施要点.docx

《泵送混凝土控制措施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送混凝土控制措施要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泵送混凝土控制措施要点.docx

泵送混凝土控制措施要点

万科·假日润园住宅工程泵送混凝土控制措施

1、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控制

1、泵送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1)拌制泵送混凝土所用的水泥应符合下列国家现行标准:

①《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②《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

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对碎石不宜大

于1∶3,对卵石不宜大于1∶2∶5;泵送高度在50~100m时,宜在1∶3~

1∶4;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宜在1∶4~1∶5。

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

(3)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

(4)泵送混凝土使用的外加剂一般为减水剂。

高强混凝土若不加减水剂是无法

泵送的。

在选用减水剂时,要选含游离硫酸盐数量少的减水剂,否则水泥浆

会很快变硬而不利于泵送。

在夏季施工时,因气温太高,混凝土在短时间内

的坍落度损失很大,尤其是远距离泵送很容易堵管。

此时可适当加入一定量

的缓凝剂,在选择时要注意羟基羟酸盐缓凝剂会增大混凝土的泌水,可使大

水灰比低水泥用量的混凝土产生离析。

(5)泵送混凝土宜掺适量粉煤灰,在泵送混凝土中掺和磨细的粉煤灰,能使混

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显著提高,且能降低泌水和干缩,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掺加一定的粉煤灰还可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有利于控

制温度裂纹的产生。

由于掺加粉煤灰后,混凝土的缓凝作用明显,冬季施工

时慎用。

粉煤灰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总碱含量低,抗酸腐蚀较好,并可增加

混凝土的流动性,对混凝土的浇筑条件有极其明显的改善。

但其外观较差,

只能将粉煤灰混凝土用于基础混凝土,大坝混凝土等隐蔽建筑中。

掺加粉煤

灰或矿物掺和料的混凝土在运输、浇筑和振捣工序中也要考虑采取相应措

施。

如不宜用翻斗车,宜用罐车运输;不宜用手推车运送,宜用泵送浇筑(如

用吊斗运送,需在下斜口加装附着式振捣器,以利出料);浇筑薄板混凝土

时,不宜将插入式振捣棒插入拌合物并水平拖动振捣(振捣棒通过后物料回

填困难,易离析并形成薄弱部位,且易开裂),宜采用小间距、浇插频换振

点的办法;浇筑梁、柱或墙壁混凝土需要深插时,则应上下振动,垂直且缓

慢拨棒,以免留下孔洞,振点同样需要加密,克服振动衰减明显的缺点。

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1)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除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尚应

使混凝土满足可泵性要求。

并应根据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运输距离、混凝

土泵与混凝土输送管径、泵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试配。

(2)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

一般10s时

的相对压力泌水率S10不宜超过40%。

(3)对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可按表3.2.4-1选用。

混凝土

经时坍落度损失值,可按表3.2.4-2确定。

(4)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

(5)泵送混凝土应掺加适量外加剂,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宜由试验确定,不得

任意使用。

(6)掺用引气剂型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宜大于4%。

2、泵送混凝土的供应

1、一般规定

(1)根据施工进度需要编制泵送混凝土供应计划,加强通讯联络、调度,确保

连续均匀供料。

(2)泵送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不得采用手工搅拌的混凝土进行泵送。

(3)泵送混凝土的交货检验,应在交货地点进行交货检验。

(4)混凝土在拌制时,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并应根据原

材料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

(5)混凝土搅拌时其投料次序,除应符合有关规定外,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

外加剂的添加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且宜滞后于水和水泥。

(6)泵送混凝土的搅拌最短时间应满足规范要求时间。

(7)每种配合比的泵送混凝土全部拌制完毕后,应将混凝土搅拌装置清洗干净,

并排尽积水。

2、混凝土的泵送

(1)泵送混凝土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

(2)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可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配管情况和

作业效率,按下式计算:

Q1=Qmaxxα1xη    

  式中 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

     α1——配管条件系数。

可取0.8~0.9;

     η——作业效率。

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混凝土泵供料的间断时

间、拆装混凝土输送管和布料停歇等情况,可取0.5~0.7

(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现场行驶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宜设置循环行车道,并应满足重车行驶要求;

②车辆出入口处,宜设置交通安全指挥人员;

③夜间施工时,在交通出入口和运输道路上,应有良好照明。

危险区域,应

设警戒标志。

④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拌筒内积水倒净。

运送途中,当坍落度

损失过大时,可在符合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要求的条件下适量加水。

除此之外,

严禁往拌筒内加水。

⑤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拌筒应保持3~6r/min的慢速转动。

⑥泵送混凝土运送延续时间:

未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可按泵送混凝土运输延

续时间表的规定执行;掺木质素磺酸钙时,宜不超过下表规定;

采用其他外加剂时,可按实际配合比和气温条件测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其

运输延续时间,不宜超过所测得的混凝土初凝时间的1/2。

泵送混凝土运输延续时间表

混凝土出机温度(℃)

运输延续时间(min)

25~35

50~60

5~25

60~90

掺木质素磺酸钙时,泵送混凝土运输延续时间(min)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

≤25

>25

≤C30

120

90

>C30

90

60

(4)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给混凝土泵喂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喂料前,中、高速旋转拌筒,使混凝土拌合均匀;

②喂料时,反转卸料应配合泵送均匀进行,且应使混凝土保持在集料斗内高

度标志线以上;

③中断喂料作业时,应使拌筒低转速搅拌混凝土;

④上述作业,应由本车驾驶员完成,严禁非驾驶人员操作。

⑤混凝土泵进料斗上,应安置网筛并设专人监视喂料,以防粒径过大骨料或

异物入泵造成堵塞;

(5)严禁将质量不符合泵送要求的混凝土入泵。

(6)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喂料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拌筒并排尽积水。

3、混凝土泵送设备及管道的选择与布置

1、混凝土泵的选型和布置

(1)混凝土泵的选型,应根据混凝土工程特点、要求的最大输送距离、最大输

出量及混凝土浇筑计划确定。

(2)混凝土输送管的水平换算长度,可按下表换算:

 

混凝土输送管的水平换算长度表

类别

单位

规格

水平换算长度(m)

向上垂直管

每米

100mm

125mm

4

150mm

5

锥形管

每根

175→150mm

4

150→125mm

8

125→100mm

16

弯管

每根

R=0.5m

12

90°

9

r=1.0m

软管

每5~8m长的1根

注:

(1)R—曲率半径;

   

(2)弯管的弯曲角度小于90°时,需将表列数值乘以该角度与90°角的比值;

    (3)向下垂直管,其水平换算长度等于其自身长度;

    (4)斜向配管时,根据其水平及垂直投影长度,分别按水平、垂直配管计算。

(3)混凝土泵的最大水平输送距离,可按下列方法之一确定:

①由试验确定;

②根据混凝土泵的最大出口压力、配管情况、混凝土性能指标和输出量,按

下表计算:

混凝土泵送的换算压力损失表

管件名称

换算量

换算压力损失(MPa)

水平管

每20m

0.10

垂直管

每5m

0.10

45°弯管

每只

0.05

90°弯管

每只

0.10

管道接环(管卡)

每只

0.10

管路截止阀

每个

0.80

3.5m橡皮软管

每根

0.20

  注:

附属于泵体的换算压力损失:

V形管175→125MM,0.05MPa;每个分配阀,

  0.08MPa;每台混凝土泵起动内耗,2.80MPa。

  Lmax=Pmax/ΔPH              (B1)

  ΔPH=2/O{K1+K2[1+T2/T1]V2]α2}     (B2)

  K1=(3.00-0.1)x10平方米          (B3)

  K2=(4.00-0.1)x10平方米        (B4)

  式中Lmax——混凝土泵的最大水平输送距离(m);

    Pmax——混凝土泵的最大出口压力(Pa);

    ΔPH——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Pa/M);

    O——混凝土输送管半径(m);

    K1——粘着系数(Pa);

    K2——速度系数(Pa/m/s);

    S1——混凝土坍落度(mm);

    t2/t1——混凝土泵分配阀切换时间与活塞推压混凝土时间之比,一般

取0.3;

    V2——混凝土拌合物在输送管内的平均流速(m/s);

    α2——径向压力与轴向压力之比,对普通混凝土取0.90。

   注:

ΔPH值亦可用其他方法确定,且宜通过试验验证。

③也可参照产品的性能表(曲线)确定;

(4)混凝土泵的泵送能力,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可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验算,同

时应符合产品说明中的有关规定。

①配管整体水平换算长度,应不超过泵送混凝土最大距离;

②按换算的总压力损失表,应小于混凝土泵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出口压力。

(5)混凝土泵的台数,可根据混凝土浇筑数量、单机的实际平均输出量和施工

作业时间,按下式计算:

  N2=Q/Q1xTo   

  式中N2——混凝土泵数量(台);

    Q——混凝土浇筑数量(m3);

    Q——混凝土浇筑数量(m);

    Qo——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

    To——混凝土泵送施工作业时间(h)。

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泵送施工,

混凝土泵的所需台数,除根据计算确定外,宜有一定的备用台数

(6)混凝土泵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道路畅通,供料方便,距离浇筑地点

近,便于配管,接近排水设施和供水、供电方便。

在混凝土泵的作业范围内,

不得有高压线等障碍物。

(7)当高层建筑采用接力泵泵送混凝土时,接力泵的设置位置应使上、下泵的

输送能力匹配。

设置接力泵的楼面应验算其结构所能承受的荷载,必要时应

采取加固措施。

(8)混凝土泵转移运输时的安全要求,应符合产品说明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2、配管设计

(1)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工程和施工场地特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配管。

宜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

输送管的铺设应保证安全施工,便于清

洗管道、排除故障和装拆维修。

(2)在同一条管线中,应采用相同管径的混凝土输送管;同时采用新、旧管段

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管线宜布置得横平竖直。

应绘制布管

简图,列出各种管件、管连接环、弯管等的规格和数量,提出备件清单。

(3)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混凝土泵型号、混凝土输出量和输

送距离、以及输送难易程度等进行选择。

输送管应具有与泵送条件相适应的

强度。

应使用无龟裂、无凹凸损伤和无弯折的管段。

输送管的接头应严密,

有足够强度,并能快速装拆。

  常用混凝土输送管规格,应有出厂合格证。

(4)垂直向上配管时,地面水平管长度不宜小于垂直管长度的四分之一,且不

宜小于15M;或遵守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

在混凝土泵机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