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4879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

《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docx

二年级语文下集体备课记录表

百兴小学2013年春季学期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课题

北京亮起来了

备课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中心发言人)

李芳

记录人

参加教师

李芳潘家本尚勇

主备内容(中心发言内容)

讨论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难点

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你认识北京的哪些地方?

(指名说)这些地方你晚上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景的文章。

(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美丽的首都,它不但白天美,到了夜里就更美了!

二、初读课文。

(一)感知课文

读(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画(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记住它们)

想(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

(二)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根据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记生字。

加偏旁、换偏旁、根据字形编儿歌、根据生字编写小短文。

2、检查识字成果。

三、朗读交流

(一)朗读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2、小组合作读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画下来。

(2)选出组内讲得好的同学做小导游。

(二)交流

长安街

1、指名汇报读文,大家进行评议:

他哪里读得好?

哪里还需改进?

练读——听录音模仿读——齐读

2、结合重点词句交流自己读书的收获。

教师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金碧辉煌、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为什么说川流不息的汽车像银河?

你还见过“川流不息”的什么?

“金碧辉煌”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3、学生做小导游,练习介绍长安街的景色。

环行路

1、为什么说“立交桥像道道彩虹”?

相机理解“犹如”。

2、其他的灯是如何装饰北京城的?

说话训练:

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喷泉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3、评选最佳“小导游”,颁发导游证。

四、背诵

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结合插图背诵——想象背诵——根据提供的重点词背诵

五、练习

想一想,下面各组词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将它们填在括号里。

一幢  一幢幢    一道  一道道  一束  一束束

()立交桥    ()彩虹       (   )灯光

六、写字

练习书写“辉煌、雄伟、烁、扮”。

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位置和结构,尤其是“辉”字“光”的写法变化。

2、在学生练习书写的基础上,根据写字实际教师重点指导:

烁雄束单夺

3、学生再写,教师在写得好的字上贴星星标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生字词语,强调易错字的读音。

2、背诵一至三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合作交流

商业街

1、以前的王府井、西单是什么样的?

教师介绍,体会“焕然一新”的意思。

2、“绚丽多彩”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商业街日新月异的变化。

故宫

1、为什么说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

结合插图理解。

2、教师或学生介绍故宫。

三、诵读课文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满怀豪情,读出赞美的语气。

四、拓展

1、古老的北京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此时你想对祖国说什么?

又想对全世界的朋友说什么?

2、仿照文中的写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的夜景,可以写,也可以画下来。

五、词语解释:

川流不息:

川流指江河中的流水。

不息是不停止的意思。

这个词形容长安街上汽车多得像水流不断。

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形容天安门城楼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迷人的光彩。

六、结合课文渗透法制教育。

即:

“国旗法”等。

 

百兴小学二年级集体备课

备课人:

李芳潘家本尚勇

备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授课人:

李芳

 

百兴小学二年级集体备课

 

课题:

北京亮起来了

备课人:

李芳

备课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16充气雨衣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

2、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

3、学会思考,实践,并愿意尝试改进生活中的日常生活用品。

4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利法》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自主探究,掌握故事大意。

教学难点: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你穿过雨衣吗?

穿着雨衣在大雨中行走会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2、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理解雨衣的下摆)你们想过怎样解决问题吗?

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想了一个好办法。

3、板书课题:

《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名认读(先注拼音,后去除)

膝下联欢会塑料气囊旋转塑料环自行车内胎

塑料膜剪刀压成暑假差不多粘在缝雨衣

(2)指名分节读通课文,注意引导长句子的朗读及有问号的句子。

三、默读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想到看到做成

一般的雨衣——————

出现以下句子学生读并感悟。

(1)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2)小林想:

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

小结:

小林是一个勇敢的孩子,碰到困难就想办法解决,真棒啊。

(3)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小结:

他在生活中很善于观察,随时随地去发现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真厉害。

(4)当天晚上,他用粗铁丝弯了一个大圆圈,把它缝在雨衣的下沿,新式雨衣做成了。

过渡:

瞧,他不仅想,不仅去看,还自己去做呢。

(5)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6)小林的眼睛一亮,心想:

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7)回到家里,小林剪下救生圈的气门儿,买了塑料膜,又请塑料加工店的叔叔帮助压成一个气囊。

小结:

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

四、信息交流情感升华

1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

2、小组长汇报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

(引导学生说出怎么想,怎样做的句子)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

把它写下来。

提示:

a在家里看电视意见总是不一致:

爸爸想看新闻,妈妈喜欢看电视剧,而我则爱看动画片,此时你会想……

b、全家人都忘带钥匙,你们只能站在门外了。

此时你会想……

c、洗碗时,你见洗洁精没有了。

此时你会想……

五、学习《专利法》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

课堂总结:

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

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作业布置:

与家长或同学一起看看家里的什么东西需要改进的,动动手改进一下,看看效果怎样。

板书设计:

一般雨衣——想到——看到——做成——充气雨衣

教学时间:

2013年月日

 

教学后记:

 

百兴小学2013年春季学期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课题

16充气雨衣

备课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中心发言人)

李芳

记录人

参加教师

李芳潘家本尚勇

主备内容(中心发言内容)

讨论记录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

2、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自主探究了解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

3、学会思考,实践,并愿意尝试改进生活中的日常生活用品。

教学重点

学会默读课文,自主探究,掌握故事大意。

难点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你穿过雨衣吗?

穿着雨衣在大雨中行走会有过什么样的感受?

2、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

(理解雨衣的下摆)你们想过怎样解决问题吗?

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想了一个好办法。

3、板书课题:

《充气雨衣》。

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通读全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名认读(先注拼音,后去除)

(2)指名分节读通课文,注意引导长句子的朗读及有问号的句子。

三、默读课文,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填空。

想到看到做成

一般的雨衣——————

出现以下句子,学生读,感悟。

(1)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2)小林想:

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

(3)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4)当天晚上,他用粗铁丝弯了一个大圆圈,把它缝在雨衣的下沿,新式雨衣做成了。

过渡:

瞧,他不仅想,不仅去看,还自己去做呢。

(5)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6)小林的眼睛一亮,心想:

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

(7)回到家里,小林剪下救生圈的气门儿,买了塑料膜,又请塑料加工店的叔叔帮助压成一个气囊。

四、信息交流情感升华

1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

2、小组长汇报充气雨衣的发明过程。

(引导学生说出怎么想,怎样做的句子)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你想发明什么来解决问题呢?

把它写下来。

提示:

a在家里看电视意见总是不一致:

爸爸想看新闻,妈妈喜欢看电视剧,而我则爱看动画片,此时你会想……

b、全家人都忘带钥匙,你们只能站在门外了。

此时你会想……

c、洗碗时,你见洗洁精没有了。

此时你会想……

课堂总结:

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

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作业布置:

与家长或同学一起看看家里的什么东西需要改进的,动动手改进一下,看看效果怎样。

 

百兴小学二年级集体备课

课题:

16充气雨衣

备课人:

李芳潘家本尚勇

备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授课人:

李芳

 

百兴小学二年级集体备课

 

课题:

16充气雨衣

备课人:

李芳

备课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针、忠、盏、稠”4个生字。

会写“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9个字。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5、对学生进行《自然环境保护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讨论:

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针、忠、盏、稠”4个生字。

会写“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会认“针、忠、盏、稠”4个生字。

会写“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9个字。

教学难点:

会写“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9个字。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去野外旅游,本来是多快乐的一件事情呀!

可是没想到,游玩时,这几个小朋友迷路了。

2、在这茫茫的野外,到处荒芜人烟,身上也没有带辨别方向的工具,他们多着急呀!

怎么办呢?

 

其实他们身边就有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可是这些粗心的小家伙还没发现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看谁能从文中的小朋友指明方向的办法。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诗歌,划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找找诗歌中有哪几种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这些小朋友指明方向。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吧。

自由读。

同桌互读。

指名说说怎么记住“针、忠、盏、稠”。

(2)、分节读课文。

请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3)、说说你从诗歌中找到哪几种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这些小朋友指明方向。

(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学习生字

1、出示:

“导、积、稀、碰、慌”生字。

2、读读,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3、学生观察这五个字,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4、学生描红、临写。

5、师生评议。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再次认读。

2、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分析一下“忠、盏、稠、针”四个字的结构及笔画位置,分析之后书写,再互相评比。

课堂总结:

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些在野外识别方向的方法,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

教学时间:

2013年月日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讨论:

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认读词语。

出示:

慌张指南针辨别忠实向导乱闯积雪一盏稀少稠密沟渠

2、背诵1—5小节。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你想为哪一组小朋友指明方向?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第二小节]

1、(图1)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小节了解到这个知识的?

你能读读这一小节吗?

指名评价。

挑战读,齐读。

3、课文里把太阳比作了什么?

理解:

忠实的向导。

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呢?

4、背诵这一小节。

[第三小节]

1、(图2)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

自由读,男女比赛读。

背诵。

[第四小节]

1、(图3)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棵大树,你发现了什么?

理解:

稠。

2、小组讨论:

为什么同一棵大树一边枝叶稠,一边枝叶稀。

3、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大树?

请在小组内比赛读第四小节,看谁读得最好。

4、小组推荐读,想读的站起来读。

背诵。

[第五小节]

1、(图4)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你是从哪一小节知道的?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五小节。

指名读,指小组读,齐读。

3、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呀,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边,还是北边呢?

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吧。

4、指名说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5、背诵这一小节。

[第一小节]

过渡:

其实,在野外迷了路并不可怕,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1、自由读第一小节。

2、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3、背诵。

最后一节

过渡:

其实,在野外迷了路并不可怕,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需要——

1、自由读最后一小节。

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2、从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仔细观察,动动脑筋,就能发现好多大自然的指南针。

三、课外拓展,续写儿歌。

1、这儿又有两个小朋友迷路了,可是在诗歌中找不到指明方向的方法。

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不能通过仔细观察,动动脑筋,发现这里大自然的指南针,为这两个小朋友指指路呢?

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图1:

树的年轮密的方向是北方,疏的地方是南方。

因为南面太阳照得多,树长得快,年轮疏。

图2:

大雁飞去的方向是南方。

因为,秋天大雁都要飞往南方。

2、你们能不能将这两幅图中的内容也续写进这首诗歌当中?

或者,你还知道其他“天然指南针”吗?

也可以编成诗歌。

3、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诗歌。

师生共同评议。

四、学习《自然环境保护法》,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板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别慌张天然指南针

课堂总结:

孩子们,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只要你留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

老师给大家推荐两套好书(《十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希望大家能从那里获取更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作业布置:

课后读《十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教学时间:

2013年月日

 

教学后记:

 

百兴小学2013年春季学期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课题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备课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中心发言人)

李芳

记录人

参加教师

李芳潘家本尚勇

主备内容(中心发言内容)

讨论记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会认“针、忠、盏、稠”4个生字。

会写“忠、导、盏、积、稠、稀、针、碰、慌”9个字。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讨论:

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去野外旅游,本来是多快乐的一件事情呀!

可是没想到,游玩时,这几个小朋友迷路了。

2、在这茫茫的野外,到处荒芜人烟,身上也没有带辨别方向的工具,他们多着急呀!

怎么办呢?

 

其实他们身边就有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可是这些粗心的小家伙还没发现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看谁能从文中的小朋友指明方向的办法。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诗歌,划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找找诗歌中有哪几种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这些小朋友指明方向。

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吧。

自由读。

同桌互读。

指名说说怎么记住“针、忠、盏、稠”。

(2)、分节读课文。

请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3)、说说你从诗歌中找到哪几种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帮助这些小朋友指明方向。

三、学习生字

1、出示:

“导、积、稀、碰、慌”生字。

2、读读,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3、学生观察这五个字,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4、学生描红、临写。

5、师生评议。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再次认读。

2、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分析一下“忠、盏、稠、针”四个字的结构及笔画位置,分析之后书写,再互相评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认读词语。

出示:

慌张指南针辨别忠实向导乱闯积雪一盏稀少稠密沟渠

2、背诵1—5小节。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你想为哪一组小朋友指明方向?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

[第二小节]

1、(图1)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小节了解到这个知识的?

你能读读这一小节吗?

指名评价。

挑战读,齐读。

3、课文里把太阳比作了什么?

理解:

忠实的向导。

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呢?

4、背诵这一小节。

[第三小节]

1、(图2)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

自由读,男女比赛读。

背诵。

[第四小节]

1、(图3)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棵大树,你发现了什么?

理解:

稠。

2、小组讨论:

为什么同一棵大树一边枝叶稠,一边枝叶稀。

3、课文的哪一小节写了大树?

请在小组内比赛读第四小节,看谁读得最好。

4、小组推荐读,想读的站起来读。

背诵。

[第五小节]

1、(图4)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你是从哪一小节知道的?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五小节。

指名读,指小组读,齐读。

3、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呀,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边,还是北边呢?

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吧。

4、指名说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5、背诵这一小节。

[第一小节]

过渡:

其实,在野外迷了路并不可怕,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1、自由读第一小节。

2、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3、背诵。

最后一节

过渡:

其实,在野外迷了路并不可怕,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需要——

1、自由读最后一小节。

指名读,分组比赛读。

2、从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仔细观察,动动脑筋,就能发现好多大自然的指南针。

三、课外拓展,续写儿歌。

1、这儿又有两个小朋友迷路了,可是在诗歌中找不到指明方向的方法。

聪明的小朋友,你们能不能通过仔细观察,动动脑筋,发现这里大自然的指南针,为这两个小朋友指指路呢?

 

板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别慌张天然指南针

作业布置:

课后读《十万个为什么》、《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百兴小学二年级集体备课

 

课题: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备课人:

李芳潘家本尚勇

备课时间:

2013年月日

授课人:

李芳

 

百兴小学二年级集体备课

 

课题: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备课人:

李芳

备课时间:

2013年月日

 

课题: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标1.会认“具”等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体会男孩子为什么不要妈妈买玩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

这是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有谁在干什么?

(学生说话)

2.随机教学四个生字、三个新词:

“玩具”“柜台”“售货员”。

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带红领巾的男孩。

导入课题: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鱼”和“海螺”里的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说说你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三、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