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年末考试试题地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4878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兰州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年末考试试题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甘肃兰州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年末考试试题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甘肃兰州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年末考试试题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甘肃兰州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年末考试试题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甘肃兰州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年末考试试题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兰州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年末考试试题地理.docx

《甘肃兰州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年末考试试题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兰州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年末考试试题地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兰州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年末考试试题地理.docx

甘肃兰州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年末考试试题地理

甘肃兰州第一中学18-19高一上年末考试试题-地理

地理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第

卷和第

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卷为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第1~30小题,每小题1分;第3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第7页答题卡上。

卷为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50分。

交卷时只交第7~10页。

卷(单项选择题)

分析下表,回答1~2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年

23小时56分

火星

0.11

0.15

3.96

1.9年

24小时7分

1.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

A.重力加速度大小B.公转周期长短

C.昼夜交替周期长短D.表面温度高低

2.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A.有生命存在B.是距地球公转轨道最近的行星

C.有昼夜交替D.是八大行星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

3.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D.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读下图完成4~6题。

4.与图中③角的数值相等的纬度地点是

A.极点B.赤道

C.南回归回线D.极圈

5.若图中α为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地球上的生物将消失

C.无大气环流现象

D.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66°34′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南北极圈的度数等于黄赤交角度数

读二分二至图,完成7~8题。

7.兰州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

A.①位置B.②位置

C.③位置D.④位置

8.地球公转的速度一直变快的是

A.①到②B.②到③

C.③到④D.④到①

据新华社电:

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富士山等13座活火山活动加剧,应密切关注。

据此回答9~10题。

9.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A.岩石圈B.地壳

C.地核D.软流层

10.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

C.太平洋D.四川盆地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

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图回

答11~12题。

11.该实验最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

12.图示季节内,P地

A.盛行东北信风

B.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D.此日过后白昼逐日变长

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①B.②

C.③D.④

14.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主要与图中有关

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15~16题。

15.此图表示的时间应该是

A.白天B.夜晚

C.冬季D.全天

16.比较A、B、C、D四点的气压高低顺序应该是

A.A>B>C>DB.A<B<D<C

C.D>C>A>BD.C<D<B<A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左图中气压带代表

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

18.亚洲某月季风图如图所示时,则气压带、风带的位置

A.全球气压带、风带偏南B.南半球偏北,北半球偏南

C.全球气压带、风带偏北D.北半球偏北,南半球偏南

19.此季节甲地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盛行西南风

C.气候炎热干燥D.有太阳直射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

回答20~21题。

20.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1.导致全球增温的原因很多,其中人为原因主要包括

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②开发利用冰川

③毁坏热带雨林④空调的广泛使用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③

2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

C.雨水、河流水、湖泊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3.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改造不稳定径流B.排干湖泊和沼泽

C.大量抽取地下水D.跨流域调水

24.正确反映世界水资源空间分布状况的是

A.亚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非洲最少

B.亚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最多,大洋洲最少

C.就国家而言,我国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D.就人均而言,大洋洲平均每人占有径流量最多,非洲最少

读下图,完成25~26题。

25.上图所示景观中,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a和bB.b和cC.c和dD.b和d

26.形成图中a图所示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溶蚀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流水堆积

27.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下降B.河流流速减慢

C.淤积速度加快D.出现侵蚀后退

读下图,完成28~29题。

28.图中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a、c、dB.a、e、f

C.c、d、eD.b、c、d

29.形成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挟带的泥沙多B.冰川侵蚀作用

C.成土过程时间过长D.风力搬动能力强

30.有关右图河流地貌的形成,正确的是

A.甲为凹岸侵蚀,乙为凸岸堆积

B.甲为凸岸堆积,乙为凹岸侵蚀

C.甲为凹岸堆积,乙为凸岸侵蚀

D.甲为凸岸侵蚀,乙为凹岸堆积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

31.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3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地下水补给湖水B.跨流域调水

C.水库D.海陆间大循环

读某大洋某季节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

回答33~34题。

33.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

月份是

A.3月B.6月

C.10月D.12月

 

34.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D.东南信风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35~36题。

35.关于图中E、F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E通过固体、液体传播,F的传播只能通过固体

B.E传到莫霍面时,波速突然下降

C.E和F传到①时波速明显减小

D.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①、②

36.岩石圈包括

A.①顶部B.②的全部C.①的全部和②顶部D.③外部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37~38题。

37.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38.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空气运动方

向,正确的是

A.②→①B.①→④C.③→④D.③→②

我国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在日记中写道:

“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

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

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

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39~40题。

39.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40.二伯家在麦田边点燃柴草的目的是

A.增加大气中的凝结核,利于降水的形成B.增加烟雾,加强大气的反射作用

C.增加大气中的CO2,加强大气的逆辐射D.给大气加热,提高气温

卷(非选择题)

41.下图为气压带风带水平分布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季(季节)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

该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为。

(2)图中各字母所在位置的气压带名称是:

C,D

其成因(相同或不同)。

(3)在B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为。

(4)某地位于大陆西岸,且受A风带和C气压带交替控制,则该地气候类型为

,该地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季(季节)。

42.读太阳光照图(左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8分)

(1)在左图上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

(2分)

(2)左图所示这一天,图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A、B、C三地的白昼长短关系是。

(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纬度)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4)右图中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的时段是(多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3.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从气压状况看,甲处是,从水平气流状况看为。

在其控制下,以天气为主。

(2)与甲地相比,乙地气温日较差(大或小),判断依据是。

(3)丙处与丁处相比,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4)丙地的风向为。

44.读地质构造图回答。

(8分)

(1)从地质构造上看,D地属于构造,分析其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2)A处的地质构造常形成(地形),喜马拉雅山、泰山、阿尔卑斯山的构造与A相似的是。

B处往往形成

地貌,如我国的。

(3)C、D两处适宜修建隧道的是处,适合找油气的是处。

4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在图中画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

大洋环流方向。

(2)①海域形成世界著名的

(渔场名称)渔场,其成因是

;②海

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是因为

(3)P洋流使大陆西岸的气候的范围向方向扩展。

(4)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能表示N岛东海岸洋流的是,由于该洋流的作用,N岛东岸形成了气候。

ABCD

46.读某山区交通线路走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

 

(1)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应该以为主。

主要分布在

,自然原因是。

(2)山地地区交通线应该尽量(绕开、接近)居民区,这说明了交通选线

还受因素的影响。

(3)公路在山区应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形弯曲或开凿隧道,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地带,从(背斜、向斜)部位穿越。

参考答案

卷答题卡

123456789101112131415

CDDAABCBDAABCBA

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BDCCADDDBBDDBAA

31323334353637383940

CDBCDCDCBC

卷(非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