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短诗五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269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课短诗五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三课短诗五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三课短诗五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三课短诗五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三课短诗五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课短诗五首.docx

《第三课短诗五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课短诗五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课短诗五首.docx

第三课短诗五首

第三课短诗五首

课题

短诗五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

主备

二次备课人

备课时间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学习象征手法及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

2.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勇敢、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

1.学习象征手法及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教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工具书

第1课时上课时间:

课时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梳理字词障碍,为之后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导入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持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一定水准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有,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个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能够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

《月夜》

  1.理解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个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来说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有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

所以《月夜》不但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2.朗读诗歌,理解象征意象与主旨。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明确:

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

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教学提示】

  抓住诗中景物特点来写。

  

(2)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何尝又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

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明确:

象征意象:

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点,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主旨:

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目标导学二:

《萧红墓畔口占》

  1.简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

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

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

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2.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明确:

“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寂寞”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2)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明确: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明确: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4)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明确:

“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但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秀的诗篇之一。

 

课堂小结

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作业

背诵课文,并加拼音。

板书设计

 品味新诗的美《月夜》:

意境美

  《萧红墓畔口占》:

情感美

第2课时上课时间:

课时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文章的内容,通过学习文章内容概括文章大意,分析文章意象及象征意义。

课前导入

有句话这样说道: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

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讲授新课

《断章》

  作品简介: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卞之琳的代表作品。

本为作者抽出长诗的一节。

该作品含蓄蕴藉,但语言却极朴素、平实,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12.8-2000.12.2),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江苏溧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192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英文系,1930年开始写诗。

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一起出版诗合集《汉园集》,被誉为“汉园三诗人”。

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

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

主要诗集还有《三秋集》、《鱼目集》、《十年诗草》等。

他早年诗作大多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和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情感抑郁。

其诗想象微妙,笔墨省简,较晦涩难储,抗战爆发后,诗风变得开阔、明朗。

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作品赏析:

  《断章》全诗只有四句共34字,但其涵蕴的人生哲理却相当丰富,为人们的欣赏提供了诸多可能性。

诗人自己曾说过,《断章》“写一刹那的意境。

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人(‘你’)能够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能够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

”第一节两句写的是两幅画面。

第一幅是“你”站在桥上欣赏风景。

“风景”在此是一空框结构,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识倾向去填充;“你”亦是一个泛指,可指文化心理结构不同的任何人。

所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是一幅随意性很大的变动中的画面。

正是这个特点,它才被不同欣赏者所喜爱。

第二幅画: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你”变成了“看风景人”的欣赏对象,当“你”欣赏风景时,“你”自己却不知不觉中被他人观看。

这两幅画因“看风景”而构成一个立体空间。

第二节写当“明月”装饰你的窗子,“你”赏心悦目时,“你”也许成为他人梦中的活动者,给别人带来愉悦。

虽然只有四句,但它却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万事万物的区别、分割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联系是内在的、永恒的。

而这种联系性的灵魂是人。

人们往往因年龄、身份、阶级以及地域的不同而以为他们各不相同,以为他们生活在相互隔绝的世界里,而事实上人们永远因某些共同的东西而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亦有你,仅仅有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联系而已。

当你谈论别人时,褒也好,贬也好,你自己也被别人或褒或贬。

别人可能使你的生活变得美好,你同样可给别人以福音。

此诗仅仅诗人刹那间的“意境”、感想,但内涵却无限丰富,暗含着人事的复杂关系。

  《风雨吟》

  作者简介:

  芦荻(原名陈培迪)的创作高峰期是1935年至1940年左右,后来主要编刊物。

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

  创作背景: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

《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

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

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

不过,这种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

欧洲艺术100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以后,诗人们已经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等)曾满怀热情地评道:

“全诗只有6行36个字,不过,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

”不寒而栗的感觉,我没有产生。

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作品赏析:

  《风雨吟》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却以丰富的意象,构成了一种诗的境界,并借此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诗人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

这里,“风”“雨”都是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但它们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风”与“雨”,因为诗句中描绘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风骤雨给诗人的真切体验:

在狂风和笼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变成了一片波涛起伏的海面。

“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而且,因为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让人畏惧的意境,虽然没直接写到“音效”,但读者能够从这声势浩大的气势中想象到风雨的狂啸怒吼及令人震撼的喧嚣,并且由此引发了诗人的进一步联想与想象。

  接着,作者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但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

至此,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在大地的海上”

  诗的结尾再次出现“大地”这个本体,并以此来做修饰“大海”这个喻体的定语,正因为诗人在“大地的海上”,在这狂风骤雨笼罩四野的飘摇不定的“如海”的大地上,所以“我”有的才是满腔“忧怀”。

至此,全诗中的“风”“雨”及题目中的“风雨”的象征含义就昭然若揭了,它们不但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指“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诗中表达了一个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人生之路对把握人生方向与目标的认同感与茫然。

  读诗常常要“知人论事”。

诗作于上个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