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41912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技术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技术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技术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技术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试题.docx

《教育技术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技术学试题.docx

教育技术学试题

30(单选题,答案A)教育技术中的“技术”是指()。

A.用于教育中的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两个方面的技术

B.在教育中所能看到的实体形态的技术

C.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形态的技术

D.在教育研究中归纳出来的知识形态的技术

31(单选题,答案A)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突出强调的是()。

A.学生的“学”

B.教师的“主导”作用

C.“学教并重”

D.讲授形式的设计

32(单选题,答案B)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突出强调的是()。

A.学生的“学”

B.教师的“主导”作用

C.“学教并重”

D.自主学习设计

33(单选题,答案C)“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突出强调的是()。

A.学生的“学”

B.教师的“主导”作用

C.“学教并重”

D.媒体使用设计

34(单选题,答案A)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即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本质上看是()。

A.以课程目标为核心

B.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

C.课程目标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构成双核心

D.以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35(单选题,答案A)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是()。

A.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理论和实践

B.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的理论研究

C.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和效益的教学实践

D.本题答案中所给出的其它3个选项都不对

36(单选题,答案A)教育技术的范畴涉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协同作用的B.线性的

C.顺序排列的D.互为倒置的

37(单选题,答案D)国家实施的新课改,要求在教育教学中()。

A.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

B.重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C.重视良好道德情操的养成

D.本题答案中其它3个选项之和

38(单选题,答案D)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可以充当的工具是()。

A.资源工具

B.协作工具

C.情感激励工具

D.本题答案中所给出的其它3个选项之和

39(单选题,答案D)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中,经常需要考虑情境创设问题,关于“情境创设”下列选项中其中一项不准确的说法是()。

A.要使学习者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并赋予其在问题情境中的角色

B.应该把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呈现于情境中

C.问题情境应该力求简单化,避免复杂性

D.问题情境的表征形式是首要考虑的因素,问题设计方面的考虑则为次之

40(单选题,答案A)尽管诸多研究者们总结了多种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这些模式的内容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基本要素是相似的,都是()。

A.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要素

B.分析、设计、开发和实施四个要素

C.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和反思六个要素

D.分析、设计和实施三个要素

41(单选题,答案C)教学设计的具体产物可以是()。

A.①课程、教学方案B.②教学软件、教学资源

C.①+②D.①-②

42(单选题,答案A)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分析教学需求为()。

A.基础B.目标C.规划D.结果

43(单选题,答案D)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

A.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

B.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

C.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

D.本题答案中其它3个选项之和

44(单选题,答案B)开展教学设计时,应以形成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为()。

A.基础B.目标C.规划D.结果

45(单选题,答案A)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了解(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布卢姆B.布鲁纳C.加涅D.奥苏贝尔

46(单选题,答案A)美国心理学家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了解(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这六个层次从认知的复杂性和难度上来看是()。

A.依次提高的B.平行并列的

C.依次降低的D.线性无关的

47(单选题,答案B)在课堂上,教师进行了某一概念的教学,在后继的教学效果检查环节,教师发现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概念的内涵,这说明所达到的教学目标层次是()。

A.了解(识记)B.理解

C.分析D.综合

48(单选题,答案B)当前,人们常将教育技术称为现代教育技术,它是以()作为基础。

A.视听教育B.信息技术

C.电化教育D.电影教育

49(单选题,答案A)“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和两者之间的联系”,持这一观点的学习理论流派是()。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50(单选题,答案B)把学习过程看做是对信息进行心理加工的过程,持这一观点的学习理论流派是()。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51(单选题,答案B)“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了解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然后设计出相应的教学。

”,这主要体现的是()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52(单选题,答案C)“个体的知识既不是预先生成的,也不是完全来自经验,而是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活动中。

”,这反映的是()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53(单选题,答案A)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经常提和“新型教学结构”这一术语,它指的是()。

A.“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B.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

C.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

D.以资源整合为主的教学结构

54(单选题,答案A)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施中,让学生充分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并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学具,边想、边做、边练来感知事物、领悟概念、掌握原理。

这体现的教学策略是()。

A.多种感观参与学习策略

B.自主探究学习策略

C.寓教于乐学习策略

D.习作强化学习策略

55(单选题,答案A)关于推广与应用教育技术的意义,以下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教育技术素质与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关系不大

B.推广教育技术,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

C.推广教育技术,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人才

D.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56(单选题,答案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理论是()。

A.#: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B.◎: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C.#+◎

D.#-◎

57(单选题,答案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理论是()。

A.#: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

B.◎: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C.#+◎

D.#-◎

58(单选题,答案A)根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划分为()。

A.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环境三种形式

B.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策略三种形式

C.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策略三种形式

D.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环境,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策略三种形式

59(单选题,答案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有()。

A.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

B.情境、协作、会话三大要素

C.情境、意义建构两大要素

D.协作、会话两大要素

60(单选题,答案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环境中的要素构成为()。

A.#:

情境、协作

B.◎:

会话、意义建构

C.#+◎

D.#-◎

61(单选题,答案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目标,其典型特征是()。

A.让学生对刺激作出正确的反应

B.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能按顺序掌握的若干小步骤

C.刺激(提问)-反应(回答)-强化(确认)

D.在学习的每一小步骤给出和时反馈

62(单选题,答案A)常见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有()。

A.集中授课、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三种形式

B.集中授课、自主学习、策略研究三种形式

C.集中授课、协作学习、策略研究三种形式

D.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策略研究三种形式

63(单选题,答案A)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上的学习,它具有()。

A.自主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三个基本特点

B.自主能动性、独立性、同步性三个基本特点

C.自主能动性、异步性、可控性三个基本特点

D.独立性、异步性、统一性三个基本特点

64(单选题,答案A)关于自主学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控制者

B.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

C.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D.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65(单选题,答案A)关于教学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展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分析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自身教学中的不足

B.教学评价只能由教师来进行

C.学生测验成绩是获取教学评价数据的唯一来源

D.教学评价量表都是教师自己制订的

66(单选题,答案A)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有()。

A.撰写教学日志、观看教学录像和教师间交流讨论等方法

B.撰写教学日志、观看教学录像和课后测验讲评等方法

C.撰写教学日志、教师间交流讨论和课后测验讲评等方法

D.观看教学录像、教师间交流讨论和课后测验讲评等方法

67(单选题,答案A)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

A.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评价反思等三个环节

B.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三个环节

C.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三个环节

D.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三个环节

68(单选题,答案A)关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实施”环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

B.相对其它环节而言,它是一个最复杂的环节

C.它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D.它是师生围绕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开展有意义的交互活动的环节

69(单选题,答案A)关于教学策略,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教室里的多媒体硬件设施属于教学策略

B.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C.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应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D.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策略有不同的看法

70(单选题,答案A)关于学习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各种学习理论都非常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

B.各种学习理论的主要差异在于对学习本质的不同理解

C.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D.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的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71(单选题,答案A)教学媒体选择的目标控制原则主要是指()。

A.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

B.不同的教学策略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

C.不同的学生年龄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

D.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

72(单选题,答案A)教学媒体选择的内容符合原则主要是指()。

A.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

B.不同的教学策略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

C.不同的学生年龄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

D.不同的教学目标决定选择不同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内容

73(单选题,答案A)教学媒体选择的对象适合原则主要是指()。

A.教学媒体的设计应该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相适应

B.教学媒体的设计应该与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相适应

C.教学媒体的设计应该与教学对象的非智力因素相适应

D.教学媒体的设计应该与教学对象的动机水平相适应

74(单选题,答案A)一般认为,教学设计的首要的基本环节是()。

A.学习需要分析

B.评价方案制定

C.教学媒体选择

D.教学策略选择

75(单选题,答案A)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方式中,常用的协作教学策略有()。

A.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五种

B.课堂讲授、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五种

C.课堂测验、课堂讨论、竞争、协同、和伙伴等五种

D.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竞争、协同、和伙伴等五种

76(单选题,答案A)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为教学目的服务

B.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教学目的的关联性不强

C.教学方法的选择不涉和教学媒体因素的考虑

D.教学方法的选择不涉和学习者特征方面因素

77(单选题,答案A)关于教学评价中收集数据的工具与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结构化观察不是教学评价中使用的方法

B.在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态度量表

C.形成性练习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D.总结性测验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78(单选题,答案A)关于教学评价中收集数据的工具与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教学评价中无需使用态度量表

B.结构化观察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C.形成性练习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D.总结性测验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79(单选题,答案A)关于教学评价中收集数据的工具与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形成性练习不是教学评价中使用的方法

B.结构化观察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C.在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态度量表

D.总结性测验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80(单选题,答案A)关于教学评价中收集数据的工具与方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总结性测验不是教学评价中使用的方法

B.结构化观察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C.在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态度量表

D.形成性练习是教学评价中经常使用的方法

81(单选题,答案A)教学评价中的绝对评价,评价基准制定的依据是()。

A.教学目标

B.教学对象

C.教学策略

D.教学媒体

82(单选题,答案A)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进行教学测量,测量的主要内容是()。

A.教学活动的过程和其结果

B.教学活动的过程

C.教学活动的结果

D.教学媒体资源的质量

83(单选题,答案A)关于讨论法教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讨论法特别适合于低年级的小学生

B.讨论法特别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

C.讨论法特别适合于成人学生

D.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讨论法。

84(单选题,答案A)若教学目标是旨在使学生获得某种动作技能,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

A.示范—模仿方法

B.实验法

C.讲授法

D.讨论法

85(单选题,答案A)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由教学原则指导,借助教学手段(工具,媒体或设备)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

A.活动方式

B.教学理念

C.教学思想

D、组织形式

86(单选题,答案A)就相对评价的特点而言,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对评价的“基准”能较好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因而能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B.通过相对评价,可以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便于比较个体学习成绩的优劣

C.相对评价的“基准”会随学生群体的不同而变化

D.编制相对评价的试题时,它的试题取样范围相对广泛

87(单选题,答案A)为相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被称为“常模参照测验”,由于“常模”近似学生群体的平均水平,所以这种测验的成绩往往形成()。

A.正态分布

B.标准正态分布

C.二项分布

D.均匀分布

88(单选题,答案A)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被称为“标准参照测验”,由于它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评价“基准”,所以这种测验的成绩往往形成()。

A.本题所给的其他选项都不对

B.标准正态分布

C.双峰分布

D.均匀分布

89(单选题,答案A)为绝对评价而进行的测验一般被称为“标准参照测验”,它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评价“基准”。

关于测验结果的利用,不准确的一项说法是()。

A.容易分辨出学生之间在学习方面的真实差异

B.可以直接鉴别各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C.每个被评价者清楚地看到自己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

D.为改进教学指明方向

90(单选题,答案A)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考试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试题范围,采用纸笔测验试卷评分的方式。

就这一评价(考试)的类型,以下选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它是形成性评价

B.它是总结性评价

C.它是一种定量评价

D.它是一种绝对评价

91(单选题,答案A)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考试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试题范围,采用纸笔测验试卷评分的方式。

就这一评价(考试)的类型,以下选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它是诊断性评价

B.它是总结性评价

C.它是一种定量评价

D.它是一种绝对评价

92(单选题,答案A)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考试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试题范围,采用纸笔测验试卷评分的方式。

就这一评价(考试)的类型,以下选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它是一种定性评价

B.它是总结性评价

C.它是一种定量评价

D.它是一种绝对评价

93(单选题,答案A)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考试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试题范围,采用纸笔测验试卷评分的方式。

就这一评价(考试)的类型,以下选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它是一种相对评价

B.它是总结性评价

C.它是一种定量评价

D.它是一种绝对评价

94(单选题,答案A)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讲授策略,就其特点,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它容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B.易保证学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

C.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D.对概念性的知识采用讲授策略更为合适

95(单选题,答案A)在开发课件时,编写者设计的控制程序允许学习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途径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展开学习进程,该课件编写所采用的是()。

A.随机进入策略

B.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C.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D.抛锚策略

96(单选题,答案D)关于课堂教学的展开,奥苏贝尔提出了有关的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主要有()。

A.①渐进分化原则

B.②整合协调原则

C.③先行组织者策略

D.①+②+③

97(单选题,答案A)关于教学策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基本相同的

B.“抛锚”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常用的策略

C.“先行组织者”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常用的策略

D.“支架式”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常用的策略

98(单选题,答案A)关于教学评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教学评价的指标就不可能是多元的

B.教学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教学评价的指标也可能是多元的

C.形成性评价可使用评价量表,总结性评价也可使用评价量表

D.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主要区别是对所收集到的评价资料分析方法上不同

99(单选题,答案A)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在某些要求较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学习场合(例如,问题求解或是要求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的场合)采用()学习方式更能凑效,也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

A.协作学习

B.接受学习

C.自主学习

D.掌握学习

100(单选题,答案A)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研究性学习是该板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性学习综合了( )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

A.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B.接受学习和协作学习

C.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

D.掌握学习和接受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