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2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41164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2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2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2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2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2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2部分.docx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2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2部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2部分.docx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2部分

 

执业兽医之【中兽医学】【第02部分】

 

姓名:

__________

指导:

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

 

第九章温里药及方剂

【01】温里药:

①附子:

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除湿止痛;

②干姜: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③肉桂:

暖肾壮阳、温祛寒、活血止痛;

④小茴香:

祛寒止痛、理气和胃、暖腰肾;

⑤吴茱萸:

温中止痛、理气止呕;

⑥艾叶:

理气血、逐寒湿、安胎。

【02】温中祛寒方:

①理中汤:

党参、干姜、炙甘草、白术;主治脾胃虚寒症;

②茴香散:

主治风寒湿邪引起的腰胯疼痛;

③桂心散:

主治脾胃阴寒所致的吐涎不食、腹痛、肠鸣泄泻。

【03】回阳救逆风:

回逆汤:

熟附子、干姜、炙甘草;主治少阴病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第十章祛湿药及方剂

【01】祛风湿药:

①羌活:

发汗解表、祛风止痛;

②独活:

祛风胜湿、止痛;

③秦九:

祛风湿、退虚热;

④威灵仙:

祛风湿、通经络、消肿止痛;

⑤木瓜:

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⑥五加皮:

祛风湿、壮筋骨;

⑦方己:

利水退肿、祛风止痛。

【02】祛风湿方:

①独活散:

主治风湿痹痛;

②独活寄生汤:

主治风寒湿痹、肝肾两亏、气血不足。

【03】利湿尿:

①茯苓:

渗湿利水、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②猪苓:

利水通淋、除湿退肿;

③茵陈:

清湿热利黄疸;

④泽泻:

利水渗湿、泻肾火;

⑤车前子:

利水通淋、清肝明目;

⑥金钱草:

利水通淋、清热消肿。

【04】利水方:

①五苓散:

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

②八正散:

主治湿热下注引起的热淋、石淋,证见尿频、尿痛、口干舌红、苔黄、脉数。

【05】化湿药:

①藿香:

芳香化湿、和中止痛、解表邪、除湿滞;

②苍术:

燥湿健脾、发汗解表、祛风湿;

③佩兰:

醒脾化湿、解暑生津;

④白豆蔻:

芳香化湿、行气和中,化痰消滞;

⑤草豆蔻:

温中燥湿、健脾和胃。

【06】化湿方:

①平胃散: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主治胃寒食少、寒湿困脾;

②藿香正气散: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中暑。

十一章理气药及方剂

【01】理气药:

①陈皮: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②青皮:

疏肝止痛、破气消积;

③厚朴:

行气燥湿、降逆平喘;

④枳实:

破气消积、通便利膈;

⑤香附:

理气解郁、散结止痛;

⑥木香:

行气止痛、和胃止泻;

⑦砂仁:

行气和中、温脾止泻、安胎;

⑧草果:

温中燥湿、除痰祛寒;

⑨槟榔: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

【02】理气方:

①橘皮散:

主治马伤水起卧;

②越橘丸:

主治由于气、火、血痰、湿、食诸郁、所致的肚腹胀满、嗳气呕吐、不消等属于实证者。

十二章理血药及方剂

【01】活血祛瘀药:

①川穹: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②丹参:

活血祛瘀、凉血止痛、养血安神;

③桃仁:

破血祛瘀、润燥滑肠;

④红花: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⑤益母草:

活血祛瘀、利水消肿;

⑥王不留行: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⑦赤芍:

凉血活血、消肿止痛;

⑧乳香:

活血止痛、生肌;

⑨没药:

活血祛瘀、止痛生肌。

【02】活血祛瘀方:

①桃红四物汤:

桃仁、当归、赤芍、红花、川穹、生地;主治血瘀所致的四肢疼痛、血虚有淤、产后血淤腹痛、血淤所致的不孕症;

②红花散:

主治产后料伤五攒痛(即:

蹄叶炎);

③生化汤:

主治产后血虚受寒、恶露不行、肚腹疼痛;

④通乳散:

主治气血不足、经络不通所致的缺乳症。

【03】止血药:

①三七: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②白芨: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③小蓟:

凉血止血、散痛消肿;

④地榆:

凉血止痛、收敛解毒;

⑤槐花:

凉血止痛、清肝明目;

⑥茜草:

凉血止血、活血化淤。

【04】止血方:

①槐花散:

主治肠风下血、血色鲜红、粪中带血;

②秦九散:

主治热积膀胱、弩伤尿血。

十三章收涩药方剂

【01】涩肠止泻药:

①诃子: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

②乌梅:

敛肺涩肠、生津止渴、驱虫;

③肉豆蔻:

收敛止血、温中行气;

④石榴皮:

收敛止泻、杀虫;

⑤五倍子:

涩肠止泻、止咳、止血、杀虫解毒。

【02】涩肠止泻方:

乌梅散:

乌梅、干柿、诃子肉、黄连、郁金;主治幼驹奶泻、湿热下痢。

【03】敛汗涩精药:

①五味子:

敛肺、滋肾、敛汗涩精、止泻;

②牡蛎: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敛汗涩精;

③浮小麦:

止汗;

④金樱子:

固肾涩精、涩肠止泻。

【04】敛汗涩精方:

①牡蛎散:

主治体虚自汗;

②玉屏风散:

主治表虚自汗及体虚易感风邪者。

十四章补虚药及方剂

【01】补气药:

①党参:

补中益气、健脾生津;

②黄芪: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脱毒生肌、利水退肿;

③甘草:

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暖和药性;

④山药:

健脾胃、益肺肾;

⑤白术:

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

【02】补气方:

①四君子汤:

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主治脾胃气虚;

②补中益气汤:

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子宫脱垂);

③生脉散:

主治暑热伤气、气津两伤。

【03】补血药:

①当归:

补血活血、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②白芍:

平仰肝阳、柔肝止痛、敛阴养血;

③熟地黄:

补血滋阴;

④阿胶:

补血止血、滋阴润肺、安胎。

【04】补血方:

四物汤:

熟地黄、白芍、当归、川穹;主治血虚、血淤。

【05】助阳药:

①肉艾蓉:

补肾壮阳、润肠通便;

②淫羊藿:

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除湿;

③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④巴戟天: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⑤补骨脂:

湿肾壮阳、止泻。

【06】助阳法:

①肾气丸:

主治肾阳虚衰;

②巴戟散:

肾阳虚衰:

(腰跨疼痛,后退难移,腰脊僵硬等)

【07】滋阴药:

①沙参:

润肺止咳,养胃生津;

②麦冬:

清心润肺,养胃生津;

③百合: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④枸杞子:

养阴补血,益精明目;

⑤天冬:

养阴清热,润肺滋阴;

⑥石解:

滋阴生津,清热养胃;

⑦女贞子:

滋阴补肾,养肝明目。

【08】滋阴方:

①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潮热盗汗,腰膝瘘软无力,耳鼻四肢温热等;

②百合固金汤:

主治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燥咳气喘,痰中带血等。

十五章平肝药及方剂

【01】平肝明目的药:

①石决明:

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②决明子: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③木贼:

疏风热,退翳膜。

【02】平肝明目方:

决明散:

主治肝经积热,外传于眼所致的目赤肿痛,云翳遮睛。

【03】平肝息风药:

①天麻:

平肝息风,镇痉止痛;

②钩藤:

息风止痉;

③全蝎:

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④蜈蚣:

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⑤僵蚕:

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04】疏散外风方:

牵正散:

白附子,白僵蚕,全蝎:

主治歪嘴风。

【05】平息内风方:

镇肝息风汤:

主治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所致的口歪眼斜,转圈,抽搐等。

十六章外用药及方剂

【01】外用药:

①冰片:

宣窍止痰,消肿止痛:

②硫黄:

外用解毒杀虫,内服补火助阳;

③硼砂:

解毒防腐,清热化痰;

④雄黄:

杀虫解毒:

⑤木鳖子:

散瘀消肿,拔毒生肌;

⑥石灰:

生肌,杀虫,止血,消胀;

⑦白矾:

杀虫,止痒,燥湿祛痰,止血止泻;

⑧斑蝥:

攻毒蚀疮,破症散结。

【02】外用方:

①冰硼散:

冰片,朱砂,硼砂,玄明粉;主治舌疮;

②青黛散:

主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③桃花散:

陈石灰,大黄;主治创伤出血。

十七章针灸

【01】(马)黑汗风(中暑):

血针(颈脉为主穴)

【02】(马)肺热咳喘:

血针(血堂,颈脉为主穴)

【03】(马)脾虚慢草:

白针(脾俞,后三里穴)

【04】(马)肚胀:

火针(脾俞为主穴)

【05】(马)冷痛(痉挛疝):

血针(以三江为主穴)

【06】(马)结症(便秘疝):

电针(两侧关元俞)

【07】(马)脾虚,泄泻:

白针(脾俞为主穴)

【08】脱肛:

巧治(莲花穴)(马)

【09】云翳遮睛:

血针(太阳为主穴);冰针(上下眼睑皮下)

【10】肚底黄:

血针(宽针在肿处散刺)(马)

【11】(马)歪嘴风:

电针(锁口,开关,抱腮,承浆穴)

【12】(马)寒伤腰胯:

火针(百会为主穴)

【13】(马)四肢风湿:

血针(胸膛穴,肾堂穴)火针,电针(抢风穴,巴山穴)

【14】五攒病:

血针(蹄头为主穴)(马)

【15】滚蹄:

巧治(滚蹄穴)

【16】(马)牛的肺热咳喘:

血针(鼻俞为主穴)

【17】(牛)脾虚慢草:

白针(脾俞穴)电针(百会穴)

【18】(牛)宿草不转:

(瘤胃积食)

【19】肚胀:

巧治(肷俞穴)

【20】(牛)便秘:

白针(脾俞,后海穴)电针(关元俞,脾俞穴)

【21】(牛)泄泻:

白针(后海穴)水针(后海穴)

【22】(牛)牛宿水停脐(腹水):

巧治(云门穴)

【23】(牛)沙石淋(尿石症):

巧治(阴茎s弯曲下用挑石术)

【24】(牛)不孕症:

电针(百会穴)

【25】(牛)阴道脱和子宫脱:

巧治(小三菱针刺散放淤血还纳)

【26】(牛)乳痈(乳房炎):

血针(两侧滴明穴)

【27】(牛)牛风湿症:

火针(腰部以百会为主穴;前肢以抢风为主穴;后肢以气门为主穴)

【28】(牛)破伤风:

水针(百会穴)

【29】(牛)中暑:

血针(颈脉为主穴)

【30】(犬)中暑:

血针(耳尖,尾尖穴)白针(水沟,大椎)

【31】(犬)休克:

白针(水沟穴);血针(山根,耳根穴)

【32】(犬)肺炎:

白针(肺俞,大椎穴);血针(耳尖,尾尖穴)

【33】(犬)肚胀:

电针,白针(双侧关元俞穴);白针(关元俞,大肠俞,脾俞)

【34】(犬)便秘:

电针(双侧关元俞穴);白针(关元俞,大肠俞,脾俞)

【35】腹泻(犬):

白针(脾俞,后海,后三里穴)

【36】(犬)风湿症:

白针,电针(大椎,悬枢,肩并,百会穴)

【37】(犬)椎间盘突出:

白针,电针(天穴,身柱穴)

【38】l②治法:

辛凉宣散以解表热,护阴津;

③方例:

银翘散

【04】外感暑湿:

①主证:

恶寒高热,汗出身热不解,口渴,肢体沉重,运步不灵,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②治法:

清暑化湿透表;

③方例:

新加香薷饮

【05】半里半表发热:

①主证:

寒热往来,脉弦;

②治法:

和解少阳:

③方例:

小柴胡汤

【06】热邪入肺:

①主证:

高热,喘粗,咳嗽,鼻液黄稠,口色鲜红,舌苔黄燥,脉洪数有力;

②治法:

清肺化痰,下气平喘;

③方例:

麻杏甘石汤。

【07】热入阳明:

①主证:

身热,大汗,口渴,口色鲜红,舌苔黄燥,脉洪大;

②治法:

清气泄热,生津止渴;

③方例:

白虎汤。

【08】热结肠道:

①主证:

发热,肠燥便干,腹痛,尿短赤,口津干燥,口色深红,舌苔黄厚,脉沉实有力;

②治法:

攻下通便,滋阴清热;

③方例:

增液承气汤

【09】热伤营阴:

①主证:

高热不退,夜甚,躁动不安,喘促,舌质绛红,斑疹隐隐,脉细数;

②治法: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③方例:

清营汤。

【10】热入心包:

①主证:

高热,神昏,,抽搐,舌绛,脉数;

②治法:

清心开窍;

③方例:

清营汤

【11】血热妄行:

①主证:

身热,神昏,皮肤发斑,尿血,便血,口色深绛,脉数;

②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③方例:

犀角地黄汤

【12】气血两燔:

①主证:

身大热,口渴,舌质绛红,发斑,衄血,便血,脉数;

②治法:

清气分热,解血分毒;

③方例:

清瘟败毒饮

【13】热动肝风:

①主证:

高热,抽搐,口色深绛,脉弦数;

②治法:

清热平肝息风;

③方例:

羚羊钩藤汤

【14】血热伤阴:

①主证:

低热不退,精神倦息,口干舌燥,舌红无苔,尿赤,粪干,脉细数无力;

②治法:

清热养阴;

③方例:

青蒿鳖甲汤

【15】大肠湿热:

①主证:

发热,泻痢腥臭,口渴,尿短赤,口色红黄,苔厚腻,脉滑数;

②治法:

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③方例:

郁金散

【16】膀胱湿热:

①主证:

尿频,口色红,苔黄腻,脉滑数;

②治法:

清热利湿;

③方例:

如正散。

【17】肝胆湿热:

①主证:

发热,食欲大减,黏膜黄染如橘色,粪松散恶臭,尿黄,(母)外阴瘙痒,(公)睾丸肿痛,口色红黄,苔黄厚而腻,脉滑数;

②治法:

清热燥湿,疏肝利胆;

③方例:

茵陈蒿汤。

【18】阴虚发热:

①主证:

地热不退,午后热甚,易惊,皮肤弹力减退,口渴,粪干,尿少而黄,口色红,少苔,脉滑数;

②治法:

滋阴清热;

③方例:

秦久鳖甲汤。

【19】气虚发热:

①主证:

过劳,发热,神倦乏力,易出汗,食欲减少,有时泻泄,舌质淡红,脉细弱:

②治法:

健脾益气;

③方例:

补中益气汤。

【20】血虚发热:

①主证:

外伤,淤血肿胀,局部疼痛,体表发热,口色绛红而带紫,脉弦数;

②治法:

活血化瘀;

③方例:

桃红四物汤。

【21】风寒咳嗽:

①主证:

畏寒,鼻流清涕,无汗,湿咳声低,小便清长,口淡而润,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②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③方例:

荆防败毒散;

④针治:

风池肺俞穴。

【22】风热咳嗽:

①发热,咳嗽,声音宏大,鼻流黏涕,呼出气热,口渴,舌苔薄黄,口红短津,脉象浮紧;

②治法:

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③银翘散或桑菊饮;

④针治:

玉堂,通关穴。

【23】肺火咳嗽:

①主证:

食欲减退,口渴,便干,尿短赤,干咳痛苦,鼻流黏涕,口色红燥,脉象洪数;

②治法:

清肺降火,止咳化痰;

③方例:

清肺散;

④针治:

胸膛,颈脉穴。

【24】肺气虚咳嗽:

①主证:

毛焦肷吊,易出汗,久咳不已,咳声低微,形寒气短;口色淡白,舌质绵软,脉象持细;

②治法:

益气补肺,化痰止咳;

③方例:

四君子汤合治咳嗽散;

④针治:

肺俞,脾俞穴。

【25】肺阴虚咳嗽:

①主证:

频咳,昼轻夜重,痰少津干,低烧不退,舌红少苔,脉细数;

②治法:

滋阴生津,润肺止咳;

③方例:

清燥救肺汤;

④针治:

肺俞,脾俞。

【26】热喘:

①主证:

发病急,喘促,呼出热气,口渴,便干,尿短赤,体温升;口色红燥,舌苔薄黄,脉象洪数;

②治法:

宣肺泄热,止咳平喘;

③方例:

麻杏石甘汤;

④针治:

鼻俞、玉堂雪。

【27】寒喘:

①主证:

咳喘、鼻流清涕、口腔湿润、口色淡、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②治法:

宣肺散寒、止喘平喘:

③方例:

麻黄-桂枝等;

④针治:

肺俞穴。

【28】肺虚喘:

①主证:

病程长、形寒肢冷、易白汗、鼻流清涕、口色淡、舌苔滑、脉无力;

②治法:

补益肺气、降逆平喘;

③方例:

扑肺汤;

④针治:

肺俞穴。

【29】肾虚喘:

①主证:

食少毛焦、易出汗、呼多吸收、二段式呼气、肷肋扇动、息老沟很明现;口色暗红、脉象沉细;

②治法:

补肾纳气、下气定喘;

③方例:

蛤蚧散;

④针治:

肺郁、百会穴。

【30】阴寒痛:

①主证:

鼻寒耳冷、口唇发凉、阵发腹痛、饮食废觉、口内滑湿、口温较低、口色青、脉沉紧;

②治法:

温中散寒后血顺气;

③方例:

桂心散:

④针治:

姜压分水。

【31】湿热痛:

①主证:

耳鼻发热、食欲减、粪稀臭、尸渴、腹痛、胸前出汗、尿浓短黄、口色红黄、苔黄腻、脉滑数;

②治法: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③方例:

郁金散;

④针治:

后海、后三里穴。

【32】血瘀痛:

①证:

产后腹痛、形寒肢冷、食欲减;

②治法:

行淤散寒、补气养血;

③(瘀血寒凝)生化汤;(气血虚弱)当归建中汤。

【33】食滞痛:

①证:

食后1~2h发病、急剧腹痛、腹围不大、气粗喘促、常发嗳气、口色赤红、脉象沉数、口腔干燥、舌黄苔厚、口内酸臭;

②治法:

消积导滞、宽中理气;

③方例:

醋香附汤;

④针治:

三江、姜牙穴。

【34】粪结痛:

①主证:

病初只食欲减少,其他无显著变化;后期食欲废绝、排粪停止、肠音消失、口腔红燥、口臭难闻、舌黄苔厚、脉数;

②治法:

破结通下;

③方例:

当归苁容汤;

④针治:

电针(关元俞)。

【35】尿结痛:

①主证:

蹲腰怒责、欲尿不尿、腹痛、卷尾刨蹄、欲卧不卧;

②治法:

清热利湿;

③方例:

滑石散。

【36】气胀痛:

①主证:

突发、腹围显著增大、呼吸急促、腹痛;

②治法:

先穿肠放气(肷俞穴);后破气消胀、理气宽肠;

③方例:

消胀汤、丁香散。

【37】寒泻:

①主证:

马泄粪如水、酸臭、喜饮、尿短少、体温正常、口色淡白、苔薄白、舌津少而滑利;

②治法:

温中散寒、利湿止泻;

③方例:

猪苓散;

④针治:

后海、后三里穴。

【38】热泻:

①主证:

食欲减、口渴、轻微腹痛、粪稀腥臭、尿短赤、口色赤红、舌苔黄厚、口臭、脉象沉数;

②治法:

清肠泄热解毒;

③方例:

郁金散;

④针治:

带脉、尾本穴。

【39】伤食泻:

①主证:

腹痛胀满、粪稀粘稠、嗳气吐酸、不时放臭屁、食欲废绝、口色红、苔黄腻、脉滑数;

②治法:

消积导滞、调和脾胃;

③方例:

保和丸;

④针治:

蹄头、脾俞穴。

【40】脾虚泻:

①主证:

老弱多发、体瘦肷吊、鼻寒耳冷、不时作泻、粪渣粗大、舌色淡白、舌面无苔、脉象迟缓;

②治法:

补脾益气、健脾运湿;

③方例:

参苓白木散;

④针治:

百会、脾俞穴。

【41】肾虚泻:

①主证:

毛焦肷吊、腰胯无力、四肢厥逆、久泻不愈;口色如绵,脉象徐缓;

②治法:

补肾壮阳、健脾固涩;

③方例:

四神丸合四君子汤;

④针治:

后海、后三里穴。

【42】阳黄:

①主证:

发病较急、黏膜发黄、鲜明如橘、食欲减、发热、口的红黄、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②治法:

清热利湿;

③方例:

加味茵陈蒿汤;

④针灸:

(猪)尾针、耳尖;(马)眼脉、玉堂穴。

【43】阴黄:

①主证:

可视黏膜发黄、黄色晦暗、四肢无力、食欲减、末梢发凉、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②治法:

健脾益气、温中化湿;

③方例:

茵陈术附汤;

④针灸:

肝俞、脾俞、肾俞。

【44】热淋:

①主证:

排尿困难、疼痛、色中赤黄、口色红、苔黄腻、脉滑数;

②治法:

清热降火、利湿通淋;

③方例:

八正散。

【45】血淋:

①主证:

排尿困难、疼痛、尿中带血、尿色鲜红、舌红色、苔黄腻、脉数;

②治法: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③方例:

小蓟饮子。

【46】砂淋:

①主证:

常作排尿姿势、尿液混浊、常带砂粉状东西;

②治法:

清热利湿、消湿通淋;

③方例:

八正散。

【47】膏淋:

①主证:

身热、排尿涩痛、频数、尿液混浊、色如米泔、稠如膏糊、口色红、苔黄腻、脉滑数;

②治法:

清热利湿、分清化浊;

③方例:

萆薢分清饮。

【48】心血虚:

①主证:

心悸、躁动、易惊、口色淡白、脉细弱;

②治法:

补心血;

③方例:

归脾汤。

【49】肝血虚:

①主证:

眼干、视力减退、蹄甲干枯、站立不稳、震颤、口色淡白、脉弦细;

②治法:

滋肾益肝、明目退翳;

③方例:

八珍汤。

【50】血虚生风:

①主证:

抽搐、蹄甲干枯、口色淡白、脉细弱;

②治法:

滋阴养血、平肝息风;

③方例:

天麻散。

【51】外伤血虚:

①主证:

组织开裂、肿胀、疼痛、口色淡白、脉细弱;

②治法:

止血补血;

③方例:

桃花散。

【52】虚弱不孕:

①主证:

消瘦、口色淡白、脉象沉细无力;

②治法:

益气补血、健脾温肾;

③方例:

复方仙阳汤、催情散。

【53】宫寒不孕:

①主证:

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漉泻;带下清稀、口色青白、脉象沉迟、情期延长、配而不孕;

②治法:

暖宫散寒、温肾壮阳;

③方例:

艾附暖宫丸、硫黄温经散。

【54】肥胖不孕:

①主证:

体肥、易喘、口色淡白、带下粘稠量多、脉滑;

②治法:

燥湿化痰;

③方例:

启宫丸、苍术散。

【55】血瘀不孕:

①主证:

发情周期长、或不发情、或慕雄狂;直肠检查易发现卵巢囊肿或持久黄体;

②治法:

活血化淤;

③方例:

促孕灌注液。

【56】疮黄疔毒:

①疮:

局部化脓感染;

②黄:

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的软组织肿胀;

③疔:

鞍、挽具伤引起皮肤破溃化脓;

④毒:

脏腑毒气积聚外应于体表的症候。

【57】疮黄疔毒的疗法:

①消法:

使用消散药物;

②托法:

使用补益气血和透托的药物;

③补法:

使用补益药物;

④外疗法:

使用外敷消散药,如雄黄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